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四大美女中,为何西施、貂蝉、杨贵妃三人没有生育子女?

中国四大美女中,为何西施、貂蝉、杨贵妃三人没有生育子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63 更新时间:2024/1/16 9:40:44

在古代,长得漂亮,从来不是优势。如果不幸生在乱世,长得越好看的女子,越是身不由己,可能要被逼着为国献身。

四大美女,就是典型的例子。

哪怕王昭君为国出塞,她的命运,也没有握在自己手里。

西施:她爱的,爱她的,她都做不了主。

西施的一生,都因为“美人计”三个字,而不得自由。

范蠡看上之前,西施只是一个普通的卖柴女,容貌姣好,身材诱人。当时的她,虽然举止略微粗俗了一些,但凭借她一番美貌,绝对可以在乡下找个老实的好男人嫁了。

可偏偏,范蠡打破了西施宁静的生活。

范蠡先是自己看上了西施,眼神里的示好与渴望,毫不掩饰。当时的西施,不过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而范蠡文采斐然,又久经人事,深谙年轻女子的喜好。

很快,西施就深深爱上了范蠡。

可是,越王勾践的一句话,直接掐断了她们刚刚开花的爱情。

公元前494年,勾践被夫差打败,卧薪尝胆,准备用“美人计”击垮夫差。而这美人计的主角,就是西施。

范蠡,是越国的大夫,是爱国志士。在国家大义面前,他很清楚轻重。于是,西施很自然地被推上了献美之路。

从一个卖柴女,到温柔大方、懂学识有礼仪的定制美女,西施在范蠡的调教下,成了夫差的克星。

而后,在吴国宫中,夫差沉迷在西施的温柔乡,为她造春宵宫、建大池,两人整日戏水为乐,好不快活。

在十多年里,夫差几乎是闲置了后宫,独宠西施一人。

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赵国打败,夫差宁愿自杀,也不愿苟延残喘地活着,他拒绝了勾践的“安顿”,拔剑自刎。

《史记》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

至此,西施也消失在了历史中。

有人说,她死在了吴国灭亡之时,也有人说范蠡带她去过逍遥日子了。

但是,我想,一个把家国大义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人,应该是不会带着西施去隐居的。范蠡想做的,不是守着西施,而是守着他的国家。

更何况,对于越王勾践来说,他更希望史书工笔记载的夫差,是个沉迷酒色的无用之人;而自己,则是兢兢业业,休生养息,用实力而非靠女人取胜的大王。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将西施和夫差一起被打入地狱,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因此,当夫差自刎后,西施的结局大概也就注定了。

范蠡,是西施所爱的人,但他一心只想报效国家,不仅不会和西施生孩子,还要把她送给别的男人。

夫差,是深爱西施的男人,可他也是敌国之君,西施根本不敢和他有孩子。

或许,在某个漆黑的夜晚,西施也曾幻想过,自己能够有一个瓷娃娃般的女儿。

可想到自己的使命和身份,她只能垂泪,放弃当母亲的期待。

一切的无奈,都始于“美人计”。

杨贵妃:完全被唐玄宗拿捏,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

按照唐朝的审美,杨玉环应该是四大美女中最丰满的一个。

她的“绝后”,全部归因于唐玄宗,一个又是她公公,又是她老公的男人。

杨玉环,先后有过两个男人,寿王李瑁和唐玄宗李隆基。

李瑁有多少子嗣呢?

儿子5个,女儿至少22个。之所以说是至少,实在是因为史书没有对他的女儿进行明确记载,但排行实实在在到了第22。

《唐故阳城县主李应玄墓志铭》:玄宗妃武氏生寿王琩,王第二十二女宫字曰应玄,母妃韦氏,贞元二年五月十二日封阳城县主,是日出降河南丘运,时年十有三,有子九人,大和元年(827年),年五十七,六月十日薨于光德里宅。

李隆基有多少孩子呢?

