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国君为什么要自立为王?

楚国国君为什么要自立为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44 更新时间:2024/1/15 20:38:48

[var1]

周代诸侯国之一的就是楚国,它的王族是上古五帝之一。楚国的始祖就是季连,他是祝融孙子。季连的后裔就是在夏商时期,为了能够躲避中原地方,由于朝代更替从而产生的斗争,所以他全家都迁到了江汉平原地区。

在当时的时候,南方地区还都是蛮荒地区,文化风俗也全部都是和中原完全不同。所以,楚国在建立的时候,中原各个诸侯国家全部都非常重视楚国,并且还对楚国加以歧视,甚至根本就不想要承认他们是华夏的一份子。

周武王得到得到天下以后,他就开始自称为天子,并且还将讨伐纣王的时候,有功劳的人全部都分封到各地,让他们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不过这些国家他们都要听从周天子的统一管理。那么为什么其他国家全部都称为公,而只有楚国国君要自立为王呢?

[var1]

周武王建立小楚国

周武王时期的时候,他兴兵消灭商朝,并且建立了周朝。原本的殷商所带领的东方土地和其他依附在殷商的国家,全部都归属于周朝。

对于这么大的土地,周武王非常的高兴,但是他也有点苦恼。对于仅仅只有十万国人的西岐,他的人口数量这么少,根本就没有办法完全掌握现在如此广阔的土地。

于是,为了能够维护周王室的地位,巩固统治,周武王和摄政的周公旦,先后两大大范围地把周氏子弟,全部都封到新得到的土地上面,并且建立一个一个的诸侯小国,从而保证江山社稷。

东周之前的王几乎都是天下共主的形势,他是受到所有人拥护的。在东周刚开始的时候,很多的诸侯都自立为王。

[var1]

不过最早自立为王的,那么就是楚国的国主,在西周时期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自立为王。

楚王就是楚国的帝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楚国国主的称呼。楚国是周天下所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家,最早的时候就是子爵。

楚国能够发展到如此巨大地步的时候,主要的一方面就是周王室开始衰弱,另外的一方面,那么就是楚国发展不断的壮大,壮大到都可以堪比周王室的发展。

所以他就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都封为王。不过,等到周厉王继位以后,熊渠就担心被针对,没有办法就只能够取消自己三个儿子的封号。

[var1]

等到楚国发展到第二十代国主的时候,国主就认为,蛮夷部落全部都归顺楚国,所以他就开始要求周天子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爵位,但是周天子并不同意,他也担心国主以后会背叛自己。于是国主就开自称为王,并且称自己为楚武王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周王室变得非常的微弱,他也没有办法,对于楚王也是无可奈何。

从此之后,历代的楚王就开始不断地开拓自己的国土,而且还把自己的国家,推崇到中原上面。尤其是楚庄王继位的时候,在和各个诸侯国家争王称霸的当中,楚国的表现非常的突出,就是这样它成为了春秋五霸当中的一个国家。

[var1]

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

就在秦朝统一以后,就开始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等到了秦朝末年的时候,吴广起义就开始建立政权,陈胜开始自称为王。

楚王也就正式成为王朝社会的开端,第一个被恢复的爵位。后来陈胜被杀以后,项羽消灭了秦朝,恢复了制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楚王开始逐渐形成。

等到后来的时候,楚汉争霸当中,刘邦打败了项羽,把韩信封为齐王。不久以后,又改为楚王。紧接着,刘邦把异姓诸侯王全部都诛杀的时候,韩信也被他给杀掉。刘邦从这个时候开始,把同姓的诸侯全部都封为王,把自己的四弟封为楚王。

楚王就是这样做为藩王流传了下来。在每朝每代都拥有分封的权利,封地是在周朝时期的时候。

[var1]

楚王是每朝每代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王爵,等到清王朝时期的时候,就开始取消了藩王的制度,统一改为亲王。并且还以自己的俸禄代替封土,从此楚王才消失在大家的视野当中。

熊通之所以会自己称自己为楚王,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

他想要像周天子那样,成为天下共主的主导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想要成为主导人,只不过其他人缺少了自己的能力和勇气而已。随着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全部都自称为王,王它也成为天下共主的含义也在慢慢地消失。

在王朝建立以后,楚王也就仅仅代表了单纯的楚王,他就只是知道藩王而已,而且随着每朝每代的皇帝,不断开始削藩,楚王虽然是最大的一个王爵,但是它已经慢慢开始变成一个闲置的王。

[var1]

受到其他国家的嘲讽

楚国原本是北方的一支部落,他受到商朝人的驱赶,没有办法就只能够逃离到南方。

周王朝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楚国的首领他担任周王的火师,他肩负了重任,但是等到周王朝建立以后,他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封赏。一直到周成王时期的时候,首领的子孙才得到了封爵位。

其实楚国发展的过程当中,很多中原的诸侯都十分看不起楚国。他们都认为,楚国是一个蛮荒地方,当地所有的人民都是蛮荒的人,他们根本就不配合中原人在一起坐着。于是他们就开始排挤楚国,并且一直都叫楚国人是蛮夷。

[var1]

楚国人民一直以来忍辱负重,他们背负屈辱和大家的嘲讽,所以楚国人,就开始拼命地开垦自己的土地,发现楚国的国力,等到自己实力强大以后,他们就开始对外并吞一些小的国家,慢慢的楚国就变得越来越强大。

