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戎人马车:它自两千多年的秦人牧马之地驶来

战国戎人马车:它自两千多年的秦人牧马之地驶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89 更新时间:2024/1/20 4:48:00

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如果说化名山关山是一座散发着唐宋味道的显性文化血脉,那么深藏在大地之下现已揭开神秘面纱的马家塬战国墓葬,则代表着西戎文化的隐形血脉。墓葬中出土的戎人马车,似乎让我们听到戎人血脉里奔腾着马蹄的声音……

“让文物活起来”,2022年9月14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严格依照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地出土古车式样,采用铜雕髹漆等技艺等制作的四组战国戎人车舆复制品,亮相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广场,精美的一比一复制戎人马车完美,再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复制车乘从车轮、车轴、车厢乃至马车周身的镂空花纹,精美绝伦,方形车厢辅以巨型车轮的造型,让人瞬间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窥见西戎贵族的奢侈生活。

[var1]

复制车舆精美绝伦,方形车厢辅以巨型车轮的造型,让人瞬间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

国庆长假期间,不少兰州市民纷纷前往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争睹战国戎人车舆“真容”,感知历史,穿越古今。

[var1]

甘肃省文旅厅制作的战国戎人车舆复制品

01

戎人马车的本尊来自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马家塬战国遗址。奔流新闻记者带你一睹战国戎人车舆的“前世今生”。

马家塬战国遗址在地木河乡桃园村,本来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山村,但在2006年,它却在一夜之间名动全国,只因为在太原村东面一块地形类似簸箕的坡地,这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马家塬,发现了大规模的战国墓葬群。

从2006年8月7日开始,张家川县博物馆在甘肃省考古所的指导下对遗址中被盗掘过的三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共计发掘出土墓葬70多座、祭祀坑3座、车辆遗迹60多辆,包括金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锡、铅、骨、玻璃、玛瑙和绿松石等各类文物上万余件,大量精美文物和豪华墓葬的出土震惊了中国考古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墓葬中出土的战国车乘,车轮及车厢侧板均以金、银、铜、玛瑙、釉陶串珠、贝壳及错金银铁饰件等装饰;在车厢侧板上也以铜质大角羊、银箔质大角羊、金箔质虎等动物饰件及包金铜泡镶嵌,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var1]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华丽战国车乘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

2007年4月8日,享有考古界奥斯卡之誉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在京揭晓,马家塬战国西戎墓地从众多参评考古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21年10月18日,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迎来百年之际,马家塬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至此,马家塬遗址及其出土遗物所反映的西戎文化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属于关山地区,东来的暖湿气流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大量降雨,滋润着一片片森林和草原。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在秦时,这里就是得天独厚的养马之地,秦人先祖非子就在此牧马,在全国首次发现保存完整、装饰豪华的战国戎人车乘,这些戎人和先秦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与过往?

02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考古研究二部主任、田野考古项目负责人谢焱曾亲自参与马家塬战国墓葬的发掘清理工作,他回忆了戎人马车出土时的情景。

当时按照发掘的先后次序,把先前被盗的3座墓葬分别编号为M1、M2、M3。

在寻找M1开口的过程中,文物工作者意外发现:开口还未找到,却在现代地表下约1米深的位置出土了5具马头,马头的吻部朝东、呈俯卧状、两侧摆放有马的蹄骨,它们南北向间隔约7米、东西向间隔约3米,像是两列马队向东行进。

[var1]

复制车舆精美绝伦。

M1墓坑填土发掘至现地表下约8米时,在墓坑的东端偏南位置,专家沿着一条东西走向、宽约6厘米塌陷的漆皮清理时,一面车轮的上半部分逐渐映入眼帘。

随着发掘工作的持续推进,M1、M3竖穴内随葬的4辆马车被专家清理出来。以M3竖穴内随葬车辆为例:它们由东向西成一字队列、呈向东行进状。东边的车乘装饰最为复杂,后面的车乘装饰程度逐辆降低。第一辆车,在木质车体表面髹漆彩绘图案的基础上,在车厢的外侧面装饰铜质方形镂空饰件、在轮面上装饰铜质三角形镂空饰件。第二辆车,是一个车舆两侧带珥面的车。第三辆车,只在车体表面髹漆彩绘,不见其他金属装饰。第一和第三辆车的形制相同,都是圆角方形车舆高栏板车。第四辆车的车厢最小、呈圈形,表面没有任何装饰。四辆车都是单辕双轮马车。

