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生没有败绩的战神,德行有亏却能建功立业的名将——吴起

一生没有败绩的战神,德行有亏却能建功立业的名将——吴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40 更新时间:2024/1/23 16:12:07

[var1]

吴起,卫国左氏人,今山东定陶县,春秋战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

卫国是周王室姬姓的诸侯国。别看这是个小国,但名人辈出,吴起是卫国人,商鞅也是,还有子贡、荆轲吕不韦都是卫国人。

如果说春秋是乱世的话,那战国更是充满杀机的丛林。春秋时可能会有“礼”的约束,诸侯之间打仗也遵循一定规则,但到了战国时代,礼已不复存,我们更多的看到一场战争“斩首多少万”、“坑杀多少万”。吴起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我们对于一个古人的了解可能仅仅是史书只言片语的记载,至于一个完整的人,我们不知道他的所思所想,加上年代久远,现在的我们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一样的,再者越久远的人,形象就越模糊,被添油加醋的就越多,所以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思考。

[var1]

关于吴起最初的记载,《史记》里还是借一个鲁国人的嘴说出来的,而这个人正要跟国君打吴起小报告,他是这样说的:吴起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少年时也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从小应该就热衷于做官,一直在外游历想谋求官职,结果没能如愿,把家产也败光了。同乡人讥笑他,他就杀掉笑话他的三十多人从卫国逃走。临行时与母亲诀别,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发誓:不做到卿相,绝不会再回卫国

吴起逃到鲁国,拜曾子的儿子曾申为师。不久,吴起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吴起因为杀人逃难到鲁国,所以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申作为一个世袭的儒者当然对这种行为很不齿,他和吴起断绝了关系。

吴起又去投奔鲁国国君,这段时间相信吴起一定都在专心学习,他也想用自己学习的兵法来侍奉鲁君。这时鲁国受到齐国的进攻,鲁君想用吴起带兵,但是奈何他的妻子是齐国人。吴起于是做了一件所有人都震惊的事,他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忠心。这样吴起带兵战胜了齐国。

[var1]

凭实力在鲁国安定下来的吴起马上被鲁国的大臣所忌,加上吴起那些不光彩的事,鲁君也疏远了他。

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就去投奔魏国。魏文侯寻问李悝,李悝说:“吴起贪名利而且好美色,然而要说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正好试下他的才干,派他去攻打秦国。吴起打下秦国五座城池。

吴起受到魏文侯重用,在魏国实行改革,他推行征兵制,建立起一支令别国闻风丧胆的特种军,号称“魏武卒”。据说这支部队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步卒,穿三层兵甲,装备12石的弓,箭50只,还要配备长戈、剑等兵器,并且随身携带三天的粮食,还要日行百里。魏武卒的士兵国家给予很高的待遇,家里人也可免除徭役租税,并以军功获得更高待遇。吴起也与士卒同衣同食,据说有士兵生疮吴起还替他吮吸脓液。

[var1]

可以说吴起很善于治军。他带领这支部队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未分胜负)”的奇伟功绩,夺取了秦国河西五百多里的土地,在阴晋之战更是以五万魏军战胜五十万秦军,威震诸侯,也使魏国成为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吴起在内政方面做得也不错,在魏国二三十年功绩卓越。到了魏武侯时,吴起又是由于谗言陷害,被迫离开魏国。这次他来到了楚国。

由于吴起的大名楚悼王也很重用他,先是在北部边境防御魏、韩,后来又担任楚国的最高官职令尹。同样,吴起通过变法使楚国也强大起来,打败了周边很多国家。但是变法也是和旧贵族的利益对立冲突的,楚悼王死后,吴起就被诛杀了。

[var1]

这里说一下重用吴起的魏文侯死后,年轻的魏武侯即位,还有一段吴起劝谏魏武侯的记载。魏武侯泛舟黄河见山川险要、壮观,无比感慨,吴起则说:“国家的稳固不在于山川险要,而在于施德政于民。”司马迁评价吴起可以和魏武侯讲德政,但到楚国执政时却因为刻薄少恩断送了性命。

司马迁的评价有他儒者的角度,但是也是中肯的。吴起的为人,从史书上我们了解到的、他的为博功名杀妻、母亡不奔丧,却能为士卒吮病疮,还有因为耻笑他而杀了三十几人,至于别的事也可见一斑。但吴起创立的功绩确实是很大的,并且有兵法传于世。吴起强烈的功利心是一把双刃剑,让他成名立业的同时也让自己毁于一旦,真是应该谨慎呀!

