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托许地山去找自己好友吴搂梅的弟弟吴卓,想先认识一下,以后有个照应,结果许地山高兴地去另一个船舱找到姓吴的青年男孩。
男孩一脸懵地被许地山拉着来到冰心住处,冰心和男孩说了几句话发现这人叫吴文藻,并不是自己好友弟弟吴卓。
冰心尴尬了一下,知道自己找错人以后,作为交际花的她,大大方方道了歉。
既然来都来了,反正都是自己祖国的人,也可以聊天,相互照应,冰心就这样认识了这位叫吴文藻的人。
那时的吴文藻有些书呆子气,话不多,冰心性格比较开朗大方。
所以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冰心和其他人说话,吴文藻在旁边听着。
不过,冰心也没有忘记这位新认识的朋友,总是会拉着吴文藻进入众人的聊天中。
熟悉起来后,冰心发现吴文藻就是一个宝藏男孩,学识很渊博,冰心抛出的话题,吴文藻都懂,都能接上。
快下船时,吴文藻给冰心提了一个建议:“你如果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的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算是白来了!”
冰心记住了这句简单的话,也记住了这个叫吴文藻的书呆子。
后来,船上的很多留学好友到达学校后,都给冰心写了信,在收到的来信中只有吴文藻一人是特殊的:他寄来的是一张明信片。
冰心对吴文藻这个人开始感兴趣了,她给吴文藻回了一封长长的信。
爱情都是从你来我往中开始的,吴文藻喜欢逛书店,看到有好的文学书籍,就会买下来寄给冰心。
书信的往来,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异国他乡,孤独的时候,最容易滋生情愫。
渐渐地,冰心开始喜欢上有些木讷却很真诚的吴文藻。
在冰心出演《琵琶记》时,给吴文藻寄了一张门票,希望吴文藻能来看她的表演。
收到女神的邀请,吴文藻内心肯定是高兴的。
但是,吴文藻想到冰心已经很知名了,这让吴文藻有些自卑,所以拒绝了这次邀请。
女生面对爱情时,表现出来的是大胆,但是男生则相反,会思考很多,最后表现出来的是怯懦。
冰心得知吴文藻不能来观看表演后,有些失落,对即将到来的表演也提不起兴趣。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在冰心表演的时候,吴文藻竟然出现在了座位上,这让舞台上的冰心很高兴。
至此,冰心大概也明白自己对吴文藻的心意了。
两人真正确定缘分是在冰心到康奈尔大学学法语的那个暑假。
不知道是不是吴文藻刻意制造的缘分,冰心到这所大学后,发现吴文藻也在这里学习法语。
两人相约一起去各种地方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都明白对方的心意,只差捅破窗户纸了。
吴文藻最终鼓起勇气,在一次划船的时候,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虽然冰心也很喜欢吴文藻,但作为一名传统的女性,冰心的回复是:自己没意见,就看父母同不同意了。
后来,得到冰心父母同意后,两人正式交往。
两人的这段缘分起源于轮船,确定于小船上,在后来的人生里,两人亦是风雨同舟,携手前行。
1926年,冰心回国,两年后,吴文藻也学成归来。
回国后,吴文藻便和冰心举行了婚礼,两人婚礼很简单,看起来还有一些随意。
但真正的幸福是不需要证明的,婚姻中最需要的正是这种随意感,而不是仪式感。
对他俩来说,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开始。
在那些相守的日子里,两人养育了三个孩子,吴文藻继续书呆子的生活,冰心则照顾家里。
在那个时代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从北平逃到云南。
面对生活上的艰苦,冰心就自己种菜,面对工作环境的艰苦,吴文藻没有任何埋怨,依旧埋头工作。
因为有了冰心的智慧和吴文藻的书呆子气,在共同面对苦难时,一家人对生活依旧充满了希望。
后来,战乱结束,两人开始一起搭建内心中的爱,并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在战争中受过伤害的人。
两人总是有着一致的目标,并一起为之奋斗,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吧。
他们在一起度过了62年平淡幸福的日子,但对两人来说,还是太过短暂了。
1985年,吴文藻离世;14年后,99岁的冰心也随之而去。
相伴一生的爱情是最美好的,在他们相守的日子里,每一刻都是值得珍惜的。
虽然吴文藻是书呆子,但他将冰心保护得很好。
如果不是有这一层保护,冰心大概不会成为真正的冰心,亦不会一直拥有一颗童心。
每个女孩都是一朵花,即便是开朗的交际花,也需要人认真保护着。
女孩能够有幸如冰心一般,一辈子有一个守护着自己的人,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