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严重低估的大秦帝国总设计师-秦献公

被严重低估的大秦帝国总设计师-秦献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48 更新时间:2024/1/19 18:37:43

尤其文化落后,生活方式落后,其他山东六国称其为蛮夷之地,均不愿意与秦交往。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位24年)继位,接手了这个烂摊子。

秦国从此走上励志图强的发展之路。

所幸,接下来,秦国六代无昏君,接力棒顺利交接,每一代人都做出了不凡的功绩。

秦国崛起!

秦惠文王(在位30年),秦武王(4年),秦昭襄王(在位56年),秦孝文王(在位3天),秦庄襄王(始皇父,在位3年)秦始皇(在位37年)。

奋六世之余烈。

最终秦国咸鱼翻身,吃掉了曾经鄙视过他们的六国。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过嬴家几代人不懈努力,用了将近140年,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完成了帝国统一大业。

这一切,追根溯源,"六代"之外,还有一个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第二任国君,秦献公,秦孝公的父亲赢师隰[xí]。

他是秦国第二十四位国君(公元前424---362年)。早年流亡魏国,39岁回国继位,62岁去世。在位24年。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他出场后,很快就病逝了。

其实,秦献公从魏国回秦后,在国内开变法,埋头改革,励志富国强民,改革颇具成效,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他数次发动收复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失地的战争,通过战争,凝聚民心,焕发老秦人的斗志和爱国之心。

前366年(秦献公19年),秦献公打败韩魏两国,从此秦国重新提高了在诸侯国之间的地位。

他是大秦帝国的总设计师,统一霸业的真正奠基者。

他回国改革的第一件事

☞废止人殉制度

废止人殉制度,实乃是英明之举,睿智之策。

为后世嬴家子孙建立伟业奠定了基础。

人殉制度,野蛮残忍,恐怖至极,

人殉制度是陋习,恶习,也是一种宗教行为。

人殉最盛行的时代,应该是殷商时期,商朝人对于死亡的崇拜,达到了巅峰。

已发现的一些商朝墓葬中,陪葬者甚至超过千人。商朝的陪葬,不仅仅局限于奴隶,还包括了墓主人生前的妻妾、奴隶武士。

到了周朝,周天子倡导“仁政”,对殡葬制度实行了改革,“人殉”得以废除,奴隶主死后改用土偶和草人殉葬。

然而,这一制度到了秦武公时期,他不顾周朝已经废除“人殉”的规定,继续实行人殉制度。

据《史记》》记载,秦武公死时,活人殉葬者66人;秦穆公死后,人殉者达177人。

诸侯之国,秦国的人殉习俗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秦国的“人殉制度”,把最能打仗的这部分人殉葬了,这就导致秦国的青壮年会越来越少,“人殉”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和发展,早已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士兵的战斗力。

秦国的活人殉葬制度,一直让山东列国的名士对秦国望而却步。人才匮乏,人殉(大臣也殉葬)导致人才青黄不接,这都与秦国越来越弱的国运有关。

公元前384年,刚继位一年的秦献公就对外宣布废除人殉制度,从此承袭300多年的人殉制度走出了秦国的历史,这项改革为儿子秦孝公日后招徕人才打下基础。

各朝各代,无论何时,人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古代生产力低下,人的寿命短,所以人口越多,国家优势越大。

废除人殉制度,能够保持青壮年群体的数量,减少因人殉造成的人力损失,为秦国发展生产,保证兵源提供很大的来源。

秦献公流亡魏国30年,深受魏国变法熏陶。

他善于借鉴和学习山东其他诸侯国的先进文明和习俗,锐意进取,积极思变。

见多识广,深知民间疾苦的秦献公,格局大,能成大事。

废止人殉制度,是秦献公诸多改革措施之一,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秦国的发展。

可以说从秦献公时期,就已经为继任君主定好了方向:变法强国,强国富民,成就霸业!

秦献公的成就丝毫不在秦孝公之下,可以说,没有秦献公,秦孝公就不可能顺利的任用商鞅在秦国进行彻底变法。

未完待续

更多文章

  • 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才能教导出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登基之后,有一次,梦见了母亲,就如同生前一样,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涕泪满衣裳。第二天,立刻下令发仓赈济贫民,以报答母亲。那么,李世民的母亲是谁,有着怎样的一生,对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我们就来说说李渊的原配妻子,李世民、李建成和平阳公主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01、劝谏武帝窦

  • 杨贵妃墓葬出土,打开墓室后一看,千年前的谣言或将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盛世李家王朝不同于其他王朝,还诞生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所以说唐朝的思想开放程度,也是其他封建王朝所不能比拟的。从女性的地位以及穿衣风格就可以看出大唐的包容和开放程度。李氏王朝还有个特色,就是老爷子和儿子经常爱上同一个女人。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原本就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后宫的五品才人,

