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抚养一孤儿,长大为唐玄宗生7子,儿子是杨贵妃第一个男人

武则天抚养一孤儿,长大为唐玄宗生7子,儿子是杨贵妃第一个男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04 更新时间:2023/12/16 15:33:44

提起一代女皇武则天,虽然她的雄才伟略让人赞叹不已,但是她的冷血无情却饱受世人非议。

公元655年,上官仪因废后诏书一事,被武则天灭门。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因结党私营之罪,被诛灭九族。

除了朝廷忠臣,武则天对自己人也毫不手软。

为了扳倒王皇后,武则天亲手杀死自己的第一个女儿。

为了制约唐高宗,武则天不惜除掉自己一母同胞的姐姐。

然而武则天,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如此冷酷无情,她也有温情的一面。武则天登基后,曾经亲自抚养过一个孤儿,并且最终改变了她的命运。

这个孤儿长大后,成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为他生下七个孩子,其中一个儿子还是杨贵妃的第一个男人。

约公元700年,绛州刺史武攸止因病去世,留下一个不到一周岁的女儿,取名为落衡。

武攸止乃武则天娘家侄子,身为女皇的武则天,可怜这个孤儿,于是派人接到宫中亲自抚养。

落衡来到皇宫后,武则天给了她,无尽的关爱,不但派人专门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还教她读书写字,学习音律和绘画。

皇宫里拥有大唐最好的资源,落衡受益匪浅,小小年龄,便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再加上孤儿天生丽质,姿色出众。这就为后来她和李隆基的结合埋下伏笔。

李隆基出生于685年,父亲为相王李旦,母亲为窦氏德妃。李隆基作为皇孙,原本应该有个幸福的童年,然而武则天于690年建立武周后,大肆打压李氏宗亲,母亲德妃,在693年深陷政治风波被秘密处死。

8岁的李隆基,失去母亲,好在得到武则天的特别关爱,所以经常出入宫门。落衡和李隆基有了交集。

落衡和李隆基相差15岁,当李隆基已经成长为一个做事稳重的年轻王子时,孤儿还是个孩子。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或许是童年的不幸的相同经历,落衡总是得到李隆基的关爱,有时候是一个糖果,有时候是一个小玩具。从此两个人建立深厚的友谊。

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被废的唐中宗李显重新登基,之后开始对武氏进行清洗。武氏宗亲被屠戮殆尽。落衡虽然也是武氏宗亲,但是因为年龄太小没有被株连,继续留在宫中生活。

失去武则天庇护的落衡,虽然没有被诛杀,但是待遇已大不如从前,不过李隆基利用自己的身份,对落衡特别关照。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害,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一党,之后唐睿宗李旦继承皇位。

两年后李隆基登基为帝,此时的落衡13岁,已经出落成一个楚楚动人的美人。两个人郎才女貌,而且都爱好音律。于是李隆基将落衡收入后宫。

落衡乃武氏宗亲,李隆基的做法,受到大臣们的反对。李隆基为了缓和君臣关系,一直没有册封落衡。

然而这些丝毫不影响两个人的关系,落衡自从进入后宫,其他嫔妃黯然失色。落衡先后给李隆基生下七个儿女:

有子夏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寿王李瑁、盛王李琦,有女上仙公主、咸宜公主。

由此可见,落衡是多么受李隆基宠爱。公元724年,母以子贵,落衡被册封为武惠妃,大臣不再反对。

之后李隆基想册封落衡为皇后,大臣们再次站出来反对。其实大臣们反对很正常,因为这些大臣们在李隆基的授意下清洗武氏宗亲,和武氏不共戴天,一旦落衡成为皇后,势必报复这些大臣。

