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登基时国家内外一片混乱,他整日为政事忙得连好好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在这种关键时刻必须要有人为他分忧。皇后徐氏看见丈夫如此辛苦自然是很心疼的,所以她就想尽方法的希望能为他减轻负担。她看见人民和士兵因为多年来的战乱生活的十分痛苦,为了重聚民心,她提出减少税收的国策,并且让朱棣广纳人才,哪怕是对待高皇帝器重过的官员也不要报以偏见。
同时她还和朱棣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假如国库紧张,那么我们可以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但是绝对不可以在培养人才方面上抠门,那样的话想要为皇帝效忠的人是会寒心的,久而久之愿意追随皇帝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少了。从这番话中不难看出徐氏的大局观是很强的,而且她还有一颗能够体恤百姓的心。
朱元璋执政时喜欢任人唯贤,即只根据才能来挑选官员,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官员们结党营私和相互猜忌的现象,徐氏认为这个条例对于维持官场风气来说大有益处,遂果断向朱棣谏言,同时她还重点说了一句话:做错事了必须得罚,但如果做得好,也应该大大有奖,这样官员工作的积极性才会高。
朱棣虽然每日早早工作,深夜了才休息,但政事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似的,因此他登基后没多久决定创立内阁,选拔一些忠心耿耿又有才干的官员来帮助自己处理国家琐事,徐氏在这时充分起到了贤内助的作用,她听说此事后就将那些内阁成员的家眷们都叫进了宫里来,倾听她们的需求,为官员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更好地为皇帝工作。
为了安慰这些内阁打车,徐皇后对他们的内人们说:“只有君臣一心,这个国家才有可能变好,国家变好了,那么你们的小家自然就会繁荣顺遂了”,那些官员的妻子听完这番话颇受触动,纷纷表达了会让丈夫无忧奋斗的想法。
永乐五年,徐皇后病逝,她死后丈夫朱棣非常伤心,并再无立后之意。而且朱棣亲自为徐氏上谥号:仁孝皇后。“仁”与“孝”这两个字组成的谥号在封建社会无比尊贵,徐氏死后能得仁孝谥号也是一种福分。历史上还有另一位出名的皇后的谥号是仁孝,她就是康熙皇帝的原配皇后赫舍里氏,她死后康熙亲自为她拟定谥号仁孝皇后,不过可惜的是赫舍里氏最后的谥号被雍正改为孝诚仁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