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的进阶之路:从侯到王再到神,关羽的正能量是怎么来的?

关羽的进阶之路:从侯到王再到神,关羽的正能量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36 更新时间:2024/2/10 6:54:57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传》的字数不过区区八九百字,虽然不可否认关羽一生斩颜良、取樊城、败麦城等经历确实让人听来心潮澎湃,但就如此之一般篇幅而言,关羽之传在“二十四史”中的众多传记中似乎毫不显眼。这也可见在魏晋时期,关羽的伟大形象并不被社会主流接受。但千百年来,关羽名声是越来越大,官阶从“侯”到“王”到“帝”再到“神”等等。关羽也成了万人敬仰的人。农民们敬仰关羽,认为他能“庇我黎民雨旸兮”;将士们敬佩关羽,因为他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武;秘密团体也十分尊敬关老爷,因佩服其无比的忠义……从魏晋之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将领,到后来成为“武将中独一人”,关老爷这样的进阶之路不由得让人好奇。

一、进阶之路

关羽最初得封是在为曹操效力时期,当时他斩杀颜良,解所谓“白马之围”。获此大功,因而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关羽死后,蜀汉后主追封其为“壮缪侯”和“忠惠公”。此后的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关羽虽然在社会中享有一定知名度,在唐朝时还得到配祀武庙的礼遇,但远远还未达到妇孺皆知的地位。比如在北宋建立之初,赵匡胤认为只有那些“功业始终无瑕者”,才能得到配祀“武圣”姜太公的机会,关羽等因“创业未半,大业未成”便被移出。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见关羽在宋初地位不高。

姜子牙

但是在宋朝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已经完成,在南方经济发展以及海外贸易繁荣等因素的影响下,宋朝的经济步入了十分繁荣的时期,商业税也变成了宋的支柱性收入。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的文化、娱乐也迎来了一个繁荣期,瓦子、勾栏等大量出现。此外,为了满足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许多迎合市民需求的通俗作品也在不断涌现,如《梁史平话》等。由于社会普通民众的文化需求渐增,关羽的人生过程又是如此跌宕,双方便一拍即合,民间艺人们利用关羽生平事迹进行创作,还不断地进行“层累”,让关羽的形象渐丰,“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情节已初步展现。

也正由于这些通俗文艺广泛地在社会上传播,使得关羽在社会中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关羽也凭借忠义、智勇双全的品质,受官府通缉的流民身份,以及最后身首异处的悲剧结局等等,让他能够充分地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敬仰,久而久之,他就成了社会底层人民心中崇拜的对象。

“士大夫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由于关羽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宋朝统治者也开始重新审视关羽,宋真宗时恢复了关羽配享的地位,在北宋末南宋初之际,关羽先后被敕封“崇宁真君忠惠公”、“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缪义勇王”和“英济王”等称号。由于官方的推动,关羽名气越来越大,社会地位愈加崇高。

蒙元代宋后,元朝的儒家士子们不管是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大多较低,因此儒生们很难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他们只能退而求次,专注于文化创作,从而推动了中国“元曲”之兴。这时期以关羽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更加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关汉卿《关大王单刀会》,戏剧中甚至多次将关羽说成“活神道”,凸显其“神性”。另外,在元朝时,关羽的外貌形象也逐渐丰富起来,“雄赳赳九尺二寸虎躯立,入面挣枣红脸尔,圆睁睁凤丹眼,左右紧横卧蚕眉,三绺美髯过玉带”。

到明朝初期,朱元璋出于现实考量,精简仙班,革去了关羽等后世所加的尊号。但此时关羽已在民间深入人心,加之《三国演义》等作品的创作流行,更是将百姓对关羽的信仰崇拜推向新的高度。因此在神宗时期,关羽进阶为帝,即“三界伏魔大帝”,他的坐骑被封为“追风伯”。

清朝入关后,顺治时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胜大帝”。据传,顺治帝还引用“桃园三结义”的典故与蒙古可汗结拜,自称为“刘先主”。雍正皇帝甚至还亲自参加过祭祀关羽的活动。至此,“武圣”称号原本的主人姜子牙已完全被关羽取代,“武圣”关羽不管在地位上还是待遇规格上,和“文圣”孔子都相差无几了。

二、佛、道两教的作用

关羽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爵位不断上升,除了受到经济的发展、通俗文化作品的宣扬以及关羽传奇人生经历的影响之外,实际上也离不开佛、道两教的作用。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土后,不断与中原文化相结合,使自身发展壮大。而关羽就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工具。佛教经典《佛祖统纪》就讲到,隋朝开皇年间,智顗和尚在玉泉山参禅时,遇一美髯神与一俊秀少年显灵听讲道,然后皈依佛教。智顗乃表奏文帝,文帝因而封“美髯神”关羽为“佛教护法伽蓝尊者”。故事听得甚为怪诞,但开皇年间封关羽佛教伽蓝之神乃确有其事。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本身就是一个杂合了民间信仰、儒家礼教、自然崇拜而形成的多神崇拜的宗教。正因此,为了借关羽的影响力来扩充自身的实力,道教便成为了关羽获得至高地位的重要推手,关羽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道教重要守护神,便有了关羽时不时大喝“若负吾教,请试吾刀”之类言语。具体而言,宋真宗年间,张天师祈请关公显灵,执青龙偃月刀逐蚩尤,朝廷封关羽“崇宁真君”。明万历年间,在道教的推动下,关羽成功进爵为帝。