后来,等到楚国的发展越来越强大,他们就开始讨伐随国。随国和楚国说自己没有任何的罪过,楚国的人却说,你没有罪,只不过我是蛮夷而已。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楚国人对于蛮夷这个称号有多么的在意。并且他们还用这个称号,来挖苦曾经一直嘲笑楚国人是蛮夷的随国。楚国攻打随国的时候,周朝的宗亲去见周天子,想要让为楚国提升爵位。

[var1]

就在前704年的时候,随国国君告诉楚王周天子拒绝了他的请求。楚王特别的生气,所以就打算自己称自己为王,用不着在屈尊在周天子的手下。从此以后,楚国国君每朝每代就开始自己称自己为王。

总体来说,楚国之所以会称之为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受到了其他诸侯的嘲讽,周天子的怠慢。同时这也是以后楚庄王做出问鼎中原的主要因素。第二点那就是,他距离周天子和其他强大国家的距离比较遥远,不容易被讨伐,所以楚国称自己为王,也是依仗这一点。

其实,楚国也是被所有人给逼迫的,如果其他人不嘲笑嘲讽的话,可能楚国也不会如此的仇恨,想要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实力。就是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快速地成长,成长到他们可以自立门户称王称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石雕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现在在很多校园中,我们都可以见石雕孔子像,孔子像一般是参考吴道子版本的,年龄在六七十

  • 《三国演义》后期的魏国为何总是处于防守态势?有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魏国人物一览表,胡莱三国魏国最佳阵法,三国魏国小说

    蜀汉位于四川,多山川,易守难攻。蜀国的实力还不至于轻易就被灭掉,所以派兵少了,解决不了问题,派兵多了,粮草转运困难。[var1][var1]其次道路不熟悉,刘备入川也是凭借张松的《西川地理图》和西川法正、孟达等人的支持,再加上刘璋的暗弱才得以成功。道路不熟悉是非常要命的,夏侯霸逃亡蜀汉,也是因为不认

  • 关羽的进阶之路:从侯到王再到神,关羽的正能量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传》的字数不过区区八九百字,虽然不可否认关羽一生斩颜良、取樊城、败麦城等经历确实让人听来心潮澎湃,但就如此之一般篇幅而言,关羽之传在“二十四史”中的众多传记中似乎毫不显眼。这也可见在魏晋时期,关羽的伟大形象并不被社会主流接受。但千百年来,关羽

  • 韩信的悲剧:军事天才,政治白痴,至死都无亲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成军(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韩信生于何年,史无确载,但他死亡的时间,是明确的:汉高帝十一年,“斩之长乐锺室。”由此,可以推断出韩信的生年。韩信死于汉高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死时33岁,由此上推33年,当生于公元前228年。也就是说,韩信出生于秦王政十九年,楚哀王元年。当韩信呱呱坠地时,与其生

  • 孝堂山祠主是谁?祠主当是东汉酷吏——“强项令”董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孝堂山石祠位于山东济南长清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原地面房屋建筑。石祠以雕刻精湛、内容丰富、保存信息完整的汉画像享誉海内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孝堂山祠主是谁,一直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对石祠内有关画像的研究,认为祠主当是东汉初期著名的酷吏——“强项令”董宣。观察祠堂内部,画像石依建筑结构分成三

  • 史说三国:二七四 治理河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兼有古代六乡六遂的土地,辖区内人口杂多,又有许多豪门大族,商人外胡,四方汇聚,是各种利益的汇集处,也是违法作乱之事滋生的地方。前任河南尹司马芝是魏国历任河南尹中最杰出的清正官,为人正直,依法办事,不徇私情,不惧权势,抑制豪强,扶持贫弱,而且善于断案,可能由于个人能力太强,制

  • 为何后世对司马懿评价很差,他真的不如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事情果真如此?一、真实的司马懿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天才,他能在短短数十年内,在曹氏建立的霸业中取得大权并为日后晋王朝打下根基,就已经很不容易,他一面对诸葛亮就会打败仗这种形象,跟演义有很大的关系,完全把司马懿的形象抹黑。在魏太和五年和青龙二年中,他就曾两度击败诸葛亮,使蜀军北伐失败,可见他在与诸葛

  • 真实的蜀汉先锋廖化:出身黄巾,忠肝义胆,效仿关公千里走单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人)。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时,廖化是黄巾军一员战将,公元185年,黄巾军战败后,廖化无奈选择落草为寇,恰逢关二爷护送皇嫂,千里走单骑,便与兄弟周仓等人投靠到关二爷属下。和我们想象的不同,作为黄巾军战将的廖化,却是以文官的身

  • 关羽的“汉寿亭侯”,到底是多大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大才子杨慎的这首诗,简直是对《三国演义》最好的评价。古往今来的多少事,如今都成了文人墨客的谈资,成了人们酒席宴前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汉寿亭侯”到底是个什么爵位,是个多大的官,为何关羽那么在乎?关羽自从被封汉寿亭侯之后,每次自我介绍都是“汉寿亭侯关某”,身后的大纛(dào)旗也写着5个大

  • 史说三国:二七五 清正司马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芝年少时是书生,到荆州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遭遇贼寇,同行的人都抛下老人弱者逃跑,司马芝却独自坐着,守着自己的老母亲。贼人来到,将刀刃放在司马芝面前,准备杀了他。司马芝面无惧色,向贼人叩头说:“母亲年迈,只能托付给各位了。”贼人一听,都说:“这是孝子啊。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