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大名将之李牧:让匈奴闻风丧胆结局却令人惋惜!

战国四大名将之李牧:让匈奴闻风丧胆结局却令人惋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95 更新时间:2024/2/18 1:01:34

[var1]

牧一直驻守在北方抵御匈奴多年,地方军政大权兼于一身,地方官的任免也是他一言而定,税收全部纳入军营作为军费,赵从来不过问。他积极训练士卒的骑射技术,在各处设立烽火台,派探子潜入敌人后方暗查动静,做到知己知彼,而且身为统帅的李牧很关心优待自己的士兵,常杀牛羊士兵们一起享用,深得边关众将士的爱。但有一点治军极其严格,规定如有匈奴来犯,赶紧回城防守,没有命令擅自进攻者一律斩首,每次匈奴来进攻,李牧都事先得到烽火台的消息并妥善退守要地,避敌锋芒从来不与之正面交战,如此数年中从没有丢失任一寸土地。

[var1]

可时间一长,匈奴以为李牧是胆小懦弱之辈,不敢与之交战,所以对他轻视了起来,就连士兵们也多有怨言认为主帅无能,只知道坚守不出。朝中也有小人对赵王说李牧的坏话,赵王多次派人责备李牧让其速速出兵,李牧依旧保持往日作风,大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架势,赵王一怒之下撤换了李牧,让他赋闲在家,换别人代替了他的统帅位置,没过多久匈奴多次来骚扰,每次赵兵都出击迎战均大败而归,丢失了很多城池土地,边关老百姓也不得安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var1]

赵王见大事不妙想起李牧,想请他再次出山挂帅,可此时的李牧称病不愿再出仕,在赵王多次登门请求下,李牧要赵王答应自己的要求,无论发生什么边关一切军事行动必须听从李牧指挥并必须按照之前的策略才肯决定奉命,赵王只好答应。李牧回到边关重掌帅印,令军队按照以往制定的策略严格执行,此后匈奴多次来犯一点好处都没得到只有退军,但是敌人还是认为李牧胆小不敢出战,守城将士们常常得到封赏却不用打仗所以都很期待和匈奴决一死战以作回报。此时李牧觉得时机已到军心可用,而匈奴却骄兵轻敌,于是李牧挑选了十万精兵日夜训练让他们做好随时出击的战斗准备,并且把百姓和牲口都放在城外引诱敌人。

[var1]

匈奴知道后派一小部分人马前来打劫,李牧先是派几千人与敌交战故意战败。匈奴首领知道后亲帅大军犯边,这时的李牧看准时机诱敌深入,主动出击,一鼓作气斩首匈奴十几万人,从此匈奴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侵犯赵国边疆,匈奴人只要一听到李牧的名字简直吓的闻风丧胆。

可惜这样的一代名将的结局很悲惨,他没能战死疆场为国尽忠,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李牧一死赵国再也没有人能抵挡强大的秦军,只有眼睁睁的被灭国的下场。历史的车轮滚滚前,曾经的英雄们也会慢慢被人遗忘,古今多少事!只能付笑谈中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称霸天下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朝的建立不仅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军阀割据的混乱场面,更是中国从隶社会跨入封建时代的标志。此后秦朝开始了封建统治。秦国统一天下不仅在于商鞅变法的成功也在于战国一些雄主接连犯错,其中四位雄主是最近统一的君王却都与最后的胜利失之交臂。秦朝统一的原因秦朝在灭了六国扫平中原之后,当时的秦王嬴政称自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让楚王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还继承了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个臣子将自己怀了孕的宠妾送给诸侯王,并生下孩子继位,这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居然在战国时期同时上演了两次。一个是吕不韦让赵姬生下秦始皇,另一个便是黄歇和李环生下的楚幽王。那么黄歇究竟是如何让楚王的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并继承王位的呢?“春申君”黄歇的上位路程黄歇为人见多识广,能言善辩,所以年轻

  •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国轻易就打到了魏国首都,魏王被杀,真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王翦大军伐燕,李信深入辽东追杀太子丹的同年,王翦之子王贲开辟南部战线,伐楚有功,夺取了十几座城邑。现在看看天下局势,韩、赵两大强国不复存在,魏国还剩下半条命,燕国已经失去了大本营,残余势力龟缩辽东,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只有楚国和齐国尚存一战之力。嬴政开始动楚国的脑筋了,和李信商量:“吞并楚国的话,

  • 战国四大名将中,谁是第一,谁又是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就这样,战国四大名将的称呼也就那么流传开来了。那么,这四位家喻户晓的将军都有着怎样的功绩呢?他们四人中,谁是第一,谁又是最后呢?白起[var1]从后世的影响以及战绩来看,白起都是四人之中毫无疑问的第一。公元前293年,白起率军在伊阙大破韩魏联军,杀敌二十四万,一战成名。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军攻打楚

  • 战国经典战役“灭赵之战”,战神李牧不死能否力挽狂澜?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的进攻分为两路,一路是由名将王翦率领,从上郡太原东进井陘关,随后南下剑指邯郸的后背巨鹿要塞。而另外一路则是由名将杨端和率领,从河内前进,从北面正面进攻邯郸。秦国兵分两路对赵国的邯郸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经过了长平之战后,赵国实际上已经国力衰微,早已非昔日的战国豪强,但由于此前邯郸之战的败北伏笔,已

  • 赵国为何换个胡服,就能强大到与秦国一较高下?原因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最为出名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它最成功也最彻底,它让秦国从一个弹丸小国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王朝。然而,商鞅变法之后,还有一个非常有名却又不出名的变法,那便是赵国的胡服骑射。经过这次变法后,赵国成为了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军事强国,甚至略高出一筹。有意思的是,在很多人眼里,胡服骑射仅仅是换了一套衣

  • 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硬刚的赵国,为何会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奋战六世余烈,最终吞并战国当中的其他六个大国,完成了统一伟业。但是秦国崛起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例如阻挡在秦国统一之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赵国,就曾经让秦国头疼不已,两个秦国碎一家独大,但是也无法奈何赵国,两个国家厮杀百年,赵国甚至一度成为能够唯一秦国硬刚的国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国在战场

  • 昌平君是个怎样的人?作为秦国的相国,他为何叛秦成了末代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作为南方大国,楚国历史极为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开国时期。西周开国的时候,楚国还只是一个南方小国,甚至只能算是部落。但是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楚国不断吞并其他国家,逐渐壮大了起来。到了春秋中期,楚国就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了,唯有晋国能够稍稍压制楚国。而到了战国时期之后,楚国更是位列战国七雄

  • 李牧到底有什么战绩?为什么后世的历史爱好者,对他极为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毫不客气的说,长平之战结束以后,赵国之所以还能多撑几十年的时间,这里面至少有一半的功劳,都得算在李牧头上!而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李牧至少也做出了两大贡献。第一,他把匈奴给打残了。这直接导致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不用分太多力量去考虑北方的敌人,可以集中精力统一中原。第二,李牧应该算是中

  • 战国七雄祖先来历,我们都是“楚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先来看韩赵魏这三国,这里的韩国可不是今天的“史密达”韩国,是在河南郑州一带的战国时代的韩国(不过我建议我们可以凭借这个历史依据,向大韩民国政府郑重声明:韩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呵呵呵,我好聪明)。为啥把韩赵魏这三国放在一起说,因为这三国都是有晋国分出来的。三个家伙一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