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道光把皇位传给恭亲王奕訢,清王朝的命运是否会改变?

如果道光把皇位传给恭亲王奕訢,清王朝的命运是否会改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3/12/8 23:27:54

御史窃以为:奕訢的能力比咸丰强大致不差,但究竟强多少?这个还说不好,至于说奕訢继位能改变大清的国运,基本上没有这种可能。甚至可以这么认为,以当时那个形势,即使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雄主再生也无济于事。

道光给咸丰留下了多少遗产?

嘉庆在位二十五年,留给道光的江山社稷还不能说是风雨飘摇一片狼藉,多少还有一丝丝盛世的气息。至少从嘉庆晚年的政治局面、经济状况来看,国家还没有出现重大的危机。

根据道光继位之初户部的报告,国库存银数仍有3000万两之多,这个水平尽管不及乾隆朝的平均数的5000万两左右,但至少能与雍正朝持平。唯一不足的是,嘉庆去世后,吏治、土地兼并以及八旗生计这三个问题比较严重。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把大清视为一个家族企业,道光执掌家业时,公司尚处在盈利状态,但内部问题,尤其是人事方面亟需解决,如果处理好,公司还能回到他爷爷时的巅峰状态。

可是道光在位三十年,除了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之外,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整顿吏治改革漕运半途而废;本来可以打赢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因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而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战败后不思进取,晚年得过且过丧失中兴之良机。

到了在位最后一年时,吏治腐败更上一个台阶,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广西又有个落榜秀才蠢蠢欲动,准备发起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此外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也在外交、军事上不断给予压力。

道光晚年最纠结的就是传位人选问题,在皇四子、皇六子之间徘徊不定,直到去世前才最终下定决心,立皇四子为太子。从传位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道光皇帝的性格:缺乏主见,患得患失,保守固执。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帝撒手而去,户部在新皇咸丰继位时,全面汇报了全国的财政状况,而此时银库账目上仅有187万两。这点银子,连工资都不够发的。

如果说此时的大清没有其他的矛盾,仅仅是财政问题倒也好解决,只要上下一心勒紧裤腰带,日子总是会好的。当年康熙继位时,国库存银还是个负数,他不照样挺过来了吗。

咸丰个人能力如何?

对于咸丰帝的评价总体来说是不高的,但负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晚年时期,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咸丰不顾国家存亡毅然“北狩”。

驻跸热河时期,咸丰帝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绝望,整日沉溺于酒色。在后事安排上,咸丰帝考虑得也很不周全,从而导致了辛酉政变的发生以及后来慈禧掌权两宫垂帘。

但不可否认,继位之处的咸丰帝还是颇有作为的,他铲除了奸臣穆彰阿,起用了一大批能臣,并广纳谏言以图大清中兴。

然而历史没有给咸丰机会,就在他继位一个月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短短两年多时间,太平军摧枯拉朽,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并定都天京。

不论是规模还是冲击力,太平天国运动比白莲教起义都要强上许多倍。原本已经打算过上几年苦日子的咸丰帝,此时已经拿不出钱来镇压太平军,若不是上天眷顾大清,出了一个曾国藩,恐怕爱新觉罗的江山到此就会画上句号。

财政极度困难,江南赋税之地又在太平军手中,自清军入关至今,大清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国家没有钱,任你本事再大也只能徒呼奈何。试想乾隆朝的十大武功,有哪一件不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国库存银8000万两,乾隆敢出兵新疆、西藏,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光是应付太平天国,咸丰已经是黔驴技穷,但总体情况还是呈现出敌弱我强的基本态势,这种情况和康熙朝三藩之乱有点类似。

正当镇压太平天国有条不紊地推进时,咸丰十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被占领圆明园被付之一炬,咸丰帝早已濒临崩溃的内心终于被击败了,中兴大清的梦想也就此终结。

可以看出,咸丰在位期间,所面临的局面内忧外患,是千年未有之变局。这样的局面奕訢就能解决吗?答案是不能,而且换做是谁都无法扭转。

咸丰驾崩后的政治局面

咸丰驾崩前遗命肃顺等八大臣辅政,这个舍近求远将奕訢排除在核心层的决策无疑是失误的,这也导致了辛酉政变的发生。从而开了两宫垂帘、亲王议政的另类制度。

慈禧太后、奕訢掌权后,一改咸丰重满抑汉之政策,重用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首的汉人官僚集团。尽管这一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太平天国也在湘军、淮军的镇压下最终走向了失败。

但朝廷付出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一部分皇权被硬生生地分离出去。朝廷的财权、军事权、人事权、司法权不断受到侵蚀,地方督抚尾大不掉已成定局。

说起清王朝的灭亡,或许很多人认为都是辛亥革命之故。其实不然,主要还是在于慈禧太后去世后,地方督抚与朝廷、满人集团与汉人集团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并对立,这才是灭亡的主要原因。试想,如果地方督抚一心维护朝廷,辛亥革命能取得胜利吗?旁的且不说,就是袁世凯这一关也是过不去的。

如果奕訢继位大清会如何?

