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后,为何第二天便自尽了?你看关羽对她干了啥

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后,为何第二天便自尽了?你看关羽对她干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1 更新时间:2024/1/21 16:11:57

貂蝉的来历

大部分人了解三国,都是通过三国演义,而在三国演义中,貂蝉被称为天下第一美女,连吕布董卓都拜倒于她的石榴裙下,搅动了天下风云!吕布败亡以后,貂蝉失去了踪迹,于是不少人都非常好奇,貂蝉去哪里了?貂蝉究竟是何来历?为啥这么神秘?

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貂蝉,是被创作出来的人物,在正史中,根本没有貂蝉这个人!不过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这部巨著时,也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他不可能单凭想象就把其中的人物完全创作出来,所以说,貂蝉虽然是一个虚构人物,但是在历史中她还是有原型的,罗贯中只不过是在这些原型上稍加修改而已!而说起貂蝉的原型,则主要是以下两人!

貂蝉的第一个原型,乃是董卓的侍妾!正史中,吕布之所以会背叛董卓,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是董卓为人暴虐,反复无常,他虽然器重吕布,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责备吕布,还曾掷出手戟,差点击杀吕布,令吕布非常不爽。二是吕布和董卓的侍妾有染,他担心东窗事发,所以一直提心吊胆。在这两方面的因素驱使下,吕布最终选择了和王允合作,诛杀董卓。

在这个历史原型的基础上,罗贯中创造出了貂蝉,只不过相比于正史中的侍妾,演义中的貂蝉更加立体。演义中,貂蝉自小就被王允养在家中,还被教以舞蹈,很明显王允是把她当交际花来培养的。等到了挑拨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时,貂蝉更是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在演义中,董卓和吕布都是人精,他们之所以会反目,完全是因为貂蝉在其中挑拨!一开始吕布想要认怂,毕竟他在董卓手下干事,董卓看中的女人他自然不能去抢。但貂蝉却在吕布面前故意展示出一副遭人强迫的样子,并表示自己一直爱的是吕布,让吕布感觉到自己的女人被抢,只能去和董卓扳手腕!毕竟连自己女人都保护不了,还混什么混?

后来董卓见吕布对貂蝉有意,不想因此和吕布反目,恰好手下又劝谏董卓,于是董卓打算割爱,把貂蝉送给吕布,哪知道貂蝉又楚楚可怜的表示自己爱的是董卓,不愿意离开董卓,要是把自己送给吕布,她宁愿死!董卓一看,要是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还当什么主公?于是他也决定和吕布斗下去!

就这样,在貂蝉的挑拨下,吕布和董卓最终反目,王允的计划最终成功,东汉的权利再次回归皇室!

可以说,就貂蝉在吕布和董卓反目事件中的表现,再加上她为报答王允、为报效国家而英勇献身的表现来看,演义中的貂蝉来看,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奇女子,令人钦佩!

貂蝉的第二个原型,乃是吕布手下秦宜禄之妻杜夫人在三国正史中,秦宜禄乃是吕布的手下,而徐州期间,吕布和刘备曾有一段蜜月期,所以说在此期间,关羽认识了秦宜禄的妻子杜夫人。杜夫人生得非常漂亮,让关羽惊为天人,于是在和吕布翻脸后,关羽直接对曹操请求,等击败了吕布,他想要秦宜禄的妻子杜夫人!

对于关羽的请求,曹操是欣然同意的,毕竟就是一个女人而已!要是能因为一个女人就俘获了关羽的心,那绝对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关羽对杜夫人的喜爱,竟然会到达如此痴迷的地步,即便曹操都已经同意了,城破以后把杜夫人赏赐给关羽,关羽仍然多次上门提醒曹操,令曹操非常生疑:这个杜夫人究竟有多漂亮?

曹操想要看看,能让关羽如此痴迷的女人,到底有多漂亮?结果他也和关羽一样,被杜夫人的美貌所折服,再加上曹操本就是性情中人,于是曹操决定,只能对不起关羽了,杜夫人他要了!

