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位成败都在“战国三杰”的女性

一位成败都在“战国三杰”的女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89 更新时间:2024/1/31 20:02:41

茶茶,日本“战国三杰”之一丰臣秀吉的女人。看到这里,一些读者可能会感觉有些不舒服,对这种似乎充满大男子主义的表现手法无法认可。女人具有自己的生命理想,绝对不是什么男子的附属物品。对此,我也能够理解。还须慢慢道来。

[var1]

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茶茶的存在,即使是在当今研究战国史的学者里面也是看法不同的。一种看法是茶茶作为丰臣秀吉的侧室,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情人”或者古代意义上的“妾”,如果在江户时代,她就是“大奥”中地位最低的女性。另一种看法是茶茶与丰臣秀吉的正室北政所是平等的,只不过是排序上有不同,北政所位居第一,茶茶位居第二。据说,这是受西方“一夫多妻制”的影响,只看先后顺序,并没有高低贵贱。

茶茶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她的母亲是坐着“战国三杰”第一把交椅的织田信长的妹妹——市,也就是说,茶茶是织田信长的外甥女。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亲不亲,姑舅亲,砸断骨头连着筋。”但是,中国的这种“亲族化”,并没有完全被日本全盘接受,特别是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国时代。

茶茶的父亲浅井长政也是日本战国大名之一,雄霸近江国(今天日本的滋贺县)。牛吧?舅舅织田信长是战国大名,爸爸浅井长政也是战国大名。看起来,好像谁也不输给谁似的。答案:非也!

话得往前说。1573年(天正元年),茶茶的父亲浅井长政与舅舅织田信长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敌对关系。织田信长率军攻打浅井长政所居的小谷城。有人会怀疑地问:这是哥哥率军打妹妹和妹夫吗?我说,如果你的胸怀里只有一副菩萨心,最好就不要读日本的战国史。因为那是一段可以颠覆你所有三观的历史。中国儒家所讲究的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系,那个时代的日本人都不屑于把它当作遮羞布的。许多人不明白当今日本家庭关系为什么有些特别的漠,在我看来这是日本战国时代留下来的历史DNA之一。这里,我们不做过细的讨论。

就是在那场战斗结束后,年仅4岁的浅井茶茶(别名:浅井菊子)得知自己的祖父浅井久政和父亲浅井长政先后自杀了。还有一个更残酷的故事,如果这里不讲,以后或许就没有机会讲了。那就是这场攻打小谷城的战斗胜利的第二年,织田信长把妹夫浅井长政的头盖骨当作酒杯,端到了小圈子的宴会上。这得有多大的仇恨?这得是多么的解恨?!织田信长对自己那个“魔”的绰号不需要有丝毫的愧色。

但是,还要讲,织田信长人性尚存,他下令把自己的妹妹阿市和人称“浅井三姐妹”的三个外甥女保护起来。稍微了解日本战国史的朋友会问:“浅井长政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吗?”问题提得非精准,浅井长政的儿子浅井万福丸在这次战斗中被活捉了。然后,然后的然后就是织田信长给“猴子”羽柴秀吉(后来的丰臣秀吉)做了个暗示,让“猴子”斩草除根,把浅井万福丸给杀死了。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攻打小谷城战役的第十年,也就是1582年(天正十年),震撼日本历史的“本能寺之变”发生,织田信长没有等到浅井长政家的后人报仇,自己就在熊熊大火中走投无路绝望地自杀了。这一年,失去了哥哥保护的阿市只好改嫁给另一位战国大名——柴田胜家,带着三个女儿前往越前国北的庄城(今天日本福井县福井市)。

茶茶并没有因为有了另一位战国大名做后爹,日子就好过起来。1583年(天正十一年),同为织田信长部下的柴田胜家与羽柴秀吉发生战争后兵败自溃,带着妻子阿市一起自杀了。一生喜好女色的“猴子”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马上把“浅井三姐妹”给“保护”起来了。

5年后的1588年(天正十六年),茶茶成为了丰臣秀吉的侧室。这里,不要问我“茶茶是否愿意?”因为那是一个不存在女性婚姻自主的年代。我知道,第二年,也就是1589年(天正十七年),茶茶给丰臣秀吉生了一个儿子,“猴子”非常高兴,大手一挥,高声喊出:“赏!”赏的是什么?赏的是一座城——位于今天日本京都市伏见区的“淀城”,茶茶从此以后被称为“淀殿”。

1598年(庆长三年),丰臣秀吉甩下给他做了9年侧室的茶茶——淀殿撒手人寰。为了能够确保自己另外一个儿子丰臣秀赖的地位,淀殿与作为接班人的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做了各种形式的沟通。她甚至在一次宴会上不惜屈尊给德川家康斟酒,然后让德川家康把这个酒杯送给丰臣秀赖,实际上是想让德川家康承担起“干爹”的责任。

“老狐狸”德川家康作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天的东京)开创德川幕府以后,与淀殿和丰臣秀赖的对立日益激烈起来。显然,这对母子俩在大阪城,拥有“正统”的地位,不除掉他们,自己就永远是“非正统”。1614年和1615年,德川家康连续两次发动“大阪之战”。据桑田忠亲的《淀君》(吉川弘文馆出版,1958年第一版)描写,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淀殿身穿戎装带领4名女兵沿城慰问和激励守护官兵,打出了最后一针鸡血!