  • 明朝中期爆发贪腐大案,六部高官涉案,明孝宗为何没有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缘起宦官 这件贪腐大案是由宦官李广引起的。根据史书的记载,李广“以符箓祷祀蛊帝”,因此深得明孝宗的信任。利用这层关系,李广“矫旨授传奉官,如成化间故事”,这样一来,朝中文武官员纷纷向他进献财物。李广还不满足,“擅夺畿内民田,专盐利巨万”,他还修建府邸,“引玉泉山水,前后绕之”。朝中也有一些言官弹

  • 关中在汉朝时号称天府之国,为何到了唐朝会严重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以后关中衰落,唐朝长安为何不从巴蜀运粮,为什么唐朝时关中的粮食不够吃

    甭管张良是不是对关中过誉了,起码西汉王朝自定都于关中后,发展得很好,很少听说当时关中遇到缺粮的窘况。然而自隋唐定都关中后,历代皇帝动不动就跑到洛阳“就食”,以降低关中的粮食供给压力。关中地区为何在汉唐两朝有如此明显的差别?好好的一个天府之国,怎么到了唐朝就缺粮了?四大平原分布图一、关中地区的开发1、

  • 明朝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工水平有多高?不在鲁班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木工皇帝朱由校的故事,朱由校100幅木工作品,朱由校是鲁班教的吗

    他的木匠活在少年时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据载,天启有时会让太监把他的木作拿到市场上出售,几乎都被识货的人以重金买走。木工之外,天启还长于雕刻,包括木雕和玉雕。作品常施以五彩,精致而妙丽,在雕刻上尤其见工夫,独具匠心,出人意表。朱师傅的作品包括各色各样的船模型、家具、漆器、砚床、梳匣等精巧木器,都很

  • 唐肃宗送给76岁的李隆基100名貌美宫女,李隆基享用2年后绝食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人生通常被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李隆基的上半场人生是英明神武、艳阳高照;下半场人生则是冰冷无依、淫雨霏霏。这一切成也自己,败也自己。忧患的童年,并没有击垮他李隆基7岁时,因为与武则天的唐侄发生争执,他说了一句:“这是我们家的朝堂,关你什么事!”童言无忌,可他没想到因为这一句话,他的母亲窦氏就被武则天杀

  • 明朝一皇帝很尊敬这两个县的人,皇帝子孙路过两县,要向百姓致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简单介绍明朝皇帝,明朝十六位皇帝关系,明朝皇帝的真实例子

    然而到了明朝末年,却发生了一件奇特之事,完全颠覆了这种观点。明朝一皇帝金口玉言传下口谕,命令凡是朱家子孙后代,路过两个县城时,必须对老百姓恭敬行礼,即使面对一个三尺高的娃娃也不能例外。这在崇尚皇权、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堪称一件奇闻。那么这两县的老百姓究竟干了什么,竟然能使得九重至尊的皇帝都纡尊降贵,

  • 隋唐正史中真正的第一猛将,李元霸也不是他对手,却被严重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到底有多强,隋唐李元霸大战宇文成都

    秦琼早年卖命于隋军,他母亲去世时,大将来护儿居然特地派人送去衣物和被子。当有人问道为什么一名普通士兵能得到如此关怀时,来护儿答道,秦琼胸怀大志,有勇有谋,以后一定能成大器。正是如此一名不可多得的奇才,从隋朝到唐朝,身经百战,奋勇杀敌,连李元霸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犹如一颗冉冉的新星,得到了将军和皇帝的重

  • 李自成拥兵百万,攻入北京前声势浩大,为何仅呆了42天就败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兵败的真实原因,李自成为何攻入北京,李自成打过百万大军吗

    李自成的部下不但抢夺官员,而且还纵掠百姓。哄抢钱财,强拉妇女的士兵比比皆是。李自成责问刘宗敏的时候,刘宗敏还振振有词“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失去了士绅和百姓支持的大顺军,如何能长久下去。李自成攻破京城并非是他的军队有多能打,而是明朝的地方军太差劲。李自成从西安一路打到北京,只用了两

  • 安史之乱有多恐怖?长安城十室九空,睢阳城三万百姓被煮熟吃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7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正在和36岁的杨贵妃,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享受太平盛世下的美好生活。突然,丞相杨国忠一路小跑,神色凝重地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情报交给唐玄宗。唐玄宗微笑着,一边端着酒杯,一边打开情报,他定睛一看不由的大吃一惊,猛地站起来,酒杯啪的落在地上,杨贵妃一看事情不对,立马示意乐队散去。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