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诸侯打成一锅粥,为啥没有外族敢入侵?是谁在镇守边疆

三国时期,诸侯打成一锅粥,为啥没有外族敢入侵?是谁在镇守边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57 更新时间:2023/12/29 17:45:46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严格意义上就是一部带血的战争史,但不管中原王朝枭雄们如何内斗不休,一旦外族人挥舞着马刀试图劈开中原大门时,他们总会坐下来商量着,是不是大家一起干掉外族人再说。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其战争残酷程度、民不聊生程度都是历史空前的。有数据显示,到公元280年三家归晋时,全国人口居然只剩下七百多万人。

可以说,整部三国史的主题就是战争、铁与血、刀与剑。与此同时,让无数史学家感到意外的是,虽然三国战争等级非常的高,但匈奴、鲜卑等外族势力却一直没有趁机攻入中原?难道这些外族转性了?当时又是哪些三国名将在镇守边疆呢?

乱世到来

公元189年,三十万西凉铁骑老大董卓趁洛阳政局混乱之际,一举率军拿下了洛阳,随后开始了董卓专政时代,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诸侯们的野心开始“开花”,诸侯们知道,一个未知的崭新时代到来了。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你攻我守,公孙瓒兵败自杀,曾经的天下第一霸主袁绍被曹操干趴下了,大浪淘沙。

三国“这台冰冷的战争机器”,让太多的诸侯们,遗憾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最后只留下曹操、孙权和刘备这三个不世出的“天选之子”。

从董卓这个搅屎棍意外占领洛阳开始,一直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天下,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整个神州大地几乎是打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

外族小规模南侵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如此绝好的战机,外族们竟然没有趁机入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匈奴、鲜卑这些外族虽然没有在三国时期进行大规模南侵,但是中小规模的入侵还是时不时地会来那么几波的。

毕竟,匈奴这些异族的民族劣根性促使他们,总是觉得通过武力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这也是野蛮文明的一种民族底色。

比如说,公元195年,南匈奴看到曾经的主子正处于百年难得一遇的虚弱期,于是他们不但举旗叛乱,更趁机杀进了中原,一代悲情才女蔡文姬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南匈奴左贤王给俘虏了,直到公元207年,曹操因为种种原因才用重金从南匈奴接回了蔡文姬。

另外,在袁绍打败公孙瓒之前,公孙瓒一直就是民众眼中的“民族英雄”,虽然他这个民族英雄的身份有着不少水分。但是公孙瓒的确是真刀真枪和北方异族乌桓人厮杀的。

在公孙瓒主政幽州以前,乌桓人可是把幽州百姓给祸害惨了,直到公孙瓒的出现,虽然他不算什么英主,但是他在打击乌桓人上,的确是对民族有功劳的,他组建的白马义从这支“特种部队”曾经让乌桓人闻白马就丧胆。

不敢入侵的原因

总结来说,在三国时期,外族人并不是完全没有入侵中原,而是规模不大,并没有后世女真人、蒙古人那么形成灭国之力。外族势力之所以没有进行大规模入侵,不少历史学家主要分享了几个观点。

第一,三国时期匈奴、鲜卑、东胡、乌桓等外族势力实力并不强,他们的实力尚且不足以威胁到中原。南方的山越、西南的南蛮等外族更是实力没法和北方这些异族相比。

根据几位历史学者的分析,匈奴人的实力在汉朝初期才是巅峰状态。但是经过汉武帝这位铁血皇帝的几十年的军事打击之后,匈奴人元气大伤。

庞大的“匈奴帝国”也分裂为南北匈奴,后来经过汉朝几位皇帝的持续军事经济结合的打击,北匈奴灭亡,南匈奴则“改邪归正”当起了汉朝的小弟。

在三国时期,匈奴人的实力是远远没法和巅峰时期相比的,最多算是一个地区势力。而乌桓、鲜卑和东胡算是草原的后起之秀,其实力和匈奴人相比都不如,他们又何以能够威胁汉朝呢?