[var1]

M3墓室及竖穴随葬车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在清理M1墓葬坑底部时,在场的文物专家像是在破解一个千古谜案:竖穴整体呈东西向,西端是阶梯式墓道,东端接近底部有一方坑,坑内随葬有4辆马车,墓坑北壁底部东端有封门板,洞室应该是从这里向北掏挖。但根据相关专家的描述来推测,还有一种可能性:洞室的方向也呈东西向,那么墓葬的结构就可能是洞室和竖穴平行布局,两者之间有一堵土墙间隔。

[var1]

M3-2号车轮面装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在随后的发掘中,专家们根据露出的洞室方向和范围及时缩小了扩方面积,大大降低了出土量和用工量。一个多月后,一种从未见过的、新型的墓葬形制逐渐清晰起来:

墓葬竖穴开口平面近梯形,西端为高低、宽窄不等的9级阶梯,竖穴东端方坑的底面上随葬4辆马车。墓室位于竖穴北壁下东端,垂直于竖穴北壁向北掏挖形成洞室,洞室分前后双室,前室呈长方形,东西两侧壁下各有9个柱洞,柱洞内立木柱用以支撑墓室顶部类似梁架性质的棚木。

让人惊叹的是前室内还随葬1辆马车,它的装饰豪奢程度令人瞠目结舌,马车车体表面用金、银、贴金银铁、玛瑙等珍贵材质进行装饰,装饰覆盖程度接近100%,使整个车体几乎看不到一处木质部分。

03

在秦人牧马之地,发现如此形制的墓葬,这装饰豪华的陪葬车辆、精美多样的随葬器物,其拥有者到底是怎样尊贵的贵族?他们是怎样的一个族群、文化面貌如何?他们和秦人又是怎样的关系?

马家塬战国墓的横空出世,再现了当时西戎与秦人的关系。

[var1]

市民争睹“战国豪车”风采、打卡留念。

古代文献中有关西戎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所谓西戎,是对先秦时期西北地区周、秦文化分布区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并非某一特定民族。“西戎文化”指历史上西戎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仍为朕息马,朕封其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非子得封地时,势力相当弱小,经常受到西戎的侵扰。

[var1]

市民争睹“战国豪车”风采、打卡留念。

周孝王时封非子于秦邑的同时接受申侯的要求,让非子同父异母兄弟成继承其父大骆的酋长地位居犬丘(也在天水市境),“以和西戎”。

到昏庸的周幽王时期,他上演了荒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也叫西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被戏弄后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前后共三百五十余年。

[var1]

市民争睹“战国豪车”风采、打卡留念。

西戎攻杀了周幽王,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象征华夏最高权力和地位的“九鼎”宝器也被犬戎掠往草原,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盛了约三百年之久的西周覆灭。

经过上百年的融合,从最初的战争到和平共处,秦人和戎人已基本达成政治、军事平衡,而西戎部族的文化也得到飞速发展。

在秦人牧马的核心区域出土的这一辆辆戎人出土的马车,正是见证了先秦时期华戎交会、农牧交错、多元文明碰撞和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辉煌。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平丽艳 刘小雷

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裴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末期,楚国为何差点被灭国?后世史官:这对楚国其实是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位客人名叫申包胥,他是楚国的一个大臣。就在申包胥来到秦国之前,楚国那边刚刚发生了一场剧变:以兵圣孙武为首的吴国,五战五胜,从吴楚两国边境,一口气攻入楚国腹地,最后更是攻占了楚国王都。此时的楚国,显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如果继续打下去,楚国铁定会被灭国。要是那样的话,后来也就没有什么

