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还存在一个卫国?他怎么没被嬴政给灭了呢?

历史上还存在一个卫国?他怎么没被嬴政给灭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59 更新时间:2024/2/7 16:20:54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荡平其他六国,统一天下,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千秋功业。此时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称秦始皇,开始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

[var1]

秦始皇

但是殊不知,秦国灭掉六国后并没有真正的统一天下。还有一个叫卫国的小国,逃过了秦国的魔爪。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国国君被秦二世贬为庶人,卫国才彻底灭亡。

而关于秦始皇为何没有灭卫国, 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以下分析原因有二。

自春秋战国的乱世开始,各国战乱不断,百家争鸣。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幅增强。从公元前230年消灭韩国,再到公元前221年攻破齐国,秦王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消灭了战国七雄中的六国,完成了自己的统一大业。存活到最后的诸侯,居然是地处河南的卫国。直到卫国被秦二世灭国时,秦朝距离退出历史舞台,也只剩下两年不到的时间。

[var1]

卫国板块

卫国的先祖,是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是周武王弟弟康叔的后裔。卫国疆域大致位于今河南北部一带,而卫国为什么得以存留下来。

原因一:卫国足够弱小,也足够安分

从春秋时期开始,卫国还算是一个大国。但是卫国的昏君辈出,于是卫国就渐渐沦落成了一个二流的小国。而此时地处中心的卫国,因为地理位置过于靠近中心,免不了经常的见于各国刀戈。

为此卫国的政策也很简单,那时就谁强就跟着谁,做人家的附属国。卫慎公年间,三晋强盛,卫国就依附于赵国。在此后,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国力变强,卫国便又投降了魏国。等到公元前239年,秦国在魏国的十年间,卫国又归顺了秦国。

[var1]

卫国君

除此之外,卫国历代国君都比较谦逊,卑微。公元前346年,卫自贬卫侯爵。紧接着到公元前320年又自贬为君。

卫国的一系列做法,加上他对外并不经常使用武力,为此各个诸侯国还是都比较愿意和他相处的。

历史上,卫国先后被蛮族和魏国所消灭,但是却又在他国的帮助下,重新建立国家。不得不说,这在春秋战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了。

从现如今来看,秦始皇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也并没有太过于斤斤计较,或者敏感多疑。

在吞并六国时,卫国的领土被嬴政安置到了河南沁阳的野王县,并且得以延续下去。对于此时的嬴政来说,卫国已经不能造成任何的威胁。

[var1]

卫国多君子

孔子周游列国时对卫国评价:“卫地自古多君子”。而吴国的季札也认为:“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完全就是不需要多加防备的国家。

原因二:秦国人才大多来自卫国

自古以来,每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而秦国的许多人才都来自卫国。商鞅、吕不韦都是卫国人。

首先商鞅的名字如雷贯耳,他是秦国变强的根本。商鞅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的风土面貌,使秦国之强兵、民于律己、统治森严、法有所依。

[var1]

商鞅变法剧照

秦国在森严之中逐渐强大,使别的国家望尘莫及。所以嬴政非常看重商鞅,为了纪念他,秦国甚至为商鞅铸造了几人高的人像。

而商鞅的家乡就是卫国,这么大的一个功臣,为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此前提下灭掉商鞅的故国,实在于道义不合。

再加上秦国的开国功臣吕不伟,编撰《吕氏春秋》,也是秦国重臣。为秦国东奔西走劳苦功高,其故乡也是卫国。于情于理,秦国还是没有找到对卫国下手的借口。

[var1]

吕不韦剧照

虽然商鞅和吕不伟不是为了保卫卫国而帮助秦国的。但事实上,卫国确实是因为商鞅、吕不韦两人得以被秦国照顾。这是一场因人情而存在的小确幸,卫国一直存活到秦始皇死后才灭亡。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卫国确实不简单。从分封开始到灭亡,他是春秋战国时期存活最久的一个国家,足足存在了838年。虽然有苟延残喘的意味,但也着实值得人敬佩了。

在局势动荡,国力微弱的情况下,卫国能以这样的成绩记载在历史长河之中,也算是一段传奇了。

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也很多。敌强我弱,倾巢之下虽不能保有完卵,但能做到“经久不衰”,也算是卫国的本事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身临襄樊之战,你会去改变关羽命运,还是修改三国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在水淹七军、威震中原之后不久,又因为盟友背刺而败走麦城,自然是给三国历史留下了颇多传奇、良多遗憾。而无论是重新代表蜀汉北伐,还是体验东吴水师的弄潮生涯,又或是效力曹魏镇守许都以南的重要城镇……《三国志·战略版》给了历史爱好者们一个重新体验三国鏖兵的机会,以水决襄樊,重谱三国史!《三国志战略版》在

