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和孔子同时代的圣人,为什么会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

他是和孔子同时代的圣人,为什么会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71 更新时间:2024/3/11 17:52:32

吴国从太伯建国开始,传到寿梦时,因为得到晋国的资助,一下子强大了起来。于是,寿梦就自己称王了。寿梦生了四个儿子,他最喜欢的就是小儿子季札,他觉得季札特别贤德,特别有才华。

但是《史记》里,司马迁把季札写得太优秀,太完美了,好像一点缺点都没有,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司马迁是用了“春秋笔法”,看似写得很优秀,实际上是在怀疑季札的人品。季札的圣人之名,很有可能是他自己作秀、炒作出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看季札做了哪些事。

第一件事,就是三让王位。

前面说了,吴王寿梦想让季札继承王位,但是季札站出来,说了一堆大道理,表示自己对王位绝对没有觊觎之心,王位应该由自己的哥哥来继承。

后来,他的哥哥们商量了个办法,就是“兄终弟及”。哥哥去世后,王位依次传给弟弟,最终传到他的手上。但是,轮到他的时候,他还是不愿意当王,而且还离开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那么,他为什么多次拒绝当王呢?

因为,他的志向不是当一个国君,他曾说过,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是“能守节矣”,而成为国君,“非吾节也”。

不当国君,他的志向又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王子,利,他轻易就能得到;国君,他说他不想要。那最能打动他的,无非就是名。当国君,他的影响力只能到达自己的国家;但如果成为名人,那影响力就可以遍及诸国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要想成为名人,该怎么做呢?

他老祖宗的事例给了他发。当初,太伯和仲雍正是为了把王位让给季历,才从周族离开,千里迢迢来到了荆蛮地区,建立了吴国。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寻回了太伯和仲雍一脉,并对他们的行为大加褒扬。

于是,他也做起了谦让的行为。当然,如果只是谦让,我们也不会觉得他人品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明知道他哥哥“兄终弟及”的目的是为了把国君的位置传给他,甚至整个吴国都知道这一点。他要是真的不想要,就应该早早避开,就像他的老祖宗一样。而不是长期活跃在吴国政坛上,积累自己的声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他的三个哥哥都去世后,整个吴国群龙无首,作为最有资历、最有声望的他,不但不赶紧扶持新王,稳定吴国局势,反而为了彰显自己高尚的品德,甩手走人,丢下一个烂摊子,给吴国的内乱埋下伏笔。

最后,他三哥的儿子僚当上了吴王。这让他大哥的儿子阖闾非常不满。因为如果不是为了让季札当王,根本就没有必要“兄终弟及”。如今,季札不当王,那按顺序也应该是阖闾继任才对。

于是,阖闾就策划了一场政变,刺杀吴王僚,自己当上了王。季札回来之后,对于阖闾手足相残的事情,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反而说了一堆顺从的话。大致内容是说,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也无可改变,现在新王登基,那我就效忠新王吧。这难道不是贪生怕死吗?如果他真的是一个贤明的人,连这点骨气都没有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第二件事,就是出使各国的言行了。但是,他可能是好为人师,喜欢通过对别人指手画脚,来显示自己的才学和品德。

他来到鲁国,要求观周乐。鲁国是周公的封国,是诸侯国里周礼保存得最完好的。季札前后看了几十首乐舞,然后对鲁国的乐舞提出了各种见解,还有不少批评的意见。这一番评论,虽然显示出了他高深的学识,但也有做作的嫌疑。

从鲁国来到齐国,他劝晏婴上交权利和封邑,免得将来引火烧身。到晋国的时候,又说将来晋国可能会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这两次的言论,把他推上了预言家的行列,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眼光毒辣的人。但是,你当着人家的面,对他国政治指指点点,也不是君子所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郑国的时候,还指点郑国的子产,将来如果执政了,该怎么怎么做。这其实有点介入他国政权的嫌疑。

住在旅馆里,听见有人在欣赏音乐,也要发表一番点评,说隔壁的这个人得罪了君王,还有心情听音乐,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他一个出门在外的人,还有闲功夫去操别人的心,而且还被人记载下来了。难不成,他还带了一个人,专门记录他的言行,用来做宣传吗?不然,怎么连这么个小事都能被记在史书里。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徐国的时候,他看出了徐国国君喜欢他的佩剑,但因为那是使者的礼器,所以没有开口送给他。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听说徐国国君去世了,就把剑挂在他的坟前树上,显示出了他的义。但是,人家徐国国君啥都没说呢?说不定,他是听说徐国国君去世了,才特地跑过来挂个剑。反正徐国国君死了,死无对证,他说啥不就是啥了吗?

