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灭亡后,其后裔都去了哪里?南方的安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

夏朝灭亡后,其后裔都去了哪里?南方的安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26 更新时间:2024/1/20 18:08:13

一,奔南巢,南巢在哪里?

关于夏朝的灭亡,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但是《史记》并没有写明白桀被流放到了哪里。不过其他史料弥补了这个短缺,《尚书·商书》载:“成汤放桀于南巢。 ”《竹书纪年》更是较为详细地记载:“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

鸣条之战地图(出自《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桀和商汤进行了两次大战。鸣条之战中,夏桀战败,逃到了三朡。随后,商汤大军追来,发生了郕之战,夏桀被俘虏,于是被流放到了南巢。可见商汤并没有杀夏桀,而是将之流放。当然,上古史料多有隐晦,这里的流放也可能是夏桀逃了。

1994年,上海博物馆在香港文物市场购买一批竹简,被称为上博简。其中有一篇为《容成氏》,记载了许多有关夏朝的内容。《容成氏》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商汤灭夏的过程。根据其记载,商汤先是进攻夏朝都城,“桀乃逃之历山氏”,汤又继续进攻,双方战于鸣条,夏桀失败而“逃之南巢氏”。商汤想赶尽杀绝,又继续进攻,夏桀继续逃到了苍梧之野。

上博简记载

《容成氏》记载夏桀最初失败逃到了历山,《太平御览》卷八十二皇王部引《尸子》谓“桀放于历山”,可见古代的典籍的确会将这种逃亡美化为被胜利者“流放”。根据《容成氏》记载,夏桀中间逃到了南巢,但是商汤力图“一勿遗”(清华简),于是夏桀又逃到了苍梧之野。上古时代将南方未开发的森林地带称为苍梧之野。

那么南巢在哪里呢?在商朝,南方有一个叫做巢的方国,该国直到西周还存在。《尚书· 周书》记载周武王时“巢伯来朝”,考古学者还发现了有关于“巢”的卜辞与铭文,例如周原的甲骨文有“征巢”二字,西安张家坡西周墓中出土铜鼎铭文有“彖侯获巢,俘厥金胄,用作旅鼎” 的字样。可见西周和巢国也发生了战争。

巢湖

春秋时期,巢国最终被楚国所灭。根据《左传》的记载,巢国地处于楚国和吴国之间,和钟离国是邻国,可见其大概位置在安徽。《汉书· 地理志》记载“庐江郡居巢县”,高诱在古书中注释: “南巢, 今庐江居巢是也。”如此说来,这里的南巢氏,当时安徽合肥一带,正好是巢湖所在位置。

二,三官庙遗址——南巢遗址?

2019年,考古学家在安徽省的肥西发现了一个夏商之际的青铜遗址,叫做三官庙遗址。该遗址入选了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为何三官庙遗址如此重要呢?因为它和二里头遗址有神似之处。

三官庙遗址出土了石器200多件,陶纺轮近100件,青铜器18件,还有一些鼎、罐、豆、缸、鬶(guī),陶爵、陶斝(jiǎ)等。考古人员秦让平介绍说该遗址的青铜器主要以兵器为主,如铜箭镞、铜戈、铜戚、铜钺等,而礼器主要是铜铃、铜角形器。而这里出土的铜铃的造型和二里头遗址的“石舌铜铃”是一个类型的。

三官庙遗址出土青铜器

而这些兵器,基本都出现了弯曲变形。秦让说:“比如说铜戈,有相当一部分出土时,我们发现它有变形的现象。有的是弯折了,有的是断裂了,或者是扭曲”。可见,此地发生过战争,而这些兵器可能是战败者留下的。

此外,此地还发现了村落遗址,而这些村落遗址有红烧红烧土地面,证明被大火毁灭。此外,在房屋遗址中还发现了两具人的骨骼,而附近的地方有打到在地的植物种子的堆积。根据考古学者推测,这里的人骨没有得到安葬,而是被士兵杀死,这个村庄被烧毁。这也证明了此地发生了战争。

三官庙遗址

而经过碳十四的测量,三官庙遗址的时间是3500年前,正好是商汤灭夏的时间。因此,三官庙遗址被视为南巢,是桀逃亡的地方。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