李隆基最后妥协,不过他之后再也没设皇后。落衡虽然不是皇后但是她掌控后宫,吃喝用度和皇后无异。

落衡受宠,她的儿女们也沾光,落衡的几个儿女们都非常受李隆基宠爱。其中一个儿子寿王李瑁的婚事就受到格外的关注。

为了给李瑁找一个中意的王妃,李隆基下诏在全国海选。最后找的是蜀州司户的女儿杨玉环,也就是后来的杨贵妃。

杨玉环官宦之家出身,美丽动人,还精通音律,非常受李瑁的宠爱,落衡对这个儿媳妇也非常满意。

俗话说,欲壑难平,落衡在拥有如此地位,和幸福家庭之后,并没有满足,而是想得到的更多。

李隆基早在715年,就已经册立赵丽妃的儿子李瑛为太子。然而落衡始终认为这个位置应该属于自己儿子的,于是想方设法让李隆基废掉这个太子,很快一招阴险的毒计在脑海中出现。

公元737年,落衡偷偷派人告诉太子李瑛宫内有盗贼,请求他带人来擒拿。头脑简单的太子李瑛,不知是计,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身披盔甲,带着兵丁来到皇宫。

而另一边,落衡却告诉李隆基,李瑛谋反,已经带兵闯入宫内,李隆基派人查看,果真如此。之后把李瑛等人擒住,并且以谋反罪处死,李隆基一下子失去三个儿子。

李瑛死后,按说落衡应该非常高兴,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或许是落衡良心未泯,她对李瑛三人的死,深深的愧疚。甚至达到夜不能寐的地步。

每天晚上,落衡只要一闭眼就能梦见李瑛三人惨死的神情,这种精神的折磨,很快让落衡崩溃,实在承受不住,于是选择自尽,年仅38岁。

落衡的死,让李瑛三人冤死的事实不言自明,很多人都说落衡蛇蝎心肠,死有余辜。

然而悲痛欲绝的李隆基,并没有因此而追究落衡,而是依然追封她为皇后,并且厚葬。

谁能想到落衡的死,间接导致了儿子李瑁的婚姻破例,并且成就了杨玉环。

原来落衡死后,李隆基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太监高力士,为了帮助李隆基尽快走出来,遍访各地物色美女。最后发现寿王妃杨玉环,神似落衡,于是介绍给李隆基。

果不其然,李隆基看到杨玉环后,立马就沦陷了。并且想尽办法,将杨玉环纳入自己后宫,之后封为贵妃。

这样的做法等于直接拆散了寿王李瑁和杨玉环。李隆基的行为,一直被人所不耻。

当然李隆基最终也付出代价,因为宠爱杨贵妃,荒废朝政,最终爆发安史之乱。

结语

落衡从一个孤儿,一步步成为后宫之主,实属不易,然而一个邪念让自己万劫不复,真是害人害己。

李隆基色欲迷墙,毫无伦理底线,最后的结局也是让人唏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平惨败之后,赵国为何还能屹立不倒,仍大败诸侯军60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思想在《墨子.非乐篇》中这样说的:“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但是在战国时期,更大的恐惧还不是来自这三样,而是伤亡巨大的战争!伤亡上百万!惨烈的战国之争战国争霸时期双方的参战军队数量,以及战损的伤亡,比之春秋时期放大了许多倍。就拿“杀神”白起为例,仅白起一人

  • 武则天一生杀了多少亲生子女,以及其他近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一共杀死了几个亲生子女?据记载,武则天一共杀死了3个亲生孩子,两儿一女,其中安定公主是野史记载存有争议,而其他均是正史里记载了。1、传说武则天掐死了女儿安定公主,以此嫁祸王皇后,连累萧淑妃。2、据史书《新唐书》和《唐会要》记载,武则天极大可能毒死了大儿子——太子李弘,主要原因是两人意见不合,母

  • 战国时期,齐魏“桂陵之战”,齐国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通过这次变法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在农业生产和经济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国家变得富强。同时魏国又在兵制改革上,凭借“兵农分离、精兵战略”的武卒制度,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重装步兵“魏武卒”。这支军队自创建后就发挥出强大的战力,很快便闻名各国,名动天下,是一支进不可挡,退不可追的无敌劲旅,因