至于东吴这边的山越,蜀国这边的南蛮,虽然他们战斗力不俗,尤其擅长山地作战,但毕竟他们人口基数不大,而且生产力落后,军队甚至连拼凑一个大规模作战集群都困难。

因此吴蜀两国的边境外族最多能够对他们进行骚扰,至于“入侵”这个词,他们还不够资格!

第二,当时的北方大草原,各大外族势力内斗同样非常血腥,没有一个强权的英雄能够彻底整合北方草原,这也是外族势力没有入侵中原的重要原因。

后世为什么蒙古人、女真人能够打进中原,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外族统一了北方大草原,他们整合了整个草原的所有力量,这才有了和中原王朝扳手腕的信心和实力,蒙古人是这样,女真人也是如此。

而在三国时期,整个北方大草原同样处于“诸侯争霸”阶段,蹋顿倒是当时草原一个枭雄人物,可惜最多算是草原二流势力。

再加上在后来曹操征讨乌桓的战争中,在曹操的绝对实力面前,蹋顿只能悲剧地被张辽给弄死了。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草原统一了,几十万铁骑将会如蝗虫一样南下,那个时候曹操还真不一定顶得住呢?

第三,三国时期驻守边疆的都是数一数二的名将,正是他们如磐石一样,死死地挡住了外族入侵的马刀。

在北疆,曹操用一场干净利落的乌桓之战狠狠地震慑了北方异族,为了确保北疆的绝对安全,曹操还特意将田豫这个三国名将担任北疆防线总指挥。

提起田豫,也许很多人都表示不认识。虽然他没有蜀国五虎将、曹魏五子良将、东吴十二虎臣等这些三国名将知名度那么高,但是在正史里,田豫却是一位得到无数史学家极高评价的名将。

他被称之为公孙瓒生前最厉害的三位名将之一,刘备痛失他犹如失去一位定天下之虎将,这样极高的评价,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位了不得的名将,更何况,正是在他的镇守下,曹操北疆防线稳如泰山,曹操这才能无后顾之忧的安心经略南方。

至于在南方边疆,蜀国甚至是诸葛亮亲自操刀指挥对南蛮的征服,东吴也派出了擅长山地作战的贺齐去压制不听话的山越等异族,另外吕岱吕蒙潘璋黄盖这几位东吴名将也曾参与过征服山越的作战。

三国虽然国内烽烟四起,铁与血让整个大汉江山陷入到一片血雨腥风之中,但是因为两汉对塞外民族的不断削弱,导致三国时期异族实力并不足以真正威胁中原腹地。

加上大草原内部也是处于一片乱世之中,更因为曹魏、蜀国、东吴都派出了如田豫、贺齐这样军事实力过硬的将领去驻守边疆,这才让那些喂不饱的外族不敢入侵我中原大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两公子相争,姜小白为弟,又被管仲射中一箭,为什么还能成功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齐襄公虽然荒淫,妻妾成群,但一直没有子嗣,在继承人问题上,一些名门望族早就将宝压在了齐襄公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身上,但谁都没有想到,最没有可能的公孙无知竟然篡位,所以大多数贵族们都有立即表态拥护,而是静静观望局势发展。[var1]公孙无知(剧照)连称、管至父害怕长此以往,人心越来越不好

  • 三国蜀汉:后期12将武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大全,三国蜀汉后期武将,三国蜀汉将领排行

    12.吴懿吴懿为刘备穆皇后吴氏之兄,官至车骑将军,封济阳候。演义之中,张任定计围困张飞,张飞不能突围。不料赵云杀入,一个回合生擒吴懿,使张任前功尽弃,其武力比较普通。从诸葛亮北伐,鲜有冲锋陷阵,斩将摛敌。11.吴班吴班以豪侠称,官至骠骑将军,封绵竹侯。演义之中,吴班从先主伐吴,为先锋,击败孙桓。后陆

