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王亲手扶持一秦王,万万没想到后来被坑杀40万人·读《史记》16

赵王亲手扶持一秦王,万万没想到后来被坑杀40万人·读《史记》16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76 更新时间:2023/12/31 8:17:16

[var1]

君位风波

秦武王去世的时候才22岁,没有子嗣,但他有7个兄弟:长兄庶子嬴壮,二哥庶子嬴雍,他自己排行老三,但是嫡长子,四弟嫡子嬴稷,五弟嬴通,六弟嬴恽,七弟嬴悝,八弟嬴芾。

既然没有子嗣,便要从一众兄弟中选出一个当国君。选谁?秦武王死前没有说,这下可就热闹了!

[var1]

秦武王是惠文后所生,作为嫡长子继位。但大约惠文后在秦惠文王在世时不太受宠,只有一个儿子。母以子贵,国君儿子自己把自己玩没了,拖累老母亲受苦啊!惠文后伤透了脑筋,最后决定拥立庶长子嬴壮。

[var1]

关于嬴壮的身世,时下有很多说法。

有很多人说,嬴壮是秦武王的一母同胞的哥哥,笔者只能表示呵呵!嬴壮当时是秦国的庶长。什么是庶长?谁能当庶长?王族没有担任国君的子嗣才能当庶长。嬴壮年纪比秦武王大,如果嬴壮是嫡长子,大约他应该才是秦王。

还有人说,嬴壮是秦武王的弟弟,又说嬴壮当时已经26岁了。试想一下,秦武王死的时候才22岁,怎么就多了个26岁的弟弟出来了。就算嬴壮是弟弟,那同样是弟弟的嬴通、嬴恽都当了蜀侯,嬴壮只当了个庶长。根据商鞅变法制定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左庶长是第十级,关内侯是第十九级,彻侯则是第二十级,这级别差得有点多啊!所以,嬴壮是庶子无疑。

时下还有电视剧说,嬴壮是秦孝公的兄弟嬴虔的子孙。这怎么可能!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离世时,还留了8个儿子呢,怎么排也排不到嬴虔的子孙啊!惠文后就算再糊涂,也不可能去拥立嬴虔的子孙吧?能有竞争力?

笔者认为,大约秦惠文王在大婚前的确有一个相好,得了嬴壮这个儿子,只能算是庶子。所以惠文后选择嬴壮,大约是自己作为后宫之主,既然已经没有亲儿子,那就认一个养子。

秦国历史上,还真有认养子保富贵的例子:秦庄襄王异人,作为夏姬的儿子,也是通过认华阳夫人为老母亲,成了新的秦王。

就这样,嬴壮作为庶子,有了惠文后认作养子,给了身份,便有了一争王位的可能。但秦国国内,则没那么平静。

秦惠文王还有一个妃子——大名鼎鼎的芈八子!芈八子想立自己的儿子嬴芾。她也有牌:胞弟魏冉在秦国为将。

[var1]

当然,真正让惠文后推荐的嬴壮与芈八子推荐的嬴芾有得一拼的,是秦国大臣之间的分歧。当时的右丞相樗里疾觉得,惠文王还有嫡子,这又认一个养子,有点坏规矩;而左丞相甘茂则认同惠文后的做法,支持嬴壮继位。朝堂之内争得旗鼓相当,这时赵国也来横插了一脚。

[var1]

当时赵国当政的是赵武灵王。这个锐意进取的君王,正面对着攻占中山国的恶战,此时最需要西边安定。如果能扶持一个亲赵的秦王当然最好。赵武灵王挑来挑去,决定扶持当时在燕国作人质的嬴稷。

就这样,惠文后拥立嬴壮,芈八子拥立嬴芾,赵武灵王拥立嬴稷,三股势力就差打起来了。

嬴稷归位

赵武灵王通报秦国,要武力护送在燕国作人质的嬴稷回国登位。

嬴稷也是芈八子的儿子,只是惠文王在世时不太受待见,远远儿地安排去燕国过起悲惨的人质生活了。现在赵国横插一杠子,国内同不同意,还很难说。

关键时刻,芈八子果断改而支持嬴稷——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推谁不一样。芈八子是个统战高手!

