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70 更新时间:2024/1/19 9:05:50

关于姜子牙,世间流传了许多故事和谚语。在民间传说和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姜子牙成为了一个神一般的存在。西周之所以能够存续八百年,据说姜子牙功不可没。有人说,周文姬昌背着姜子牙走了800步,西周得以存续800年。

想到这个传说的时候,人们不禁纳闷。周文王当初为何不背着多走几步?原来,这是因为他当时犯了个错。

施仁政,得人心

商周朝代更迭之际,周文王姬昌的存在很难令人忽视。

周文王姬昌是一个勤政爱民的王,他继承了父亲当年勤政爱民的衣钵。姬昌的父亲掌权多年,一向走勤政爱民的道路。他不喜纣王的暴虐无情,在自己的封地内兢兢业业,为百姓做实事。也是如此,姬昌的父亲在自己的封地内深得民心。

后来,纣王看不惯他的势力,便将其召唤至都城软禁,后将其折磨致死。父亲死后,姬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虽然姬昌表面上忌惮并臣服于纣王,但他打心眼里不认可纣王的为政风格。在暗地里,姬昌养精蓄锐、招兵买马,只为有朝一日推翻纣王,自己取而代之。

姬昌的为政风格深受父亲的影响,他也知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姬昌十分重视领地内的统治策略。毕竟,他需要民心来支撑自己的野心和事业。

在父亲的基础上,姬昌延续并加强了“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滋养下,姬昌统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

不仅如此,在以农为本的封建时代,姬昌还将土地划分给农民耕种,并规定他们只需要缴纳九分之一的赋税即可。若有商人从商,那便不再收取关税。

姬昌还特别喜欢礼贤下士,招揽英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内,他都会留心那些浪迹江湖的贤者,并致力于将他们为自己所用。

很多纣王的人和外族人听闻姬昌的做法后,都产生了投靠姬昌、共谋大事的想法。比如伯夷、太颠等人,后来都成为了西周的大功臣。

在姬昌招揽的所有贤才之中,我们又不得不提姜子牙的名号。

贤才遇贤主

姜子牙遇到姬昌之际已然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本名姜尚,祖上曾有功德而得到一块封地。只可惜,等到姜子牙这一代时,他们家已沦为平民。

姜子牙年轻时候运气并不好,为了补贴家用,姜子牙做过很多功。后来,姜子牙因为博学多识而在纣王的身边辅佐。看着纣王的昏庸无能,姜子牙深感痛心,便毅然离开了纣王,开始云游江湖。

姜子牙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满腹才华、渴望为国效力,但苦于始终没有找到一位明君。他不会为了所谓的权力渴望而随意找一位主公侍奉,他一直在等,等自己的有缘人。

姜子牙这一等就是几十年。他从青丝等到白发,从年少轻狂等到两鬓斑白。幸运的,老天终于让他等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贤明君主。那个流传千古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歇后语,便是来源于他与周文王相遇的故事。

据说,姜子牙每天都去渭水之滨垂钓,但他的鱼钩上没有放鱼饵。如“醉翁之意不在酒”一般,姜太公垂钓的目的也不是鱼儿。

两人相遇前夕,周文王请人占卜了一卦。卦象上说他这次出门打猎,猎物将是可以帮助姬昌成就千秋霸业的大臣。

姬昌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内心充满期待。果不其然。当姬昌走到渭水之滨的时候,他看到了这位坐在河边垂钓的老人。

姬昌上前与老者沟通,竟发现其思想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姜子牙也在与姬昌的沟通中确定了,此人便是自己一直想要寻求的贤主。

为了检测姬昌的诚心,姜子牙提出了一个要求。若姬昌能把自己背上车,那自己便尽心竭力协助他。姬昌爱才心切,当即将辕轭套在了自己的背上,蹲下让姜子牙上车。

姬昌先是向西走了300步,发现自己走错后又往东走了500步。此时,姬昌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姜子牙便让他放自己下来。如此,周文王姬昌一共背着姜子牙走了800步。那时,姬昌并不知道,他犯下的错,冥冥中自有因果。

那命定的错

姬昌放下姜子牙后,姜子牙对他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语。姜子牙说:“你背着我走了800步,我定能保佑你周国存续800年。”姬昌听完此话心中一惊。

姜子牙随着姬昌来到周国之后,周国的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姜子牙与姬昌商讨灭纣王的合适时机,还经常建言献策,帮助姬昌整顿吏治、打点外交、改进爱民政策、指点训练兵马。在姜子牙的尽心协助之下,周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而长寿老者姜子牙,继续留在姬发身边辅佐。后来,姬发在姜子牙的建议下出兵伐纣,史称“牧野之战”。经此一战,商朝灭亡,西周得以建立。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从西周建国至东周灭亡,周朝确确实实存续了790年。这790年与800年之间,误差仅有10年。