那么夏桀为什么逃到南巢氏呢?根据《左传》《史记》记载,大禹曾经在涂山大会诸侯,而大禹的妻子就是涂山氏之女。根据考证,涂山氏位于安徽淮河一带,这里的涂山很有可能就是历山氏。而最早的会稽实际在也在安徽淮河流域,少康曾分封庶子在此镇守,后来迁徙到浙江,是越国的来源。可见,夏朝和安徽的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得到了安徽各部落的支持,大禹才能建立夏朝。

而夏桀南逃南巢,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商朝军队的锋芒,另一方面就是寻求支援。不过夏桀还未稳定下来就被商汤追剿,最终只能逃到苍梧之野。

三,夏桀最终逃到了哪里?江西有大发现

苍梧之野,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其原文为:“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舜曾经南征三苗,最终葬身于苍梧。而叔均是西周始祖稷的侄子,他为何也藏在苍梧之野呢?

伏鸟双尾青铜虎(大洋洲遗址出土,存世最大的先秦青铜虎)

上古时代的苍梧并非现在的苍梧,而是古人对南方森林地区的称呼。战国时期的楚国曾经在湖南设置苍梧郡,因为对于楚国而言,此地就是最南的了。汉朝时期,又在珠江流域设置苍梧郡。可见苍梧之名也是不断南移的。而远古时代的苍梧,当是三苗北部的丹江一带。

商朝,苍梧之野应该比夏朝更加靠南,因为这里的苍梧之野已经在南巢氏的南方了。自从夏桀逃到了苍梧之野后,商汤也感到鞭长莫及,于是放弃了南征。那么夏桀到底是逃到哪里了呢?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了一座商代晚期大幕,有一棺一椁,椁室东西长8.22米。墓葬中出土了480多件青铜器,是江南地区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这些青铜器大多数都是大型青铜器,制作水平高,大气美观。而且在墓葬中还出土了大型的斧钺,这在上古时期可是王权的象征。在大洋洲遗址附近,还有著名的吴城遗址、牛头城遗址,三者之间联系密切,时间也接近,可以确定是一个国家创造的。

江西先秦青铜遗址分布图

当时的东南一带尚未开发,青铜冶炼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中原。而江西竟然能够突然出现如此辉煌的青铜文明,实在令人惊讶。我认为,这里的青铜文明当是夏朝后裔创造的。夏桀南迁苍梧之野后,在江西一带稳定了下来,于是重新建立了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国家已经初具规模,青铜冶炼技术也得到飞越的发展,因而才能制造如此精美的青铜器。但是古代文献并没有对此国作任何记载,因而我们只能进行猜测了。

兽面纹虎耳扁形虎足方鼎

在商朝建立后,不断对南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最远都在江汉地区的盘龙城建立了据点。商朝为什么要不断南征偏远的江汉地区?许多学者认为是商朝为了获取南方的铜矿,我却认为这是商朝想远征夏朝的残余势力。不过,战争结果到底如何,我们已经难以知晓。在西周时期,吴城文化就走向了衰落。同一时期,越国从安徽迁徙到了浙江,楚人祖先从河南迁徙到湖北,这或许也是为了躲避商朝的锋芒。

中国上古史充满大量的谜团。如果单纯从古代史书中寻求答案,我们只能是一头雾水,我们只有将最新的考古学发现和古代史料相结合,才能发现其中的历史信息。目前,有关夏朝的信息还非常少,希望考古界能够出现重大的发现来完善我们的历史记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是山海经中最大的谜团,日本最大的陵墓里面很可能是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早就有关于美洲大陆的记录,包括远古时期各个国家的传说和文明,都能在山海经里面找到记录,以及上古时期的各种奇珍异兽。山海经也是一本远古时期的世界地图,让你怀疑是不是千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统一了天下。初看山海经,你可能觉得荒诞不解,但是看完后你会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知。[var1][var1][var1]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说了什么,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视频,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与蔺相如

    [var1] 而在这段故事当中,蔺相如以德报怨,使廉颇认识到了错误的所在,主动赤膊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而两人最后也和好如初。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这段故事的结局虽然是美好的,但两人最后的下场究竟是如何却不得而知。历史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却对两人的结局颇为惋惜。 惺惺相惜成挚友,一朝病重文相落据史料记载

