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李渊八叔李亮,及其后代子孙,在隋唐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

揭秘李渊八叔李亮,及其后代子孙,在隋唐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26 更新时间:2024/1/11 0:54:48

李亮为唐高祖李渊的八叔。

今天小编带您了解李亮,及其后代子孙在唐朝留下的历史痕迹。

李亮,字直夫,他的事迹非常少。

他是李虎的第八子,在北周时,门荫入仕,升迁到赵兴郡守。

杨坚取代北周后,建立隋朝,李亮累迁至海州刺史,被册封为长社郡公,后来死于此任上。

唐高祖李渊登基称帝后,李亮被追封为郑王,谥号为孝。

李亮的儿子们

李亮有两个儿子,李神通和李神符。

第一位李神通

李神通和弟弟一家居住在长安,在李渊起兵反隋后,李神通一大家子被杨广通缉,其弟弟李神符被捉拿囚禁,李神通和儿子李道彦逃亡到鄠县山区南部,后来和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等人起兵响应李渊。

唐朝建立后,封淮安郡王。

后来李神通带兵追杀过宇文化及,又曾被窦建德俘虏。

在功劳方面积极争取,被李世民训斥过,在贞观四年去世。

第二位李神符

李渊起兵反隋后,李神符被卫文升囚禁,直到李渊攻破了长安,才得以释放,虽然没有在堂兄李渊起兵反隋后,有什么功绩,但是作为堂兄,被李渊任命为光禄大夫,并且赐封为安吉郡公。

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唐朝,六月份,李神符被册封为襄邑郡王。

武德四年,李神符任职并州总管。因为建国之初,缺少将帅之才,大部分李唐皇室宗亲都被任为要职,而李神符自然也不例外。

《旧唐书·卷六十·列传第十》:武德元年,进封襄邑郡王。四年,累迁并州总管。

李神符在并州任职期间,和突厥作战,表现不俗,未尝没有要建功立业的意思,因为堂弟李渊建国前夕,他没有相应的功劳。

李神符任职并州总管,是因为上一任总管李仲文,以谋反处死之后。

《新唐书·卷七十八·列传第三》:颉利可汗盗边,神符与战汾东,斩级五百,获马二千。又战沙河,获乙利达官,得可汗所乘马及铠。召为太府卿。

武德五年(622年),东突厥颉利可汗侵犯唐朝,李神通率领军队在汾河东和突厥军队展开大战,小胜一局,击杀突厥人五百,缴获马匹两千。

此后又在沙河北面击败东突厥部队,此战擒获了东突厥大臣乙利达官,并且缴获了颉利可汗的战马和铠甲,进献长安报捷。李神符因功授任太府卿。

其实这次应对突厥入侵,是多方协作完成的,李建成率兵出豳州道、李世民率兵出蒲州道来迎击,李子和领兵前往云中,掩杀颉利可汗后部;段德超带兵出夏州,截断其归路。

不管怎么说,作为李渊的堂兄李神符有了实打实的军功,他因为此前没有军功,进献颉利可汗的战马与铠甲的举动,那就情有可原了,向世人展示我有军功了,也不是吃素的!

李神符是没有参加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因为在玄武门之变前被调任检校扬州大都督,李世民登基称帝后,李神通被调回长安,担任将作大匠,兼任散骑常侍。不久,改任宗正卿、光禄大夫。

李神符这个人是很聪明的,哥哥李神通在贞观四年去世,李神符就以有病为由辞职了,唐太宗李世民还亲自到府邸看望李神符,并且赏赐大量财物和羊酒。

因为李神符有“足疾”,所以上朝议事的时候,特别被李世民照顾,让人抬着他进宫议事。

李世民死前(649),李世民特别下诏册封李神符为开府仪同三司。李治刚登基不久,李神符在永徽二年(651年),李神符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三岁,被追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唐高祖献陵,谥号为“恭”。

