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第一纵横家,最早预见三国鼎立,孙权说他比苏秦张仪还厉害

三国第一纵横家,最早预见三国鼎立,孙权说他比苏秦张仪还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40 更新时间:2024/1/19 19:27:31

长坂坡之战后,刘备带着残兵败将在汉津与关羽水军会和了。我们都知道,战船的速度比步兵要快很多,又时为秋天,秋水上涨,船速更快,顺水而下,船速能达到120里到140里,比刘备步兵带着老百姓一起走的蜗牛速度要快上十倍,而从襄阳到汉津的水路,最多只比陆路远一倍,为何两支部队能在汉津汇合呢?

[var1]

刘备撤退线路

原因只有一个,关羽水军的任务,就是掩护和策应刘备陆军。两支队伍虽然速度差得很远,但关羽定然是极力放慢了速度,以与刘备陆军保持同步,甚至可能他们每天都会互通消息、协调进度,最终同时到达江陵。这或许也就是刘备敢于带着老百姓一起南撤的原因,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忍不忍,而是刘备早就备好了后路。

总之,刘备就是那么“巧”的“适与羽船会”了,鉴于曹操已追至当阳,则必将抢先占据江陵,那么再按原计划前往江陵就很不明智,刘备与诸葛亮当下便决定放弃江陵而沿汉水退守江夏,去与刘表的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会和,并伺机与江东合纵,以共抗曹操。

刘琦此时,也正率万余水军沿汉水而上,探听情况。两军会和后,合兵两万余人,便一同驶回江夏郡治夏口(亦称沔口,即今武汉三镇之汉口)。夏口,既为夏水(今已不存)入长江之水口,也是汉水入长江之水口,殊为长江重镇,即便今日之汉口也是如此。

这便看出当日诸葛亮安排刘琦到夏口这步棋的重要高妙之处了。从夏口的地理环境来看,由于此处有龟、蛇两山雄踞长江两岸,并向江心突出,以至江面受到约束而变窄,从而在其上下游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即鹦鹉洲。

[var1]

如此,从军事方面来说,由于江面变窄和鹦鹉洲的天然码头,使得夏口成为截断上下流往来联络的绝佳地点。刘备占据了这里,往西北可以溯汉水而攻襄阳,西可以逆夏水而打江陵,北可以沿涢水而攻南阳,南可以溯长江而取巴丘(今湖南岳阳),东可以顺长江而攻柴桑(今江西九江)以直取吴会,故后世萧衍曾云:“汉口路通荆、雍,控引秦、梁,粮运资储,仰此气息;所以兵压汉口,连络数州。”看来诸葛亮早就想到了今天——若襄阳、江陵不保,刘备便可退守夏口,截断交通,东联孙权,以共抗曹操。

[var1]

与诸葛亮更早有先见之明的,还有一人,那便是孙权手下的重要谋臣、以外交能力扬名史册(有可能是三国第一)的鲁肃鲁子敬。

鲁肃可以说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奇人。这位奇人对时代的敏锐,以及对历史的看法可谓神奇二字。

首先,鲁肃早在八年前投奔刚出道的孙权时,就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所以“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最终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按照之前的历史经验,无论是秦末楚汉乱世还是王莽更始之乱世,时间都不过二十年,而从黄巾之乱到曹操打败袁绍刚好二十年过去,局势也已相当明朗,大部分人都认为曹操集团将很快重新统一全国,开始另一个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大一统政治循环。这也就是蔡瑁、蒯越、张昭、秦松等人主张降曹的原因,这不能怪他们骨头软,实在是时代局限性导致他们认定这才是历史大趋势,换作谁都会这么做,非常正常的选择。

但鲁肃以敏锐的政治触觉认识到当今天下的政治与经济组织的整个制度正在趋向崩溃,在没有找到新的统治手段、并到达新的社会环境之前,天下将重新回到四百年前的战国时代,而且可能要持续分裂很长时间。所以鲁肃认为汉室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很快被打败,当然,北方历经劫乱,曹操虽以其才具屯田养民,收揽豪杰重建了北方,但重建的结果,尚不足以恢复到对南方拥有足够的优势,所以东吴现在要做到的,应该是鼎足江东,进而全据长江,建立帝业,并做好长期割据的准备。

[var1]