  • 战国时期的燕国,巅峰时期到底有多强盛?差点把齐国打到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刚刚登基的燕国国君燕昭王,向国内著名的大贤者郭隗求教,如何才能为燕国招揽优秀的人才,让燕国强大起来。对于燕昭王的这个问题,郭隗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这个故事大致就是说,以前有位国王想买千里马,但是又不知道去哪里买。后来,有个人主动跑来,说自己有路子,然后

  • 三国第一纵横家,最早预见三国鼎立,孙权说他比苏秦张仪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长坂坡之战后,刘备带着残兵败将在汉津与关羽水军会和了。我们都知道,战船的速度比步兵要快很多,又时为秋天,秋水上涨,船速更快,顺水而下,船速能达到120里到140里,比刘备步兵带着老百姓一起走的蜗牛速度要快上十倍,而从襄阳到汉津的水路,最多只比陆路远一倍,为何两支部队能在汉津汇合呢?[var1]刘备

  • 刺客荆轲之谜:他没打算杀掉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荆轲刺秦的故事妇孺皆知。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委托,企图暗杀秦王,但以失败告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和卷八十六《刺客列传》分别从秦王和刺客荆轲的角度记述了这一事件。特别是在《刺客列传》中,荆轲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著名刺客之一被列在最后。此外,《战国策·燕策》有一段与

  • 吴国夫差矛、越国勾践剑,怎么会出现在楚国墓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夫差矛和勾践剑,分别是吴越两国的神兵利器。有意思的是,这两件兵器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山和望山的楚墓,两墓相距不过两千米。曾经在历史叱咤风云的两件顶级兵器,最终出现在楚国,着实令人费解。1965年冬天,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

  • 秦王要吃公鸡蛋,下令大臣三天找到,大臣7岁孙子:这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皇帝有时候也会出幺蛾子,提一些不合逻辑、根本做不到的事,故意为难大臣,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大臣们的应变能力了。比如,秦王就曾提过一个极其无理的要求:他要吃公鸡蛋,给三天时间让大臣给他找到。否则,杀头、满门抄斩都是意料中的事。[var1] 摆明找茬 很明显,这是秦王在故意找茬,想处罚某个臣子,不过这个

  • 都是秦晋燕赵魏楚争霸,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和东晋十六国时期均出现了秦晋燕赵魏楚等各国争霸,但最终春秋战国由秦国一统,而东晋十六国却走向南北朝对峙。本文尝试换一种角度重新梳理历史来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壹春秋战国秦晋麻隧之战、燕赵鄗代之战秦魏阴晋之战、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与救援的

  • 物外·读幕剧 |《我们的荆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剧情介绍[var1]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秦国一家独大,势吞天下。曾为秦国人质的燕太子丹仇恨惶恐之余,征寻刺客,谋划刺杀秦王嬴政。燕国乡间的一处屠狗房内,秦舞阳、狗屠、高渐离等人空谈“侠士好名”之道,背后讥嘲“剑客”荆轲四处送礼谋求前途的行径。荆轲拜访剑客田光企图摆脱落拓的现状,不想田光却

  • 风靡战国,秦军专属:兵马俑的铍是什么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冷兵器时代的铍因为有两面劈砍的功能,成本高于矛。铍首在30厘米以上的长铍与矛首较短(15厘米左右)的战国秦汉矛来对比,显然长铍耗铁多得多。其实如果要细究,铍也是矛的一种。[var1]最早的石矛、骨矛,是直接绑在木杆上。后来的铜矛矛首的后部开始有骹的结构,可以将木杆从后边的孔洞中插进去固定,这就是“

  • 赵国只是换了身军装,为何就突然大国崛起?有一项条件,他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王,你穿的衣服太不成体统,赶紧脱下来吧!”“对呀,大王,你这样会让人家瞧不起咱赵国的。”“大王,你要这样一意孤行的话,我就撂挑子,不干了!”[var1]赵国皇宫,大臣们跪在宫殿面前,对他们的最高领导赵武灵王冒死进谏。究其原因,是赵武灵王穿了一身跟大家不一样的另类衣服。君王是一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