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八大霸主排名,谁的实力最强?

春秋八大霸主排名,谁的实力最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06 更新时间:2024/1/22 10:41:06

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的少之又少,即使是在极其混乱的春秋时期,总共一百四十多个国家,也才出来八位霸主。

[var1]

那春秋八位霸主分别是哪些人呢?谁的综合实力最强呢?

第八名—宋襄公

宋襄公,名兹甫,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的嫡子,他是出了名的仁义之君。

[var1]

但是无论疆域、人口、国力,都比不上春秋时期的齐、晋国、秦国、楚国、甚至于不如鲁国,宋襄公为什么能成为霸主呢?

第一,宋襄公带着卫、曹、邾几个小国共同联合起来的军队,迅速平定了齐国内乱,拥立太子昭当上了齐国君主。

第二、宋襄公被司马迁列为春秋五霸的原因,是因为宋襄公的仁义之举,他不仅之前想将王位让给目夷,而且在外交、军事上也采取仁义的手段,这是司马迁佩服他的原因之一。

不过宋襄公脑子不太好使,竟然将“仁义”用在了军事上面,导致自己的失败以及被后人的嘲笑。

[var1]

在泓水大战中,宋襄公遵守“仁义”的原则,紧守“军礼”,奉行“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原则。

在交战的时候,宋襄公坚持让楚国先排兵布阵以后,自己才出兵迎战,结果可想而知,楚国打败了宋国,宋襄公就成为了楚国的俘虏。

最后还是在鲁国的调解下,放回了宋襄公,宋襄公的这次行为显得很窝囊,也给天下人留下了笑柄。

[var1]

宋襄公是所有霸主中最名不副实的一个,为人志大才疏,迂腐无能,故此排在最后。

第七名—郑庄公

郑庄公,郑氏,名寤生,郑国的第三位国君,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

[var1]

郑庄公在内平定弟弟叔段的叛乱,消除了国家内患。之后十余年间,郑国与宋国、卫国等国之间互有征伐。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庄公领兵与之战于繻葛,成功自保的同时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史称“繻葛之战”。

[var1]

郑庄公去世时,享年五十七岁,谥号为“庄”,故史称“郑庄公”。

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外交上,郑庄公借助外力清除了郑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var1]

所以最终使得郑国称“小霸”于诸侯,所以郑庄公也算的上是小霸主了。

第六名—吴王夫差

夫差,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吴王阖闾之子。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中箭,伤重不治,死前嘱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夫差继位后,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励精图治,吴国也迅速增强。

[var1]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会稽(今绍兴市),迫使越国屈服。

但是夫差没听大臣伍子胥的建议杀掉勾践,也为自己的死和吴国灭亡埋下了伏笔。

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

[var1]

但是由于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猥琐发育却以起来了,国力逐渐恢复如初。

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国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

[var1]

但最后越国再次兴兵,吴国被灭,夫差自刎,时年55岁。

第五名—越王勾践

勾践,本名鸠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可能说起勾践,大家一下就可能会想到卧薪尝胆。

[var1]

其实勾践在前期就已经很强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就在槜李大败吴师,吴王阖闾也在此战不久就死了。

但中期有点浪,小看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var1]

可以说勾践主角光环太强了,夫差杀父之仇竟然都没报,就放走了勾践。

之后就是勾践逆袭成功,最后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

最后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var1]

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但他也是一个心机深沉、杀伐果断的君主。最后成功复国后,逼死复国忠臣文种,范蠡幸好跑得快,要不然也得死。“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的就是他。

[var1]

第四名—秦穆公

秦穆公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励精图治,击败晋国,俘获晋惠公,灭亡梁国、芮国、滑国等。

[var1]

秦穆公为求将来做霸主,拉拢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秦穆公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

秦穆公又帮助晋怀公、晋文公回国即位,实现秦晋之好。秦穆公派兵攻打中原,经历“崤之战”和“彭衙之战”的惨败,东进之路行不通。

秦穆公之后向西发展,任用由余为谋士,逐渐灭掉戎人国家,受到周天子赏赐金鼓,继续攻打蜀国,开辟国土千里,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最终称霸西戎。

[var1]

可惜秦穆公死后,人才都被用来殉葬毁灭,他的继承者们也都平平无大作为。之后在春秋时期,秦国再没有在当时有过突出的君主了。

第三名—楚庄王

楚庄王,芈姓,名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var1]

楚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辨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var1]

这是一鸣惊人的由来。

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

之后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

[var1]

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楚庄王死后几十年间,楚国国力直线下滑,很快被晋国反超,至楚昭王,几乎为吴国所灭,楚国的霸业渐行渐远,名存实亡了。