  • 玄甲军:大唐帝国的头号王牌部队,隋唐时期的亚洲第一强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唐玄甲军真实实力,玄甲军攻入皇宫大结局,玄甲军有多强

    公元618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趁天下大乱之机在自己的大本营太原起事,李渊刚起事时,手里可谓是拿着一手王炸,众所周知,不管干什么事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特别是信得过的人才,但李渊似乎得到了上天眷顾,一出场就自带光环,李渊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那都是文武双全的优质人才,特别是上阵父子

  • 武则天四个儿子,三个非正常死亡,只有小儿子三让皇位却赢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场斗鸡揭开了皇室不可明说的隐忧公元668年,京城长安的一座王府中,聚集了一众王公大臣家的贵族子弟,他们围成一圈,时而响起阵阵喊杀声,时而又垂头丧气。他们在干什么呢?在斗鸡!谁的鸡?两位皇子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的鸡。各个贵族子弟都围在两位小王爷的身边,分别支持着他们的鸡,叫喊着,赌博着,欢快着。唐代斗

  • 从魏晋到隋朝,浅谈三省六部制的诞生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朝怎么创造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在魏晋时期确立的目的,隋朝三省六部

    从时间上来看“三省六部制度”开始于隋朝,但其中的“三省”于三国时期的魏国便诞生了,它是从西汉时期的尚书台、东汉时期的秘书监演变而来的,一度成为曹魏官僚体制下的重要决策机构。曹魏虽被司马家族所灭但这一体制却流传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后代王朝的借鉴与发展,那么“三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它又有着怎样的发展

  • 赵王亲手扶持一秦王,万万没想到后来被坑杀40万人·读《史记》16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灭赵国后赵王下场,赵王怎么离开秦国,历史上赵王去秦国怎么了

    [var1]君位风波秦武王去世的时候才22岁,没有子嗣,但他有7个兄弟:长兄庶子嬴壮,二哥庶子嬴雍,他自己排行老三,但是嫡长子,四弟嫡子嬴稷,五弟嬴通,六弟嬴恽,七弟嬴悝,八弟嬴芾。既然没有子嗣,便要从一众兄弟中选出一个当国君。选谁?秦武王死前没有说,这下可就热闹了![var1]秦武王是惠文后所生,

  • 东晋元帝-司马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元帝司马睿照片,司马睿简介,司马睿的亲生父亲是谁

    司马睿,字景文,河内(河南)温县人,为东晋开国皇帝。其曾祖父为西晋宣帝司马懿,曾祖母为司马懿的伏夫人;其祖父是司马懿的第三子琅邪武王司马伷,其祖母是诸葛诞的长女;其父是琅邪恭王司马觐,其母是征西将军夏侯庄之女夏侯光姬。西晋武帝咸宁元年(丙申,276年),司马睿出生洛阳。降生之时,有神异之光将室内照得

  • 前有五胡乱华,后有安史之乱,不是什么人都能团结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胡之乱和安史之乱哪个严重,五胡后来哪去了,安史之乱完整版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被捧为了“新时代圣经”,人们每当在聊历史的时候,一旦涉及到族群的生存战争,便会有人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到:“以前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咱们古代的历史,还涉及到了现代历史,当初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如

  • 1917年溥仪复辟,康有为想当宰相!瑾太妃:大清未有无胡须之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有为和溥仪,溥仪时期的晚清重臣,10分钟从上古之战看到溥仪退位

    张勋高调复辟 1917年,清朝旧臣张勋带了5000名有辫子的士兵,借口调停黎元洪和段祺瑞二人的矛盾,堂而皇之地进入北京城,并急电各地的大清遗老们汇聚京城,共举复辟大业。6月30日,张勋率众召开御前会议,第二天撵走了黎元洪,给退位已经5年的溥仪穿上龙袍,打扮一新地抬上了龙椅。众人跪拜,大呼万岁,按照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