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女皇武则天竟然是姬发后代,其祖先追溯到黄帝

女皇武则天竟然是姬发后代,其祖先追溯到黄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61 更新时间:2024/2/9 15:17:29

一代女皇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凭借计谋一步步登基,最终成为千古第一女帝,建国号为周。她为什么建号为周呢?这竟然和她武姓先祖有关。

姓氏由来

自古以来,华夏姓氏起源甚广,或因受封地而得姓,或由神话故事而成姓,但最开始的姓氏分为并非一个字,而分为姓和氏两个字的。

最早社会,姓源于母,氏源于父。比如为大家熟知的秦始皇嬴政,其实名为赵政,秦始皇实际上是嬴姓赵氏。故而大家会发现,上古八大姓都是带有“女”字为部首的。上古八大姓是指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则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

上古八大姓的名人诸多,如周武王姬发、秦始皇嬴政、姜子牙等等,炎黄二帝、火神祝融舜禹等也都是此八大姓者。

在最早母系社会中,只有姓,后来随着生理差异个人禀赋区别,男性力量强大后并建立氏族,故而产生了氏,因此当时的多数人是有姓和氏两个的。

武则天是姬发后裔

武则天身世众说纷纭,在《旧唐书》中说其家祖曾是唐朝国公,曾帮助唐高祖建立政权,为其提供帮助。也有野史说其父是一介草民,或说其家是卖豆腐的。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旧唐书》

武则天的武姓是可以肯定的,其登基后先后将其父、其祖父等追封为皇帝。并且在登基后对外宣称自己是周武王姬发后裔,因而建国号为“周”。

武姓起源说法有许多,其中最令人信服有所记载的是这几种说法。

1、武姓起源与姬发后代周平王的儿子。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 , 曰武 , 遂以为氏 。 "——《姓纂》

意思是周平王的儿子姬武在出生时,手掌中带一特殊纹路,其形像"武",因此之后不但他自己本人以武为名,而且其后子孙更是以武为姓。

2、武姓出自夏臣武罗

出夏臣武罗——《世本》

夏有国为武罗国,其子孙因而得姓为武。

另外还有说武姓源自于商王武丁之后,以及源自于春秋宋戴公之后的说法。

如果武则天真的是姬发后人,那她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黄帝。轩辕黄帝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也是五帝之首,被称为“人文初祖”。其本姓为“公孙”,后来因为长期居住在姬水,而改姓为姬。因此姬姓的得姓始祖为皇帝。

结语

武则天自称是姬发后人,是姬武的第40代子孙,其登基后将姬武追封为“康皇帝”,将姬昌追封为“文皇帝”,并且建国号为周,这一系列操作和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名正言顺,体现自己为华夏正统。另外这也是对李唐王朝自称老子李耳后人的攀比。

武则天武姓后裔的故事就此讲完,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赞评论关注一下,愿与诸君同谈历史,共讨人生。

更多文章

  • 地缘政治的失败:作为战国的第一个霸主,魏国为何会走向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魏文侯的成功之道要想了解魏国是如何衰落的,就必须先了解魏国是如何崛起的。魏的先祖为西周宗室毕公高的后代毕万,西周末期,西戎占据其封地,毕万被迫投靠于晋献公。前661年,晋献公下令毕万灭姬姓魏国,于是魏地就成为了毕万封地。前636年,毕万之子魏犨因为辅佐重耳有功,于是成为了晋国的卿大夫之一。晋国虽

  • 羑里之囚:商朝之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约公元前1060年,西伯侯姬昌在周国广施仁政,引起纣王的猜忌,被纣王捉拿,囚于羑(yǒu)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史称“羑里之囚”。西伯侯姬昌是统领西部诸侯的首领,与诸侯鄂侯与鬼侯合称“三公”。姬昌德才兼备,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还自愿割让周国洛河西岸的土地,请求纣王取消炮烙之刑,获得了民心。此外,他

  • 安徽春秋战国地理:春秋战国时期安徽省境内的大大小小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徽战国时属于哪一国,战国有多少个诸侯国,安徽桐城在战国属于哪个国家

    [var1]两条河流将安徽切成三块地域:淮河以北的是皖北,长江以南的是皖南,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是皖中。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共辖宿州、淮北、蚌埠、亳州、阜阳等有5个地级市;淮河和长江之间的皖中即安徽省淮河以南、大别山—巢湖以北,包括合肥、六安、滁州、淮南和安庆共5个地级市;长江以南的安徽省皖南地区涵盖了黄

  • 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原来商民族是一个游牧特色的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商朝迁都详细介绍,商朝迁都到殷的时间

    一,先商的迁徙——游牧行国说在商朝建立之前,商国就已经存在了。根据《史记》《竹书纪年》《世本》的记载,以及甲骨文资料的佐证,商灭夏之前有十四代,这段历史被称为“先商”。先商一共迁徙了八次,《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汉代张衡《西京赋》称:“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为什

  • 晋国的邦交如何发展?谈谈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的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时期晋国史,春秋晋国是怎么被瓜分的,晋国走向衰落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是诸侯并起,群雄争霸的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并非共同强盛,他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邦交关系的处置成为各个诸侯国称霸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晋国的邦交在春秋社会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邦交关系的和谐是晋国能成为春秋霸主的原因之一。春秋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晋国的邦交如何

  • 姜子牙算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营业姜子牙换了一身新衣服,在卦馆里居中而坐,卦筒子、文房四宝都摆好,他派头十足,两边摆放着凳子和椅子。卦馆外面,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姜子牙本打算用自己的老本行赚点钱,来打理自己的生活,没成想他白坐了一个多月,连进来问的人都没有,卦馆附近其它店铺的生意都红红火火,唯独他这儿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姜子

  • 不务德而勤远略-齐桓公威望的巅峰和齐国霸业的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襄王元年(前651年),为了迎接周天子所派出的使者周公宰孔的到来,齐桓公特地于葵丘(山东曹县邵庄镇)召开盟会,邀请鲁僖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曹共公、许僖公等诸侯国君前来参会,一起‘恭迎’王使。在接受了宰孔代表天子授予自己的胙肉、彤弓矢、大輅车驾等‘赐礼’后,齐桓公与诸侯们一起盟誓,约定维护‘

  • 考古学下的夏文化与夏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夏王朝的统治区域,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的嵩山至伊水、洛水流域,另外,晋南也是夏人活动的重要地区,夏王朝的最东部边界,已经达到河南的东部与河北、山东两省的交界处。由于夏代的文字至今尚未被发现,因此目前还不能完全确认哪一处考古学文化就是夏王朝历史的遗存。不过,启动于1996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来自不同学

  • 夏朝灭亡后,其后裔都去了哪里?南方的安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桀奔南巢,南巢在哪里?关于夏朝的灭亡,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但是《史记》并没有写明白桀被流放到了哪里。不过其他史料弥补了这个短缺,《尚书·商书》载:“成汤放桀于南巢。 ”《竹书纪年》更是较为详细地记载:“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

  • 这是山海经中最大的谜团,日本最大的陵墓里面很可能是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早就有关于美洲大陆的记录,包括远古时期各个国家的传说和文明,都能在山海经里面找到记录,以及上古时期的各种奇珍异兽。山海经也是一本远古时期的世界地图,让你怀疑是不是千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统一了天下。初看山海经,你可能觉得荒诞不解,但是看完后你会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知。[var1][var1][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