李亮孙子

李神通至少有十个子女。李道彦,李神通长子,封胶东王。李孝察、李孝同、李孝慈、李孝友、李孝节、李孝义、李孝逸、李孝锐;女儿怀德县主。

李神符至少有七个儿子,李神符生有七子,次子:李德懋,少府监、临川郡公。少子:李文暕,幽州都督、魏郡公。

这一代主要介绍李道彦

李道彦在史书上是一位非常孝顺的人,在躲避隋朝官军搜捕时,他父亲李神通生病了,他们躲在山谷中,带的吃食很快就没有了,李道彦乔装打扮成乞丐,出去讨饭,或者摘一些野果,先让父亲吃好,然后才自己稍微吃点。尤其是在后来父亲李神通去世后,守丧期间,瘦的成了皮包骨,亲朋好友都不认识李道彦了,李世民知道后,还特意让侍中王珪劝慰李道彦。由此可见李道彦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李道彦后来和父亲李神通,以及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等人起兵响应李渊,拥有一万多兵士,在迎接李渊后,李道彦被任命朝请大夫。

不管是李道彦和父亲李神通的史料中,还是其叔父李神符的史料中,都不曾提及娘子军,李渊女儿平阳公主聚拢了十几万的军队,李道彦和父亲叔叔都隶属于娘子军麾下,这是很诡异的事儿,都把平阳公主的功劳淡化了。

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后,李道彦被封为义兴郡公。

武德五年(622),李道彦进封为胶东王,授任陇州刺史。

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

贞观元年(627年),李道彦降封为胶东公,改任相州(河南安阳以及河北临漳部分地区)都督,后又改任岷州(

甘肃省岷县)

都督。

贞观二年(628年),吐谷浑慕容伏允在李世民终止和亲后,劫掠岷州,被都督李道彦击退。

贞观四年,李道彦父亲李神通去世,李道彦丁忧去职。

李道彦服丧期满后,再次担任岷州都督职位。也就是这次任职岷州犯了大错误,导致兵败,损失数万军队。

李道彦任职期间,曾派使者到党项各部落,使得部落尽归大唐。

旧唐书“道彦既至阔水,见赤辞无备,遂袭之,虏牛羊数千头。于是诸羌怨怒,屯兵野狐硖,道彦不能进,为赤辞所乘,军大败,死者数万人。道彦退保松州,竟坐减死徙边。”

贞观八年(634),吐谷浑侵犯凉州,李世民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彦担任赤水道行军总管,跟随李靖攻打吐谷浑。

李靖早就派遣使者贿赂党项各部落首领,目的就是让他们派人担任大军的向导,可惜的是李道彦犯了大错,李道彦大军行进到阔水时,发现党项拓跋赤辞部落根本没有防备,应该是见财起意,乘机袭击了拓跋赤辞,劫掠其部落数千头牛羊。

李道彦的行为彻底激怒了党项人,你们攻打吐谷浑,我们还给你当向导,还派别的军队攻打我们,一怒之下,占据了野狐硖,李道彦的部队根本不能前进。战略目的被受阻。

而且拓跋赤辞还袭击了李道彦,导致李道彦的部队大败,阵亡数万人,李道彦只好退守松州。而另一位左骁卫将军樊兴也因逗留而耽误军期,导致士兵们多逃亡或丢失。

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虽然李道彦和樊兴他们两个对大战局影响不大,但是导致几万人的损失,又延误军期,在战场上就属于违反了军令,也导致几万家庭失去了顶梁柱。

李道彦、樊兴因此获罪,因为唐朝有功减罪的法律,所以他们两个被朝廷下诏减其死罪,流放到了边远地区。

两三年之后,李道彦才被起复为凉州都督,又改任交州都督。此后在贞观十二年(638年),明州(浙江宁波)獠民发生反叛事件,时任交州都督的李道彦平定了此次叛乱,李道彦也在这一年去世。追赠礼部尚书。

李亮曾孙辈

这一辈人的资料很少。

李神符儿子李文暕在被贬藤州别驾,后被诛。儿子李捷袭封爵位。李佺,李文暕之子,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任宗正卿。

李亮六世孙辈

第一位李程

李程传承世系为李亮、李神符、李文暕(魏国公、幽州总管)、李挺、李柏(太仆卿)、李鹔(滁州刺史)、李程。

李程,字表臣,766年出生,他非常好学,在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丙子科进士第一,以状元及第;不久之后,又考中博学宏辞科,历任地方节度使府的幕僚。

此后,由于宦官当道,换皇帝犹如走马灯。

804年,李程任职监察御史,805年,唐顺宗继位,李程被排挤,屡次调任为员外郎。

806年,唐宪宗继位,李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行军司马。此后历任兵部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封渭源县男。

唐敬宗长庆四年(824),李程以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宰相。十二月,加中书侍郎,进封彭原郡公,食邑增至三千户。

