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要吃公鸡蛋,下令大臣三天找到,大臣7岁孙子:这很简单

秦王要吃公鸡蛋,下令大臣三天找到,大臣7岁孙子:这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36 更新时间:2024/2/16 11:18:00

但是皇帝有时候也会出幺蛾子,提一些不合逻辑、根本做不到的事,故意为难大臣,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大臣们的应变能力了。

比如,秦王就曾提过一个极其无理的要求:他要吃公鸡蛋,给三天时间让大臣给他找到。否则,杀头、满门抄斩都是意料中的事。

[var1]

摆明找茬

很明显,这是秦王在故意找茬,想处罚某个臣子,不过这个如意算盘,居然被臣子家里年仅7岁的小孙子给巧妙化解了。

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慧,临危不惧,长大必定是个有大作为的人才。那这个小孩最终让公鸡下蛋了吗?

[var1]

当然没有,他不仅没去找鸡蛋,还在朝上当着百官的面,反将了秦王一军,让堂堂秦国大王哑口无言,还不能治他的罪。

古代的皇帝都想要长生不老,一直致力于统一六国的秦王,也不例外。

一天,秦王突发奇想,酝酿出了一损招。他对大臣说,听闻吃了公鸡蛋可以长生不老,他平日待大臣不薄,希望大臣能为他排忧解难,三日之内找到公鸡蛋,不然就罚他办事不力。

[var1]

大臣自然听懂秦王说的处罚是什么意思,也试图向秦王解释世上没有会下蛋的公鸡,但秦王不听,大臣只能忧心忡忡地回家想办法。

他家中的小孙子见爷爷有心事,便上前询问。得知是秦王要吃公鸡蛋后,他表示这事简单,三天后他代爷爷去朝中回复秦王。

要说这大臣胆子也真大,竟然敢信7岁小孙子的话,三天期限到的那天,他果然没去上朝,而是由孙子自己去见秦王。

[var1]

秦王被反呛无言以对

秦王在人堆中找了一圈没见着大臣,只看见一半大点的孩子,嘲笑他说,是不是大臣怕死,不敢来见他。

小孩十分镇定地行礼,告诉秦王,他爷爷不是不想来,而是在家生孩子。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哄堂大笑。秦王以为小孩在胡扯,便问他:“男人如何能生孩子?”

小孩就等秦王这句话呢,不慌不忙地答到:“对啊,大王也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又如何下蛋呢?

[var1]

这句反问呛的秦王,半天说不出话,但是小孩说的没有问题,朝堂上的大臣都听到了,他根本没法发火。

忍了一会儿,秦王觉得,这小屁孩还挺有才,有胆有谋,便不再追究大臣的罪。于是,这位大臣全家的性命都保住了,大臣的孙子也从此受到了秦王的青睐。

这个故事出处不详,无法查实,让人怀疑战国时期,是否有这么天才的儿童存在。

[var1]

天才少年宰相

故事真假不清楚,但当时秦国确实有这么一位出类拔萃的臣子。他就是秦国的上卿甘罗,十二岁便出使赵国,用计帮秦国拿下了十几座城池。

甘罗的爷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将兼左丞相甘茂。甘茂本来经张仪樗里疾引荐给秦惠文王,在秦国打工打的好好的,后来遭遇小人谗言,不得不离开秦国,转投齐国,又在齐国当上了上卿。

秦国失去甘茂一直耿耿于怀,想趁甘茂出使楚国的时候,让甘茂回去,可是被楚国拒绝了。

[var1]

樗里疾虽一开始挺欣赏甘茂,但随着甘茂在秦王心里的地位越来越高,难免心生嫉妒,怕甘茂抢走他的风光,于是明里暗里地排挤甘茂。甘茂无奈,只得出走。

但他的孙子,却拜在丞相吕不韦门下当少庶子。甘罗聪明过人,还未长大就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赏识,被派去出使赵国。

当时吕不韦根本不信,年仅12岁的甘罗能在国家大事上出什么力,去赵国是甘罗自荐的。

[var1]

甘罗见到赵悼襄王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赵王燕国想攻打赵国扩大河间的领地。如果赵王肯对秦国表示诚意,比如说先送秦国五座城池,秦国一定会回馈赵国,帮助赵国攻打燕国。当秦军拿下上谷的三十座城池后,只需分其中十一座就好了。

赵王一听连忙照做。于是甘罗大摇大摆地回到秦国,秦始皇将原来甘茂在秦国的所有房产和田产悉数赐给了甘罗,还封他做上卿

虽然秦国没有留住甘茂,但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甘罗。但甘罗后来怎样,史书中没找到答案。

[var1]

