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述中国有五胡乱华,欧洲有三世纪危机,为什么两者结果不同?

论述中国有五胡乱华,欧洲有三世纪危机,为什么两者结果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983 更新时间:2024/1/9 2:28:08

这是一个持续了300年的大乱世,整个中原大地因此而十室九空。即便从后世角度来看,其惨烈程度仍是古今鲜见。关于五胡乱华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书法,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总的来看,五胡乱华之所以出现也离不开“天灾人祸”这四个大字。

天灾:北半球的极寒气候

五胡乱华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所谓的“游牧民族南迁”,但却鲜少有人关注其“南迁”的背景——当时的中原大地确实很好,漠北的草原一般情况下也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如果不是极端情况,游牧民族们也不会放着自己世代居住的草原不管,背井离乡的“南下”不是?

其实,对于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的星球来说,自从冰川期过后全球气候的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暖”:温暖的气候带来了充沛的降水越来越肥沃的土地,人类社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虽说冰川期后气候趋温暖是大趋势,但这里面还是有波折的。从公元3世纪开始,全球气候突然变,整个北半球可以说一夜之间就变得颗粒无收,这也是所谓“游牧民族南迁”的一个根本原因:即气候突变。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几乎在五胡乱华的同一个世纪。当时如日中天的罗马帝国也经历了所谓的“三世纪危机”——日耳曼人大举南下,几乎将整个帝国千百年的江山社稷一夜倾覆。

而且气候危机不仅导致了五胡乱华的发生,还是其之所以能够如此“惨烈”的根本原因。要知道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经历的战争乱世可以说是数都数不过来的。且自从秦朝修建了长城之后,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就一直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在五胡乱华之前,所谓的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基本上属于“劫掠”性质,说白了就是抢:抢购了就卷铺盖走人,人家可没有心思在中原地区建立什么长久统治,毕竟官府县衙可都是需要人手去管的,游牧民族们逐水草而居本身就人口稀少,根本不愿也没有能力建立什么像样的统治机构,甚至连最基本的秩序都无法维持。

但放到五胡乱华也就是公元3世纪至4世纪这段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全球气候几乎一夜之间进入了所谓的“大寒期”,也就是全球各地无一例外均大幅降温。这个其实可以和后来的坦博拉火山的大爆发做一下对比,坦博拉火山在1815年爆发之后,东南亚和西欧地区都出现了所谓的“无夏之年”。但在东欧、拉丁美洲地区气候却突然变暖,粮食产量不减反增。而3世纪的大寒期则比较过分,全球各地一视同仁的冷,没有一块地的粮食产量是能得到保证的。

这就导致了南下的游牧民族不得不继续将战火扩大,但因为当时的全球粮食产量都很低。再怎么扩大战事都无法的到足够的粮食,悲剧就慢慢地演变成了“惨剧”。以“五胡”为首的游牧民族因为过度的战争几乎绝迹、同时中原地区也是孤坟遍地、狼烟滚滚。

人祸:农耕社会长期的人口缺乏问题

自从人类明走出了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之后,劳动力不足就一直是一个极端致命的问题。放到当时的中原大地也是一样,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战乱后,晋王朝急需快速恢复社会生产。但人都因为打仗死绝了,哪还有那么多农民给你种粮呢?且不仅是在中国,当时的罗马帝国其实也同时面临着这个问题。

结果二者几乎选择了同一种方式——拉人。既然自己的人口不足,农业生产不恢复又不行那就只能引入其他地区的人口了。中原王朝遂逐步将漠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引入中原,并给其土地让其放弃原来养马放牧改行种地。罗马帝国的办法就比较粗暴了,直接把蛮族日耳曼人抓起来当奴隶使唤。

但这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即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北欧东欧的蛮族都是属于外迁而入的,其融入新环境必定是需要时间的。这里面东亚地区的游牧民族所需要的时间还更长,因为欧洲所谓的“蛮族”本质上也是从事农耕的,对于蛮族来说农业生产并不陌生。

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原本的生活是放牧,压根就不会种地。短时间内改变生活工作习惯的难度十分之大。他们不仅要面对文化差异,还要将自己的所有生活方式全盘改变,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点就是晋代的统治根基不稳固,这个好解释。毕竟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晋王朝能统一中原有很大的运气因素在里面,和秦汉不同的是,晋代本身的武备实力仅仅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秩序,想管住因为战争而发家的各路门阀豪族基本就是痴人说梦。最终“八王之乱”爆发也算是一种必然。

再赶上全球大寒,颗粒无收。天灾人祸加在一起,可想而知后果会有多么可怕。

结语

五胡乱华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但作为后世的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理智的看待历史。即五胡乱华的凄惨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历史可以有相似之处,但绝不可能完全相同。

再者,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也经历了“三世纪危机”,但罗马却没能逃过此劫——从此一蹶不。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奴隶制,南下的日耳曼人的身份是奴隶、是工具。这种极度的偏见只能导致战争和矛盾的不断升级激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帝国分崩离析,甚至迈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反观中华文明则不然,中原文化的包容性本就极强,再加当时的中国早就摆脱了奴隶制社会。说穿了就是敌人也是人,能融合就绝不打仗。这也是走出乱世后的中国能迎来盛唐而欧洲却陷入崩溃的根本原因。谅解和融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战争管得了一时可管不了一世。

