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娘家要是条件好,可以接济宫中嫔妃吗?乾隆一道上谕给出了答案

娘家要是条件好,可以接济宫中嫔妃吗?乾隆一道上谕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32 更新时间:2024/1/3 11:31:59

清代诸帝中,以康熙后妃人数最多共55人,这个数字显然和三宫六院72嫔妃还有不小的差距。后宫嫔妃的制度确认后,相应的等级待遇也随之诞生。不过清代后妃等级制度很森严,各嫔妃的“份例”悬殊也很大。根据清宫献的相关记载,这里有一份简明的后宫份例清单。

宫女配置:皇后10人,皇贵妃8人,贵妃8人、妃6人,嫔6人,贵人4人,在3人,答应2人;

年俸:皇后1000两,皇贵妃800两,贵妃600两,妃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

此外,绸缎皮配置,寝宫器物装饰等级,灯烛使用数量,日常饮食供应等项上,各等级也有不同的待遇标准。但基本上有一个特点,即最高位的皇后与最低位的答应差距十分巨大。

饮食穿衣这两个大项暂且不提,仅以使用灯烛为例来看一看皇后与答应的差距。按规定,皇后寝宫可以使用的各种灯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总和为57盏。此外皇后每天可使用的各种白红蜡烛共有20支,这不难想象,到了晚上皇后的寝宫无疑是灯火辉煌,明如白昼。

而答应的情况则比较凄惨了,能使用的灯仅有两盏,且每天可用的蜡烛也仅有2支。这就意味着到了天黑之时,答应就要看准时间再点灯,否则这一晚上的蜡烛可能就不够用了。说得难听一点,清代后宫的答应,似乎还不及富裕人家的大小姐。

在很多清宫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见到皇后时不时地给娘家人一些赏赐,又或是一些贵族之家的女儿被选入后宫后,娘家还可以往宫中接济一些日用品。其实,这与历史实情有很大的差距。

前面提到,清代的后宫制度是在康熙时期形成定制的,但还不够完善。乾隆继位后,进一步加以改善,颁布了《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他还下过一道著名的上谕:

“诸太妃所有一切,俱系圣祖皇帝所赐,诸母妃所有亦是世宗皇帝所赐,即今皇后所有,是朕所赐,各守分例,不可将宫中所有移给本家,其家中之物,亦不许内传送,致涉小气,嗣后本家除来往请安问好之外,一概不许妄为。”

乾隆这道上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御史没有详细考证,大致应该是在乾隆中期。这道上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通俗地讲就是,康熙朝的后妃一切,都是我爷爷赏赐的,雍正朝的后妃所有一切是我爹赏赐的,而我的后妃所有一切,是我赏赐的,大家都有自己的份例,不能把宫中的东西送给娘家,娘家的东西也不能送进宫中,以后要是出现这种情况,那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

从这道上谕中也可以看出,自乾隆以后,不管是皇后还是答应,也不管份例优厚还是微薄,都禁止后妃与娘家之间发生任的经济来往。那么以皇后为例,由于她的份例很高,自己肯定用完,这些东西又该怎么办呢?

显然,皇后的份例是不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皇帝的,属于朝廷的。就是用不完最后还是要收回内务府。至于答应份例低,那么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省着用。

尽管乾隆出台了规章制度,但还是有不少后妃犯错。比如道光年间,彤贵妃由于私自赏赐太监物品,道光帝是个抠门的皇帝,为此雷霆震怒,将彤贵妃降为贵人。

实际上,清代后妃的所有物品都是在循环利用的,除非是皇帝特旨。比如乾隆皇帝的元后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帝下旨将她生前所使用的物品原封不动,依旧陈列在寝宫当中。

不过一般的妃嫔去世后,所有的物品都会上交内务府,有的还会被重新赐给其他的嫔妃,如果是使用过的金银首饰一类的,赐给活人不吉利,一般都是直接熔化另作他用。

看起来清代皇帝对后妃管得是有点太严了,但从节约这个角度来说又是值得提倡的,就像乾隆皇帝说的“天下财富皆有定数”,如果赐给后妃的物品都是私人的,那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更多文章

  • 如果道光把皇位传给恭亲王奕訢,清王朝的命运是否会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如果恭亲王奕訢做了皇帝,恭亲王奕訢和道光,道光把皇位传给恭亲王清朝会如何

    御史窃以为:奕訢的能力比咸丰强大致不差,但究竟强多少?这个还说不好,至于说奕訢继位能改变大清的国运,基本上没有这种可能。甚至可以这么认为,以当时那个形势,即使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雄主再生也无济于事。 道光给咸丰留下了多少遗产?嘉庆在位二十五年,留给道光的江山社稷还不能说是风雨飘摇一片狼藉,多少还有

  •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清朝的历史将会重写吗?答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鸦片战争历史事件,鸦片战争是在清朝发生的吗,假如没有鸦片战争清朝能抗几年

