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夫差矛、越国勾践剑,怎么会出现在楚国墓中?

吴国夫差矛、越国勾践剑,怎么会出现在楚国墓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10 更新时间:2024/2/16 11:17:44

夫差矛和勾践剑,分别是吴越两国的神兵利器。有意思的是,这两件兵器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山和望山的楚墓,两墓相距不过两千米。曾经在历史叱咤风云的两件顶级兵器,最终出现在楚国,着实令人费解。

1965年冬天,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剑型修长,剑有中脊,两刃锋利,锋刃曲凹。剑身刻有两列鸟篆铭文:“钺王鸠浅自乍用鐱”。经检测,勾践剑含有铜、锡、铅、铁、硫等成分,寒气逼人,纹饰精美,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var1]

越王勾践剑

十八年后,同样是湖北江陵,吴王夫差矛在马山5号楚墓中出土。它全长29.5厘米,矛身最宽处5.5厘米,矛身中部起脊,呈三棱形,满饰菱形花纹,脊部有血槽,矛刃锋利。矛基有两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矛”。据专家考证,这件矛是件不可多得的青铜珍品。

[var1]

吴王夫差矛

吴越两国的矛盾与地缘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吴国以太湖为中心,苏南、浙北以及安徽东南部是其势力范围。越国位于吴国之南,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包括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吴国制霸中原,必须首先控制越国,以免后顾之忧。越国染指九州,肯定得制服吴国,由此,吴越两国确认了一下眼神,相互缠斗,至死方休。

在文化上缺乏认同感,同样是吴越两国势不两立的主要因素。吴国始于周王室苗裔泰伯,周太王长子泰伯三让王位,和二弟仲雍从中原来到江南,断发文身,“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司马迁认为:“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从而确立了吴国和周王室之间的血脉联系。

相较外来户吴国,越国主要由当地越族组成,越族是夏朝姒姓后斋,据《史记》明确记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少康奉命回乡守护大禹陵寝,在当地建立了越国。吴越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双方互不信任,战争在所难免。

[var1]

春秋时期 吴国 越国(图右下角)

吴国处于齐楚之间,经常与其发生战争,为此,战车依然是吴国军队的主力。战车除了配备弓箭外,同样需要戈、戟、矛、钺等长柄武器。在这个背景下,夫差矛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夫差矛是指夫差时期铸造的矛,并不是指夫差专用的矛。

先秦时期,中原国家普遍以战车作为武器。吴越地处长江三角洲,河网纵横,水系发达,影响了战车的机动性和冲击力,故此,吴越交战短兵相接的机率大大增加,青铜剑作为近身武器,受到了两国的关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春秋时期,越国尚属蛮荒之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塑造了越人悍勇尚武的性格。《汉书·高帝纪》称:“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可见其民风彪悍。《汉书·地理志》记载:“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西汉初年,吴越民风尚且如此,春秋时期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青铜剑在当时具备广泛的社会基础。

[var1]

受到氧化后的春秋战国 青铜剑

其实,青铜剑的性能取决于青铜合金中锡的含量,以及剑的铸造工艺。青铜实际上是一种铜锡合金。锡多了,增加了硬度,减弱了柔韧性。锡少了,加强了柔韧性,降低了攻击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越国工匠采取分段铸造、整体浇铸的方法,用柔韧性高的合金作为剑身,以硬度高的合金用于剑刃,经过反复浇铸,形成了性能优异的复合剑。经过复合铸造工艺,越剑的性能明显优于吴剑。

现存二十多把越剑中,越王勾践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般青铜剑长度在28到40厘米之间,与其说是剑,不如说是匕首。而越王勾践剑的长度达到了55.7厘米,剑身表面的硫化铜,起到了防锈抗氧化的作用。历经两千多年,依旧能砍破二十多层纸,宝刀不老,锋利依旧。

春秋末期,吴越战乱不断。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伐越,越军以死囚阵前自刎为诱饵,分散吴军注意力,越军果断出攻,吴军措手不及,招致大败,阖闾伤重不治。夫差继位后,重用伍子胥,两年后替父报仇,降服了越王勾践,取得了吴越争霸的领先地位。

[var1]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

范蠡和文种等人的辅佐下,勾践扶持生产,安抚百姓,训练水军,整肃军队。越国在他的治理下,国力逐渐强盛。公元前482年,越军趁夫差携吴军主力北上会盟之际,偷袭吴国,俘虏了吴太子友。吴军回援,军士疲惫,被迫媾和。此后,越军两度进攻吴国,均获大胜。公元前473年,越军包围了姑苏山,夫差含恨自刎。

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率兵伐齐,误信齐使,认为楚国空虚,转而引军攻楚。不料,楚国早有防备,在徐州伏击越军,无疆死于阵中。由于无疆身前没有指定继任者,他的子嗣纷纷自立称王,越国陷入内耗分裂的局面。

[var1]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

夫差矛是吴国的制式兵器,曾经大量装备吴国,全国曾经出土过多件夫差矛,出现在楚国墓地也在情理之中。

勾践剑流入楚国,具体原因却是迷雾重重。解答这个问题,答案应该与望山楚墓的主人邵固有关。

有鉴于此,专家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是战利品。有专家认为邵固就是邵滑,此人“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助楚灭越,功不可没,因此,楚王将勾践剑奖赐给了邵滑,最终大宝剑沦为了随葬品。由于邵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生卒年份集中在简王、声王和悼王三朝,与楚灭越的时间线并不吻合,这种观点否掉。

[var1]