儿子30个,女儿25个,这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

由此来看,父子俩的生育能力没有任何问题。可偏偏,杨玉环先后是这两人最宠爱的女人,却一无所出。

归结起来,都怪李隆基插手的不是时候。

公元734年,李瑁靠着母亲武惠妃受宠,求得李隆基赐婚,娶到了一见钟情的杨玉环。成为寿王妃之后,李瑁和杨玉环非常恩爱,日常形影不离,嫌弃春宵苦短。

按照这个架势,杨玉环肯定能生很多孩子。可偏偏这时候,武惠妃去世了,唐玄宗找不到对自己胃口的新宠,就把目光瞅向了儿媳杨玉环。

不得不说,在当时的唐朝,像杨玉环这样的容貌和身段,确实挑不出第二个。唐玄宗理所当然,动起了歪心思。

他以为“窦太后”祈福为名,要杨玉环出家为道姑。杨玉环,是皇家媳妇,这种事情肯定没办法拒绝,只能应允。

《新唐书·本纪第五·睿宗·玄宗》二十八年正月癸巳……十月甲子,幸温泉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

这杨玉环,出家没多久,唐玄宗就给儿子李瑁娶了新媳妇。而后,杨玉环以“化外人”的身份进宫,直接当了杨贵妃。

这一番操作下来,唐玄宗成功地把儿媳变成了老婆,此后便是杨贵妃的专宠。

为了杨贵妃,唐玄宗可以荒废朝政,亲自谱曲;更可以重用杨家亲戚,任由其在朝中放肆……甚至当唐玄宗想要传位给太子,自己当太上皇时,杨贵妃一哭,唐玄宗都可以放弃。

《新唐书·杨贵妃传》同样记载: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

唐玄宗可以给杨贵妃所有,但唯独给不了她一个孩子。

因为,此时的唐玄宗,已经60岁了。

在生命的前50年,唐玄宗接连有了50多个孩子,但此后的几十年,他一直没有孩子。

你说,杨贵妃是自己不想要孩子么?

怎么可能呢?

后宫的女人,若是没有孩子,后半生根本就没有依靠。

可是,她被唐玄宗看上了,也就注定了此生不会再有自己的孩子。

而没有孩子,还不是最痛苦的事。

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在马嵬坡上,那个昔日将她捧在手掌心的男人,和军中将士一起逼她去死。

在军队面前,唐玄宗没有为她多说一句话,临走时,也没有带走她的尸身。

她的一生啊,终究是错付了。

貂蝉:一出场,就是工具人,无须拥有自己的孩子

貂蝉最为人熟知的故事,就是连环计。

因为她,吕布杀了董卓。

只可惜,貂蝉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而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角色。

如果一定要给貂蝉找个人物原型,或许,她就是董卓的婢女吧。

在《三国志》《后汉书》中,吕布都曾和董卓的婢女有特殊关系,并且最终因为这种被董卓发现的不安,而杀掉了董卓。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后汉书·吕布传》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可以肯定的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吕布杀董卓,并不只是因为一个女子。

但文学作品为了戏剧性,设计了貂蝉出场。

在《三国志平话》《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貂蝉被设计为吕布的妻子,但被人送给董卓,遭到欺辱。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成了王允的女儿。她的两面调情,引得吕布心花怒放。最终,吕布为情杀了董卓。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作品演绎了貂蝉的故事,甚至还出现了“关羽月下斩貂蝉”等毫无历史根据的故事。

但无论是什么文学作品,貂蝉的出现,都只是为了丰富其他的角色形象。

尤其是“关羽月下斩貂蝉”的情节,只是为了凸显关二爷“不近女色”的形象。

可历史上的关羽,其实也爱好美色,还曾和曹操一起争一个女人。

关羽曾主动告知曹操,自己看上了吕布军中秦宜禄的妻子,想要求娶。但是曹操太不仗义了,答应得好好的,转头就把秦宜禄的妻子纳入自家后院。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

总的来说,在文学作品中,貂蝉只是个配角,既然是配角,就无须详细讲述她的人生,更无需赋予她一个孩子。

不止是貂蝉,很多真实存在过的人物,都没有详细的记载。

比如吴国郡主、刘备之妻孙夫人,她的去向,基本上查无史料。

由此可知,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女人只是边缘的附属品,除非要渲染男人的形象,否则连出现的都没有。

连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记载都非常简略,更何况工具人貂蝉呢?

至于唯一有孩子的王昭君,她虽然当了母亲,生了3个孩子,却也未必快乐。

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她,为了国家,先是嫁给了年老的呼韩邪单于,生下1个儿子;而后又嫁给呼韩邪的儿子,生下了2个女儿。

如果可以,我想,她也未必愿意生下孩子,尤其不愿意生女儿。

毕竟,在那片土地上,女儿未来的命运,很有可能她一样,一嫁再嫁……婚事和人生,都无法由自己做主。

更多文章

  • 慈禧真无耻,看不惯光绪秀恩爱,竟做出如此龌龊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到底有多无耻?把光绪最爱的女人害死,把最丑的女人嫁给他。光绪在选秀时看上了江西巡抚的女儿,但里面有慈禧的亲侄女,而在当时光绪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于是慈禧之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隆裕皇后。皇家联姻大多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而作为慈禧这种视权势为一