就这样,貂蝉的第二个原型成为了曹操的女人,在三国演义中,也用了这么一句话来暗示了貂蝉的结局: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大犒三军,拔寨班师!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完全是虚构出来的人物,而她在历史中的原型,主要有两个,这便是董卓的侍妾和吕布手下秦宜禄的妻子!了解了貂蝉的来历后,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貂蝉和关羽的关系!

貂蝉和关羽的关系

要了解貂蝉和关羽的关系,其实重点不在貂蝉而在于关羽!因为貂蝉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人物,关于她的故事并不是非常多,她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故事,主要是因为大众对关羽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一开始的时候,关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猛人,是东汉末年鼎鼎大名的猛将!当时大众对于关羽的定位,乃是真正的猛汉子,着重于突出他的英勇和真实!于是便出现了关羽和曹操抢女人的故事!

《蜀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此一阶段,众人对关羽的定位乃是有血有肉的名将,比较真实,所以关羽和貂蝉的故事,大多和他的第二个原型杜夫人类似!然而到了后期,随着众人对关羽定位的神化,貂蝉的故事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自宋朝开始,众人对关羽的定位愈发神化,刚开始还只是让关羽做王,后来他们直接让关羽成圣、成神仙,认为关羽乃是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而既然关羽成神成圣了,那么他就不应该有男女私情,不该有和曹操抢女人的故事发生,这有悖于关羽的神性,于是大众在创造故事的时候,决定否定关羽好色的特点,维护关羽圣人的形象。于是在这个背景下,关羽月下斩貂蝉的故事便被创作了出来!

后来,随着关羽的身份定位越来越高,那些读书人又觉得,让关羽出手斩杀貂蝉,似乎玷污了关羽的名声!毕竟关羽成圣了,再出手诛杀一个女人,面子上说不过去,于是貂蝉自尽的故事便被创作了出来!

在这个故事中,关羽乃是圣人的化身!当初他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甘愿投靠曹操,这其实是他忠义的表现,若不是出于对刘备的忠心和义气,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

关羽虽然表面上投靠了曹操,但是他并未真心归顺曹操,并且他还和曹操约法三章,表示自己找到刘备的踪迹后,可以自由离开。于是曹操慌了,想尽了一切办法来笼络关羽,结果都惨遭失败!最终,曹操决定让号称天下第一美女的貂蝉去引诱关羽,让他说服关羽归顺曹操!

然而关羽可是忠义的化身,他可是武圣人,他又怎么会被儿女私情所左右呢?所以说貂蝉引诱关羽的结局必定是失败!但失败还不够,古人觉得,必须让貂蝉被关羽的忠义所感化,让貂蝉为自己的无礼而自惭形秽,让貂蝉选择自尽,这样才能够更加衬托出关羽的忠义、神性!于是,在关羽刚正不阿、坐怀不乱、大仁大义的表现下,貂蝉被感化了,选择了自尽……

到了现在,各种思潮涌动,被神化的关羽又受到了大家的质疑,于是众人又在关羽和貂蝉之间创造了不少旖旎的故事……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众人对关羽的身份定位发生了变化!不同身份定位的关羽,需要不同的貂蝉去配合,所以貂蝉的故事才会有这么多版本!

结语

总的来说,貂蝉的故事变化,主要是因为大众对关羽的身份定位发生了变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关羽成神成圣以后,众人觉得要让貂蝉被关羽的忠义所感化,最终选择自尽,这样才能更好的衬托出关羽的伟大!于是“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第二天貂蝉便自尽了”的故事被创作了出来……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豢养数以千计门客,对迟滞秦国统一是否起到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四公子的历史地位,秦国门客,战国七雄秦国的实力多强

    “战国四公子”真的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吗?本文带您从门客制度与战场功绩,剖析“战国四公子”真实的历史地位。(原创作者:多臻贵)[var1]战国四公子士族发展与经济繁荣促成门客制度!周朝尊崇“礼法”治国,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家产再由其余诸子辅佐,维持家族凝聚力并共同接受知识传承,随着家族