楚昭王(约前523年―前489年),芈姓,熊氏

另一种观点提出是嫁妆。吴越争霸,吴国和晋国结盟,越国联合了楚国。勾践的女儿曾经嫁给了楚昭王为姬,这把宝剑作为嫁妆,来到了楚国。邵固出身楚国贵族,“出入侍王”,深受信任,因此,受赐勾践剑,死后还用它陪葬。先秦时期,有君王赐予宝剑的传统,这一观点无疑可信度更高。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曾有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一言道尽秦末乱世和吴越争锋的悲欢离合。

吴越两国的纠葛,随着秦国统一六国尘埃落定。吴国夫差矛和越国勾践剑,曾经是一对死敌,如今在湖北省博物馆同一个展馆展出,历经千年,锋芒依旧,世事变幻,物是人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王要吃公鸡蛋,下令大臣三天找到,大臣7岁孙子:这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皇帝有时候也会出幺蛾子,提一些不合逻辑、根本做不到的事,故意为难大臣,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大臣们的应变能力了。比如,秦王就曾提过一个极其无理的要求:他要吃公鸡蛋,给三天时间让大臣给他找到。否则,杀头、满门抄斩都是意料中的事。[var1] 摆明找茬 很明显,这是秦王在故意找茬,想处罚某个臣子,不过这个

  • 都是秦晋燕赵魏楚争霸,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和东晋十六国时期均出现了秦晋燕赵魏楚等各国争霸,但最终春秋战国由秦国一统,而东晋十六国却走向南北朝对峙。本文尝试换一种角度重新梳理历史来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壹春秋战国秦晋麻隧之战、燕赵鄗代之战秦魏阴晋之战、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与救援的

  • 物外·读幕剧 |《我们的荆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剧情介绍[var1]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秦国一家独大,势吞天下。曾为秦国人质的燕太子丹仇恨惶恐之余,征寻刺客,谋划刺杀秦王嬴政。燕国乡间的一处屠狗房内,秦舞阳、狗屠、高渐离等人空谈“侠士好名”之道,背后讥嘲“剑客”荆轲四处送礼谋求前途的行径。荆轲拜访剑客田光企图摆脱落拓的现状,不想田光却

  • 风靡战国,秦军专属:兵马俑的铍是什么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冷兵器时代的铍因为有两面劈砍的功能,成本高于矛。铍首在30厘米以上的长铍与矛首较短(15厘米左右)的战国秦汉矛来对比,显然长铍耗铁多得多。其实如果要细究,铍也是矛的一种。[var1]最早的石矛、骨矛,是直接绑在木杆上。后来的铜矛矛首的后部开始有骹的结构,可以将木杆从后边的孔洞中插进去固定,这就是“

  • 赵国只是换了身军装,为何就突然大国崛起?有一项条件,他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王,你穿的衣服太不成体统,赶紧脱下来吧!”“对呀,大王,你这样会让人家瞧不起咱赵国的。”“大王,你要这样一意孤行的话,我就撂挑子,不干了!”[var1]赵国皇宫,大臣们跪在宫殿面前,对他们的最高领导赵武灵王冒死进谏。究其原因,是赵武灵王穿了一身跟大家不一样的另类衣服。君王是一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他

  • 【上金谷文集】范蠡的仁义当铺,如何挽救一城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子宣讨教生财之道辅佐勾践灭掉吴国后,范蠡功成身退,悄悄来到了齐国。在那里,他化名为鸱夷子皮,开始经商,很快就获利千万。齐国大夫子宣对此非常羡慕,备了厚礼,登门向范蠡讨教生财之道。弄清子宣的来意后,范蠡拈须笑道:“老朽有上、中、下三策发财秘诀,不知子宣大夫要挑哪一策?”子宣道:“请教鸱夷先生,这上、中

  • 一口气看懂秦国历史!秦国为了统一天下,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然,秦朝的统一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的过程,但中间也充斥着赳赳老秦的不屈与抗争。如果展开来看的话,一部秦国的历史,远比一些小说还要励志!第一阶段:尽职的门卫不要看后来的秦朝有多辉煌,当年的秦国为了得到一个名分,可以说是拼了老命!秦国的源头,要推到拱卫商朝的一大强悍部落——蜚廉。[var1]

  • 燕国是由谁建立的,西周时期的燕国实力强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武王伐纣之后,分封了许多的诸侯国。这些国家大部分都位于中原腹地,国土面积较为狭小。但是,被分封在边疆的那些国家,国土面积相对都会比较大一些。一部分原因是,边疆之地较为荒凉,不够富庶,人均密度较小。另一部分原因是,在分封的时候,周王朝赋予了他们抵御外敌入侵和开疆拓土的权力。这些国家位于边疆,如果国土面

  • 谁说这是「战国折扇」?真是,19xx的考古,20xx的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这篇是后台有不少读者点名想看的, 麻烦大家帮我顶一下锅,谢谢~~ 1折扇竟然是战国发明的?一开始是有人提到孟晖在字母站说战国就已经有折扇了,问我怎么看。说实话,这种“你怎么看”式留言实在太多了,我很懒得去自己主动去搜索寻找,直到后来有人丢了链接,我才看到这篇 《孟晖:谁说折扇从朝

  • 老将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诸将中,廉颇的名气很大,这与他和蔺相如合演的那出“将相和”有很大关系。在将相和的故事中,他创造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这让廉颇身为名将,却在战功之外,另有名垂千古的法宝。 在习惯上,人们都把廉颇看成老将,比喻一个人老当益壮时,也往往说他勇似廉颇。廉颇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都不假,但若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