    清宫小说在网络上一直是非常火爆的题材,而最近清宫剧也因此在网上爆红。看着里面精致的穿搭和华丽的赏赐,让人一饱眼福羡慕的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被提了出来:如果没有外强的侵略,清朝会灭亡忙?历史是否会被重写?这个答案在小编看来,是不可能的。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更替,就会发现盛极必衰。诚然,在康乾盛世的时候

  • 如果德才不能兼备应该如何取舍?曾国藩的做法值得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国藩一生对女人的忠告,德才兼顾好还是德材兼备好,最牛逼的家族曾国藩

    曾国藩用人,很重视才识的高低。他对带兵的将领提出了四个要求,一是要知人善任;二要善于观察敌情;三要临阵有胆有识;四要营务整齐。这四条,都是指的才识。 至于曾国藩平日夸奖部属才识的言论,更是比比皆是。比如他对左宗棠就非常折服,尽管左宗棠与自己经常闹别扭,但对于左宗棠的为人,曾国藩还是极为认同的,还多

  • 好死不如赖活着,作为后宫妃嫔,董鄂氏为何要主动为顺治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妃子给皇帝殉葬这事说来也不算稀奇,明代英宗以前,历朝历代都是定制。清初时期,满洲也有殉葬的旧俗。史料中对此就有描述: 男子死,必有一妾殉,当殉者,必于主前定之,不容辞,不容僭也。当殉不哭,艳妆而坐炕上,主妇率众皆下拜而享之。及时,以弓弦扣环而殒之。倘不肯殉,则群其而扼之死矣。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几个

  • “敬事房”作为清朝管理太监的机构,究竟有哪些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四大太监,清朝有敬事房制度,明清管理太监机构

    管理宫廷谕旨和内务府文书这个职责类式于今天的文书档案局,凡是帝、后的圣旨、懿旨,军机处奏折,地方督抚的公文往来,全部由敬事房有关太监送呈内务府归档。管理宫中太监清宫太监一律居住在宫中禁苑,不过也有一部份外围太监,如内务府各司、院太监以及礼部、工部等处太监当然不允许住在宫中,一般来说都住在紫禁城附近的

  • 乾隆问:“你的旗袍为何这么短?”女子回答9个字,乾隆脸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旗袍照片,乾隆的辫子有多粗,乾隆最喜欢穿的衣服

    且说乾隆三十年,这位清朝的当家人开启了他第四次江南之旅,此次旅行,他不仅携带皇太后、皇后和3位妃子、阿哥们,还特地安排了私访路线。一路到直隶、山东,然后到达南京。在公开场合,乾隆和百姓见面时,他和皇后身居太后两侧,一路搀扶太后,为万民塑造一个“仁孝之君”的形象。私下里,他到处搜罗各类反清书籍。而且,

  • 慈禧口中那颗夜明珠,被孙殿英盗走之后,究竟到了谁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928年,孙殿英以演习的名义,撬开了清东陵的慈禧墓,在墓中孙殿英发现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不久,因为事情败露,孙殿英为了活命,不得不将这无价之宝,献给宋美龄!后来,宋美龄,将这件奇珍异宝,镶在了自己的一双鞋上!2003年,宋美龄去世,这颗夜明珠,也从此下落不明!慈禧夜明珠再出世!1928年,孙殿英以

  • “千古完人”曾国藩的五句狠话,看完之后,用恶魔形容他也不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千古完人曾国藩的五句话,曾国藩最经典三句话,曾国藩的三个经典语录

    现今很多学者都推崇曾国藩的治学修身之道,并有《曾国藩家书》问世,以诚挚的语言和哲学道理引导后人正确的为人处世准则。然而,当大家都看到他正义一面的同时,是否会意识到,其实曾国藩是用血池喂出来的巨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些狂人语录,你可能没见过,但是只读一遍,你就会被其残忍

  • 和珅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孙殿英为什么不盗他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珅的墓是谁盗的,孙殿英之墓,武安牛头村孙殿英墓

    和珅一度被称为是乾隆后期,世界上的最富有的男人,换而言之,也就是世界首富,在和珅被抄家的时候,都已经不是巅峰了,但是被抄出来的财产,都还达到了“十数亿”两白银之巨,骇人程度可想而知。但是这样的和珅,却被嘉庆针对了。虽然和珅有钱,但和珅所在的社会不同,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以资本财力至上,能够操控政治,

  • 鸦片战争可以避免吗?或许从英国和清政府的谈判中可以得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各国对鸦片战争的态度,鸦片战争给我们带了什么教训,鸦片战争的冲突

    十九世纪初的清朝,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在4000箱左右,然而到了183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多箱,十倍的增量暴露了这一走私贸易的巨大利益,也预示着如果清政府再不采取有效遏止措施,将会面临国民和财源的双重危机。1839年3月,清政府决心禁烟,林则徐出任禁烟办总督在广州勒令外商缴烟,手法非常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