季札出使各国的言行,虽然内容很好,但是对别人的事情指指点点,也不是君子该做的事。而且,回到出使的事情本身来看,又有蹊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他是以使者的身份出使各国的。一个国君派人出使其他国家,总有目的。可是,这一次出使了那么多国家,却没有说是为了什么。相反,他的行为更像是打着使者的名义,到各个国家,用自己高深的学识和所谓的圣人之德来碾压别人,对别人指手画脚,从而使自己扬名立万。

孔子对季札非常尊敬,更是推崇至极,可能就是因为季札的所作所为都把自己标榜成了周礼的卫道者。但是,他到底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对孔子来说,不重要,毕竟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会有人这么做已经很不错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为何诸侯国君主都称“公”,楚国却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就拿秦穆公来说,他开辟国土千里,称霸西戎,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但其本身爵位并没有变化,依然还是伯爵。毕竟秦国君主一来没有周王室血统,二来也不是西周的开国功臣,三也不是前代王朝的后裔,之前也就是给周天子养马的马夫而已。秦国开国君主秦非子因养马有功,得到周孝王赏识,被赏赐一块封地

  • 秦国与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初期,秦国内乱,国力衰落。公元前361年,嬴渠梁登上秦国王位,史称秦孝公。秦孝公即位后,决定寻求贤能者来重振秦国。消息一出,卫国的没落贵族公孙鞅便前往秦国。公孙鞅见到秦孝公,向他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秦孝公听后决定重用公孙鞅。[var1]公元前356年,公孙鞅实施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变法在实施之

  • 小说首饰|战国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堪称带钩华美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带钩的起源及演变 带钩是古代用于束带佩物的钩,盛行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到了魏晋时期,带钩的使用急剧衰落,南北朝以后被带扣取代。明清时则又出现了以玉和翡翠为材质,以龙螭纹为纹饰的纯粹玩赏带钩,俗称龙钩。元·青白玉龙兽螭纹带钩©️春秋十二章 摄/制其实在4000多年前良渚文化的墓葬中就

  • 笑尘风水韩翔鹏老师:使用吉祥物五帝钱的运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五帝铜钱是清朝的五代王帝各自在位时使用的铜钱。他们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王帝。清朝有这么多代帝王,为何只使用这五代帝王的铜钱呢?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帝时间正好是180年(1644~1824),是完整的三元九运,处于中国国力最强大的年代,空间上也五行俱足,时代相连,国运昌盛,社会

  • 从来不是缺人才,而是缺毛遂,越是国家危难之际越知道你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赵胜者,战国四君子之一也。曾担任过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的丞相,三次去职,又三次复职。以喜欢延揽宾客,礼贤下士而名闻天下。[var1]秦、赵长平之战后,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又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在三千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

  • 三国武将籍贯盘点系列之广西篇:梧州等2市登榜,士燮影响力不输南越王赵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热切希望爱大美广西爱历史的各位朋友一起来参与补充、讨论,让广西篇的三国武将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更加全面详实,让更多人都能领略到大广西的文韬武略、历史文化魅力!笔者水平有限,整理的时候很容易不全面,再次感谢大家![var1]笔者此前已盘点完河南、江苏、安徽、浙江、山西、湖南、湖北、重庆、天津,

  • 山西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墓葬 为晋文化和晋国历史研究再添新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男性墓出土的青铜器物组合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上郭-邱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县城西约两公里处,地貌上处于运城盆地北端的涑水河流域。该遗址是两周时期的一处大型遗址,自1973年第一次考古工作以来,经过12次的考古工作,先后出土了荀侯匜、刖人守囿挽车等珍贵文物。充分证实此地是一处两周

  • 邢台非遗|秦王破阵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王破阵鼓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李世民登基后,他的将士们为了为李世民唱赞歌,将鼓谱编成乐曲舞蹈,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形成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秦王破阵乐》。2017年,收录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var1]《秦王

  • 战国 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秦国大胜占领了野王城。韩国君主想要将上党郡交与秦国来求和,奈何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意。[var1]公元前260年,秦王再次派人攻打上党郡,攻下后,上党郡百姓纷纷逃往赵国。[var1]当年四月,秦国攻打赵,赵王派老将廉颇应战。战争相持数月,赵军多次战败,形势对赵军不利,后廉颇

  • 一位成败都在“战国三杰”的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茶茶,日本“战国三杰”之一丰臣秀吉的女人。看到这里,一些读者可能会感觉有些不舒服,对这种似乎充满大男子主义的表现手法无法认可。女人具有自己的生命和理想,绝对不是什么男子的附属物品。对此,我也能够理解。还须慢慢道来。[var1]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茶茶的存在,即使是在当今研究战国史的学者里面也是看法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