  •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没人能阻止司马懿篡夺曹魏江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一首先,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的儿子有25位。在三国时期的众多诸侯中,曹操的子嗣确实较多,比如刘备只有刘禅、刘理、刘永等几个儿子。但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曹操的儿子无法阻止司马懿篡夺曹魏大权。就第一点来说,是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操只有5个儿

  • 武安君白起、李牧结局相同,两人为何都不敢反抗?反抗能活下来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安君白起生平,武安君李牧之死,李牧被封武安君

    [var1] 这四大名将经常被人拿来比较,其中比较最多的是白起和李牧,两人同为武安君,战场上也从无败绩,结局更是惊人的相似,令人痛惜。 武安君,胜利的代名词 白起和李牧,都被各自的君王封为武安君。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 《史记正义》记载了白起获封武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果真是楚国统一了六国,会发生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答案是开历史倒车,又一个小周朝。楚虽三户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项羽本纪》中记载: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这里的三户指的是楚国的三大家族,即屈、景、昭三家,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即使楚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知道韩信的统兵能力是哪里学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统兵打仗的将军来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科班出身时代武将比如田忌、赵括、孙膑、庞涓、项羽、杨家将、戚继光、抗倭援朝李如松这些都是科班出身读过军事学院的。第二种就是一刀一枪拼杀从死人堆里活下来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比如杀神白起、李牧、樊哙、曹参、龙沮、俞大猷这些都是靠打怪升级成长的。然而韩信却不属于以

  • 商鞅遭车裂而死原因是 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商鞅以“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替他受罚”为由,竟将太子的两个师傅处以割鼻、刺字的刑罚。2、商鞅以法治国,他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贵族阶层的权力,而强化王权。3、商鞅的变法,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却动摇了贵族王权的势力,得罪了不少王孙贵族。4、秦孝公之死使商鞅失去了生存的理由。5、

  • 李广VS卫青 司马迁究竟是否对卫青有偏见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究竟是卫青,还是李广呢?王昌龄在创作《出塞》时,并未料到后世因此争议不绝。然而,争议的肇始者或者未必是王昌龄,追朔源头大概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对卫青心存偏见而厚爱李广,大概有以下几个证据:第一,《李广列传》在《卫青列传》前,李广无论从官场职务,还

  • 樗里疾:一身武艺,智慧超群,获三代秦王重用,奈何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樗里疾简介,樗里疾和秦王关系,樗里疾六字预言

    [var1] 樗里疾,出生时间不详,嬴姓,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由于他的家在樗里,因此又被称为樗里子。又由于他被封在蜀郡之严道,因此又叫作严君疾。他是秦孝公的庶子,秦惠文王的异母弟,母亲是韩国女子。 樗里疾能说会道,足智多谋,因此被人称作“智囊”。智囊这个词,也就是从樗里疾这里来的。樗里疾历经

  • 项羽真的有勇无谋吗?再读鸿门宴,看看项羽的套路有多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鸿门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酒局儿,被我们所熟知。无数人为项羽不听范增之言,没有在席间杀了刘邦而感到惋惜。可是,我们是做为后来人,知道了刘邦就是以后的汉高祖,所以才认为范增是个高人,而项羽则犯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错误。甚至,很多人认为,就在这一念之间,决定了天下为楚还是为汉。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不行了?燕军偷鸡不成被廉颇狂追500里|读战国67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还有多少兵力,长平之战后赵国失去了多少领土呢,长平之战赵国最好的结果

    文/松鼠爸爸[var1]燕王喜“燕王,我这次出使赵国,发现一个重大秘密。”燕国国相栗(lì)腹道。“什么重大秘密?”此时的燕王乃燕国末代国君、燕昭王孙子的孙子姬喜。因死后无谥号,史称“燕王喜”。栗腹凑近低声道:“赵国的青壮年几年前都在长平之中死光了,他们的遗孤还没有长大成人,眼下赵国缺兵少将,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