有人猜测甘罗被秦始皇杀了,还有说法是,他被吕不韦害死了。毕竟,他太聪明,吕不韦岂能容一个职位跟他相当的年轻人,分去他在朝中的权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都是秦晋燕赵魏楚争霸,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和东晋十六国时期均出现了秦晋燕赵魏楚等各国争霸,但最终春秋战国由秦国一统,而东晋十六国却走向南北朝对峙。本文尝试换一种角度重新梳理历史来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壹春秋战国秦晋麻隧之战、燕赵鄗代之战秦魏阴晋之战、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与救援的

  • 物外·读幕剧 |《我们的荆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剧情介绍[var1]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秦国一家独大,势吞天下。曾为秦国人质的燕太子丹仇恨惶恐之余,征寻刺客,谋划刺杀秦王嬴政。燕国乡间的一处屠狗房内,秦舞阳、狗屠、高渐离等人空谈“侠士好名”之道,背后讥嘲“剑客”荆轲四处送礼谋求前途的行径。荆轲拜访剑客田光企图摆脱落拓的现状,不想田光却

  • 风靡战国,秦军专属:兵马俑的铍是什么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冷兵器时代的铍因为有两面劈砍的功能,成本高于矛。铍首在30厘米以上的长铍与矛首较短(15厘米左右)的战国秦汉矛来对比,显然长铍耗铁多得多。其实如果要细究,铍也是矛的一种。[var1]最早的石矛、骨矛,是直接绑在木杆上。后来的铜矛矛首的后部开始有骹的结构,可以将木杆从后边的孔洞中插进去固定,这就是“

  • 赵国只是换了身军装,为何就突然大国崛起?有一项条件,他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王,你穿的衣服太不成体统,赶紧脱下来吧!”“对呀,大王,你这样会让人家瞧不起咱赵国的。”“大王,你要这样一意孤行的话,我就撂挑子,不干了!”[var1]赵国皇宫,大臣们跪在宫殿面前,对他们的最高领导赵武灵王冒死进谏。究其原因,是赵武灵王穿了一身跟大家不一样的另类衣服。君王是一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他

  • 【上金谷文集】范蠡的仁义当铺,如何挽救一城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子宣讨教生财之道辅佐勾践灭掉吴国后,范蠡功成身退,悄悄来到了齐国。在那里,他化名为鸱夷子皮,开始经商,很快就获利千万。齐国大夫子宣对此非常羡慕,备了厚礼,登门向范蠡讨教生财之道。弄清子宣的来意后,范蠡拈须笑道:“老朽有上、中、下三策发财秘诀,不知子宣大夫要挑哪一策?”子宣道:“请教鸱夷先生,这上、中

  • 一口气看懂秦国历史!秦国为了统一天下,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然,秦朝的统一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的过程,但中间也充斥着赳赳老秦的不屈与抗争。如果展开来看的话,一部秦国的历史,远比一些小说还要励志!第一阶段:尽职的门卫不要看后来的秦朝有多辉煌,当年的秦国为了得到一个名分,可以说是拼了老命!秦国的源头,要推到拱卫商朝的一大强悍部落——蜚廉。[var1]

  • 燕国是由谁建立的,西周时期的燕国实力强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武王伐纣之后,分封了许多的诸侯国。这些国家大部分都位于中原腹地,国土面积较为狭小。但是,被分封在边疆的那些国家,国土面积相对都会比较大一些。一部分原因是,边疆之地较为荒凉,不够富庶,人均密度较小。另一部分原因是,在分封的时候,周王朝赋予了他们抵御外敌入侵和开疆拓土的权力。这些国家位于边疆,如果国土面

  • 谁说这是「战国折扇」?真是,19xx的考古,20xx的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这篇是后台有不少读者点名想看的, 麻烦大家帮我顶一下锅,谢谢~~ 1折扇竟然是战国发明的?一开始是有人提到孟晖在字母站说战国就已经有折扇了,问我怎么看。说实话,这种“你怎么看”式留言实在太多了,我很懒得去自己主动去搜索寻找,直到后来有人丢了链接,我才看到这篇 《孟晖:谁说折扇从朝

  • 老将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诸将中,廉颇的名气很大,这与他和蔺相如合演的那出“将相和”有很大关系。在将相和的故事中,他创造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这让廉颇身为名将,却在战功之外,另有名垂千古的法宝。 在习惯上,人们都把廉颇看成老将,比喻一个人老当益壮时,也往往说他勇似廉颇。廉颇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都不假,但若说他

  • 打破固有认知,其实秦统一六国前文字的差异真的没有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大家和东叔一起看看,“书同文”之前,文字的差异到底有多大? 秦王“书同文” 许慎描述战国文字异形情况之严重说:“其后(指孔 子以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 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而《汉书·艺文志》载:“古制书必 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