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攻秦,五国投降,一国坚持却被盟友偷袭,诸侯合纵就这么厉害

六国攻秦,五国投降,一国坚持却被盟友偷袭,诸侯合纵就这么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65 更新时间:2024/1/16 12:54:57

[var1]

[var1]

[var1]

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迅速崛起,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成了与齐并强的超级大国,强大了之后怎么办?

自然是向东发展,与中原诸蛮夏(秦对中原诸侯的蔑称)争夺天下,这一来兵锋甚猛,秦孝公之后的秦惠文王,继位仅仅五年,就夺回河西,并在河东建立重要的战略据点,这样一来,中原就等于已经成了秦国嘴边的肥肉,什么时候吞下去就全看人家的心情了。

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原诸侯怎么办?

遏制秦国的发展势头,一家子又没那个能力,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一批以公孙衍为首豪杰脱颖而出,这些人四处游说,劝说众多中原诸侯,一起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这就是所谓的合纵。

然而主意虽好,合纵的道路却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322年,张仪为了破坏公孙衍的合纵,主动到魏国为相,就跟公孙衍对着干,在张仪的蛊惑下,公孙衍逐渐失势,眼看就要在魏国呆不下去的时候,机会来了,什么机会?

秦国也不知哪根脑筋搭错了弦,居然穿过韩魏两国的领地,直接去攻打齐国,家门口都没打扫干净,就越地千里,劳师远征,这种战役一般都是不会取得胜利的,秦国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一场与齐国的战争中大败亏输,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伤了元气是肯定的。

秦国战败后,原来在他压制之下屈服的诸侯,一看秦也就这么回事,于是便纷纷起了背叛的心思。

机会来了,公孙衍等合纵派乘势而起,一方面在国内大肆传播张仪的坏话,一方面又联络齐楚韩等国,一起制造国际舆论,要求魏襄王赶走张仪,拜公孙衍为相。

秦国战败,这时候魏襄王对张仪本来就有些讨厌,再加上强大的国际舆论,魏襄王不得不顺从民意,将张仪赶走,让公孙衍如愿以偿的掌握了魏国权柄。

公孙衍上台之后,自然就开始积极的联络诸侯合纵了,由于这回秦国刚刚倒了霉,所以公孙衍合纵的决心很大,已经不是给秦国造声势,而是号召中原诸侯合力,一起攻打秦国。

为了稳妥起见,他还特地拜见了正好来到魏国的义渠王,要求他乘诸侯合纵攻秦之际从后方偷袭秦国,造成前后夹击的态势。

义渠自立国以来,就一直与秦国争斗,于此而言,双方自然是老冤家了,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义渠王自然没理由拒绝。

于是,公孙衍主张的诸侯合纵攻秦就这么开始了,关于这次合纵攻秦,史书上称之为五国攻秦,哪五国,齐、楚、燕、韩、赵,事实上呢,此时公孙衍是魏国相国,他号召攻秦,魏国不可能不参加,所以称之为六国攻秦则更恰当些。

简单点说,公孙衍等人游说诸侯的时候,各国君王都是慷慨激昂,一副为了天下,宁肯牺牲自己,也要灭了秦国的模样。

可真到了出征的时候,楚国观望不前,齐国呢,自称还在路上,燕国呢,又是墙头草,真正出兵的,只有受秦之苦最深的三晋,即韩、赵、魏。

就这样,原本说好的攻秦拖了三个多月之久,公孙衍眼看实在等不住,于是率韩赵魏联军率先出发,只指望还想当年与齐国一起攻赵一样,战争打响之后,逼得各国不得不发兵救援。

可这回呢,事情有些意外,你想想,说好的六国合纵攻秦拖延了数月之久,这几个月内,秦国再没半点准备,那也就太无能了。

所以,韩赵魏联军在进至函谷关途中,便遭到秦军埋伏,是役,联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仓皇撤退,秦军紧追不放,一直赶到修鱼(河南原阳西南),打了个修鱼大战,一役斩首八万两千。

六国攻秦,秦国就这样取得胜利,胜利之后呢,齐、楚、韩、魏、燕五国赶紧投降。

只有赵国,这时候还硬气一些,坚持抗秦,坚持抵抗,宁死不屈。

结果呢?

六国攻秦当中的齐国,这个东方盟友,眼见有便宜可捞,便乘隙偷袭赵国,在东西两个方向前后夹击的态势下,眼见赵国就要全军覆没。

幸运的是,这时候公孙衍提前留下的后手发力了,什么后手。

秦国在出关对付六国联军之前,为了安定后方,给义渠王送去大量财宝美女,义渠王一看,这时候又巴结我,没别的,肯定是公孙衍说的那事儿开始了。

于是大肆举兵,攻打秦国后方。

秦国为了对付六国,已经精锐尽出,后方没留下多少兵力,这时候义渠打了过来,眼见就要有灭国之危,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还顾得上收拾打残了半条命的赵国吗。