佛、道二教大力宣扬关羽,从根本上来说是出于促进自身教派发展的目的,但就客观上来说确实提升了关羽的社会影响力,达到使关羽进阶的效果。

三、关羽进阶的根源所在

关羽从原来只是三国时期一名武将,到后来由人变神,成一代“武圣”。其中的原因确有众多,如上文提到的种种原因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关羽影响力扩大,爵位上升之根源在于生产力的低下。由于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很难对于各种天灾人祸进行有效的应对。正如李文海先生所言:“立庙供奉之外,人们并没有积极控制的方法。”人们只能去寻找心灵的寄托,祈祷各种灾难消失。由于关羽的传奇人生经历,加上各社会群体的推动,关羽便成为了人们祈祷崇拜的一个重要对象。人们对关羽的崇拜是有极大功利性的,农民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商贾则为了财源滚滚等等,当关公某次不灵验时,人们便会转换崇拜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各地方有如此之多的神灵信仰。

关老爷

文史君说

“武圣”关羽的进阶之路,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不管是出于何种的目的,那都是古人们的心理愿望。历史远去,古人们早已随风而逝,只有这些尚存的崇拜对象,让我们有机会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体会古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当下,我们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关帝信仰,保护好这千千万万的关帝庙宇,让后人们在这浮躁的社会生活中也能享受到来自传统的古典的片刻宁静。

参考文献:

卢晓衡主编:《关羽、关公与关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作者:浩然文史·重振丁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信的悲剧:军事天才,政治白痴,至死都无亲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成军(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韩信生于何年,史无确载,但他死亡的时间,是明确的:汉高帝十一年,“斩之长乐锺室。”由此,可以推断出韩信的生年。韩信死于汉高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死时33岁,由此上推33年,当生于公元前228年。也就是说,韩信出生于秦王政十九年,楚哀王元年。当韩信呱呱坠地时,与其生

  • 孝堂山祠主是谁?祠主当是东汉酷吏——“强项令”董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孝堂山石祠位于山东济南长清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原地面房屋建筑。石祠以雕刻精湛、内容丰富、保存信息完整的汉画像享誉海内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孝堂山祠主是谁,一直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对石祠内有关画像的研究,认为祠主当是东汉初期著名的酷吏——“强项令”董宣。观察祠堂内部,画像石依建筑结构分成三

  • 史说三国:二七四 治理河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兼有古代六乡六遂的土地,辖区内人口杂多,又有许多豪门大族,商人外胡,四方汇聚,是各种利益的汇集处,也是违法作乱之事滋生的地方。前任河南尹司马芝是魏国历任河南尹中最杰出的清正官,为人正直,依法办事,不徇私情,不惧权势,抑制豪强,扶持贫弱,而且善于断案,可能由于个人能力太强,制

  • 为何后世对司马懿评价很差,他真的不如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事情果真如此?一、真实的司马懿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天才,他能在短短数十年内,在曹氏建立的霸业中取得大权并为日后晋王朝打下根基,就已经很不容易,他一面对诸葛亮就会打败仗这种形象,跟演义有很大的关系,完全把司马懿的形象抹黑。在魏太和五年和青龙二年中,他就曾两度击败诸葛亮,使蜀军北伐失败,可见他在与诸葛

  • 真实的蜀汉先锋廖化:出身黄巾,忠肝义胆,效仿关公千里走单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人)。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时,廖化是黄巾军一员战将,公元185年,黄巾军战败后,廖化无奈选择落草为寇,恰逢关二爷护送皇嫂,千里走单骑,便与兄弟周仓等人投靠到关二爷属下。和我们想象的不同,作为黄巾军战将的廖化,却是以文官的身

  • 关羽的“汉寿亭侯”,到底是多大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大才子杨慎的这首诗,简直是对《三国演义》最好的评价。古往今来的多少事,如今都成了文人墨客的谈资,成了人们酒席宴前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汉寿亭侯”到底是个什么爵位,是个多大的官,为何关羽那么在乎?关羽自从被封汉寿亭侯之后,每次自我介绍都是“汉寿亭侯关某”,身后的大纛(dào)旗也写着5个大

  • 史说三国:二七五 清正司马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芝年少时是书生,到荆州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遭遇贼寇,同行的人都抛下老人弱者逃跑,司马芝却独自坐着,守着自己的老母亲。贼人来到,将刀刃放在司马芝面前,准备杀了他。司马芝面无惧色,向贼人叩头说:“母亲年迈,只能托付给各位了。”贼人一听,都说:“这是孝子啊。杀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深解:这是一个人性的错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情的真正原因,还要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说起,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大军兵出祁山,可是在任用谁守街亭这个问题上,却出现了许多分歧。诸葛亮的意见是任用马谡,其他人却都持反对意见,包括王平在内的众多将领都认为最合适的人选是魏延。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曾经叮嘱过诸葛亮,马谡其

  • 西汉思想家——铸铜董仲舒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

  • 刘备给曹丕写了一封信,解开了刘备真面目,证实刘备的虚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国争霸,蜀汉的建立者刘备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在孙权、曹操和刘备三人中,以刘备建立蜀汉的难度最大。要知道曹操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经是骁骑校尉了,这时候的曹操就已经是手握兵权了。骁骑校尉就是东汉时期的中层武官,手中是握有兵权的实际掌控人。不过刘备的命运就不是很好了,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