  • 中华民族来之不易,魏文帝为此而杀太子,唐朝更是融合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了第一个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社保机构 南朝齐武帝萧赜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和同母弟弟竟陵王萧子良二人都信仰佛教,心怀仁念,便建立了“六疾馆”。“六疾馆”同样没有确切时间,只是预估建立于公元492年之前。真正有明确历史记录的乃是鲜卑族政权建立的医署。北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在501年建立了医署

  • 《红楼梦》贾琏和王熙凤如何从恩爱夫妻到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贾琏和王熙凤原本是一对恩爱夫妻。送宫花贾琏戏熙凤便是明证。贾琏最初是喜欢王熙凤的,因为那时的王熙凤会示弱、会卖乖、会给贾琏男人的面子。贾琏也就宠着她,任凤姐压自己一头。贾琏送黛玉奔丧回来,我们看看王熙凤的表现房内无外人,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

  • 曾国藩的经历表明,成功的人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时是这样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1至40集播放,曾国藩一生对女人的忠告,曾国藩说凡事必有所激有所逼

    不懂得收拾,是很多人都有的毛病,包括我在内。电脑里的文档,东放一个,西放一个,有时候很想好好地整理一下,但又总是懒,没有整理。书刊、文件,东放一本,西放一本,也没有整理。这样,要用的时候,往往很难找到。一找不到,心里就急,就想发火。平时的修养功夫,到这时候,完全功亏一篑了。懂得收拾,不光对个人,对家

  • 乾隆宫中散步,看到假山上刻的8个字,大怒:将刻字之人发配充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四十年(1776年)的一个冬天,已经年过花甲的乾隆照例起的很早。前几天的时候,曾有下人来禀告,后花园的梅花已经盛开,所以乾隆此次,特地是携带妃子前来赏花。所谓“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当看到盛开的梅花时,乾隆再次诗兴大发,想要作一首关于梅花的诗,但或许是年事已高,思路不再那么活络,所以

  • 两晋南北朝的帝陵:都乱成一锅粥了,还谈什么旅游开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两晋南北朝72集完整版,晋朝皇陵,两晋南北朝有多乱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动乱时期,华夏几亡。这一时期的帝王数目难以统计,政权走马灯似的转换,帝王也走马灯似的上任、篡位、下岗、被杀、病死、逃亡……这一时期的帝陵没有太气派的,盗掘严重,甚至找都找不到,数目难以厘清,旅游开发更是无从谈起。西晋西晋皇帝的陵墓,也都分布在洛阳北邙山一带。 西晋历时52

  • 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清朝,中国的结局会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间。其范围波及几乎南中国全部省份,其兵威在鼎盛之际甚至直达直隶。在此期间,太平军建立了政权,颁布了意在建设无人不保暖、无处不均匀的《天朝田亩制度》,在后期还立洪仁为干王,主持内政,通过了一些重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决定。颇有一些新意。不过后来太平军内讧,高

  • 不是蝴蝶效应!在真实历史中,是李世民一步步促成武则天称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信错的人就是他的儿子,太子李治。他认为自己这个儿子性格平和,善于谦让,却不知道那老实人的面孔下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这家伙竟然跟他的妃子武则天搞上了!这是一切悲剧的根源。 李世民用错的人,就是长孙无忌。这个人是他的大舅子,在李渊起义的时候就跟着李世民。他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主管后勤,功劳显赫,曾经被

  • 康熙王朝:康熙一句话夸花好看,孝庄竟已看透康熙的全部套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明显康熙准备削藩的事情还没有和孝庄明说,但这时候康熙大概也知道了孝庄这般不理他的原因,于是就用吴应熊上供的这盆花做比喻。康熙说,世上花如果半红半白的话,那可真算是稀世珍品。但是如果人也半红半白的话,可就忠奸不变了。说完这话,康熙自然的就引出啦在大殿上,朱国治一本奏折弹劾吴三桂,屯兵过重,有不臣之心

  • 作为汉室后裔的刘裕为何定国号为“宋”,而不是“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问历代王朝中哪些国号最好?汉和唐绝对是排在第一梯队的,概因汉唐两大王朝国力长期在线,在经济、文化和军事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鉴于此,每逢乱世,总有政权会把这两个国号拿出来作为自己的国号,比如后汉和后唐等,其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和汉唐皇室都没什么关系。让人奇怪的是,和汉室有血缘传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