刘备与曹操有深仇大恨,所以刘备集团必须抗曹,可孙权集团情形不一样,他们其实并不一定非要抗曹,首先,孙曹两族多有联姻,其次,张昭张纮等人与曹操手下士大夫也多有交情,孙氏如果选择与曹操合作,成为类似东汉初年窦融那样的新帝国合伙人,也是不错的选择;事实上,曹操南征以后,益州的刘璋就三次派出使团与曹操结好,显然已经在打算走这条路了。但鲁肃等人奇就奇在一举认定此路不通,就是要走割据江南称帝之路,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所以,鲁肃可以说是被我们忽略的三国奇人之一。

刘表刚死的时候,鲁肃对孙权说:

夫荆楚与国邻接,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素不和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曹操有隙,寄寓于荆州,刘表却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今刘表新亡,肃请奉命往江夏吊丧,因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备若喜而从命,则大事可定矣。今不速往,恐为曹操所先。

孙权与刘表两家有三世仇怨,鲁肃竟自请吊刘表之丧,这份政治胆魄果然非凡,孙权壮而许之,鲁肃带着十几个随从坐船溯江而来,行至半路听说曹军已大举南下,刘琮不战而降,刘备正在逃命,似乎没希望了;但鲁肃冒着兵荒马乱,昼夜兼程赶到长坂坡,正好碰到曹操虎豹骑在大杀四方,鲁肃毫不畏惧,带几个人一路厮杀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正落荒而逃的刘备。鲁肃于是骑着马跟在刘备旁边,两人一边跑一边喊:

——刘使君你好,我乃江东鲁肃也,您这是要跑去哪儿啊!

——我准备顺汉水跑去夏口,再沿湘水南下走灵渠,去交州投靠老朋友吴巨,听说他在那当苍梧太守,混的还可以。

——吴巨武夫轻悍,凡人一个;苍梧穷乡僻壤,你去那儿干嘛?

[var1]

前面已是汉津渡口,刘备停下来,翻身下马,微笑道:“那先生以为备当何往呢?”

鲁肃道:"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都来归附,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心腹之人为使,与江东缔约,以共图大事。”鲁肃先替孙权张昭把事情答应下来,回头再去做工作。

可刘备听了,颇为踟蹰,他将诸葛亮拉到一旁,小声问道:“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亦低声道:“鲁子敬所言不差。今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刘备还是犹豫:“孤自然知道,只不过孙权承父兄之资,少年统业,孤未知其人也。若他顶不住压力,最终投向曹操,那我等也只得逃亡苍梧了。”

诸葛亮道:“故亮欲往,以坚其意。”正说着,关羽的水军大队已然开至,诸葛亮于是笑道:“孙权若降曹也就罢了,若欲抗曹,有关将军与我刘琦表兄之水军占据夏口,扼控东西,也由不得那孙权不与我等联合。”

十天后,鲁肃和诸葛亮的小船已过了蕲春,柴桑在望,诸葛亮默然不语,鲁肃却在旁跟他套近乎:“我年长子瑜两岁,乃其好友也。孔明此次不仅结盟,正好也可探亲哪!”

原来,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在孙权手下当长史,和鲁肃一样都是孙权的心腹之人。

诸葛亮忽然问道:“吾兄在孙讨虏帐下任长史,子敬既同为孙讨虏心腹之人,目前所任何等官职?”

鲁肃道:“惭愧!张子布言我年少粗疏,未可用也;故至今不过一介幕宾尔,并无官职。”

诸葛亮道:“巧了,我也没有。”

两人乃相视大笑,现在这当口,官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赢,只要赢了曹操……

[var1]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37岁的鲁肃和27岁的诸葛亮

公元217年,鲁肃病逝,孙权亲自为其举办丧事,并参加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后来孙权虽然对鲁肃借荆州一事还有微词,但仍认为鲁肃是东吴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大功臣。

后来,孙权称帝登坛祭天时,对公卿们大加赞誉鲁肃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且其计策决策,远出苏秦张仪之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刺客荆轲之谜:他没打算杀掉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荆轲刺秦的故事妇孺皆知。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委托,企图暗杀秦王,但以失败告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和卷八十六《刺客列传》分别从秦王和刺客荆轲的角度记述了这一事件。特别是在《刺客列传》中,荆轲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著名刺客之一被列在最后。此外,《战国策·燕策》有一段与

