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结局最惨的三位外客丞相:一人自杀,一人被车裂,还有一人被腰斩

秦国结局最惨的三位外客丞相:一人自杀,一人被车裂,还有一人被腰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49 更新时间:2024/2/17 22:50:04

[var1]

1.卫国人商鞅:秦孝公去世后,太子嬴驷即位,秦国国内以公子虔为首的贵族势力得到了嬴驷(秦惠文王)的支持,于是罗织罪名诬告大良造(等同于相邦,权力甚至比相邦还大)商鞅谋反,最终商鞅被车裂。

2.魏国人张仪:公元前328年刚刚入秦没多久的张仪被秦惠文王任命为相邦,前323年被罢相,前317年第二次任秦相,前311年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张仪回到魏国不久后去世。

[var1]

3.中山国人乐池:魏文侯时期名将乐羊孙子,前318年出任秦国相邦,第二年被罢相,之后去了赵国效力于赵武灵王麾下,子之之乱期间曾护送燕国公子职从韩国返回燕国即位,公子职也就是燕昭王

4.魏国人公孙衍:因为秦王以张仪为相,公孙衍大失所望之下离开秦国,兜兜转转二十年后(前309年)又回到秦国出任相邦,不过秦武王却增设左右丞相分公孙衍相邦之权,公孙衍终老于秦国。

[var1]

5.楚国人甘茂:秦国第一位左丞相,秦武王死后,甘茂受到向寿和公孙奭等人的诋毁和攻击,于是弃秦奔楚,最后客死魏国。

6.楚国人魏冉:秦昭襄王的舅舅,名将白起的伯乐,一生四任秦相,权倾朝野,最终被罢相,回到封地后忧愤而终。

7.魏国人范雎:秦国律法森严,因为范雎举荐的郑安平投降和王稽犯法被杀,范雎恐惧之下辞相后病死于封地。

[var1]

8.卫国人吕不韦:秦王嬴政的相父,嬴政亲政之后吕不韦罢相后回到封地洛阳,最后自杀。

9.楚国人李斯:被赵高诬为谋反,腰斩于咸阳。

秦国九位外客丞相,张仪和公孙衍的结局还算不错,最惨的就是商鞅、吕不韦和李斯三人,其他人大部分都被罢相,功成名就且得以善终的并不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秦国是怎么对赵国的?语文老师可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听说了赵惠文王得到了天下宝玉和氏璧,于是便派人送了一封信过去,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和赵国换取和氏璧。在春秋战国时期,十五座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说,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现在一个省了。赵惠文王因此便与廉颇等诸大臣商议,想要把这块宝玉换给秦国,不过呢秦国势大,害怕他们赖账,于是要

  • 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五霸之首?都靠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答案是一个人,他就是管仲,春秋第一操盘手。与其他霸主不同的是,齐国的称霸是全方位的,无论是经济、军事、人口,还是道德制高点,齐国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管仲的操作,简直牛到开挂。靠着领先时代的贸易战,管仲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楚国、鲁国、衡山国三个国家,这些方法几乎被现代的美国复制过去。[

  • 秦国和楚国这对好兄弟:谁更适合成为天下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不由得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当年如果是楚国一统天下的话,会不会也会二世而亡?谁更适合成为天下之主呢?在更加久远的历史上,秦国和楚国其实是兄弟之国。他们都视黄帝为祖先,图腾都跟玄鸟有关。相比中原文化,秦文化和楚文化都相对独立,而楚文化则比秦文化更加包容。在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之前,秦国几乎对中

  • 齐国实力曾不弱于秦国,为何不是齐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此时的齐国,可以说实力不属于秦国,甚至在财力上还领先秦国。为什么不是齐国一统天下,而是秦国呢?这其中有许多原因。首先是齐国过于冒进的灭国政策,引起了诸国的反对。[var1]我们知道,秦国崛起之后,山东各国曾多次进行合纵伐秦,但始终没有重创秦国,而齐国仅仅被诸国合纵攻打了一次,就差点灭国。

  • 秦军战术落后,杀伐无度,为何能一统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能够一统六国的秦军,肯定会有最为强悍的战斗力,正如武起评价秦军的那四个字,散阵自斗,就等于说秦军是一群乌合之众。在那个讲究阵法和战车的年代,一群散阵自斗的秦军,如何灭亡了山东六国?秦始皇陵兵马俑或许是最直接的证据。这是按照当时秦军真实状况制作的陶俑,我们从中也可以想

  • 秦始皇为何能够统一六国?有3件东西,本不该出现在两千多年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从心理学和历史学角度多重论证,我们会发现秦始皇之所以要统一六国,那是因为秦国是七大诸侯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国家,在以前经常受到六国的侵害,所以为了报仇,必须要把六国全部灭了。秦始皇有这样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但是要想灭掉六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还需要有强大的实力。那么秦国在此时与其他六个国家比起来,具有

  • 战国时期魏国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但未能拿下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由、最自由的时期。在一系列的纷争之后,诸侯国的地盘终于被确定下来。一条大河把魏国与秦国隔开,而在春秋末年,身为春秋五雄的魏国,要发展,要扩大疆域,就必须要走两条道路。[var1]第一条选择便是与秦国开战,夺取河西。如此一来,秦国便沦为魏国的俘虏,秦国再无可能对魏国构成威胁。而

  • 商鞅原本是不会死的,只是因为他野心太小了,连下了三招昏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18年,已经让秦孝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商鞅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后面的秦惠文王对商鞅是又敬又畏,并不想杀他的。商鞅之所以最后身死车裂,在于他做错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秦孝公病危时,欲传商君,辞不受。就是说,当秦孝公病重时,他想把王位传给商鞅,让他当秦王,商鞅死后,再传给秦孝公的后人,

  • 战国的灭国逻辑:高光时刻的魏国,能不能灭掉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依据《资治通鉴》的说法,战国始于公元前403年,即赵魏韩三家大夫升级为诸侯。依据《史记》的说法,战国始于公元前476年,以周元王元年为起始。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其实,战国不止七雄,差不多二十来个国家。被灭掉的国家,主要是卫、郑、宋等二流战国。而真正的万乘战国,如齐楚燕韩赵魏秦

  • 战国的名场面长平之战,让我们用影视画面和沙盘地图来细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魏互相拆台是最大的败因第二战是公元前278年的鄢郢之战,这一战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鄢郢,楚国军民伤亡不可计数,保守估计也有数十万之众,而且楚国还丢失了四分之一的土地,秦国的巴蜀之地此战之后成为秦国类似关中地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外侵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保障;楚国从此国力大衰,战国国土最大国民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