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其实这才是曹操的精明之处!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其实这才是曹操的精明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61 更新时间:2024/2/11 17:44:24

那么曹操为何不下令军队向草船发射火箭呢?那样诸葛亮岂不是要全军覆没。曹操为何不这么做?其实,这也正是曹操精明之处,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讲讲这是为什么?

朋友们,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向曹操“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而不是诸葛亮,而且也未没发生在“赤壁之战”时。

罗贯中老先生借用东吴孙权的事迹,就是为了要颂扬诸葛亮的超人智慧。

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真实的“草船借箭”:

据《魏略》记载,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数十万大军在濡须(今安徽无为县)对峙。

久攻不下的孙权心中烦躁,就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曹军水寨前探看虚实,被曹军发现后一顿万箭齐发。

孙权所乘坐的大船几乎被射成刺猬,船上插满了箭,船就向一边倾斜,差点就沉到水里。

幸好孙权冷静指挥,下令大船掉头,使“箭均船平”,有惊无险的脱身返回,还白拣了一船箭回来。

这就是历史上孙权与曹操“濡须之战”。

而在罗贯中老先生《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却变成了诸葛亮:

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于是孙权便想和刘备打算联手抵挡曹魏。

谁知孙权手下大都督周瑜,虽然智勇双全,但心胸狭窄,特别妒忌诸葛亮的聪明才干,总想找机会除掉诸葛亮。

周瑜借口说军队需要大量的箭,让诸葛亮在10天之内造出10万只箭。

却没想到诸葛亮说不用十天,只需三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出10万支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于是,周瑜直接便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军令处罚,自己也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结果两天过去了,不见诸葛亮有一点造箭的动静。

周瑜心想:诸葛亮肯定造不出来了,到时候你就等着受罚吧。

周瑜为了谋害诸葛亮,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又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后,诸葛亮便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支箭?还望先生救我!”

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道:“你自取其祸,教我如何救你?”

诸葛亮不慌不忙的说道:“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要30个士兵。

船还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再支立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支箭上交。

不过,这件事千万不能让你家周瑜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验了。”

到了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邀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诸葛亮吩咐把士兵用绳索把船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晚上江上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对面都看不见人影。

在距离曹操军营咫尺之遥的时候,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摆出要进攻的姿态。

曹操以为东吴军队来进攻,又怕雾大中了埋伏,就连忙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一起向江中放箭。

只见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继续受箭。

这时天快亮了,太阳也出来了,雾马上就要散了,诸葛亮下令让船队赶紧往回开。

20条小船满载而归,两边的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也有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箭的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在临走的时候,诸葛亮还让大家一起喊道:“谢谢曹丞相借箭”,此时,曹操才知道自己上了当。

当鲁肃回到吴营后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朋友们,这个就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那么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射诸葛亮的草船呢?是不是罗贯中老先生在此处有所疏漏呢?

其实不使用火箭,这也正是曹操的聪明之处,为什么呢?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讲讲:

第一、火箭准确度不够;

火箭要比普通的箭沉一些,因为火箭的箭头都包裹了油布,所以射程要比普通的箭短一些。

火箭使用的场合多用在攻坚和阵地战,以及摧毁军事目标(如粮仓)为任务的战斗中。

还有,当天晚上江面上的风很大,肯定会影响火箭的精准度,大量的火箭会直接掉入水中,并不能将船只点燃,所以曹操没有选择火箭;

第二、火箭制作不容易;

想要制作一只火箭,程序非常繁琐,而且成本也是相当大的。

首先,要用油布缠绕在箭矢之上,然后再沾上一些火油,最后再将其点燃、发射。

还有,在三国年间油脂很金贵的,在当时榨油提炼技术很是低下,主要用的是动物油脂,要用水煮法来提取,费了很大劲才能提取出一丁点油脂。

所以像火箭这种“高成本装备”,也只有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才用。

第三、火箭容易误伤自己;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江上的大风对曹操阵营来说是逆风。

如果贸然的使用火箭,虽然将敌方的船烧着了,诸葛亮等人可以乘小船逃走。

而带着火的大船可以直接冲向曹军阵地,肯定也会给曹操带来惨痛一击,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第四、使用火箭会暴露目标。

火箭自身带有火花,弓弩手射出火箭后,火光会将岸上的情况照的清清楚楚。

曹操本来就害怕有伏兵,射出火箭之后,火光就会先暴露自身位置,岸上的部队就成为江中射手的活靶子,这无疑又是一个愚蠢的行为。

所以说,曹操这样行事缜密的人,怎么可能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因此,曹操选择发射普通的箭,无疑都是即经济又最稳妥还最聪明的选择,他只要使用弓箭把船只逼退即可。

结语:

一场“草船借箭”既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又可以了解曹操的阴险狡猾。

“草船借箭”也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诸葛亮也正是利用了曹操的疑心才得手,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过人胆识和智慧。

更多文章

  • 孔子,真的没有“周游列国”,他是在“疲于奔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多少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周游列国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有多大

    说起他的故事,大家总是会提到他“周游列国”。我不知道这个词是谁先提出来的,搞得好像孔子在游山玩水一样,甚至还有人说,孔子是在搞“全球巡演招生”。其实,真正的孔子,远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潇洒,他在外漂泊了14年,辗转去了6个国家,中间3次遭到追杀和围捕,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重用。他不是天生的圣人,他也曾

  • 创业学三国,治世靠关公:清廷为何把关帝庙修在了避暑山庄大门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帝庙是阴庙还是阳庙,三国十大经营智慧,三国背后真正的谋略

    1.清朝皇帝的时候,由西大街头牌楼到火神庙的这段儿御道,被称为十里长街,而从火神庙到丽正门,不足五百米的距离中间,有一座关帝庙,与宫墙最近处仅20米,是一座少有的坐西朝东的庙宇。这座关帝庙始建于雍正十年,最初是热河厅邀集地方商民及百姓出资修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诏谕重修此庙,将原来

  • 被汉朝打败的匈奴人,和入侵西方的匈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过去的两百年间,传统上认为汉代与中国人长期交战的匈奴人和入侵古罗马,从而开启欧洲文明的匈奴人是同一个民族。18世纪法国历史学者德金首次将这两个匈奴联系在一起,因为在拉丁语文献中,罗马人称欧洲匈奴为匈尼人(拉丁语:Hunni),这两个匈奴都有相同的开头名,几乎一样的读音。1902年英国考古学者马尔克

  • 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唐朝:用唐朝皇帝列表介绍,讲述唐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历代皇帝历史评价,唐朝最强盛的时期是哪个皇帝,唐朝各个时期的皇帝

    1、简介唐朝(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

  • 汉宫里的另类宝贝,王莽的头骨,被精心保存了近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莽头骨复原图片,王莽与赵飞燕,王莽货布120万是真的吗

    汉代的皇宫里,一直保存着两件宝物,一件是斩蛇剑,另一件孔子木屐。到了东汉时期,皇宫里又多了一件宝物,那就是王莽的头骨。这三件宝物一直保存在汉朝的皇宫内,是传世之宝,其中王莽的头颅最为特殊,因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并没有保存人头骨的习惯,因此王莽头骨也就成了最特殊的存在,知道西晋元康五年,洛阳武库大火,

  •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奸巧语 市井气,口蜜腹剑李林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奸诈的狡辩巧语、下流肮脏的污秽之词、街头无赖的流氓粗俗的语言,这些都要尽力的去避免不要说,如果有说脏话的习惯,要抓紧戒除掉。口蜜腹剑李林甫《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空元年》记载,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李适之拜相后与李林甫争权,但因性格粗疏,

  • 草船借箭并不是诸葛亮的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草船借箭是不是诸葛亮借的,诸葛亮的故事草船借箭简短,为什么诸葛亮草船借箭不用火箭

    √‘一这一年,曹操率领大军与孙权对阵濡须,为掌握战争主动权,曹操趁夜向孙权军营来个偷袭,结果孙权早料到曹军会这样,把曹操打得大败。曹操退城之后,孙权来探曹军老底,他下令士兵加强戒备,没有命令一律不许射箭,孙权看曹操箭都不敢发一只,嘚瑟的走了几个来回后大摇大摆的回去了。但在《魏略》记载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 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就弃之不用,后人视他为辉耀千古的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就是唐朝初期名将苏定方。《新唐书》记载,苏定方老家是冀州人,即现今河北一带,后来举家搬迁到陕西兴平落户。当时适逢隋末唐初,四海鼎沸,战火连天,各地军阀林立,盗匪横行,平民百姓饱受摧残杀戮之苦。苏定方他父亲苏邕是一条好汉,不忍坐视乡亲父老生灵涂炭,出面组织起一支乡勇团练,“率里中数千人为本郡讨贼”

  • 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吗,秦始皇,李斯为何不帮女婿扶苏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原来,在《史记》这本书中,前后2次提到过始皇的身世,可是呢。。。前后不一: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而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却变成了:“

  • 穷书生请李隆基吃了一顿驴肉,还说了8个字,被李隆基封为赵国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死了四十多年后,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大周,大唐社稷至此江山易手,沦为他人囊中之物。武则天登基称帝,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一个后果是李唐皇室成员遭到武则天的大肆屠戮,所剩无几。还有一个后果更为严重,唐朝皇族的皇后公主们,耳濡目染之下,都对武则天羡慕不已,一大批“小武则天”由此诞生。这种局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