  • 吴国夫差矛、越国勾践剑,怎么会出现在楚国墓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夫差矛和勾践剑,分别是吴越两国的神兵利器。有意思的是,这两件兵器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山和望山的楚墓,两墓相距不过两千米。曾经在历史叱咤风云的两件顶级兵器,最终出现在楚国,着实令人费解。1965年冬天,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

  • 秦王要吃公鸡蛋,下令大臣三天找到,大臣7岁孙子:这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皇帝有时候也会出幺蛾子,提一些不合逻辑、根本做不到的事,故意为难大臣,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大臣们的应变能力了。比如,秦王就曾提过一个极其无理的要求:他要吃公鸡蛋,给三天时间让大臣给他找到。否则,杀头、满门抄斩都是意料中的事。[var1] 摆明找茬 很明显,这是秦王在故意找茬,想处罚某个臣子,不过这个

  • 都是秦晋燕赵魏楚争霸,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和东晋十六国时期均出现了秦晋燕赵魏楚等各国争霸,但最终春秋战国由秦国一统,而东晋十六国却走向南北朝对峙。本文尝试换一种角度重新梳理历史来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壹春秋战国秦晋麻隧之战、燕赵鄗代之战秦魏阴晋之战、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与救援的

  • 物外·读幕剧 |《我们的荆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剧情介绍[var1]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秦国一家独大,势吞天下。曾为秦国人质的燕太子丹仇恨惶恐之余,征寻刺客,谋划刺杀秦王嬴政。燕国乡间的一处屠狗房内,秦舞阳、狗屠、高渐离等人空谈“侠士好名”之道,背后讥嘲“剑客”荆轲四处送礼谋求前途的行径。荆轲拜访剑客田光企图摆脱落拓的现状,不想田光却

  • 风靡战国,秦军专属:兵马俑的铍是什么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冷兵器时代的铍因为有两面劈砍的功能,成本高于矛。铍首在30厘米以上的长铍与矛首较短(15厘米左右)的战国秦汉矛来对比,显然长铍耗铁多得多。其实如果要细究,铍也是矛的一种。[var1]最早的石矛、骨矛,是直接绑在木杆上。后来的铜矛矛首的后部开始有骹的结构,可以将木杆从后边的孔洞中插进去固定,这就是“

  • 赵国只是换了身军装,为何就突然大国崛起?有一项条件,他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王,你穿的衣服太不成体统,赶紧脱下来吧!”“对呀,大王,你这样会让人家瞧不起咱赵国的。”“大王,你要这样一意孤行的话,我就撂挑子,不干了!”[var1]赵国皇宫,大臣们跪在宫殿面前,对他们的最高领导赵武灵王冒死进谏。究其原因,是赵武灵王穿了一身跟大家不一样的另类衣服。君王是一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他

  • 【上金谷文集】范蠡的仁义当铺,如何挽救一城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子宣讨教生财之道辅佐勾践灭掉吴国后,范蠡功成身退,悄悄来到了齐国。在那里,他化名为鸱夷子皮,开始经商,很快就获利千万。齐国大夫子宣对此非常羡慕,备了厚礼,登门向范蠡讨教生财之道。弄清子宣的来意后,范蠡拈须笑道:“老朽有上、中、下三策发财秘诀,不知子宣大夫要挑哪一策?”子宣道:“请教鸱夷先生,这上、中

  • 一口气看懂秦国历史!秦国为了统一天下,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然,秦朝的统一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的过程,但中间也充斥着赳赳老秦的不屈与抗争。如果展开来看的话,一部秦国的历史,远比一些小说还要励志!第一阶段:尽职的门卫不要看后来的秦朝有多辉煌,当年的秦国为了得到一个名分,可以说是拼了老命!秦国的源头,要推到拱卫商朝的一大强悍部落——蜚廉。[var1]

  • 燕国是由谁建立的,西周时期的燕国实力强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武王伐纣之后,分封了许多的诸侯国。这些国家大部分都位于中原腹地,国土面积较为狭小。但是,被分封在边疆的那些国家,国土面积相对都会比较大一些。一部分原因是,边疆之地较为荒凉,不够富庶,人均密度较小。另一部分原因是,在分封的时候,周王朝赋予了他们抵御外敌入侵和开疆拓土的权力。这些国家位于边疆,如果国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