好,这期讲到这里,欢迎留言评论,点赞、转发,关注我,分享更多精彩内容。下期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嫪毐兵变之谜,嬴政在下大棋?秦国外戚势力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随着赵姬的宠幸日益加深,嫪毐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不仅自称是嬴政的假父,甚至想,等秦王嬴政驾崩以后,让他和赵姬生的两个儿子之一,来继承王位。他的这一企图也被秦王嬴政察觉,秦王嬴政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王位,嫪毐的这个行为,触动了他的逆鳞。[var1]所以秦王嬴政就出手了,在秦王嬴政22岁的时候,

  • 春秋八大霸主排名,谁的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的少之又少,即使是在极其混乱的春秋时期,总共一百四十多个国家,也才出来八位霸主。[var1]那春秋八位霸主分别是哪些人呢?谁的综合实力最强呢?第八名—宋襄公宋襄公,名兹甫,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的嫡子,他是出了名的仁义之君。[var1]但是无论疆域、人口、国力,都比不上春秋时期的

  • 古代春秋时期各国诸侯都只敢称“公”,为何只有楚国一直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家表面上都尊周天子为共主,周天子也投桃报李,封他们爵位。这些国君一般都自称“公”,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南方的大国楚国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国家。楚国国君一直自称“王”,和周天子的王平起平坐。不走寻常路是楚国一贯作风,别人叫公,我偏弄个王当当,那么楚国为什么会如此特立独行呢?我们还是从一

  •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活得最风光,死得最凄惨,原因令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说:“希望大王您疏远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小人!”齐桓公不解,问:“易牙不惜烹饪他的儿子以满足我的口味,这样的人还要怀疑吗?”管仲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的人,会真的对您好吗?”齐桓公又问:“竖刁为了进宫侍奉我,不惜阉割了自己,这也值得怀疑?”管仲说:“人哪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连自己的身体都伤害

  • 春秋战国:小股东难管,派系林立,职业经理人拿生命在打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究其根源,现代商业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打工人”在躺平的同时,都向往遥远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认为那个年代思想开放、百家争鸣、礼贤下士、人才辈出,仿佛凭着自己的满腹经纶、超前认知,一定能在齐桓公、晋文公这些诸侯手下大展拳脚、出将拜相(脑补网络小爽文的常见剧情)。[var1]穿越

  • 曹操真的想杀司马懿吗?一旦杀了,魏国将面临4种不可控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蜀相诸葛亮,仕途之路一片坦途,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他便顺利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反观司马懿,却几次险死还生,其中最惊险的一次,莫过于曹操对他的杀意。据《晋书·宣帝纪》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所谓“狼顾相”,指狼在前进时,脸部能够正面向后而身体不动;人有“狼顾之相”,就说明此人谨小慎微,却

  • 晋、楚城濮之战,为什么战争还没开始,就对楚国不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楚成王知道,这场战争虽然准备多年,但现在估计得虎头蛇尾地结束了。但是,楚国的令尹子玉,也就是成得臣却死活不同意撤兵。那么他为什么坚持打这一场仗呢?他说,他是为了堵住国内某些人的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原来,在攻打宋国之前,楚成王曾经让子玉他们去集合部队、精心训练,做战前准备。子玉是被举荐上来的,为了证

  • 钱其琛谈中韩建交始末:曾搭专机赴朝鲜见金日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那要是两位故友呢?在《左传·文公元年》中有这样一句:践修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var1]简单的阐述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家的巩固与强大,也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两国本就是故人一样的关联。像韩国就是如此的角色。要知道,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一共有48个,海上邻国仅有六个,这里面最近的就是

  • 孔子的潇洒,带着众弟子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完美诠释舍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让人们争论不休,不过小编看来还是时势造英雄,古往今来越是时局动荡那么出现的英雄人物就越多,每一代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从乱世中崛起,乱世就代表着机遇,但是光有机遇还是不够,一个英雄的造就还必须有一些个人的品质。[var1]所谓的动荡局势其实就是在说变化和

  • 孔子博物馆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济宁发布)[var1]孔子博物馆孔子博物馆是为传承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建设的重要文化设施。孔子博物馆位于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曲阜城中轴线南端,与“三孔”世界文化遗产遥相呼应。该馆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7万平方米,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