[var1]

咱也不知道赵武灵王有什么手段,对秦国君位之争有多深的影响,反正国内正争得旗鼓相当,赵国这一出手,就成了压垮惠文后的最后一根稻草。

《史记》中说,因为嬴稷有叔叔魏冉的支持,所以成功登位。其实魏冉哪有那么大本领。

公元前306年,嬴稷就这么糊里糊涂地登位了,史称秦昭襄王。

垂帘听政

秦昭襄王嬴稷生于公元前325年,登位时只有19岁,还未加冠。于是,芈八子干脆来了个垂帘听政,成了实际上的秦王。

[var1]

芈八子摇身一变,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太后的人——秦宣太后。宣太后涉政之初,秦国朝堂乱得很。此前因为拥立新秦王的事,朝臣分作两派,斗得旗鼓相当,即使嬴稷登位之后,反对他当秦王的还大有人在。为了巩固胜利果实,宣太后安排魏冉为咸阳将军。

甘茂此时就很尴尬了,自己此前那可是鼎力支持嬴壮的啊!于是甘茂找个机会,逃到齐国去了。宣太后顺手就让王叔樗里疾为左丞相,进一步巩固了胜利果实。

宣太后步步紧逼,惠文后也没有闲着。人嘛,你从一出生就给他说:你是个凡人,大约他也就认了;活到一半,突然告诉他:你能成仙,哪个人不会心动?第二年,嬴壮干脆纠集大臣、王族造了宣太后的反。

可惜咸阳将军是魏冉,人家时刻盯着呢!反叛失利,惠文后、嬴壮双双领了盒饭。

[var1]

所以,还是人家甘茂会做人。斗不过,跑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老烟枪多句嘴

年轻人还是不要太横,连秦武王的老母亲都在他死后被欺负成这样,咱普通人不更得遭罪么!白发人送黑发人,从来都是大悲剧。

公元前303年,秦昭襄王亲政了。这个春秋战国史上最能活的君王,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等,以一己之力斗垮了山东六国,为秦始皇横扫六合完成了全部准备。

赵武灵王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扶上岗位的这位秦王,数十年后,会为山东列国敲响丧钟,他一手策划的长平之战,更是以40万赵卒被坑杀而告终。

[var1]

试想一下,如果赵武灵王有上帝视角,他还会帮助这样的一位劲敌登位吗?

真正的胜负在于自身。赵武灵王对秦国的苦心经营,终于还是没能经受住历史潮流的席卷。

秦昭襄王亲政后又会如何经略秦国呢?请关注下集:楚国的噩梦。

(未完)

一壶毛尖一包烟,一本《史记》翻半天。原创不易,请多支持!

更多文章

  • 东晋元帝-司马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元帝司马睿照片,司马睿简介,司马睿的亲生父亲是谁

    司马睿,字景文,河内(河南)温县人,为东晋开国皇帝。其曾祖父为西晋宣帝司马懿,曾祖母为司马懿的伏夫人;其祖父是司马懿的第三子琅邪武王司马伷,其祖母是诸葛诞的长女;其父是琅邪恭王司马觐,其母是征西将军夏侯庄之女夏侯光姬。西晋武帝咸宁元年(丙申,276年),司马睿出生洛阳。降生之时,有神异之光将室内照得

  • 前有五胡乱华,后有安史之乱,不是什么人都能团结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胡之乱和安史之乱哪个严重,五胡后来哪去了,安史之乱完整版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被捧为了“新时代圣经”,人们每当在聊历史的时候,一旦涉及到族群的生存战争,便会有人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到:“以前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咱们古代的历史,还涉及到了现代历史,当初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如

  • 1917年溥仪复辟,康有为想当宰相!瑾太妃:大清未有无胡须之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有为和溥仪,溥仪时期的晚清重臣,10分钟从上古之战看到溥仪退位

