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首诗下的杜牧,教训太惨痛,有才如杜牧,也没能过好一生

三首诗下的杜牧,教训太惨痛,有才如杜牧,也没能过好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1/27 4:50:41

当年的杜家可是唐朝望族,长安的显贵,有诗赞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显赫程度可见一斑,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三朝宰相,但杜牧的父亲杜从郁却高不成低不就。

杜牧十几岁时,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世道比较乱,杜牧打小就立志做一个报国文人,要学济世之学。

20岁时候,杜牧通读古今经典,尤擅兵书,23岁时就写下了名传千古的《阿房宫赋》,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学,杜牧通过科举制度走上仕途之路。

一、赢得青楼薄幸名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能写出这样诗词的人物,必定是情场老手,这首诗也被后世尊为青楼诗词的典范,却被人诟病不少,喜欢这首诗的人,也不敢直言喜欢,只能私下吟唱。

因为这首诗,杜牧还得了个情圣的名头。

然而杜牧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心情却不怎么美好,这是杜牧贬官黄州时写的诗,回忆起当年在扬州的青春岁月,感慨万千,当下再看这段放浪形骸的时光,杜牧颇为自责,十年惝恍而过,自己却一事无成,徒留虚名一场。

《遣怀》不是杜牧炫耀自己的青春,更不是显摆,而是追悔莫及。

杜牧志向远大,拥有不小的政治野望,然而杜牧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歌姬,一有空闲便留恋烟柳之地,给人留下了放浪形骸、生活不检点的不良印象。

杜牧年轻时深受牛僧孺的赏识,大和七年,牛僧孺授予杜牧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这几年也是杜牧最潇洒最逍遥的时光,他在扬州居住时,频频参加各种宴会,还经常因为争抢头牌和其他宾客斗诗。

牛僧孺不放心杜牧,为了他的安全着想,每当杜牧寻花问柳时,牛僧孺都要命人在暗中保护他,有时还会婉转提醒杜牧应当注意身体。

二、春风得意马蹄疾

大和九年,杜牧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就在这段时间,他结识了一个仅有13岁的雏妓,离别之时,杜牧做了两手赠别诗,其中一首很有名。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写这首诗时,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边是美人素手,一边是高官厚禄,心中顿生豪情万丈,实感前程似锦,来日大有可为,然而杜牧万万没有想到,有时候低谷和高峰的转换,只需一点点的时间酝酿。

杜牧留念美色时,却失去了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因为生活作风问题,李德裕看不上杜牧,大概就是认可他的才华,却不认可他这个人。心怀大志的杜牧,因为不能看破红尘,错失了许多机会,才华高绝如杜牧,也没能过好一生。

杜牧当官的时代,正是牛李党争最激烈的时代,当时杜牧深受牛僧孺赏识,但杜牧的政见却和牛僧孺不合,在放浪形骸的背后,杜牧也有一颗悬壶济世的心。当时的唐朝,外有党项、回鹘等少数民族作乱,内有宦官干政,面对这两个问题,牛僧孺采取回避苟且的处理方式,毫无进取之心,对外不愿动刀兵,粉饰太平,对内迎合宦官,互相帮衬。

相比之下,李德裕更加主动一点,唐武宗时期,李德裕执政,对外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内平泽潞之叛,外镇回鹘用兵。其中,平泽潞之叛时,李德裕还采用了杜牧的策略,事实上,在李德裕执政期间,杜牧经常进献计策,但李德裕接纳他的计策,却不用杜牧这个人。

等到了牛僧孺执政的时候,杜牧又看不上牛党的执政态度,不愿出谋划策,甚至是早早避开。在党争激烈的时代,杜牧两边都靠不上,非牛非李,既是牛也是李,身份十分尴尬,站队也很模糊,导致杜牧一身才华,却毫无用武之地。

三、乐游原上望昭陵

等杜牧老了之后,才追悔莫及,回顾前半生,除了“赢得青楼薄幸名”,其余一无所得,那个时候的杜牧,可能是被牛僧孺眼言中,身体也不好了。

48岁那年,杜牧登上乐游原,这个时候的杜牧已经心灰意冷,对当时的朝廷和皇帝感到失望,也自觉时日无多,心中充满了衰败之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这一年,牛党当朝,杜牧无心辅佐,多次请求下放到杭州当刺史,然而朝廷一直没有批准,隔年,杜牧再次要求外放到湖州当刺史,这一次如愿所偿,到了湖州后,杜牧四处访古,做了不少诗词。

一年后,杜牧升官,回到长安,那时的杜牧已经不排斥在长安居住了,因为他自觉大限已到,只想落叶归根。

文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杜牧是晚唐时期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他不仅有诗才,在文韬武略方面,也有独到见解,他一心想改变国家,让世道重回贞观,但是杜牧缺少了恒心,才子总是风流的,也是孤独的。

如果杜牧不是如此多情,也不会留给后人如此多的佳作,如果杜牧能铁了心从政,如果杜牧能少去青楼,如果他得到了李德裕的重用,我想杜牧一定比现在开心,也能少了许多郁闷,但人生一步是一步,没有后悔药,一旦错过了就什么也改变不了。