第二名—晋文公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var1]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更是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

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

[var1]

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第一名—齐恒公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他是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var1]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齐桓公被管仲射中带钩,装死迷惑管仲。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又有齐国贵族国、高两氏支持,成为国君。

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决定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var1]

齐桓公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

同时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var1]

但是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人。

齐桓公病死后,有点惨。齐国的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争夺王位。齐国一片混乱。

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一代霸主的下场未免就有点太悲哀了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春秋时期各国诸侯都只敢称“公”,为何只有楚国一直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家表面上都尊周天子为共主,周天子也投桃报李,封他们爵位。这些国君一般都自称“公”,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南方的大国楚国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国家。楚国国君一直自称“王”,和周天子的王平起平坐。不走寻常路是楚国一贯作风,别人叫公,我偏弄个王当当,那么楚国为什么会如此特立独行呢?我们还是从一

  •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活得最风光,死得最凄惨,原因令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说:“希望大王您疏远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小人!”齐桓公不解,问:“易牙不惜烹饪他的儿子以满足我的口味,这样的人还要怀疑吗?”管仲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的人,会真的对您好吗?”齐桓公又问:“竖刁为了进宫侍奉我,不惜阉割了自己,这也值得怀疑?”管仲说:“人哪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连自己的身体都伤害

  • 春秋战国:小股东难管,派系林立,职业经理人拿生命在打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究其根源,现代商业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打工人”在躺平的同时,都向往遥远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认为那个年代思想开放、百家争鸣、礼贤下士、人才辈出,仿佛凭着自己的满腹经纶、超前认知,一定能在齐桓公、晋文公这些诸侯手下大展拳脚、出将拜相(脑补网络小爽文的常见剧情)。[var1]穿越

  • 曹操真的想杀司马懿吗?一旦杀了,魏国将面临4种不可控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蜀相诸葛亮,仕途之路一片坦途,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他便顺利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反观司马懿,却几次险死还生,其中最惊险的一次,莫过于曹操对他的杀意。据《晋书·宣帝纪》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所谓“狼顾相”,指狼在前进时,脸部能够正面向后而身体不动;人有“狼顾之相”,就说明此人谨小慎微,却

  • 晋、楚城濮之战,为什么战争还没开始,就对楚国不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楚成王知道,这场战争虽然准备多年,但现在估计得虎头蛇尾地结束了。但是,楚国的令尹子玉,也就是成得臣却死活不同意撤兵。那么他为什么坚持打这一场仗呢?他说,他是为了堵住国内某些人的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原来,在攻打宋国之前,楚成王曾经让子玉他们去集合部队、精心训练,做战前准备。子玉是被举荐上来的,为了证

  • 钱其琛谈中韩建交始末:曾搭专机赴朝鲜见金日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那要是两位故友呢?在《左传·文公元年》中有这样一句:践修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var1]简单的阐述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家的巩固与强大,也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两国本就是故人一样的关联。像韩国就是如此的角色。要知道,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一共有48个,海上邻国仅有六个,这里面最近的就是

  • 孔子的潇洒,带着众弟子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完美诠释舍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让人们争论不休,不过小编看来还是时势造英雄,古往今来越是时局动荡那么出现的英雄人物就越多,每一代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从乱世中崛起,乱世就代表着机遇,但是光有机遇还是不够,一个英雄的造就还必须有一些个人的品质。[var1]所谓的动荡局势其实就是在说变化和

  • 孔子博物馆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济宁发布)[var1]孔子博物馆孔子博物馆是为传承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建设的重要文化设施。孔子博物馆位于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曲阜城中轴线南端,与“三孔”世界文化遗产遥相呼应。该馆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7万平方米,2019年

  • 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华夏文明历史上各政权分裂对抗最严重、最持久的时代之一,时势造英雄,战国时代也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var1]当时恰逢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及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能人志士辗转于各国之间,推行新的经济技术、展开举国变法。英勇善战的大将征战沙场,为守护一方国土奋勇杀敌,在群英的承托和辅佐下,涌现了

  • 奋六世之余烈,秦国历代君主都为秦统一天下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天下一统孝公变法、取西河、威服西戎、按贾谊所述上溯六世为秦孝公时期,回顾秦国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秦的崛起确始于孝公用商鞅变法。孝公继位之前,秦国与魏国反复争夺河西之地,兵祸连年。秦国丢失河西之地,国弱民穷,兵疲。秦地处西陲,山东六国视之为蛮夷,各国会盟疏远秦国。秦国存在被六国联合吞并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