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大多数三国游戏都没晋国什么事儿?

为什么大多数三国游戏都没晋国什么事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48 更新时间:2024/1/29 8:50:11

三国本应是一段横跨三代人、长达百年的历史,而不是那只有一代人的故事。

一直以来,“三国”便是游戏制作最常用的文化题材之一。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动荡时代,群雄割据、英雄辈出,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历史。不过,三国本应是一段横跨三代人、长达百年的历史,但为何市面上大多三国游戏却总是将内容过度聚焦于魏蜀吴的前半段剧情,几乎没有三国后期的剧情,更别提有晋国什么事儿,仿佛三国就只是那一代人的故事。

[var1]

若细究原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无疑是“罪魁祸首”。其精彩纷呈的情节设计,个性鲜明的人物刻画与谋略博弈,使其影响力远超史书《三国志》,成为大多数人的“三国”蒙。

但《三国演义》毕竟只是一本小说,而且是一部倾向性非常强的小说,全书共120回,以时间顺序:黄巾之乱、诸侯纷争、三国鼎立到三国归晋五个部分展开,可光到三国鼎立,诸葛亮南征北战就花了一百零四回,最后几十年的三国归晋仅占全书的后十五回。

这不仅导致晋势力的登场时间偏晚,更缺乏了篇幅铺垫,并且同时期吴蜀两国的剧情也被罗贯中牺牲忽略,不少大战与人物都是一笔带过,匆匆忙忙间司马炎便称帝,三国也归晋了。而没有了细致入微的战争描写与人物刻画,后三国的精彩程度自然难以与前期媲美。

[var1]

此外,也正是由于《三国演义》的深远影响,导致了后世大部分电视剧、电影与游戏,都将三国前中期的内容作为核心来演绎,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三国前中期的印象。以至于在大众里的熟悉程度,三国后期是远不如三国前中期的,三国后期的晋国与其历史发展更成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东西,甚至出现了是认为三国后期人才凋零、一代不如一代,才使得后三国时代不够精彩的误会。

然而,三国后期依然有邓艾郭淮、周处、丁奉、夏侯霸、杜预、文鸯、王濬、贾充、羊祜、陆抗、诸葛恪、文钦、毌丘俭等等有过出色表现的文臣武将,只是他们没有《三国演义》的加成,大多数人基本不认识他们,更不要说他们的精彩事迹了。

[var1]

比如三国后期的“东兴之役”,尽管名声不显,但却是不输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精彩战役。

该战役发生在东兴堤,原是孙权从合肥北伐的战略要地,但其多次北伐失利后放弃了这条进攻路线,因而闲置。而这一年孙权刚去世,十岁的孙亮继位,实权便落到了当时的太傅诸葛恪手里,诸葛恪决定修缮东兴堤,并且在东兴堤左右铸造两个城坞加固攻防能力,大有重启北伐之意。

魏国自然不愿意,并且考虑到孙权刚死,说不定是拿下东兴堤的好机会,于是派出了三队人马,让王昶进攻江陵,毌丘俭进攻武昌,阻挡东吴援军,再由司马昭率领七万精锐,进攻东兴堤。

[var1]

但万万没想到,诸葛恪仅靠四万人马就掀翻了这七万精锐,其中老将丁奉是取胜的关键,他认为敌众我寡,决不能让对手先占据有利地形,便率领三千士兵,不穿盔甲只手持一把短刀和一把盾牌疾行到东兴堤,果不然其然,大意的魏军被一举偷袭冲散。

随后,诸葛恪、唐咨、吕据等人的部队也来到了东兴堤,从不同方向一起合歼魏军。与此同时,朱异的部队还在敌后破坏了魏军的浮桥,此时正是冬季,魏军又都不善水性,前后夹击,军队大乱,踩踏溺死不计其数,东吴大胜。

同时,“东兴之役”也是魏国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七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仅次于赤壁之战,还直接引发了魏国内部的叛乱,俗称“淮南二叛”,毌丘俭、文钦发文讨伐司马师,但被司马师强势镇压,诸葛恪与丁奉由此一战封神。

[var1]

不过,魏国最值得说到还是“淮南三叛”的寿春之战,这是整个三国时期规模最宏大的一场战役,当时司马昭正为篡位积极准备,诸葛诞察觉后立即凭借寿春起兵反叛,并投靠吴国求援,而其麾下淮南军有接近二十万人马。得知情况后,司马昭亲率二十六万南下征讨,而东吴也派出朱异、丁奉等人支援寿春,前后支援了十万人马,三方人马规模超50万。

但司马昭非常机敏,在深知自己的大军无法正面拿下诸葛诞淮南军的情况,认定了诸葛诞的性格弱点,故意对寿春围而不打,不仅可以趁机歼灭东吴援兵,还能用围城的方式将寿春城内的淮南军困死。

不过,即使司马昭的计划实施比较顺利,这次仗还是打了整整十个月,但充分展现出了司马昭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过人的谋略。

[var1]

但大多数人对司马昭的印象往往来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认为他只是一个玩弄权术的奸臣、篡位者。而人们这种对后三国时代了解的缺失与失真,让《率土之滨》决定进一步推动游戏内的三国文化发展,让玩家看到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三国历史。