[var1]

但是,无论是敢于对决还是不惜求和,德川家康都不把这对母子当作自己的对手了。斩草,必除根。当1615年大阪城失陷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淀殿的下落。这样,自杀说、逃亡说、生存说等等各种说法都流传到了现在,让“战国谜”们厮杀不已。

跌宕起伏的人生。茶茶——淀殿,一生亲自经历了“战国三杰”。成也“战国三杰”;败也“战国三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三国时期,魏国没有主动进攻蜀国,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汉中之战主要分成了3个阶段。汉中之战是由刘备率先发起进攻的,第一阶段的正面战场,刘备帐下部将吴兰、雷同正面进攻,直接全军覆没,损失惨重。遂而,刘备只有带领主力跟夏侯渊于阳平关进行对峙。在第二阶段,这是汉中之战中重要的转折点。刘备引兵突袭夏侯惇,占据重要高地,这对夏侯渊的后方产生了直接的威胁。使得原先

  • 荆轲刺秦引发的怀疑:到底父子中谁写了《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先让人产生怀疑的是《刺客列传》。在这篇荡气回肠的文章,作者用浓墨重彩描写了荆轲刺秦之事。由于事情发生在秦宫廷之中,对秦朝来说又不是什么值得到处宣讲的好事,因此流传不广,甚至在《史记》出来之前有不少人还不知道发生过此事。因此,《史记》为了论证其真实性,特地讲述了故事传承线索:最初可追溯到秦始皇的太

  •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为什么十分推崇周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所定“礼”制的基础是宗法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由其嫡夫人(正妻)所生的长子来继承父亲的权位。当然,单线的继承方式容易断裂,出现无“后子”继承的情况,并产生继统危机。作为一个补救措施,如果嫡夫人无子可以从其他诸子中选择继承人。这就是古时所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菏泽定陶不光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之中”,更是发达的文化区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时期最为繁荣的当首推“陶”,即今菏泽市定陶县。陶的繁荣,至少开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定陶之所以被誉为“天下之中”,成为全国性的经济都会,首先得益于它拥有发达的交通。定陶位于被称为“四渎”之一的济水之滨,水利交通便利。特别是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起师北征,阙为流沟,”开挖了“通於商、鲁之间

  • “斯人”与“是人”谁对?孟子不可能写两个字,谁篡改了孟子本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百科阅览,内容原创,敬请阅读,你若抄袭,维权到底“斯”与“是”只有一个正确,另一个是篡改。孟子写了一篇《告子》,主题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中有一句话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如今被教材改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var1]那么到底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

  • 湖北鄂州:吴王钓鱼台遗址保护始末(艾三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吴王大宴钓鱼台 钓鱼台,是三国孙权于公元 221 年建都武昌(今鄂州)时修建的,也称武昌钓台、吴王钓鱼台。由于这里离樊口不远,从长港游出的鳊鱼,经樊口至此汇合,孙权在这里建钓鱼台取鳊鱼大宴群臣,饮酒作乐。[var1]对此,《三国志·呈书》有记载:“孙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

  • 战国名人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乱世枭雄辈出的时代,平民百姓在乱世苦不堪言,吕不韦在乱世赚得盆满钵满。钱财越多,吕不韦对政治的渴望就越大。吕不韦一次来到赵国,恰巧遇到了秦在赵的质子子楚。子楚是秦国太子的儿子,因不受宠,便来到赵国做人质。[var1]吕不韦在子楚身上嗅到了“宝物”的味道,自此之后吕不韦和子楚来往密切,并且为子楚多方谋

  • 著名书法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孔子一生想做官,但却有严格出仕从政的客观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一个封建礼法(即周朝礼制)方面的大行家,孔子在名声雀起,但齐景公心动而终于未能重用的情况下,他在做什么?想什么?除了完全可以想像的继续好学不止,不断进境之外,事实上孔子在这一阶段里所做的,就是教育门徒和等候出仕这两件事。从孔子的生平来看,无论从孔子少年有“有志于学、复兴家族”之志,还是三十以后以

  • 《论语·宪问篇第44章》孔子因何严厉教训旧友原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原壤:鲁国人,孔子小时的旧友。据《礼记·檀弓下》记载,他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帮助他料理后事,他却敲着棺材唱歌,孔子认为他不守孝道。“夷俟”的“夷”字,指箕踞,双腿分开而坐(古人视作倨傲无礼之态)。“俟”字,指等待。“夷俟”,就是双腿分开傲慢地坐在那里等待。“孙弟”,与“逊悌”同,就是谦逊和孝悌之道。“

  • 对“分”与“合”,战国与古希腊的政治观念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上古时代也曾经有过万邦林立、一城一国的局面(执玉帛者万国),类似于希腊城邦世界。到周初还剩一千八百个部落方国。但最终这些城邦没有长期分立,而是在争斗吞并中形成了地区性王国,进而发展成统一王朝。表面上看,西亚北非的古老文明如苏美尔、埃及和波斯也是如此。其实不一样。亚非古国靠的是“神权”,中国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