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元奔史论186唐代宗善谋善断(唐肃宗至宪宗时期第三篇)

董元奔史论186唐代宗善谋善断(唐肃宗至宪宗时期第三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47 更新时间:2024/1/16 17:29:15

【按】《董元奔史论》以历史时序结撰,每篇1500-2500字。本篇为“唐肃宗至宪宗时期(756-820)”第三篇,原创权益受受头条维权机制及国家维权监管系统全网保护。

在唐朝的众多皇帝中,代宗(762-779年在位)的名气并不大,后世史论家多把他视为守成之君,似乎他是躺在父皇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的安乐窝里的,缺乏治国能力。比如五代人刘昫批评唐代宗“治道之失也若河决金堤”,宋人孙之翰说唐代宗为“优柔之主”,宋人苏辙说唐代宗为“承安史坏乱之后”的“唐之庸主”。我认为其实不然。唐代宗不仅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善谋善断,隐忍而后发的明君。

说唐代宗善谋,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他对权臣的役使上。

“安史之乱”固然基本上是被唐肃宗平息的,但是此乱却加剧了地方上藩镇割据和朝廷中君弱臣强的形势。为什么会这样呢?唐肃宗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伊始未经唐玄宗允许而被杜鸿渐郭子仪等大臣拥戴继位的,唐肃宗在位六年期间太上皇唐玄宗活了五年多以至于出现二主争权的现象,这使得唐肃宗总要顾全功臣的地位,以获得他们对自己的拥护;为了平乱,唐肃宗放权给各地节度使招兵买马,以至于各地节度使大多成为拥兵自重甚至互相攻伐以争夺地盘的诸侯。唐肃宗不仅根本无力扭转地方割据和朝臣权重局面,而且还把这种局面遗留给了唐代宗。

唐代宗继位后,一改唐肃宗隐忍不发的“优柔”性格,他通过玩弄权术,借力打力,一方面重用权臣,一方面作长远布局以剿灭权臣。平乱名将仆固怀恩自恃功高,向唐代宗讨要安史旧将河朔的地盘,唐代宗当时刚继位不久,不敢得罪手握重兵且又与回纥大汗为姻亲的仆固怀恩,遂答应了仆固怀恩的要求,让本来就做朔方节度使的仆固怀恩兼河朔节度使,三年后,唐代宗使人诬陷仆固怀恩叛乱,派自己的姻亲、大将郭子仪率兵突袭并剿灭了仆固怀恩,从而震慑了各地藩镇。宦官李辅国仰仗拥立唐代宗继位之功,公然要求唐代宗居住在宫中而把朝政委托给自己管理,唐代宗虽然不悦,但是却只能答应李辅国,而后唐代宗同时重用另一宦官鱼朝恩,并最终借助鱼朝恩的力量处死了李辅国。唐代宗又使用了同样的策略,与宰相元载密谋,元载派刺客在宴会上刺杀了鱼朝恩。当然,后来元载也因谋反罪被唐代宗密令大将吴凑领兵诛杀。

当然,唐代宗一次次诛杀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和权臣,只能借力打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君弱臣强的局面,但是,唐肃宗时期已经形成了君弱臣强的形势,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相比较于他的前任肃宗的束手无策和他以后的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等十余个皇帝的持续失权,唐代宗能够隐忍而后发,始终以自己为中心,节度使和权臣一直不能严重干扰君权,他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说唐代宗善断,例子很多,这里仅举二例。

上元二年(761),太上皇唐玄宗和现任皇帝唐肃宗都病重在身,但是二帝对权力的争夺依旧没有结束,而尚未生儿子的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也暗中图谋立自己喜欢的皇子李系为帝,次年初,得知李系秘密入宫,李豫(唐代宗)密派李辅国、程元振率兵强行入宫,捕杀了李系和张皇后,使得唐肃宗因惊惧而死,李豫立即继皇帝位。如果优柔寡断,如果没有魄力,唐代宗不仅下不了斩钉截铁的决心,而且更做不出如此快而狠的行动。

为了拉拢大将郭子仪,唐代宗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升平公主仗着自己是金枝玉叶,经常欺负郭暖,有一次,郭暖忿忿不平的对公主说:“如果我父当年犯上作乱,他是能够坐上皇帝宝座的,肃宗和你父哪能作皇帝呢!”升平公主向唐代宗告知了郭暖所说的话。郭子仪把郭暖暴打了一顿,然后进宫向唐代宗请罪,唐代宗却哈哈大笑道:“儿女闺中话语,何必当真呢。”郭暖口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语,放在历朝历代,皇帝都不会善罢甘休的,不杀郭子仪全家,最起码也得杀掉郭暖,但是唐代宗居然不予追究,这固然与唐代宗需要仰仗郭子仪为自己服务有关,但是这件事也说明,唐代宗是因为能够明辨是非才做到善断的,这是人君难能可贵的品质。

可惜,唐代宗继位于大唐帝国一路向衰的后半场,他如果早几十年作皇帝,可能会比唐高宗、唐玄宗做的好,更是真正优柔寡断的唐中宗、唐睿宗所不能比的啊。

【延伸阅读头条原创文章董元奔史论】唐肃宗至宪宗时期第一至二篇:

董元奔史论(184)唐肃宗忠孝难全

董元奔史论(185)安史之后佛教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人物:方孝儒被朱元璋保举,被朱允炆重用,被朱棣诛灭十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最高刑罚是诛连九族,那么为什么对方孝儒诛灭十族呢?而且第十族是哪一族?九族已经包括所有的亲属了,第十族是指方孝儒的门生!方孝儒简介方孝儒是明代的大学问家,博学多识,著作丰富,在读书人中有很高的威望,被谋士姚广孝称为“读书人种子”。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方克勤曾任济宁知府,从小受到了很好的家教,而

  • 武则天的女儿千金公主给母亲送来一个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和尚名叫冯小宝,是白马寺住持,唐朝有名的僧人。本是洛阳市井中卖药为生的小货郎,身体结实魁梧,又天生一副好脑筋,能说会道,被一家豪宅的侍女看上,成了侍女的情人。恰巧这个侍女的主人,是武则天的女儿,千金公主。侍女偷偷和小宝幽会,不小心被千金公主发现。公主勃然大怒,正准备将二人乱棒打死。但随意一瞟,发

  • 来自文字的力量,基于传统的创新:明代檄文在哪些方面实现了突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阎又文的檄文内容,朱元璋讨伐元朝檄文,八大著名讨伐檄文

    引言檄文的起源相当早,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后期更是逐渐繁荣了起来,到宋朝时到达了顶峰。朱元璋画像之后明朝时期的檄文不少人都认为是处于一个停滞期,但实际上明朝的檄文也有一定的发展。在类型上,明代的檄文类型有所增加,各种各样类型的都有,有声讨类的,有风俗类的。从语言风格上看,明朝的檄文也独具特色,

  • 唐代传奇人物上官婉儿墓葬发掘记-墓志记载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官 婉儿,历史人物故事上官婉儿,发掘者解密上官婉儿墓三大谜团

    虽然墓葬区大多都被盗掘,但按照相关规定,考古工作者仍需要提前对施工工地进行考古勘探。然而,让考古工作者没有想到的是,一次看似平常的考古勘探却即将揭开一个沉睡千年的秘密。经过考古勘探,考古工作者只是在工地周边发现了一些隋唐时期被盗的小型墓葬,就在考古勘探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有着特殊土层探洞使考古工

  • 在宋代,牢城是怎样的?罪犯居住条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牢城与监狱牢城和监狱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监狱是国家暴力机关之一,是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监狱的起源很早,据《艺林汇考》记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圜土,即古代监狱。可见早在夏朝时期就出现了监狱。徽宗时期为惩治日益增多的强盗,解决刺配道途之累,曾仿照西周设置了圜土,“今欲仿周官司圜之法,令诸州筑圜土

  • 唐代户籍制度的管理,促进农商并重观念的形成,有何不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户籍管理,唐朝户籍管理的特点及影响,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基层管理

    一个王朝想要走得长远,最终依靠的是政治、经济等的相互配合依存,而这些条件下所支撑着的是各种管理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户籍制度可谓是最基础的一项国家制度。唐朝亦然,有其优秀的地方为后世所效仿,也有其不足之处,接下来,笔者从两个方面开始论述,以期来得出对当代户籍制度的借鉴意义。人口管理措施对后世的影响

  • 论唐朝长安城中的坊市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基本存在于古代大大小小的城市中,把居住地与市场分开来,符合古人喜欢各司其职的特性。古代的制度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还按照士、农、工、商的顺序进行排列。士子地位最高,其次为农民,商人最低。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需要商人促进商品的流通,让采买的活动更加的活跃。坊市制度为此提供良好的环境,一定程

  • 嘉庆35岁继位,乾隆却赖在养心殿,和珅出了个主意,让嘉庆动杀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临死前一晚才知乾隆用意,和珅到底是不是乾隆留给嘉庆的,乾隆死后嘉庆为什么处置和珅

    乾隆本身又懂得自律养身,还有和珅这样的官员,成天阿谀奉承,他不长寿谁长寿呢?但是这可苦了35岁才继位的嘉庆皇帝,被和珅一次又一次激怒,却只能忍气吞声。 激怒帝王的代价 1799年,89岁高寿的乾隆终于去世了。嘉庆悲痛不已,马上发了一道圣旨,要和珅为乾隆守陵。和珅被留在了宫中,嘉庆便暗暗召集群臣,密谋

  • 五代十国时期的县令,他们都有着什么样的职能?又是如何入仕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情况下,中央政府都是通过管理地方政府来管理国家。因此,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基层官员的。他们是国家这个巨大机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郡县制开始实施后,县就成为了一个国家中最为基层的行政组织。而一个县的县令素质高低,则可以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百姓的生活。所以,历朝历代以来的统治者都特别重视县令的选拔和管

  • 曾国藩:30岁创业失败,牢记这三个要点,助你重回人生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曾国藩的创业智慧,曾国藩人生如何逆袭,曾国藩四句话教你如何成功

    然而纵观古今,伟人之所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除去自身本领外,在面对挫折坚韧不拔的性格,才是致胜法宝。试想一下,若当时曾国藩被救上岸后,仍然一蹶不振,又怎会有东山再起,创造辉煌的时刻呢?关于30岁事业失败,如何摆脱困境,曾国藩在日记中有详细的描述,并标注若能做到这三点,必定能够重振旗鼓,再次走向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