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青膏泥是一种颗粒很细的粘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英石,这种材质密度很大,能够很好的隔绝水分起到密封的作用,如此规模浩大的工程,说明古墓的规格绝对不一般。然而,让考古人员绝望的是,除了事先发现的三个道路又出现了七个巨大的道洞,几个圆形道洞一字排开,分布在风土的东西向中轴线上,并且第六个道洞的直径竟然达到了八米。盗洞之间并没有互相串通,并且很可能已经打进了墓室。如此大规模的盗取,为什么没有一点察觉,难道这七个盗洞并不是现代人干的,就在考古队员清理道洞底部的填土时,发现了一只锈蚀严重的铁块,这种铁块很显然就是古代的某种工具,只是为什么它会出现盗洞中呢?难道是当时盗墓贼留下的盗墓工具,在南方,铁器的出现大约在战国末期,而这七个盗洞难道发生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考古界流传着这么一个名言,叫做十墓九盗,并且十墓九空,考古人员似乎做好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准备。
[var1]
经过了七个月的挖掘,印山大墓的真容终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整个墓室东西长三十四点八米,南北宽六点七米,并且断面呈现出罕见的等腰三角形。然而经过古代和现代数字盗墓贼的洗礼,这巨大的墓室中,还能留下古人的哪些遗物呢?而古墓的主人又会是谁呢?如何进入破损的墓室中成为了专家们棘手的问题。专家们决定通过盗墓贼留下的盗洞进入墓室。经过盗洞,考古人员进入墓室,墓室中除了没有被盗洞破坏的中后部还存在一定的空间,其他的地方都因为盗墓贼的破坏,堆积了厚厚的泥土,泥土下面是否还存在着墓主人的宝物?在墓室中部的东北侧,突然出现了装尿素的编织袋和针织手套,这说明现代盗墓贼曾进入墓室中。专家们也感叹,盗墓贼的胆量,古墓顶部盗墓是有二十米左右,而盗墓贼挖掘的盗洞随时都有塌陷的危险。专家们相信,虽然古墓经过了古今多次的盗掘,但依然会残留着随葬品。
[var1]
青铜礼乐器是夏商周三代各国的重器,也是先秦大墓中标配的随葬品,而在印山大墓中,竟然没有发现一件,甚至连青铜器的腐烂痕迹都没有留下。但是出土了两件精美的玉器,玉器是一种玉石做的钩子,整体形状像是一个龙头,专家推断这种钩子是挂青铜乐器的。这似乎表明墓中原来存在大型青铜陪葬品,后来又在墓室中发现了数个泥土包裹的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