于是,自然赶紧撤退。

秦国一走,赵国才算松了口气,这才有机会从从容容的对付齐国了。

所以:六国攻秦,五国投降,一国坚持却被盟友偷袭,诸侯合纵就这么厉害

这样的合纵,能灭得了秦国吗。

战国时期,一次声势最大,也是对秦国威胁最大的合纵就这样结束,而这种失败,还真不是公孙衍无能啊。

从此以后,公孙衍就再也折腾不起多大风浪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汉本可统一天下!因诸葛亮最不该杀这几位大将!来看看都是谁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不杀哪三个人蜀汉不会灭亡,诸葛亮一生中错杀哪2个蜀汉大将,诸葛亮治理蜀汉有哪些政策

    诸葛亮虽然聪明,但毕竟年纪大了,一个人支撑蜀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带兵打仗除了要有好谋士以外还要有好将领,蜀汉的失败和将领离不开关系。诸葛亮在掌权期间斩杀了蜀国三位赫赫有名的将领,如果他们还活着,蜀汉的结局可能会发生变化,不知道孔明先生有没有后悔杀掉他们。一、纸上谈兵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非常顺利,是

  • 成语高手韩信,是跳槽达人更是中国最有故事的男人,却没真心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是现在的江苏淮阴人,约生于秦始皇十七年。撰写《史记》和《汉书》的两位史学家对韩信的评价有所不同。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很高,认为韩信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楚汉相争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班固则对韩信评价不是很高,而且还是汉王朝的反叛者。韩信不光是关联成语故事最多的人多,用现在流行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的韩信

  • 勾践父王之墓,从古至今接连被盗,发掘现场惊现8米长盗洞 第二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青膏泥是一种颗粒很细的粘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英石,这种材质密度很大,能够很好的隔绝水分起到密封的作用,如此规模浩大的工程,说明古墓的规格绝对不一般。然而,让考古人员绝望的是,除了事先发现的三个道路又出现了七个巨大的道洞,几个圆形道洞一字排开,分布在风土的东西向中轴线

  • 史上唯一被腰斩的公主!刽子手都不忍下手!汉武帝为何如此狠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武帝腰斩女儿后悔吗,刘陵公主与汉武帝,历史上汉武帝杀了多少人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古代公主即便是犯了错,最多也就杀头,为何这位公主会被实行腰斩这种刑罚,当皇帝的是不是太残忍了点?这位公主到底是谁?为什么皇帝要痛下杀手?其实这位公主曾经受过汉武帝刘彻的宠爱,本来是掌上明珠的他却因为他人的诬蔑让刘彻起了疑心,最后被腰斩了。这位公主就是汉武帝的长女——卫长公主。这位长

  • 刘备未见过诸葛亮,却甘心三顾茅庐,揭秘诸葛亮究竟因何而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的画面,刘备和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中的形象

    刘备有魅力,诸葛亮有才华,时间久了就聊上了,不一定每次都是刘备上门,诸葛亮也到刘备那里去过,只不过相对而言诸葛亮身份比较低,在出师表上肯定要突出先帝的礼贤下士和自己感念于这份君臣情义,所以只说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两个人当时应该是没有那种明确的君臣关系的,毕竟刘备从属于刘表,刘表死后从属于刘琦,他自己

  • 濮上之战齐国获胜,历史会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而周公的预言可以说是相当准确,齐国很快就在齐桓公时代,在诸侯之中取得了霸主地位。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虽然说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仲出色的治国才能。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齐国如果本身没有足够强大的国力。[var1]那管仲能力再强,能够取得的成就也是有限的。齐国的强大一直持续到战国时期

  • 屈原2363周年诞辰,秭归推出“正月初七”文化品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通讯员 周华山 邹媛屈原自述寅年寅月寅日出生,郭沫若先生推算为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屈原故里湖北秭归人民将正月初七作为纪念屈原的重要日子,每逢正月初七,屈氏后裔们自发聚于凤凰山屈原祠、乐平里屈原庙前,以拜寿之礼纪念屈原,以证“屈原永远活在家乡人民心中”。[var1]癸卯年正月初七(2023年1月2

  • 刘备入川,庞统的上策可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211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蜀襄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在此时劝刘备图取益州。刘备遂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城时,。张松、法正、庞统皆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初来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轻举妄动为由拒绝。刘璋上表推荐刘备代理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配给刘

  • 解州燕池与晋国的“支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郅氏祖本是晋南汾河小国,后为晋国所灭,后并入晋国,人称“荀氏”。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大夫,名叫“荀息”。,是荀氏后裔。我们知道的著名成语是“错路灭虢”,讲的是晋国借用豫国的方式攻打虢国。这件事发生在晋献公时期,而制定这个计划的人就是荀息。晋献公死后,将太子奚齐托付给荀息。晋

  • 三国时期曹操家族最后为何无人可用,看看曹操死后曹丕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曹家到后来为什么无将可用?曹魏的江山其实从曹睿去世起就不再姓曹了,或者说只是暂且挂在曹家名下而已,曹操创业之时,他的权力架构是谯沛曹氏武将集团掌军,加上颖川文士集团掌文,可以说他就是靠着诸曹、诸夏侯的宗族势力帮助才起家的,枪杆子是不能握在别人手里的,把军权交到自己人手里是不用选择的选择。 总结 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