  • 民神之主、用其谁飨-齐桓公与齐国霸业的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成功地主持召开了‘葵丘会盟’、将自己的霸业推向顶峰之后,齐桓公并没有停止继续前进的脚步,他在这之后不断以‘会盟’的形式,来稳固、扩张齐国的霸业,以及自己对诸侯们的控制力。周襄王五年(前647年)夏,齐桓公与鲁僖公、宋襄公、陈穆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会于咸地(河南濮阳),一方面商议抵御淮夷

  • 胯下之辱对韩信一生的影响有多么的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十分冷静的看了看屠夫的脸,没有动手杀他,在大庭广众面前,韩信从容自若的在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放弃了比武决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嘲笑韩信胆子太小。后来韩信协助刘邦打下汉朝江山,自己也被封为楚王。当他再次返回楚地之时,召见曾经侮辱自己的屠夫。那个屠夫当时快要吓死了,以为必死无疑。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

  • 柬埔寨的韩桑林88岁还活着,而且特别硬朗,没有坐轮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韩桑林是柬埔寨波罗勉省人,出生于1934年,开始他是跟着波尔布特那伙人打仗,而且事业发展的不错,官至师长。可是波尔布特丧心病狂,不但杀害百姓,连自己的同事都杀。波尔布特看谁不顺眼,谁就被认定为越南特务。[var1]1978年,为了避免被大清洗,逃一条活命,韩桑林就跟着他的朋友们逃到了越南。1979年

  • 关羽一生骄傲无比,能真正赢得他尊敬的只有四人,其中一个是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新皮肤梦幻神驹特效,赵子龙大战关羽,易中天说赵云关羽武力

    三国演义有三绝,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孔明,义绝关羽。这些并非演义夸大其词,比如关羽,在正史中也是义薄云天,可他却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骄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关羽的评价:“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不过也能理解,关羽出道即巅峰,一路过关斩将,倒在他刀下的名将最多,难免有些膨胀,有人这时候会说了:关羽

  • 为何有人认为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从这三点就能看出他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的都知道诸葛亮的能力多厉害,坐卧隆中之时,便预料到天下即将三分,为刘备准备好了著名的隆中对,初出茅庐时算无遗策,接连帮助刘备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可到了后期,即便诸葛亮鞠躬尽瘁,也没能光复汉室,由此引发了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的言论,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个人觉得质疑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的言论可以歇歇

  • 春秋最被低估的名将,实为春秋战国兵家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最强十大名将,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军事家,春秋战国十大名将名单

    他在兵家历史上,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的军事理论在姜子牙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开启了春秋战国乱世兵家的辉煌时代,后来的名将孙武、吴起等都受到他的军事思想影响,从中都能看到他的影子。[var1]但是这个人,纵观其一生,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将,他就是田穰苴,又名司马穰苴。田穰苴,本姓田,因被封大司马,又

  • 曹操留下4员猛将,本指望他们保卫子孙江山,可惜全被曹丕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提起曹操都是褒贬不一,喜爱他的人认为曹操是大一统的功臣,加速了历史进程,是时代的英雄。而贬低曹操的也不少,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就是最大汉贼,就连曹操的谋士荀彧都反对曹操称王,最终荀彧被曹操害死,可惜曹操机关算尽,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却让司马家族夺了去,让人唏嘘不已,司马炎接手了司马师

  • 秦孝公和商鞅倾力变法,魏王两次感慨都说了啥·老烟枪读《史记》8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孝公临死前说出商鞅死的原因,秦孝公的商鞅变法有哪些内容,商鞅变法与秦孝公改革

    (续前话,体系阅读更有收获喔!)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秦国发布了一篇言辞肯切、痛心疾首的求贤令(见前文),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在秦国及周边拉开了一场抢人大战。与此同时,在魏国国都安邑,丞相公叔痤的府邸里,老公叔深感自己时日无多,正为给魏王举荐下一任丞相的事犯愁![var1]让老公叔犯愁的,倒不是没

  • 同样是篡位称帝,为何人们能够接受曹丕,却不能够接受司马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这一路走来,已经踏过了5000多年的春秋了,在5000年左右的风风雨雨中,王朝的更迭起伏是特别常见的事情。但是在这王朝的更迭之中,也出现了不少篡位登基的人。就拿司马氏家族篡位来说,确实是被后人唾骂,不已然而对于曹丕却被众人所接纳,这究竟是为何呢?称帝方式不同曹丕在当时能够坐上龙椅,称得上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