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后期的魏国为何总是处于防守态势?有三个原因

《三国演义》后期的魏国为何总是处于防守态势?有三个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80 更新时间:2024/1/16 12:55:00

蜀汉位于四川,多山川,易守难攻。蜀国的实力还不至于轻易就被灭掉,所以派兵少了,解决不了问题,派兵多了,粮草转运困难。

[var1]

[var1]

其次道路不熟悉,刘备入川也是凭借张松的《西川地理图》和西川法正孟达等人的支持,再加上刘璋的暗弱才得以成功。道路不熟悉是非常要命的,夏侯霸逃亡蜀汉,也是因为不认识路,险些挂掉,后来还是蜀汉得到消息派人接应才得以生还。

数万大军如果也遇到这种情况,再加上粮草转运困难,死得更快!邓艾偷渡阴平,三万人也仅剩数千。若不是蜀国财政问题,哨卡没人,邓艾估摸也就挂了。

二、以守为攻

魏国只要在险要关口屯扎,蜀国很难有所作为。如果蜀国有大规模进攻,完全能等到援军支援。咱们第一点也说了,蜀道难,不仅仅对魏国来说,蜀国也一样,运送粮草也一样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出兵成本比魏国是高出许多的。一直这么耗,拖垮的是蜀国。以至于最后邓艾打到成都,明明有翻盘的机会,刘禅却选择了投降,国力太弱了,投降派太多,不想再打了。

三、曹魏也忙

1、曹魏不只针对蜀汉一家,还有东吴。吴魏之间各有攻防。相对关隘防守就能防住蜀汉,防吴就困难多了(战线长)。魏国早年的方针以伐吴为主。曹丕、曹叡曾经多次发动伐吴的战争。

2、北方匈奴,乌桓时常骚扰,后方压力比吴蜀大的多。

3、司马篡魏,仍有不少支持曹魏的力量,司马家族不敢轻出,需要一定时间稳定内部。

更多文章

  • 关羽的进阶之路:从侯到王再到神,关羽的正能量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传》的字数不过区区八九百字,虽然不可否认关羽一生斩颜良、取樊城、败麦城等经历确实让人听来心潮澎湃,但就如此之一般篇幅而言,关羽之传在“二十四史”中的众多传记中似乎毫不显眼。这也可见在魏晋时期,关羽的伟大形象并不被社会主流接受。但千百年来,关羽

  • 韩信的悲剧:军事天才,政治白痴,至死都无亲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成军(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韩信生于何年,史无确载,但他死亡的时间,是明确的:汉高帝十一年,“斩之长乐锺室。”由此,可以推断出韩信的生年。韩信死于汉高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死时33岁,由此上推33年,当生于公元前228年。也就是说,韩信出生于秦王政十九年,楚哀王元年。当韩信呱呱坠地时,与其生

  • 孝堂山祠主是谁?祠主当是东汉酷吏——“强项令”董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孝堂山石祠位于山东济南长清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原地面房屋建筑。石祠以雕刻精湛、内容丰富、保存信息完整的汉画像享誉海内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孝堂山祠主是谁,一直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对石祠内有关画像的研究,认为祠主当是东汉初期著名的酷吏——“强项令”董宣。观察祠堂内部,画像石依建筑结构分成三

  • 史说三国:二七四 治理河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兼有古代六乡六遂的土地,辖区内人口杂多,又有许多豪门大族,商人外胡,四方汇聚,是各种利益的汇集处,也是违法作乱之事滋生的地方。前任河南尹司马芝是魏国历任河南尹中最杰出的清正官,为人正直,依法办事,不徇私情,不惧权势,抑制豪强,扶持贫弱,而且善于断案,可能由于个人能力太强,制

  • 为何后世对司马懿评价很差,他真的不如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事情果真如此?一、真实的司马懿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天才,他能在短短数十年内,在曹氏建立的霸业中取得大权并为日后晋王朝打下根基,就已经很不容易,他一面对诸葛亮就会打败仗这种形象,跟演义有很大的关系,完全把司马懿的形象抹黑。在魏太和五年和青龙二年中,他就曾两度击败诸葛亮,使蜀军北伐失败,可见他在与诸葛

  • 真实的蜀汉先锋廖化:出身黄巾,忠肝义胆,效仿关公千里走单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人)。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时,廖化是黄巾军一员战将,公元185年,黄巾军战败后,廖化无奈选择落草为寇,恰逢关二爷护送皇嫂,千里走单骑,便与兄弟周仓等人投靠到关二爷属下。和我们想象的不同,作为黄巾军战将的廖化,却是以文官的身

  • 关羽的“汉寿亭侯”,到底是多大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大才子杨慎的这首诗,简直是对《三国演义》最好的评价。古往今来的多少事,如今都成了文人墨客的谈资,成了人们酒席宴前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汉寿亭侯”到底是个什么爵位,是个多大的官,为何关羽那么在乎?关羽自从被封汉寿亭侯之后,每次自我介绍都是“汉寿亭侯关某”,身后的大纛(dào)旗也写着5个大

  • 史说三国:二七五 清正司马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芝年少时是书生,到荆州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遭遇贼寇,同行的人都抛下老人弱者逃跑,司马芝却独自坐着,守着自己的老母亲。贼人来到,将刀刃放在司马芝面前,准备杀了他。司马芝面无惧色,向贼人叩头说:“母亲年迈,只能托付给各位了。”贼人一听,都说:“这是孝子啊。杀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深解:这是一个人性的错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情的真正原因,还要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说起,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大军兵出祁山,可是在任用谁守街亭这个问题上,却出现了许多分歧。诸葛亮的意见是任用马谡,其他人却都持反对意见,包括王平在内的众多将领都认为最合适的人选是魏延。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曾经叮嘱过诸葛亮,马谡其

  • 西汉思想家——铸铜董仲舒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