最后,愿这个世界以和为贵、停战止戈、早日大同。

参考文献:《世界史》【M】吴于廑 齐世荣著

《大国霸业的兴废》【M】许倬云著

《中国古代史》【M】朱绍侯 齐涛著 王育济 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代从“重文抑武”到“文官罢黜”,宋朝文官制度大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宋朝的“罢官”制度基本沿用了前朝的政治制度。宋初,基本沿用唐中后期的官制模式。宋神宗即位后,对官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废除了虚名的官衔,重新制定了官员的姓名,特别是官员的官衔。这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工程,普通人很难掌握。当时的免职方式有多种,但原则上还是涉及公务员、职务和外派,免职必须遵循一定

  • 吕文德是南宋末期的一代名将,“自奋于兵间,周旋三边,大小百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克敌两淮据1959年出土于苏州的吕师孟墓志铭记载,吕文德之父名吕深,追赠太师相国公,他有弟吕文福、吕文信等,而吕文焕则是他的堂弟。 [1] 据说吕文德出身宋代名门东莱吕氏,是宋初宰相吕蒙正的后裔,但到他这一代时早已没落。 [2] 关于吕文德从军前的职业,一说他是樵夫,比如《宋季三朝政要》记载:“文德

  • 司马炎的昏聩,贾南风的乱政,诸王的野心,最终引爆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八王之乱第一幕:司马炎的选择司马晋朝本来就是篡权得来的,大臣们也毫无忠诚可言,司马炎一方面靠金银笼络群臣,一方面大肆封同宗,以此来稳定晋朝的江山,这样的统治岂能会长久?而作为开国皇帝,能将自己建立的政权搞垮,司马炎也算“厉害”了,其晚年最大的败笔就是立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司马炎司马炎身为老父亲,对

  • 李时珍对病人束手无策,开出无奈药方,却救病人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时珍治病的故事,李时珍治痛风的药方,李时珍治疗肺结节的药方

    这就奇了怪了,病人没事,好端端站在他跟前,难道是李时珍误诊了?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1518年,他出生医学世家。但他却想登科入仕,无奈几次科考无望,大病一场。此后,他便移志医学,经过数年钻研,终有所成,他悬壶济世,医术精湛,被后世尊“药圣”。话说,一次,一个外地商人请李时珍看病

  • 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多亏了这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出身介绍这个“白富美”窦氏出身高贵,父亲是北周附马、神武郡公窦毅,她的母亲是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窦氏一生下来就非常美貌,性情恬静,小小年纪气度不凡,她的舅舅周武帝非常喜欢这位外甥女,从小把她接到宫中教养,可以说是公主般的待遇。历史上窦皇后的形象“雀屏中选”就是比武招亲等到窦氏成年之后,她父亲窦毅

  • 端平入洛的本质,到底是南宋自招祸端,还是无法落地的强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金朝的崩溃南宋端平二年,西元1234年年初,对于南宋来说,这是南宋朝廷从赵构南渡以来,最为开心的一段岁月:因为给南宋带来耻辱的金朝,在蒙古、南宋联军的打几下,彻底崩盘了——而且,金朝在最后关头,一天时间先后失去两位君主,这无疑和当年的北宋徽钦二帝的悲剧对应,以至于后世的人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都

  •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是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纵观我国几千多年的历史,王朝是更迭那是一茬又一茬;几乎是一两百年就要改朝换代一次。不过我国的王朝与其他王朝不同,被推翻的王朝所留下的一切往往都会被胜利的一方完全继承下来。然而这仅是大多数的情况,还有些王朝就没有完全继承前朝遗留下来的财产。明朝太祖皇帝朱元

  • 中原大地“一锅粥”的时代,五胡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消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五胡时期的匈奴最后去了哪里,五胡十六国顺口溜,王立群讲五胡十六国

    赫连夏从407年建立,到431年被吐谷浑所灭,历时不足二十五年。其政权是五胡十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赫连夏与十六国时期的诸多政权皆有交往,是这一时期非常活跃的政权之一。但其疆域变迁的过程有其明显的阶段性。赫连夏建立前铁弗匈奴活动区域铁弗匈奴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南匈奴的其中一支。这一支兴起于陉(xíng)

  • 朱标如果不死,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严格来说,朱棣根本不可能成为朱标的对手。朱元璋出身虽卑微,但他传统的小农思想却让他牢牢遵守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汉代高祖刘邦就曾想过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想要废长立幼,而朱元璋则是完全没有想过这种荒唐事,当朱标出生的那一刻,他的一切注定都将由这个孩子继承。随着朱元璋在割据的环境越来越强大,朱标的地

  • 对于河北人来说,安禄山才是天降猛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安禄山河北,安禄山真实长相,安禄山是个胖子吗

    永远没有十全十美的时代,盛世的红利也只有一部分人能享受到,那些没有享受到盛世的人,只有一个想法:“你的盛世,与我何干。”一、从“商鞅变法”到“陈桥兵变”,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历史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关东和关西的地域之争,或者说,是关东的核心河北,与关西的核心关中之争。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