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民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婚恋史:女性择偶不妨也多一点“计算”

看民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婚恋史:女性择偶不妨也多一点“计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61 更新时间:2024/1/15 18:05:23

敢这样把自己娶妻目的明晃晃写出来的,绝不是什么普通男人。

顾维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在外交史上声名赫赫,为国家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他亮眼的履历和卓越的成就背后,是四任妻子凄怆的眼泪和掏心掏肺的付出,是他对婚姻最功利的权衡和计算。

张润娥:他用我家的钱去读书,读完就抛弃了我

张润娥的父亲张衡山,和顾维钧的父亲顾晴川是同事。

张家是中医世家,家境殷实,润娥是家中独女,张衡山一心想为女儿找一个好女婿。

他善于看人面相,第一次看到顾维钧,就断定这个小伙子有大富大贵之相,女儿嫁给他一定有福享。

他立刻顾晴川提出结为儿女亲家,家境一般的顾晴川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张衡山认准了女婿绝非池中物,出资供他读昂贵的上海圣约翰大学,还变卖家产送他到美国留学。

顾维钧不在国内,张润娥悉心为两家打点一切,静待未婚夫回国完婚。

然而喝了一圈洋墨水回来的顾约钧,接受了新思想,完全看不上养在深闺的张润娥了。

他的事业正处于上升关键期,张润娥和张家,在他眼里都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

此时他虽然迫于家庭压力和张结了婚,也是有名无实。他用夸张的冷淡和疏离,逼张和他离了婚。

他心目中已经有了能辅助自己事业的理想太太人选——唐宝玥。

离婚后他迅速和唐宝玥结婚,而耗尽了青春与感情的张润娥不堪打击,在佛堂中度过了生。

唐宝玥:我家位高权重,送他直上青云

唐宝玥是典型的官二代,父亲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

要是有了这样的岳父,这样的背景,自己的事业怎能不起飞?

还没离婚时,顾维钧就和唐宝玥互通款曲。

唐宝玥自幼娇生惯养,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为了和顾维钧结婚,她不惜让父亲出马,解决顾维钧的退婚事宜。

唐绍仪的部下上海警备总司令丰林直接带兵包围了张衡山的家,用武力硬逼张家退了婚。

很快,顾维钧就和唐宝玥结婚了。

果然,在岳父的助力下,顾维钧很快升任外交部参事,并进一步得到袁世凯的垂青,升任驻墨西哥公使、驻美公使。

这一年,顾维钧年仅27岁,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驻外公使。

唐家位高权重,唐宝玥见多识广,可以说是顾维钧提升自我的最佳襄助。

然而红颜薄命,1918年西班牙流感肆虐,唐宝玥因病而亡。

黄蕙兰:我钱多人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一个堂堂驻外公使,没有夫人相伴,很多场合都不方便。

顾维钧正在物色第三任太太的时候,马来西亚首富之女黄蕙兰映入他的眼帘。

当时国家不富裕,给到各驻外使馆的经费十分有限,很多工作都不好开展,有钱才好办事啊!

有了黄家这泼天的富贵,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

他用大使的种种特权打动了黄蕙兰,两人于1920年在布鲁塞尔中国使馆举行盛大的婚礼。

婚后的生活恰如顾维钧所料,黄蕙兰“父慈而多金”,大掏腰包斥巨资修缮装饰大使馆,购置房产为顾做办公室,花钱如流水。

黄蕙兰本人既貌美又有气质,擅长交际,在各种外交场合长袖善舞,为顾维钧打开工作局面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黄蕙兰的出彩表现得到了很多国内高官乃至第一夫人宋美龄的褒奖。

但她并没有得到丈夫的尊重和认可。因为,顾维钧的大男人主义不允许妻子有样夺目的光芒。

随着他的事业蒸蒸日上、顺风顺水,他的感情早已流向了另一个女人——严幼韵。

1956年,他和黄蕙兰离婚,这时他已经68岁了。

严幼韵:我是他的好管家、好护士、好秘书

已经步入老年的顾维钧,需要的不再是多么耀眼的名利、多么宏大的辉煌,而是温柔贴心的陪伴照顾。

严幼韵是上海名门之后,复旦毕业生,丈夫杨光注也是一位外交官,后为民牺牲。

最重要的是,严幼韵比顾维钧小20岁。

1959年,顾维钧和严幼韵正式结婚,定居荷兰海牙。

严幼韵十分精干,把所有家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各方关系都打点得头头是道,让顾维钧毫无忧虑。

她每天陪顾维钧散步、聊天,为他读报,给他的生活提供最舒心的照顾;

顾维钧写回忆录,她为他整理资料、修改定稿,为他的工作也提供了最妥贴的帮助。

这样舒服的陪伴持续了二十多年,让顾维钧太太平平健健康康活到了98岁。

她的柔情蜜意和细心呵护,是顾维钧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不可或缺的依靠。

有一句话说得好:婚姻,要么是见色起意,要么是权衡利弊。

男性在选择伴侣时,往往是先见色起意,再权衡利弊;或者一上来就是权衡利弊。

顾维钧显然是个中高手。

除了第一段婚姻是父母之命,后面三段婚姻几乎都是计算过后的选择:

在事业上升期选择权利,在事业稳定期选择金钱,在事业辉煌期选择舒适的生活。

他说他和严幼韵的结合是因为爱,但感觉那更像是粉饰太平的一种说辞,企图掩盖他希望老年生活有人照料的真相。

你说他渣,他觉得自己不过是根据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选择了合适的伴侣;他很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想起《蜗居》中宋思明老婆说的话:

“(男人)年轻时候需要垫脚石,中年时需要强心针,到老了就要扶着拐棍。”

很多明白了这一点的女性,都是“度过了苦尽,把甘来留给了后人”。

和男性相比,女孩子们往往感性得多。她们更容易陶醉于爱情,而忘了权衡利弊,俗称“恋爱脑”。

一旦“恋爱脑”上身,到了最后常常遍体鳞伤。

爱情可以花前月下,婚姻却不能只靠“有情饮水饱”。

一段好的婚姻,一定是彼此成就、互相欣赏,是共同成长、互相尊重,是精神上的互相认可与契合。

双方都能从婚姻里汲取到力量和营养,成为互相扶持又彼此独立的更好个体。

女生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妨也多一些“计算”、多一些权衡,多用理性少用感性,给自己更多保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广州将军职位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广东将军多大官,铁帽子亲王和广州将军谁实权大,广州将军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其他王朝一样,清朝也创立了自己独有的官员体系。清朝的官职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有九品十八个级,又分文官和武官。在地方上的最高长官官吏,有总督,巡抚,提督等。清朝最高官职是正一品。正一品又有文武之分。清朝正一品文官有: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等。正一品武官有

  • 为何清朝没有沦为殖民地?列强虽强,可见清王朝没有想象的那么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为什么没有沦为殖民地,清朝是否是殖民王朝,清朝统治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内乱

    尽管众人对清政府骂声一片,可大家还是会好奇一个问题,那就是清政府既然已经如此无能,为什么中国还没有彻底沦为殖民地,这究竟是因为中国比较幸运,还是另有原因呢? 从广义上来看,清朝也算得上是列强所谓的列强,就是在同一行列之中的强者,当时的清政府与很多国家对标的时候都属于列强。毕竟无论清政府怎么无能,中

  • 为何康熙收台的时候火炮那么猛,后来鸦片战争时却溃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全部老婆,康熙时期有火炮吗,千古一帝康熙

    其实,在鸦片战争中清军用了火炮,只不过清军的火炮威力太小了,连发射都费劲,与敌人的大炮根本没法比。明明在康熙时期我国的火炮那么猛,为什么到了清朝晚期火炮却变弱了呢? 明朝时期我国的火炮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即使放眼整个世界那也是数一数二的。清朝建立初期,国家尚不稳定,内外战争频频爆发,火炮在战争中发

  • 为何康熙刚离世,雍正就将受宠的宜妃赶出宫?百年后才知其中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众多王朝以及百位帝王,不过每个朝代所持续的时间都不一样,当然,这就要看每个朝代的帝王如何治理国家了,像那些贤政爱民的帝王,肯定让国家得到了很大发展,而那些残暴荒淫、贪图享乐的帝王,国家通常持续不了多久,相信大家都明白。只是在这么多朝代当中,不知哪一个让大家印象深刻呢?说到清朝

  • 假如清朝新疆建省时选择喀什为省会,如今喀什有可能成为特大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喀什以前和现在的变化,喀什市会成为南疆省会城市吗,喀什古代城市

    在1884年之前,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都在伊犁惠远城,因为惠远城是当时清政府设立的伊犁将军驻地,现在伊犁州霍城县惠远镇还有伊犁将军府和新疆仅有的两座古城楼之一的惠远楼(另一栋是奇台县的春秋楼)。但由于沙俄侵占了外伊犁地区,让伊犁惠远城由新疆腹地变成了边境之城,导致无险可守。经清政府同意,正式于1884

  • 朱元璋墓为何600年无人敢盗?康熙见一次拜一次,到底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封建社会时期,王公贵族们对自己的身后事很是看重。在朝的皇帝们更是早早就会派出风水大师为自己选择一处风水宝地,然后建造自己的陵寝。皇帝们的陵墓之中,往往有大量价值连城的陪葬品,这自然便引来了盗墓贼们的觊觎,但是令人所出奇的是,朱元璋的明皇陵地宫600年竟然没有被盗墓贼打开过。即便是崇祯皇帝煤山上吊之后

  • 一部《鹿鼎记》,康熙的功绩簿,大清走向繁荣的宣言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古文武智士,尽在定律中,社会学博士韦小宝,只不过价钱贵了些。韦小宝,左右逢源,溜须拍马,圆滑世故,伶牙俐齿,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凭借此类功夫,韦小宝事业腾云直上,官运亨通,妻妾成群,令人羡艳。从流氓小混混,到手握重权,只手遮天,古往今来有几人?堪称,人中龙凤,逆袭典范。换做现

  • 为了方便皇帝,也为了防止后妃们做错事,清朝有个奇葩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于清朝后妃制度,清朝皇帝后妃介绍,清朝后妃吉服

    首先,宫廷嫔妃的旗人装饰大多宽松。而这就意味着,嫔妃走路的时候,裙摆时常会着地,裙摆和土地的摩擦,一方面会增强旗装裙摆的磨损,进而减少旗装的使用寿命,二来也不利于清洁卫生。因此,后宫嫔妃想起了通过提高鞋底的方式,来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其次,清朝入关之前属于渔猎民族,审美方面较为原始。因此清朝入关

  • 慈禧为什么宁愿把皇位传给3岁溥仪?也不愿传给载沣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同治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甲戌日(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

  • 大清的“刀锋”部队-索伦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有趣的是,清朝的八旗军队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的实力一直都很强,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更是一把“尖刀”,这就是被清朝历代皇帝都赞不绝口的索伦兵。所谓索伦部,包括鄂温克、达斡尔和鄂伦春族。索伦是满语,意为“猎手”、“先锋”。索伦部落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都比较落后,但由于他们常年在寒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