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早期的衣带诏事件,郑国是曹操、陈国是刘备、宋国是袁绍

春秋早期的衣带诏事件,郑国是曹操、陈国是刘备、宋国是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4 更新时间:2024/2/17 13:42:13

袁绍也以此为借口举兵攻打曹操,但随后在官渡之战失败。自此曹操称霸北方,无人可挡。

其实在春秋早期,周王室就发生过与衣带诏非常相似的事件,这中间,郑国扮演的角色就是曹操,陈国是刘备,而宋国就是袁绍。

【虢国与董承】

这还要从平王东迁开始说起,当年申国联合犬戎杀死周幽王,拥立周平王建立了东周王朝。

当时的郑国还是个小国,但是郑国国君在地位上却是周王室的三公。于是周平王大力支持郑国的发展。申国也和郑国联姻,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就是申侯的女儿。

有了周平王和申国的支持,郑国快速崛起。随着申国衰落,郑国开始独霸周王室的朝政。一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这时候周平王发现,自己的朝政全都到了郑庄公的控制下,自己已经被架空了,于是他开始扶持虢国等诸侯掌握周王室政权。

这虢国与董承就很像了,空有忠君报国之心,但奈何没有实力。

郑庄公发现周平王用虢国公取代自己的地位,就去找到周平王理论。

周平王没有能力与郑国对抗,只得赔礼道歉。被迫把儿子当做人质,派遣到郑国,与郑国交换人质。

由于周郑交质,周郑开始交恶,相互对立了起来。

[var1]

【武姜与伏皇后】

周平王不久后就死去了,他的孙子周桓王继位。周桓王深知周王室的处境,于是他开始想办法摆脱郑国控制。

周桓王想到的办法是联合诸侯,首先当然是老的合作伙伴申国。这时的申国已经衰落,对于郑国已经无能为力。

但是申国还有武姜在郑国,作为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在郑国的地位很崇高。而且又有周王室和申国作为后盾,于是她开始和叔段策划造反,夺取郑国政权。

这就是《左传》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其结果就是叔段在鄢地战败,而武姜被郑庄公囚禁。这件事与申国和周王室脱不开干系,但是周桓王联合申国的这次行动也是失败了。

东汉末年,汉献帝的伏皇后就曾谋划诛杀曹操,可是事情败露,伏皇后也被曹操幽闭而死,这和被郑庄公囚禁的武姜也是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

[var1]

【陈国与刘备】

共叔段失败以后,他就出逃到了卫国。同年,郑庄公就因为此事而进攻卫国,但最后没有成功。

其实从共叔段会逃到卫国,再联系后来发生的时间,就能很容易看出,二者之间其实就是联盟关系,而他们的盟主就是周桓王。

共叔段和卫国都是在“衣带诏”上“签过字”的。而同时“签过字”的还有陈国、蔡国、许国、宋国等。

卫国第一个被摆上台面,也是这些国家中第一个与郑国开始交战的,后来卫国也曾联合诸侯攻打郑国。

六年后,郑国又攻打反郑联盟中的陈国,《左传》:“陈桓公方有宠于王”这时候陈国与周王室正是打得火热,就像汉献帝叫刘备皇叔一样。

所以陈国和卫国还是有点像刘备在衣带诏中扮演的角色,但是陈国和卫国比刘备强的一点是,他们抗住了郑国的攻击。

【宋国与袁绍】

郑庄公攻打陈国后,又过三年,郑国打起尊王的旗号,以不从王命的名义攻打宋国。

其实宋国和卫国,陈国等一直都是共同行动的,一起与郑国作对。而陈国和卫国已经很明显是周桓王的人,所以宋国的立场也能确定,其实也是联合王室对抗郑国的。

宋国与卫国和陈国不同,宋是一个真正的大国,人口众多,实力很强。从军事的角度讲,宋国其实是反郑国联盟的军事核心。

而郑庄公最重要的对手也正是宋国,二者关系与曹操袁绍的关系就有一些相似。

郑国为了师出有名,特意去周桓王那里讨要征讨宋国的旨意。周桓王当然不答应,双方搞得很不愉快。

但是郑庄公却想到办法,他一直等到拿了朝见天子例行的赏赐后,才离开洛阳,然后在回去的路上大肆向诸侯宣扬天子赏赐郑伯,命令郑伯攻打宋国,结果诸侯们也都相信了。

于是郑庄公假借王命,联合齐国鲁国,进攻宋国。而宋国也联合卫国,陈国,蔡国,许国等诸侯与郑国一方对攻。

[var1]

【宋国出局,王室下场】

一直到公元前710年,宋国因为连年征战,百姓疲弱,怨声四起。宋殇公被大臣杀死,于是宋国退出了战争,开始休养生息。

宋国的退出,宣告了郑国取得胜利,而郑庄公也从此获得了春秋小霸的名号。

宋国是反郑联盟的核心诸侯,宋国这一出局,周王室能过依赖的诸侯也就不多了。

所以周桓王决定亲自下场,与郑国相争。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直接剥夺了郑国在周王室的三公之位。还把卫国,陈国,蔡国,虢国的军队招来,进攻郑国。