公元852年,冬天,杜牧病逝,享年51岁。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始皇射杀的神秘生物,2000年后乾隆陵墓揭晓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曾多次访问山东,以稳定齐国的天下,但当时的许多人认为秦始皇是在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在山东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秦始皇还射杀了一条神秘的生物。当时无人知晓那是神秘动物,然而,在2000年后清代乾隆皇帝的陵墓揭晓了答案。徐福欺骗了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所追求的不再是正义。而

  • 安史之乱的真相,安禄山为什么要起兵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果然,继任宰相杨国忠上台后,就开始处处针对他,并多次在唐玄宗面前进献谗言,说安禄山一定会造反,必须提前提防。杨国忠看不惯安禄山,这事儿还要追溯到李林甫身上。李林甫是唐玄宗时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揽,排除异己,把唐玄宗伺候的是舒舒服服的,“口蜜腹剑”,说的就是这个人。但是,他干了两件蠢事,为

  • 《五虎定三国》第十三回:入蓟都曹彰暴毙 战邺城许褚被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彰个人资料,曹彰和许褚谁厉害,三国演义曹彰

    张飞、马超攻略冀州全境,如风卷云,大军直指并州,会师于上党,探马飞报,曹彰率大军至晋阳,前锋己近上党。张飞、马超令张嶷引一军为前哨,正遇魏军先锋邓艾,张嶷挺枪出阵,邓艾横刀迎战,交锋二十回合,邓艾奋起一刀,斩杀张嶷。探马飞报汉军,张飞上马提矛,率五千精兵杀出,不由分说,挺矛直取邓艾,邓艾久闻张飞威名

  • 倘若此人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死后百姓为他修庙,名字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与隋朝和秦朝的发展极为相似,第一代帝王打下的江山,全都在昏庸无道的下一代手里毁于一旦,从此江山易主。隋炀帝暴虐残酷的性格使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当时灾患频发,他还大肆搜刮民财,广征赋税,大张旗鼓游历江南,在国家形势未完全稳妥的情况下四处征伐。如此种种,终于让怨声载道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而在反隋的起

  • 八卦楚汉:西汉得以善终的叛徒-雍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楚汉时期的雍齿虽然是个小角色,但也是留下深刻印迹的人物。他那个印迹就是让刘邦的头很痛很痛。这个让刘邦头痛的家伙原本不仅不是刘邦的对头,还应该是刘邦的铁哥们,是最受刘邦信赖的人。但是因为他脑子进水,从刘邦的阵营里跳槽到他处高就,造成了刘邦的困扰。因为脑子进水的雍齿占据了刘邦的根据地丰,并且赖皮不走不让

  • 揭秘李渊八叔李亮,及其后代子孙,在隋唐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亮为唐高祖李渊的八叔。今天小编带您了解李亮,及其后代子孙在唐朝留下的历史痕迹。李亮,字直夫,他的事迹非常少。他是李虎的第八子,在北周时,门荫入仕,升迁到赵兴郡守。杨坚取代北周后,建立隋朝,李亮累迁至海州刺史,被册封为长社郡公,后来死于此任上。唐高祖李渊登基称帝后,李亮被追封为郑王,谥号为孝。李亮的

  • 被严重低估的大秦帝国总设计师-秦献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献公简历,大秦帝国之裂变秦献公,秦献公是谁扮演的

    尤其文化落后,生活方式落后,其他山东六国称其为蛮夷之地,均不愿意与秦交往。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位24年)继位,接手了这个烂摊子。秦国从此走上励志图强的发展之路。所幸,接下来,秦国六代无昏君,接力棒顺利交接,每一代人都做出了不凡的功绩。秦国崛起!秦惠文王(在位30年),秦武王(4年),秦昭襄王(

  • 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才能教导出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登基之后,有一次,梦见了母亲,就如同生前一样,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涕泪满衣裳。第二天,立刻下令发仓赈济贫民,以报答母亲。那么,李世民的母亲是谁,有着怎样的一生,对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我们就来说说李渊的原配妻子,李世民、李建成和平阳公主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01、劝谏武帝窦

  • 杨贵妃墓葬出土,打开墓室后一看,千年前的谣言或将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盛世李家王朝不同于其他王朝,还诞生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所以说唐朝的思想开放程度,也是其他封建王朝所不能比拟的。从女性的地位以及穿衣风格就可以看出大唐的包容和开放程度。李氏王朝还有个特色,就是老爷子和儿子经常爱上同一个女人。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原本就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后宫的五品才人,

  • 明朝中期爆发贪腐大案,六部高官涉案,明孝宗为何没有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缘起宦官 这件贪腐大案是由宦官李广引起的。根据史书的记载,李广“以符箓祷祀蛊帝”,因此深得明孝宗的信任。利用这层关系,李广“矫旨授传奉官,如成化间故事”,这样一来,朝中文武官员纷纷向他进献财物。李广还不满足,“擅夺畿内民田,专盐利巨万”,他还修建府邸,“引玉泉山水,前后绕之”。朝中也有一些言官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