首先奕訢的能力是要强过咸丰的,但他并不能阻止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一难题。换言之,奕訢同样也要面临督抚分权,地方实力派做大的局面。

但奕訢继位或许能避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太平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从后来奕訢的执政表现来看,他的能力虽然胜过咸丰,但似乎又不及慈禧太后,或者说两人处在同一水平上。

很多人对这个观点或许不认同,那是因为没有对慈禧这个人进行过深入了解。事实上,清王朝处在那个大环境之下,已经不是哪个人当皇帝就可以解决的,最好的结果无非就是延缓灭亡的时间,因为任何因素都无法阻止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

更多文章

  •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清朝的历史将会重写吗?答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鸦片战争历史事件,鸦片战争是在清朝发生的吗,假如没有鸦片战争清朝能抗几年

    清宫小说在网络上一直是非常火爆的题材,而最近清宫剧也因此在网上爆红。看着里面精致的穿搭和华丽的赏赐,让人一饱眼福羡慕的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被提了出来:如果没有外强的侵略,清朝会灭亡忙?历史是否会被重写?这个答案在小编看来,是不可能的。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更替,就会发现盛极必衰。诚然,在康乾盛世的时候

  • 如果德才不能兼备应该如何取舍?曾国藩的做法值得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国藩一生对女人的忠告,德才兼顾好还是德材兼备好,最牛逼的家族曾国藩

    曾国藩用人,很重视才识的高低。他对带兵的将领提出了四个要求,一是要知人善任;二要善于观察敌情;三要临阵有胆有识;四要营务整齐。这四条,都是指的才识。 至于曾国藩平日夸奖部属才识的言论,更是比比皆是。比如他对左宗棠就非常折服,尽管左宗棠与自己经常闹别扭,但对于左宗棠的为人,曾国藩还是极为认同的,还多

  • 好死不如赖活着,作为后宫妃嫔,董鄂氏为何要主动为顺治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妃子给皇帝殉葬这事说来也不算稀奇,明代英宗以前,历朝历代都是定制。清初时期,满洲也有殉葬的旧俗。史料中对此就有描述: 男子死,必有一妾殉,当殉者,必于主前定之,不容辞,不容僭也。当殉不哭,艳妆而坐炕上,主妇率众皆下拜而享之。及时,以弓弦扣环而殒之。倘不肯殉,则群其而扼之死矣。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几个

  • “敬事房”作为清朝管理太监的机构,究竟有哪些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四大太监,清朝有敬事房制度,明清管理太监机构

    管理宫廷谕旨和内务府文书这个职责类式于今天的文书档案局,凡是帝、后的圣旨、懿旨,军机处奏折,地方督抚的公文往来,全部由敬事房有关太监送呈内务府归档。管理宫中太监清宫太监一律居住在宫中禁苑,不过也有一部份外围太监,如内务府各司、院太监以及礼部、工部等处太监当然不允许住在宫中,一般来说都住在紫禁城附近的

  • 乾隆问:“你的旗袍为何这么短?”女子回答9个字,乾隆脸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旗袍照片,乾隆的辫子有多粗,乾隆最喜欢穿的衣服

    且说乾隆三十年,这位清朝的当家人开启了他第四次江南之旅,此次旅行,他不仅携带皇太后、皇后和3位妃子、阿哥们,还特地安排了私访路线。一路到直隶、山东,然后到达南京。在公开场合,乾隆和百姓见面时,他和皇后身居太后两侧,一路搀扶太后,为万民塑造一个“仁孝之君”的形象。私下里,他到处搜罗各类反清书籍。而且,

  • 慈禧口中那颗夜明珠,被孙殿英盗走之后,究竟到了谁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928年,孙殿英以演习的名义,撬开了清东陵的慈禧墓,在墓中孙殿英发现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不久,因为事情败露,孙殿英为了活命,不得不将这无价之宝,献给宋美龄!后来,宋美龄,将这件奇珍异宝,镶在了自己的一双鞋上!2003年,宋美龄去世,这颗夜明珠,也从此下落不明!慈禧夜明珠再出世!1928年,孙殿英以

  • “千古完人”曾国藩的五句狠话,看完之后,用恶魔形容他也不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千古完人曾国藩的五句话,曾国藩最经典三句话,曾国藩的三个经典语录

    现今很多学者都推崇曾国藩的治学修身之道,并有《曾国藩家书》问世,以诚挚的语言和哲学道理引导后人正确的为人处世准则。然而,当大家都看到他正义一面的同时,是否会意识到,其实曾国藩是用血池喂出来的巨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些狂人语录,你可能没见过,但是只读一遍,你就会被其残忍

  • 和珅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孙殿英为什么不盗他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珅的墓是谁盗的,孙殿英之墓,武安牛头村孙殿英墓

    和珅一度被称为是乾隆后期,世界上的最富有的男人,换而言之,也就是世界首富,在和珅被抄家的时候,都已经不是巅峰了,但是被抄出来的财产,都还达到了“十数亿”两白银之巨,骇人程度可想而知。但是这样的和珅,却被嘉庆针对了。虽然和珅有钱,但和珅所在的社会不同,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以资本财力至上,能够操控政治,

  • 鸦片战争可以避免吗?或许从英国和清政府的谈判中可以得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各国对鸦片战争的态度,鸦片战争给我们带了什么教训,鸦片战争的冲突

    十九世纪初的清朝,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在4000箱左右,然而到了183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多箱,十倍的增量暴露了这一走私贸易的巨大利益,也预示着如果清政府再不采取有效遏止措施,将会面临国民和财源的双重危机。1839年3月,清政府决心禁烟,林则徐出任禁烟办总督在广州勒令外商缴烟,手法非常严

  • 此人是前清秀才,北洋军阀首领,是荣登《时代》封面的中国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弃文从武吴佩孚打小就聪慧好学,但父亲的因病早逝,导致他只能辍学回家帮母亲经营杂货铺勉强度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山东部分区域被日军占领,吴佩孚亲眼目睹了日军在他的家乡作恶的景象,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学好本领,保卫家乡。两年后,吴佩孚参加了山东登州府的考试,考中了秀才,这要放在康乾时期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