双方在繻葛开战,周王室大败而归,周桓王也受了箭伤。回到洛阳的周桓王只好暂时放弃击溃郑国的计划。一直到周桓王临死的时候,依然对废除郑公之事念念不忘。

[var1]

【总结】

春秋早期,郑国控制了周王室的朝政,一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周桓王则联合了申国,卫国,陈国,宋国,蔡国,许国,虢国等诸侯共同对抗郑国。

但是虢国就像董承一样实力不足;申国就像伏皇后一样,被看破击溃;卫国、陈国等就像刘备一样,并没有给郑国带来太多威胁;而宋国也是没扛过战争,宋殇公之死,就像袁绍死后一样,宋国直接没有了竞争力。到头来还是郑国缔造了春秋小霸的名号。

而郑国的结局也并不好,随着郑庄公之死,郑国很快衰落了。经过齐桓公称霸,进入晋楚争霸的时代,郑国被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成了受气包。进入战国时代,最终被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所灭,还是亡在了东周前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晋国霸主与周王室是怎样的依存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我国历史上一个维持了三百年左右的乱世。这个时间不仅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封建王朝,就算是之后许多其他的乱世时期,在它面前也显得相形见绌。而在这三百年间,晋国作为其中的主角之一,可谓是牢牢占据了舞台中央。无论是它在这一期间内的诸多具有实践性的政治改革,还是震撼人心的战争谋略,甚至连春秋的结

  • 夏侯霸为魏国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晚年却要投入蜀汉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夏侯霸还没到自己长大成人,独当一面老爹就横死在沙场。不过虽然老爹没了,夏侯霸还是凭借着老爹留下的人脉以及自己的努力在军营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公元230年,魏国大将军奉命领兵攻打蜀汉,在这场战事中,夏侯霸担任先锋官,与蜀军在曲谷展开激烈的厮杀,此役,夏侯霸在开局极其不利的情形之下,亲自坐镇指

  • 指尖上的国宝59丨战国曾国曾仲姬带盖铜尊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曾国曾仲姬带盖铜尊缶(fǒu),战国早期青铜酒器,通高45.9厘米,重10.1千克,1995年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铜尊缶为子母口上承盖,器盖上隆,子口内敛,盖顶部有四个两两相对的立式环形钮,盖口缘外侧附贴三个衔卡,以与器口严密扣合,使器盖不得滑脱;器身长

  • 赵国最后的秘密武器—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个时代的人也曾高呼:天下苦秦久矣。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历经六世帝王的努力,终于依靠坚持不懈的维护商鞅之法,积累了强大的国力,平定六国,完成了天下一统。为何到了秦二世胡亥这里,秦国世代所依靠的图强之法,就成为了埋葬秦国的罪魁祸首?显然,葬送秦国的不是秦法,而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赵高翻看《史记》

  • 曾横扫六国的秦军锐士,为什么这么弱,连起义军区区几万人都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楚汉史,你一定会觉得特别地好笑,项羽仅仅带领着几万人马,就算士兵们作战再勇猛,能比得上当年横扫六国的秦军八十万虎狼之师吗?如果你真的熟悉楚汉历史,你一定会知道,项羽从来没有和正儿八经的秦军打过,那么你肯定会问,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不是号称秦军主力吗?[var1]其实,

  • 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军事实力有多强?硬撼强秦,十次交手赢了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326年15岁的赵武灵王即位,赵武灵王韬光养晦,主动退出中原混战,比如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唯独赵武灵王自谦赵国没有称王的实力仍然自称“君”,不过不参与中原争霸不代表赵武灵王无所作为,相反他借着各国混战的大好机会忙于内政,先是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大大提高了赵军的战斗力,接着五伐

  • 范蠡只教勾践三招,就让三千越甲能吞吴,学会三招凡事有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在范蠡的辅佐,险些被灭国的勾践,才忍辱负重地卧薪尝胆,并最终带兵攻进吴国,成为一方雄霸。这样智谋高超的范蠡,其实,只教了勾践三招,竟能让越国富强起来。这三招不仅能运用于古代的沙场上,同样用在当今社会的你我身上也一样适合,可以让你的实力倍增。[var1]韬光养晦 扮猪吃老虎春秋时(公元前494年)

  •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二越王勾践剑见到实物我被震撼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的军队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杀,越军大败。在献上了绝世美女西施后,越国的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他任用贤臣,发展生产,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掉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鸠浅"就是这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而这把剑就是

  • 被司马迁载入正史,被世人称为神医的扁鹊,为何被踢出历史课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360百科里面说,扁鹊是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渤海莫人。他不仅医术高明,更是一位走南闯北的游医、名医。他给人瞧病,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尤其擅长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不管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还是五官科,他都很精通,更是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在中国医学上,他

  • 赵氏只剩下一个孤儿封地全无,如何成为战国七雄?一场血案的缘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历史中记载这个女子为晋成公之女,也称她为“赵庄姬”。赵庄姬嫁过去没多久,就生下了儿子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的主人公。按理说,赵庄姬已是人妇,且又生了儿子,理应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生下儿子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