  • 历史上有名的3位美人,妲己倒数第一,第一位红颜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中真正的妲己是谁,历史上的真实的苏妲己,历史上苏妲己的资料

    排在第三位的是苏妲己,由于苏妲己的出现,纣王开始沉迷于葡萄酒,对政治一无所知,也很残酷。由于苏妲己天生残酷,她和上虞国王也制造了很多不满,并杀死了许多无辜的生命。可以说,商代的灭亡与苏妲己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次,我相信很多朋友不会感到陌生,她就是令周幽王为其“烽火戏诸侯”-褒姒的女人。传说,白皙的皮肤

  • 雨伞结局:成枏把王位还给元孙,启晟出宫活出自己,心昭君喜当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启晟,启晟大君是王后和殿下的儿子吗,启晟名字是诗经里的吗

    还有就是他把王位还给了元孙,而且把自己的帽子给元孙戴,他说“我会守护你的国家”,大概他一开始就没有过当王的想法,一切都是为了报大哥的恩,最后他给王后撑伞,王后给元孙撑伞,也是预示着他们俩会一直守护元孙,二哥这个角色的人设真的太好了。喜欢成枏大君和元孙一起的镜头,尤其去宫外看他,两个人站着,中间有一段

  • 三代秦相的私心,却难阻统一天下进程,关键在秦王独到用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此时的卫国,虽然名义上还是国,其实就跟秦国的县差不多大小。春秋早期,卫国就曾被赤狄灭国,后来还是在东周霸主齐桓公救助下,在黄河以东艰难复国。此后直到战国,在列强不断侵蚀下地盘越来越小,连卫侯都已自贬改称“君”。而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渐强盛,不但连续打败三晋,还在汉中大败楚军,让

  • 前441年,在暴雨中疾行的墨子,将凭一己之力去阻止一支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四史奇人传之墨翟墨子腋下夹着两只破草鞋,赤着脚在翻滚的泥泞中艰难跋涉,这么拼是有原因的,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计划,几十万生灵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var1]他有什么本事能够进行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对手的实力又会是如何的强大?被楚惠王鄙视的墨子楚国一直试图称霸中原,但欺负宋国

  • 孔子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的身世,孔子墓里有没有孔子遗体,孔子金言10句

    [var1]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孔丘生而其父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孔子问他父亲的坟墓在什么地方,但是母亲颜征在不愿告诉他。为什么颜征在不愿告诉孔子?这是因为“叔梁纥与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换句话说,孔子是“私生子”。汉朝时候的郑玄为《礼记·檀弓》作注时也认为,孔丘

  • 抵御土匪侵犯的韩小汪、六上三勇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小汪,魏县回隆镇韩小汪土匪韩桂枝,河北省魏县韩小汪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大名、魏县一带匪患严重。这里西与河南彰德府临漳县、安阳县相邻、东与山东东昌府接壤,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贼、匪众多,治安向来难治。在此情形之下,各村为了自保,自行组织民团,抵御盗匪,涌现出不少勇士。魏县回隆镇附近在史料上有记载的乡贤勇士有清朝咸丰年间韩小汪的史振山、史振海兄弟和六上

  • 东汉末日:董卓迁都洛阳至长安,曹操兵败诸侯壁上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卓兵败迁都长安旧都洛阳,壁上观,曹操讨伐董卓诏书

    当时,京都中有童谣云:“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董卓偶有所闻,证诸图谶亦是汉运将终,因即思迁都长安借避兵锋。当下与公卿商议,公卿等皆不欲西迁,只是惮董卓凶威,未敢反抗,大都默默无言。时车骑将军朱儁方为河南尹,董卓因朱儁多年宿将,外示亲昵,阴实嫉忌,恐他交通关东,乃表迁朱儁为

  • 战国四公子的末日余晖:信陵君攻打管邑,却逼死了安陵人缩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信陵君打败秦国,刘邦为什么崇拜信陵君,窃符救赵后信陵君的下场

    使者进来后,传达了信陵君的指令:“您赶紧派缩高到我这来,我将提拔他为五大夫,并兼任持节尉。”[var1]当前,信陵君正率大军攻打管邑(今河南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不想遭强硬抵抗,迟迟未能攻破。正一筹莫展之际,信陵君得知安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缩高之子恰巧就是管邑的守将,所以才想调缩高到前线参战,希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