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五次人才流动:每次都产生霸主,最后一次灭六国

春秋战国五次人才流动:每次都产生霸主,最后一次灭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62 更新时间:2024/2/17 13:00:13

第一次人才流动:中原流入秦国,成就秦穆公春秋五霸局面。

1.百里奚(虞—秦):唇亡齿寒,改革图强,秦霸西戎。

2.蹇叔(宋—秦):辅助秦穆公,改革图强,称霸西戎。

3.孟明视(百里奚儿子)、西乞术、白乙丙(蹇叔两儿子)。

[var1]

第二次人才流动:各国(主要是楚国)流入吴国,使吴国短期内伐越、攻楚、败齐霸中原。

1.巫臣(楚—晋—吴):联吴疲楚,帮助吴国打造战车,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2.伍子胥(楚—吴):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富国强兵,兴修水利。

3.孙武(齐—吴):孙武带来先进军事技术—《孙子兵法》,最终击败楚国。

[var1]

第三次人才流动:楚国流入越国,帮助越国灭吴、称霸中原。

1.范蠡(楚—越):军事家,兵法家,帮助越王勾践军事上屡次击败吴国,最终灭吴,称霸中原。

2.文种(楚—越):越国大夫,帮助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积蓄力量,最终灭吴,称霸中原。

[var1]

第四次人才流动: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仕,使魏国大治,魏文侯称霸中原。

1.翟璜(狄—魏):推荐大量栋梁之才,吴起守西河,西门豹为邺令防备赵国,乐羊灭中山国,李悝改革变法。

2.吴起(鲁—魏—楚):夺取秦国河西地区,军事改革打造魏武卒,与孙武并称“孙吴”著《吴子》,武庙十哲。

3.乐羊(宋—魏):乐羊食子,帮助魏国吞并中山国。

[var1]

第五次人才流动:六国到秦国

从商鞅开始,六国人才陆陆续续进入秦国,最重要的是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最终帮助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

[var1]

卫鞅(卫—魏—秦):商鞅变法,秦国无敌于天下

张仪(魏—秦):张仪欺楚,连横破合纵

范雎(魏—秦):秦相,远交近攻、眦睚必报

吕不韦(卫—赵—秦):奇货可居,扶持秦王嬴政登上王位。

李斯(楚—秦):秦相,助灭六国,法家思想治国,推行郡县制。

尉缭(魏—秦):统一功臣,《尉缭子》

乐毅(赵—燕—秦):破齐军,武庙十哲

备注:乐毅虽然流入燕国,却为秦国打垮了最大的强敌齐国。

甘茂(楚—秦):左丞相名将,攻取宜阳

蔡泽(燕—秦):秦相,功成身退善终

蒙骜(齐—秦):战国名将,灭六国功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代的会盟:人生中的两起两落,郑厉公幽地会盟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左传》里有“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说的是齐桓公在幽地举行会盟,当时出席大会的列国诸侯中,有“郑伯”者,应就是刚刚回归都城不久的郑厉公姬突。姬突参加这场会盟的时候,内心是相当复杂的。在郑国与宋国的边境之地栎邑滞留二十余年,在这二十余年间,郑国的政权几

  •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得名于鲁人编撰的史书《春秋》,有人说是孔子所著,有人说是鲁国史官所写,但大家认可的说法是:鲁人史官编撰《春秋》,孔子删定《春秋》,这部伟大的史书巨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var1]《春秋》所载各国历史按春、夏、秋、冬四季来编写,所以用春秋作为这部史书的名字。还是很重要的一点,春秋是诸侯朝见天子的季

  • 春秋奇葩事:好好的君王不当反要当臣?君王闹事,国家买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题/春秋轶事:好好的君王不当反而要当臣?君王闹事,国家买单文/麦兜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

  • 春秋时期有多乱?富庶繁华的中原沦为争霸战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由于西周实行分封制,这就导致春秋时期国家林立,各国关系错综复杂,这就导致我们看春秋历史跟看天书一样,一会这个国家,一会那个国家。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捋一捋春秋时期的主线。衰落的王室:平王东迁西周历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到周幽王时期已经极为衰弱,曾经不可一世、肆意拿捏诸侯的王师竟被申国联合戎人击败

  • 春秋早期的衣带诏事件,郑国是曹操、陈国是刘备、宋国是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袁绍也以此为借口举兵攻打曹操,但随后在官渡之战失败。自此曹操称霸北方,无人可挡。其实在春秋早期,周王室就发生过与衣带诏非常相似的事件,这中间,郑国扮演的角色就是曹操,陈国是刘备,而宋国就是袁绍。【虢国与董承】这还要从平王东迁开始说起,当年申国联合犬戎杀死周幽王,拥立周平王建立了东周王朝。当时的郑国还

  • 春秋时期,晋国霸主与周王室是怎样的依存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我国历史上一个维持了三百年左右的乱世。这个时间不仅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封建王朝,就算是之后许多其他的乱世时期,在它面前也显得相形见绌。而在这三百年间,晋国作为其中的主角之一,可谓是牢牢占据了舞台中央。无论是它在这一期间内的诸多具有实践性的政治改革,还是震撼人心的战争谋略,甚至连春秋的结

  • 夏侯霸为魏国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晚年却要投入蜀汉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夏侯霸还没到自己长大成人,独当一面老爹就横死在沙场。不过虽然老爹没了,夏侯霸还是凭借着老爹留下的人脉以及自己的努力在军营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公元230年,魏国大将军奉命领兵攻打蜀汉,在这场战事中,夏侯霸担任先锋官,与蜀军在曲谷展开激烈的厮杀,此役,夏侯霸在开局极其不利的情形之下,亲自坐镇指

  • 指尖上的国宝59丨战国曾国曾仲姬带盖铜尊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曾国曾仲姬带盖铜尊缶(fǒu),战国早期青铜酒器,通高45.9厘米,重10.1千克,1995年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铜尊缶为子母口上承盖,器盖上隆,子口内敛,盖顶部有四个两两相对的立式环形钮,盖口缘外侧附贴三个衔卡,以与器口严密扣合,使器盖不得滑脱;器身长

  • 赵国最后的秘密武器—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个时代的人也曾高呼:天下苦秦久矣。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历经六世帝王的努力,终于依靠坚持不懈的维护商鞅之法,积累了强大的国力,平定六国,完成了天下一统。为何到了秦二世胡亥这里,秦国世代所依靠的图强之法,就成为了埋葬秦国的罪魁祸首?显然,葬送秦国的不是秦法,而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赵高翻看《史记》

  • 曾横扫六国的秦军锐士,为什么这么弱,连起义军区区几万人都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楚汉史,你一定会觉得特别地好笑,项羽仅仅带领着几万人马,就算士兵们作战再勇猛,能比得上当年横扫六国的秦军八十万虎狼之师吗?如果你真的熟悉楚汉历史,你一定会知道,项羽从来没有和正儿八经的秦军打过,那么你肯定会问,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不是号称秦军主力吗?[var1]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