  • 三国第一蠢猪,韩馥别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韩馥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冀州这个地名,相信还是有不少人听说过,韩馥就是东汉末年时期的冀州牧。话说,董卓进了洛阳,想让袁绍跟他一起废帝另立,袁绍不肯,就逃去冀州投奔韩馥。后来董卓为了安抚袁绍,听从了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人的话,给了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官位。[var1]图片来源于网络渤

  • “赤壁大战”前后,东吴为何从“绝对主力”沦落成“打酱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最终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史称“三国”。根据正史记载,三国中要数魏国所辖地域最广,势力也最大。不过,我们要知道,魏国并不是最先成气候的政权,还在刘备为了能够拥有一块存身之地在大半个中国来回奔波之时,还在曹操挟持汉献帝发出号令东征西讨时,孙策就在江东地区形成了稳定的政权关系,并于

  • “穿越”的王莽,绝美的金错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穿越的王莽,王莽金错刀真品图片,金错刀

    说到王莽,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恐怕就是“他是不是现代的穿越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通过一件文物来和大家聊一聊。王莽作为一代枭雄,他不仅成功地篡夺了西汉的政权,而且还利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他建立的“新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人就是在联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后,觉得王莽有很多的执政措施不仅让人觉

  • ‘风马牛不相及’-齐国与楚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齐国楚国粮食大战,齐国楚国谁更强,楚国打得过齐国吗

    周惠王二十年(前657年)年底,楚国在基本控制了江汉平原诸国后,为了继续北上和齐国争夺霸权、扩大自己在中原诸侯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于是连续三年对齐国的重要盟友郑国用兵,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及战利品,然后又倚仗着(比齐国离郑国)距离更近的优势,伐郑行动旋来旋退,避免了和实力比自己强的齐国在战场上直接对抗,

  •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还有多少人知道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中国人都喜欢这样一句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公元前36年,陈汤出使西域,自作主张大败匈奴郅支单于后上书朝廷的所言,但在近代历史中,中华民族却饱受了异族带来了无数屈辱,如今再回想起两千多年前的这句话,不禁让我们血脉偾张,豪情万丈。而陈汤究竟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生?让我们成为旁观者,站在历史的长

  • 《商君书》到底是干嘛用的,个人的敲门砖,秦国的虎狼之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那一年,商鞅还叫公孙鞅,他身无长物,怀揣三块砖头游走天下。这三块砖头是专用的敲门砖,分别是天道、王道和霸道。只要其中一块能敲开君王的大门,就能够带来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作为一个“士”,作为一个男人,也可以在人世间建功立业,达到人生的巅峰。所以对于公孙鞅来说,什么王侯霸业,什么黎民疾苦,统统不算什么,

  • 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后,为何第二天便自尽了?你看关羽对她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貂蝉怀了董卓的孩子吗,貂蝉为什么喜欢赵子龙,貂蝉曹操

    貂蝉的来历大部分人了解三国,都是通过三国演义,而在三国演义中,貂蝉被称为天下第一美女,连吕布和董卓都拜倒于她的石榴裙下,搅动了天下风云!吕布败亡以后,貂蝉失去了踪迹,于是不少人都非常好奇,貂蝉去哪里了?貂蝉究竟是何来历?为啥这么神秘?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貂蝉,是被创作出来的人物,在正史中,根本没有貂

  • “战国四公子”豢养数以千计门客,对迟滞秦国统一是否起到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四公子的历史地位,秦国门客,战国七雄秦国的实力多强

    “战国四公子”真的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吗?本文带您从门客制度与战场功绩,剖析“战国四公子”真实的历史地位。(原创作者:多臻贵)[var1]战国四公子士族发展与经济繁荣促成门客制度!周朝尊崇“礼法”治国,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家产再由其余诸子辅佐,维持家族凝聚力并共同接受知识传承,随着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