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称霸天下失之交臂

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称霸天下失之交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85 更新时间:2024/2/18 1:01:38

[var1]

秦朝的建立不仅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军阀割据的混乱场面,更是中国从隶社会跨入封建时代的标志。此后秦朝开始了封建统治。秦国统一天下不仅在于商鞅变法的成功也在于战国一些雄主接连犯错,其中四位雄主是最近统一的君王却都与最后的胜利失之交臂。

秦朝统一的原因

秦朝在灭了六国扫平中原之后,当时的秦王嬴政称自己为始皇帝,秦朝随之建立,秦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都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统一六国的秦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不少人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很长,其实在战国末期秦国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便一扫六合最终成立了强大的秦王朝。然而历史就是这么巧合,二十多年之后陈胜吴广的起义秦国就此灭亡,但是不能否认秦国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

[var1]

秦国为什么会统一六国?许多人都知道离不开商鞅变法。至于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商鞅变法不仅让秦国开始吸纳各国人才,秦国的国力也越来越强大最终秦国成就一番大业。

而商鞅变法不仅让秦国变为一架战争机器,其中还有一些原因很重要。当时秦朝对外的策也十分得当,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除此之外,秦国拥有关中和四川这两片肥沃的土地,秦国由西周传下来的井田制改为了阡陌制。

另外再加上秦国又连续出了六位励精图治的君王,虽然这六代君王的功绩各有不同历史评价有高有低,但都没犯什么致命性的错误。然而如果将秦国作为六国统一的天选之国,认为秦国一统六国有历史的必然性就是完全错误的,可以说秦国统一六国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var1]

春秋时代大大小小的国家有一百多个,而到了战国也有二十多个这些国家。有的从春秋时代就一直强大到战国时代的国家;也有一些是在战国早期就崛起的国家。就拿战国的四位雄主来说,其实这四位也有可能一统天下,然而这四位雄主最终与胜利失之交臂。

战国四雄主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其偶然性就在于其他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四位战国雄主接连犯错,而这些错误都是致命的。第一位就是最有可能统一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颇有一股侠义之风,所以许多人又称他为“侠王”。

从春秋时代赵国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这个时候秦国忙着找封地。然而赵武灵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太注重感情。也正是因为赵武灵王太重感情,最终导致自己的几个儿子为了国君之位互相残杀,而赵武灵王也被活活饿死在宫中。

[var1]

公元236年,也是秦王政统治秦国的第11年。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2年,秦国对赵国展开了一系列战役最终将赵国灭掉。第二位有可能统一的战国雄主就是燕昭王,燕昭王一辈子都背负着血海深仇。

因为齐国的干涉导致燕昭王的父亲和哥哥上黄泉,面对着国仇家恨燕昭王唯一的目的就是灭掉齐国。燕昭王奋发图强卧薪尝胆,最终联合秦国,魏国,赵国对于齐国展开进攻,齐亡。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燕昭王在报仇之后没过多久便去世了。

都说秦国穷兵黩武,但是相比起战国时期另一位国君齐闵王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齐闵王本人不仅穷兵黩武,人品也有极大的问题。齐闵王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刚愎自用。一方面穷兵黩武,另一方面又不听人劝,这样的人不失败简直天理不容。

[var1]

齐国的实力一度都比秦国强大,然而齐闵王对自己十分自信,最终燕国,赵国,秦国等五个国家一起攻打齐国,这也成为战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合众伐齐”。眼看着国都保不住了,齐闵王打算逃跑,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此时想着东山再起的齐闵王又遇到了自己曾经得罪一位楚国大将。这位大将一看昔日的仇人撞到了自己手里,于是便将齐闵王抓获之后将其折磨致死,一代雄主就此落下了帷幕。

最后一位是秦昭襄王。相比起前面三位竞争对手,秦昭襄王对于秦国的贡献非常大。可以说秦昭襄王起到了承上下的作用。秦昭襄王凭借一己之力独称秦国半个世纪。那么为什么又说秦昭襄王离统一天下只差一步呢?

[var1]

秦昭襄王

这四位雄主中论实力最厉害的是秦昭襄王,就以秦国六位国君的实力来看秦昭襄王的实力不亚于秦王嬴政。秦昭襄王在位56年,从公元前306年继位开始,秦昭襄王不仅灭掉了西周,还进一步巩固了秦国的实力。

被人所熟知的影视作品《大秦赋》就是从秦朝襄王开始的。秦昭襄王统治秦国期间发生了许多大事,而这些大事也被后人所熟知,比如五国伐齐、长平之战……秦昭襄王不仅让秦国变得大,也为中国的成语故事贡献了半壁江山。

秦昭襄王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秦昭襄王六年,联合四国联合攻打楚国;秦昭襄王14年白起大破魏楚两国联军。秦朝消亡28年后五国伐齐;秦昭襄王29年白起攻打楚国,楚国的实力受到了重创。

[var1]

秦昭襄王在位一共56年的时间,于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时年75岁。从19岁继承秦国国君之位一直到75岁这56年间,秦昭襄王南征北战,不仅重创对手,同时也为后来的秦国国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最后统一六国的很可能是秦昭襄王。