自从李程在826年九月被罢相后,历任外河东节度使、河中节度使、尚书左仆射、宣武军节度使、第二次任河中节度使、尚书右仆射,又兼职判太常寺事以及兼判吏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东都留守。

842年,李程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追赠太保,谥号为“缪”。

李程的做官经历非常丰富,在皇帝犹如走马灯的情况下,还能掌握军权,不得不说能力是非常不错的,可谓李唐宗室中文武双全的人才。

第二位李石

李石为李亮六世孙,其祖父李坚,官至虢州刺史。其父亲李鹏,官至盛唐县令。

李石,字中玉,襄邑恭王李神符五世孙。

李石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李听幕府,担任节度从事,后历任郑滑行军司马、工部郎中、刑部郎中、太原节度副使、给事中、京兆尹、户部侍郎、判度支。

甘露之变后,李石拜相,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极力稳定政局,与宦官斡旋,引起仇士良的不满。开成三年(838年),李石在上朝途中遇刺,遂以使相出镇,充任荆南节度使。担任河东节度使时,因不能平定河东之乱,被部将驱逐。

会昌四年(844年),李石改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会昌五年(845年),李石被授为检校司徒、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畿汝都防御使。

李石去世时,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

第三位李福

李福为李石弟弟,被李石举荐荐,授予监察御史。累迁尚书郎,出为商、郑、汝、颍四州刺史。

唐僖宗乾符初年,李福以检校右仆射、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山南东道节度。

乾符四年,王仙芝率领数万人劫掠山南。李福聚拢乡兵,屯集要路,王仙芝不敢进犯。同年秋季,王仙芝攻陷岳、鄂、饶、信等州。十二月,进逼江陵,节度使杨知温求向李福求援;可惜李福还没到,江陵已被攻陷,于是李福退兵,唐僖宗授予李福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去世时间不详。

李亮七世孙辈

李程儿子们:李廓,武宁节度使。李庑,太子通事舍人李庆,太子中允。李庇,华阳县令,李庠,秘书郎。

第一位李廓

他为李程之子。和诗人贾岛是好朋友。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登进士第,调司经局正字,后为鄂县令。累官刑部侍郎、颍州刺史。

853年左右,被拜为武宁节度使,可惜不能治军。去世时间不详。

第二位李从晦

李从晦为李亮七世孙。明州刺史李谞之子。

唐敬宗宝历年间(825~827年),举进士及第,为太常博士。

甘露之变后,御史中丞李孝本被诛杀,李从晦被以李孝本同辈兄弟理由,贬为郎州司户参军。后改澶王府谘议,分司东都,下迁亳州司马。

此后历任吏部郎中、兼侍御史;常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京兆尹、工部侍郎、山南西道节度使,拜银青光禄大夫。

去世时,六十三岁,赠吏部尚书。

李渊八叔李亮的后代子孙,在唐朝历次动荡中,一直传到唐末,虽然被武则天诛杀不少,但是还是基本保住了子嗣传承。更是在唐朝中晚期出过宰相。相对来说比起李渊其余叔伯的后代,在传承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由于唐朝多次动荡,李渊八叔李亮后代子孙的史料不很详细,有的甚至传承世系也不清楚,当然李亮的后代肯定比小编查到的多,只不过没有史书上显现而已。

仅供参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被严重低估的大秦帝国总设计师-秦献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献公简历,大秦帝国之裂变秦献公,秦献公是谁扮演的

    尤其文化落后,生活方式落后,其他山东六国称其为蛮夷之地,均不愿意与秦交往。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位24年)继位,接手了这个烂摊子。秦国从此走上励志图强的发展之路。所幸,接下来,秦国六代无昏君,接力棒顺利交接,每一代人都做出了不凡的功绩。秦国崛起!秦惠文王(在位30年),秦武王(4年),秦昭襄王(

  • 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才能教导出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登基之后,有一次,梦见了母亲,就如同生前一样,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涕泪满衣裳。第二天,立刻下令发仓赈济贫民,以报答母亲。那么,李世民的母亲是谁,有着怎样的一生,对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我们就来说说李渊的原配妻子,李世民、李建成和平阳公主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01、劝谏武帝窦

