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州燕池与晋国的“支氏”

解州燕池与晋国的“支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08 更新时间:2024/2/18 14:37:57

郅氏祖本是晋南汾河小国,后为晋国所灭,后并入晋国,人称“荀氏”。

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大夫,名叫“荀息”。

,是荀氏后裔。我们知道的著名成语是“错路灭虢”,讲的是晋国借用豫国的方式攻打虢国。这件事发生在晋献公时期,而制定这个计划的人就是荀息。

晋献公死后,将太子奚齐托付给荀息。

晋献公死后,晋国爆发内乱,太子奚齐被大夫里克所杀。荀息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卓子为国君,卓子也被里克所杀。荀息觉得自己辜负了晋献公的信任,于是也自杀了。曲沃寻村有寻喜墓,临汾乡宁阿江畔的白山也有寻寻墓。

[var1]

晋文公时,建立了三军:中央军、上军和下军。每个军队都有“将军”和“助手”。这三位将军和三位副手被称为“六卿”,是晋国最有权势、最有权势的官员。

晋景公时期,晋文公的孙子荀息的孙子“荀临甫”为中军大将军,荀氏成为晋国地位最高的正卿。因为中军也叫“中兴”,所以林寻父亲的一位后裔就以“中行”为姓,而中兴家族后来也是金朝清氏家族,地位很高。荀息还有一个孙子,是荀林父亲的弟弟,名叫“荀寿”。荀寿后来也成为了晋国的大臣,是位阶最高的“六臣”之一。

寻寿的封地在“志”,故以“志”为氏。从寻寿开始,寻氏之中又多了一个“知氏”。

[var1]

[var1]

荀寿死后,谥号“庄”,后人也称他为“知庄子”。

植庄子寻寿钟爱的“植”在今山西永济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括地志》说,寻寿所筑的直石城在蒲州。蒲州当时在今永济。直石镇在永济峪乡西北部,在永济峪乡与运城临沂之间。

直石市又称界梁市,汉唐时属“解县”,五代后称“解州”。

解州的另一特产是产盐。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讲到了解本州制盐。解州盐池方圆120里,是群山之间的盆地。下大雨的时候,即使下了很多天雨,周围山上的水也全部流入盐池,盐池不会溢出。大旱缺水,盐池不干。盐池位于今运城中条山北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操家族最后为何无人可用,看看曹操死后曹丕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曹家到后来为什么无将可用?曹魏的江山其实从曹睿去世起就不再姓曹了,或者说只是暂且挂在曹家名下而已,曹操创业之时,他的权力架构是谯沛曹氏武将集团掌军,加上颖川文士集团掌文,可以说他就是靠着诸曹、诸夏侯的宗族势力帮助才起家的,枪杆子是不能握在别人手里的,把军权交到自己人手里是不用选择的选择。 总结 到了

  • 从秦国历史地图变化,看大秦如何从牧马奴隶到一统华夏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历史版图变化,大秦一统六国地图,秦国发展史动图

    秦王嬴政,一统华夏,百万秦军,扫灭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开创旷古未有之伟业。可是,大秦最初却是周朝治下的前朝罪臣,被发配西北,从放牧起家,后受封50里小城,在西北呼啸的朔风中,与西戎各族血战,一步一个脚印向东发展。其中艰难困苦不言而喻,让我们通过大秦历代疆域变化,感受赳赳老秦的奋斗历程。1、发配西

  • 孙皓入洛阳,东吴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天纪四年(280年)春,孙皓命丞相军师张悌、护军孙震、丹杨太守沈莹率兵三万渡江北上。面对晋军如泰山压顶般的攻势,这次东吴集中了最后的可用之兵,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做最后一搏,准备与晋军王浑部展开决战。濒临绝境的东吴竟然还能主动出击,此举倒是令晋军始料未及。当时吴军进兵迅速,已经通过牛渚矶渡江北上抵达历

  • 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崛起的雄主赵武灵王,却活活把自己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本名赵雍,是赵肃侯的儿子,十五岁就继承了王位。而他刚一继位,就面临着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的考验。赵肃侯生前一直在与魏国交战。赵肃侯刚死,魏国就联合齐,楚,燕,秦四个国家,以参加葬礼为名,组成联军,企图颠覆赵国。对于各国而言,赵国似乎已经是自己嘴边的一块肉,赵国的灭亡也仅

  • 征战37年没输过,杀神白起被“兵仙”韩信瞧不起:他不懂兵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起厉害还是韩信厉害,白起与韩信谁的战绩好,韩信与白起谁厉害

    反观白起,他则采取歼灭战,不以攻城夺地为目标,而是摧毁敌军为主要手段,针对败逃的敌人更是穷追猛打。这2人恰好是作战理念相反,韩信才讨厌白起。 二、白起空有勇猛却谋略不足 再者,白起原先只是普通的士兵,之后靠着自己的勇猛和战功,慢慢当上将军,造就他空有勇猛却谋略不足,从长平之战中可以发现,当时60万秦

  • 从“三家分晋”到“三国归晋”-聊聊春秋晋国家族博弈简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曹魏265年灭亡,曹魏禅让,封陈留王。蜀汉263年灭亡,蜀汉投降,封安乐公。孙吴280年灭亡。孙吴投降。封乌程侯。依次递减。为何三国会归晋?表面上说的是汉朝合久必分到晋朝的分久必合。其实更是影射了600多年前三家分晋。[var1]这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战国的开端,当年司马

  • 早就想杀韩信,刘邦为何不亲自动手?学者揭露背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据史料记载,韩信是被吕后叫进宫里处死的。(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据史书记载,当年攻下齐国之后,韩信曾向刘邦讨“齐王”的称号,刘邦当时就大动肝火,认为韩信野心太大。前204年,刘邦派郦食其游说齐国结盟,齐王田广答应,留下郦食其加以款待。此前韩信已奉刘邦命攻齐,在得知郦食其成功说服齐国以后,原

  • 什么是春秋霸主?试论成为春秋霸主的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霸主是哪几个,春秋时期霸主都有谁,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政权的日渐衰落,诸侯之间的争雄称霸更加激烈,人人都想填补周天子权势的空缺。各个诸侯国采用不同的方式或尊王攘夷、或联姻结盟,从而增强国家实力,以期能在春秋社会有立足之地,称霸九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春秋时期的各大诸侯国轮番成为霸主,左右春秋局势。春秋时期的霸主指什么?如何才能成为

  • 为何诸葛瞻临终前会感叹没能压制父亲诸葛亮生前赏识的名将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意思就是说诸葛瞻认为自己在内不能除掉蜀国奸宦黄皓,在外不能压制姜维,还没能守住蜀国门户,所以他自认为有三宗罪而没脸逃回成都。这也就让人很费解,姜维明明是蜀国名将,还是诸葛瞻的父亲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和赏识,按理说两人的关系应该很不错,为何诸葛瞻会把姜维也列为蜀国败亡的原因之一呢?

  • 五国合纵伐齐次年,林中之战突然爆发,证田文才是合纵最强推动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田文对秦国的贡献,吴起与田文,大秦帝国田文

    [var1]经过这场危机后,环顾四周魏安釐王发现,唯有救过自己的秦国还能交往。于是,他就想与秦结盟一起讨伐韩国,以求秦国归还魏国故地。范雎入秦后,秦国对外就采取了“远交近攻”策略。韩、魏都是秦国近邻,也都是秦国的攻伐对象。这时魏安釐王还想着与秦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魏国大臣朱己(《史记·魏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