因而,在《率土之滨》周年大版本【无界】中,除了蜀、魏、吴、群、汉之外,其将推出了全新的势力:晋。全新的晋国势力与后三国角色将轮番登场,这些角色能在三国后期发光发热,其与自身实际相符的技能与魅力,绝对不输魏蜀吴时期的文臣武将。

[var1]

比如最受瞩目的司马氏家族,除了司马懿,司马炎、司马昭、司马师与司马攸都新登场的晋国武将,其技能也极具特色。

以司马师为例,其作为西晋奠基人,在朝廷与军事都独揽大权,多次为司马家整理朝纲,镇压平反,巩固了自己和家族的地位,能力拔群甚至远超司马昭。

而司马师的武将战法便是“运筹决胜”,每次发动主动战法时,有概率令敌军单体陷入暴走状态,概率对敌军全体处于混乱、暴走状态的目标发动一次策略攻击。文臣政策“浮淮隐略”则是可担任军事设施参军,令军事设施可使用预备兵征兵,提升预备兵存储上限与预备兵回复,不仅与其事迹与能力紧密贴合,也有相当不错的强度。

[var1]

此外,新登场的晋国势力还有许多人不熟悉的武将,如镇守胁西晋边境的卫瓘、大破西部鲜卑的文鸯,他们是晋国著名的文臣武将,他们的事迹在三国历史上是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因为被三国演义忽视而名声不显。

不过,在《率土之滨》的新周年版本中,我们得以看到这些被演义忽略、遗忘的三国名将,并重新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

[var1]

或许比起那些我们熟悉的三国,后三国的时代有太多的陌生,但这恰恰证明了《率土之滨》兼顾还原与立异,给了我们一个更真实,且充满新意的新三国世界。

在周年之际,晋国的出现将开启一个属于《率土之滨》的新时代,而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也将走向台前,为三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几乎没有昏君,为何用了那么久才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中,贾谊将秦统一六国描述得气势磅礴。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战国七雄中,为什么单单是秦统一了中国。宋朝大家苏洵说:“弊在赂秦”,认为是其他六国不团结,喂肥了秦国。后世更是从商

  • 秦朝统一六国实属不易,为何仅仅15年就亡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贾谊曾一句话总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有限的11年都做了些什么?他一鼓作气征服南方的百越,设桂林郡和象郡,又令蒙恬在北方修长城,退匈奴。接下来,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内做了一系列疯狂的事情。废掉古代帝王的治世传统,焚书坑儒,毁城墙,杀豪杰,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削弱百姓的

  • 22轮仅出场5次!昔日中国罗本如今沦为中超鸡肋,曾是抗韩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原标题:22轮仅出场5次!昔日中国罗本如今沦为中超鸡肋,曾是抗韩英雄

  • 孔子圣迹图 | 退修诗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博物馆藏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退修诗书孔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受阻之后,回到了鲁国。这时孔子已经年近四十岁了,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孔子专注于整理诗书典籍、教育弟子。从鲁昭公出奔(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到鲁昭公去世(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鲁国一直没有拥立新的国君,而三桓也没有重新接

  • 伪满洲国建立,末代皇帝溥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勾践还是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1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岁。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郊的柳条湖铁路,随即发动突然袭击,沈阳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与此同时,天津的日本租界,一幢名叫“静园”的宅子里,也在酝酿着阴谋。“静园”的寓公,正是末代皇帝溥仪。1931年9月18日,成了这位末代皇帝的人生转折点

  • 中医科普197:神医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1、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原文陈述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神医被尊为 “医祖”,他就是 “扁鹊”。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 “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 “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 战国霸主秦孝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38年的时候,秦孝公自知自己的生命已经所剩不多,想在有生之年收复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是无望了;想将君位传给商鞅,商鞅却也坚持拒绝了。不久后壮志未酬的秦孝公便因病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等到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商鞅因为被秦孝公的大哥公子虔诬陷而被惠文王以谋反之罪处以车裂之刑。[var1]

  • 邯郸之问(22):邯郸人赵高为什么要搞乱秦国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历史典故“指鹿为马”的故事吧?主人公就是赵高,说的是他玩弄权术,蒙骗群臣的故事。成语“指鹿为马” 宣传画赵高,是邯郸人,曾经伺服过秦始皇和秦二世。在当时,他权倾朝野,异常跋扈。历史学家公认是他败亡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秦朝。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描述了赵高的

  • 山西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为晋文化研究再添新证。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1973年至今,十余次考古工作充分证实此地是一处两周时期大型聚落遗址,是在晋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曲沃

  • 毛主席纪念堂坐像不够威严,专家决定拆除,韩福裕:摆上鲜花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977年8月10日,作为毛主席纪念堂重要组成部分,北大厅的毛主席坐像雕塑终于竣工。这尊历时六个月才雕刻完成的雕像重达七吨,高达3.5米,最宽处甚至超过了两米。[var1]可是当工作人员们历经了千辛万苦将这座雕像成功安装在了毛主席纪念堂之后,纪念堂修建工作的负责人们却发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该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