  • 杨贵妃墓葬出土,打开墓室后一看,千年前的谣言或将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盛世李家王朝不同于其他王朝,还诞生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所以说唐朝的思想开放程度,也是其他封建王朝所不能比拟的。从女性的地位以及穿衣风格就可以看出大唐的包容和开放程度。李氏王朝还有个特色,就是老爷子和儿子经常爱上同一个女人。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原本就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后宫的五品才人,

  • 明朝中期爆发贪腐大案,六部高官涉案,明孝宗为何没有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缘起宦官 这件贪腐大案是由宦官李广引起的。根据史书的记载,李广“以符箓祷祀蛊帝”,因此深得明孝宗的信任。利用这层关系,李广“矫旨授传奉官,如成化间故事”,这样一来,朝中文武官员纷纷向他进献财物。李广还不满足,“擅夺畿内民田,专盐利巨万”,他还修建府邸,“引玉泉山水,前后绕之”。朝中也有一些言官弹

  • 关中在汉朝时号称天府之国,为何到了唐朝会严重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以后关中衰落,唐朝长安为何不从巴蜀运粮,为什么唐朝时关中的粮食不够吃

    甭管张良是不是对关中过誉了,起码西汉王朝自定都于关中后,发展得很好,很少听说当时关中遇到缺粮的窘况。然而自隋唐定都关中后,历代皇帝动不动就跑到洛阳“就食”,以降低关中的粮食供给压力。关中地区为何在汉唐两朝有如此明显的差别?好好的一个天府之国,怎么到了唐朝就缺粮了?四大平原分布图一、关中地区的开发1、

  • 明朝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工水平有多高?不在鲁班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木工皇帝朱由校的故事,朱由校100幅木工作品,朱由校是鲁班教的吗

    他的木匠活在少年时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据载,天启有时会让太监把他的木作拿到市场上出售,几乎都被识货的人以重金买走。木工之外,天启还长于雕刻,包括木雕和玉雕。作品常施以五彩,精致而妙丽,在雕刻上尤其见工夫,独具匠心,出人意表。朱师傅的作品包括各色各样的船模型、家具、漆器、砚床、梳匣等精巧木器,都很

  • 唐肃宗送给76岁的李隆基100名貌美宫女,李隆基享用2年后绝食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人生通常被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李隆基的上半场人生是英明神武、艳阳高照;下半场人生则是冰冷无依、淫雨霏霏。这一切成也自己,败也自己。忧患的童年,并没有击垮他李隆基7岁时,因为与武则天的唐侄发生争执,他说了一句:“这是我们家的朝堂,关你什么事!”童言无忌,可他没想到因为这一句话,他的母亲窦氏就被武则天杀

  • 明朝一皇帝很尊敬这两个县的人,皇帝子孙路过两县,要向百姓致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简单介绍明朝皇帝,明朝十六位皇帝关系,明朝皇帝的真实例子

    然而到了明朝末年,却发生了一件奇特之事,完全颠覆了这种观点。明朝一皇帝金口玉言传下口谕,命令凡是朱家子孙后代,路过两个县城时,必须对老百姓恭敬行礼,即使面对一个三尺高的娃娃也不能例外。这在崇尚皇权、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堪称一件奇闻。那么这两县的老百姓究竟干了什么,竟然能使得九重至尊的皇帝都纡尊降贵,

  • 隋唐正史中真正的第一猛将,李元霸也不是他对手,却被严重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到底有多强,隋唐李元霸大战宇文成都

    秦琼早年卖命于隋军,他母亲去世时,大将来护儿居然特地派人送去衣物和被子。当有人问道为什么一名普通士兵能得到如此关怀时,来护儿答道,秦琼胸怀大志,有勇有谋,以后一定能成大器。正是如此一名不可多得的奇才,从隋朝到唐朝,身经百战,奋勇杀敌,连李元霸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犹如一颗冉冉的新星,得到了将军和皇帝的重

  • 李自成拥兵百万,攻入北京前声势浩大,为何仅呆了42天就败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兵败的真实原因,李自成为何攻入北京,李自成打过百万大军吗

    李自成的部下不但抢夺官员,而且还纵掠百姓。哄抢钱财,强拉妇女的士兵比比皆是。李自成责问刘宗敏的时候,刘宗敏还振振有词“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失去了士绅和百姓支持的大顺军,如何能长久下去。李自成攻破京城并非是他的军队有多能打,而是明朝的地方军太差劲。李自成从西安一路打到北京,只用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