总结

战国四雄主离着统一天下止步之遥却都失之交臂。除了秦昭襄王之外,其他三位君主都犯了致命性的错误。虽然这些错误各有不同,然而这些错误都足以导致自己的国家灭亡。足以证明秦国统一有其偶然性。

[var1]

战国时期有二十多个国家,然而从商鞅变法之后一直到战国七雄称霸,当别的国家都在耍阴谋诡计的时候,秦国在搞变法;当别的国家穷兵黩武的时候,秦国埋头搞经济建设。因此秦国最终统一六国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让楚王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还继承了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个臣子将自己怀了孕的宠妾送给诸侯王,并生下孩子继位,这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居然在战国时期同时上演了两次。一个是吕不韦让赵姬生下秦始皇,另一个便是黄歇和李环生下的楚幽王。那么黄歇究竟是如何让楚王的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并继承王位的呢?“春申君”黄歇的上位路程黄歇为人见多识广,能言善辩,所以年轻

  •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国轻易就打到了魏国首都,魏王被杀,真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王翦大军伐燕,李信深入辽东追杀太子丹的同年,王翦之子王贲开辟南部战线,伐楚有功,夺取了十几座城邑。现在看看天下局势,韩、赵两大强国不复存在,魏国还剩下半条命,燕国已经失去了大本营,残余势力龟缩辽东,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只有楚国和齐国尚存一战之力。嬴政开始动楚国的脑筋了,和李信商量:“吞并楚国的话,

  • 战国四大名将中,谁是第一,谁又是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就这样,战国四大名将的称呼也就那么流传开来了。那么,这四位家喻户晓的将军都有着怎样的功绩呢?他们四人中,谁是第一,谁又是最后呢?白起[var1]从后世的影响以及战绩来看,白起都是四人之中毫无疑问的第一。公元前293年,白起率军在伊阙大破韩魏联军,杀敌二十四万,一战成名。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军攻打楚

  • 战国经典战役“灭赵之战”,战神李牧不死能否力挽狂澜?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的进攻分为两路,一路是由名将王翦率领,从上郡太原东进井陘关,随后南下剑指邯郸的后背巨鹿要塞。而另外一路则是由名将杨端和率领,从河内前进,从北面正面进攻邯郸。秦国兵分两路对赵国的邯郸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经过了长平之战后,赵国实际上已经国力衰微,早已非昔日的战国豪强,但由于此前邯郸之战的败北伏笔,已

  • 赵国为何换个胡服,就能强大到与秦国一较高下?原因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最为出名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它最成功也最彻底,它让秦国从一个弹丸小国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王朝。然而,商鞅变法之后,还有一个非常有名却又不出名的变法,那便是赵国的胡服骑射。经过这次变法后,赵国成为了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军事强国,甚至略高出一筹。有意思的是,在很多人眼里,胡服骑射仅仅是换了一套衣

  • 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硬刚的赵国,为何会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奋战六世余烈,最终吞并战国当中的其他六个大国,完成了统一伟业。但是秦国崛起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例如阻挡在秦国统一之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赵国,就曾经让秦国头疼不已,两个秦国碎一家独大,但是也无法奈何赵国,两个国家厮杀百年,赵国甚至一度成为能够唯一秦国硬刚的国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国在战场

  • 昌平君是个怎样的人?作为秦国的相国,他为何叛秦成了末代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作为南方大国,楚国历史极为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开国时期。西周开国的时候,楚国还只是一个南方小国,甚至只能算是部落。但是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楚国不断吞并其他国家,逐渐壮大了起来。到了春秋中期,楚国就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了,唯有晋国能够稍稍压制楚国。而到了战国时期之后,楚国更是位列战国七雄

  • 李牧到底有什么战绩?为什么后世的历史爱好者,对他极为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毫不客气的说,长平之战结束以后,赵国之所以还能多撑几十年的时间,这里面至少有一半的功劳,都得算在李牧头上!而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李牧至少也做出了两大贡献。第一,他把匈奴给打残了。这直接导致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不用分太多力量去考虑北方的敌人,可以集中精力统一中原。第二,李牧应该算是中

  • 战国七雄祖先来历,我们都是“楚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先来看韩赵魏这三国,这里的韩国可不是今天的“史密达”韩国,是在河南郑州一带的战国时代的韩国(不过我建议我们可以凭借这个历史依据,向大韩民国政府郑重声明:韩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呵呵呵,我好聪明)。为啥把韩赵魏这三国放在一起说,因为这三国都是有晋国分出来的。三个家伙一商量:“

  • 魏国之后,齐秦楚三强争霸,强大的楚国为何会第一个掉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国自楚悼王时期开始,经过楚肃王、楚宣王、楚威王几代楚王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国力逐渐强盛,楚怀王继位之初楚国国力达到了顶峰,楚国地盘最大、兵力最多,襄陵之战楚国令尹昭阳大败魏军,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战国形成了齐、楚、秦三强争霸的格局,而且齐楚两个大国还是盟国,公元前318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