    张勋高调复辟 1917年,清朝旧臣张勋带了5000名有辫子的士兵,借口调停黎元洪和段祺瑞二人的矛盾,堂而皇之地进入北京城,并急电各地的大清遗老们汇聚京城,共举复辟大业。6月30日,张勋率众召开御前会议,第二天撵走了黎元洪,给退位已经5年的溥仪穿上龙袍,打扮一新地抬上了龙椅。众人跪拜,大呼万岁,按照溥

  • 为何朱元璋墓600年无人敢盗,康熙见一次拜一次,背后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在丧葬习俗上是非常重视的,讲究的是“入土为安、死者为大”等理念,还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所以每当亲人去世,后辈子孙都尽量给其风风光光的葬礼,尤其是那些王公贵族,他们更是会花费巨额的财富为自己打造陵墓,装饰的如宫殿一样,虽然说这样确实是足够体面,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那就是容易引来盗墓贼

  • 华妃被贬为答应后,为啥没一个宫女敢为难她?看看雍正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三五七言》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描述了这世间太多为情爱所伤之人,的确,男女初识总是美好的,可惜这种感情到最后都会破灭,只恨如果知道会如此煎熬,倒不如从一开始从未相知。而在宫廷斗争剧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甄嬛与果郡王这一对,应该就是

  • 李世民登基后,为啥要强占弟弟的媳妇,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下一代谁登基,欧阳飞燕给李世民说铁牛是他弟弟,李世民是杀了弟弟当上太子的吗

    可是人无完人,李世民也有许多被后人诟病的地方,其中玄武门之变以及他强占李元及妻子的事情,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当然关于他强占自己兄弟妻子的原因,人们也曾有过诸多猜测,那么李世民为何强占弟弟李元吉的妻子,难道只是因为李元吉妻子的美色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李世民强占弟媳的故事。世兄称帝,李世民的称

  • 康熙玄烨即位后,他的兄弟们的结局是怎样的?网友:看完甚感欣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玄烨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一共有6个兄弟,大哥牛钮是顺治皇帝的长子,三个月大就夭折了,二哥福全是顺治皇帝的次子,他之所以未能即位,是因为有一只眼睛残疾了。康熙是顺治皇帝的三子,荣亲王是顺治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荣亲王的母亲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董鄂妃,董鄂妃生下荣亲王以后,顺治皇帝非常的高兴,并立他为皇太

  • 唐朝的一次科举取消,铲除了近千年的毒瘤:踏尽公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你不觉得,人的未来不因出生而限制,靠自己的拼搏进取实现阶级跨越,难道不比那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更有魅力吗?其实古代中国也有贵族,只是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注定要将其扫进历史堆里,至于贵族们不愿,也无怪乎黄巢要踏尽公卿。一、科举取消九重丹诏下尘埃,深锁文闱罢选才。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自

  • 年羹尧的蒙古小妾们最终下场如何?现在就告诉你,网友: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年羹尧为什么喜欢蒙古小妾,年羹尧的死因,年羹尧残忍吗

    这时年羹尧自知已大难临头,于是便着手安排自己的小妾,要知道年羹尧的蒙古小妾可是有不少呢,但是他就只为其中一位小妾做了安排,其实也不是别的小妾年羹尧不喜欢,而是这位小妾年羹尧太喜欢了,更不用说这位小妾当时还怀有身孕了。这位小妾的名字叫乌云其其格。民间也有关于年羹尧这个小妾的传说。有人说年羹尧预感到自己

  • 西晋孝愍帝-司马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邺,一作司马业,字彦旗,为西晋王朝第四任皇帝,亦为末帝。司马邺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其父为司马炎第23子吴王司马晏;其母荀氏,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为西晋时的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荀勖之女。西晋惠帝永康元年(庚申,300年),司马邺出生。后来出继秦王司马柬,故袭其爵。司马邺9岁时,封散骑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