当年姬昌走错了方向,其实也预示了周朝会从西周分裂为东周的命运。只不过,自从东周开始,周朝便逐渐没落了。

小结:

姜子牙之所以会被后人神化,一是因为他的才华和智慧远超常人,一是因为他的寿命极长。姜子牙活到了139岁高龄,这在当时的时代就是一个奇迹。而姜子牙脑中丰富又涉猎广泛的治国理论,更是让人感慨他仙人一般的治世角度。

这位功绩卓著的老寿星,至今仍是个传奇人物。

更多文章

  • 周人3代祖先都替商朝做一件事,武王灭商后,真相被有意隐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武王灭商真的是正义之师吗,周商统治时间,周朝灭商朝的真实历史

    夏人的核心地区在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商人的祖先主要分布在豫东商丘地区;周人的祖先主要在陕西一带。 商人灭夏建立起夏朝,此时的周人还处于甘肃陕西深山之中,与周围的羌人部落一样。商王武丁时期,周成为商的封国。古公亶父(文王周昌的祖父)带着族人迁出深山,沿着一

  • 中国史上最聪明的5个谋士:诸葛亮垫底,姜子牙第二,第一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子牙和诸葛亮谁厉害,诸葛亮最厉害的五大谋士,诸葛亮最牛的谋略

    在诸葛亮的身上,发生了太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空城计、七擒孟获以及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因此人们往往认为他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很少有人可以与之相媲美。然而,事实上,在以下中国历史上五个最聪明的谋士之中,诸葛亮的排名是垫底的,这五人分别是:管仲,姜子牙,姚广孝,张良,诸葛亮。第四名为张良,此人为刘邦帐下的

  • 纣王并非荒淫无道,他兴建酒池肉林让男女坦陈相对,其实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最过分的是,妲己给纣王出了一个“狠”招,发明了一种惩治犯人的刑法——“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铜柱横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后命“有罪者行其上”,没走几步,就纷纷掉进火红的炭火里,活活烧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挣扎惨叫,妲己“乃笑”。对于这种冷酷而变态的做法,纣王的叔叔比干实在看不下去,就向他进

  • 商纣王和申公豹都封神了,为什么比他们罪行小的妲己却没被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对于封神榜要做个说明,这并非是凭借人们的品格而确定是否封神的,也就是说,并不是西周之人才可以封神,商朝中的某些重要人物也不会被落下,比如商纣王和申公豹。对于妲己而言,其实她本来也是有封神机会的,但是却被自己一步一步弄没了。苏妲己在名义上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但是她入宫之前却被轩辕坟中千年九尾狐吃

  • 她毫无法力,只因是姜子牙老婆而被“封神”,一直被人骂到了今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子牙老婆封神,封神演义姜子牙封神,为什么姜子牙可以封神

    姜子牙又名姜尚,乃是中国商末周初兵学的奠基人,辅佐了武王伐纣并建立了周朝,还被尊为“百家宗师”。也因此,毫无法力的马氏,得以凭借姜子牙得以封神。姜子牙在元始天尊那里修道40年,72岁才下山,而后由于结拜兄弟宋氏的介绍,娶了马氏为妻子。姜子牙虽然修道下山,并且胸怀大志,但却没有施展的空间,于是生活十分

  • 周天子跌落神坛,《诗经》中的西周百姓说:所谓天命,靠不住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天子王权衰落的征兆,诗经对周天子的评价,诗经中的周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反应了此时期的儿女情长,“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为了中华国学的巅峰成就。由于商纣王的残暴逐渐地失去了民心,周武王伐纣灭亡商朝后建立了西周。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别是分封制下的诸侯拱卫王室,宗法制下有着等级秩序,礼乐制度以及井田制度。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

  • 原来用直钩钓鱼,扶周灭商而封神的姜子牙不是山东人竟是河南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子牙为什么用直钩钓鱼,姜子牙封神全集,姜子牙直钩钓鱼诗句

    姜子牙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电视剧《封神榜》里的姜子牙是是昆仑山玉虚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后奉命下山扶周灭商。但这毕竟是影视作品带有传奇色彩的,那么历史中真实的姜子牙是什么样的呢?实则真实的姜子牙是没有电视剧的那样的仙术的,但是他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觑的。姜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是我

  • 周朝给妲己与帝辛安的罪名为什么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给妲己与帝辛安的罪名为什么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在中国古代史上,商纣王是一个很有名的暴君。商纣王原名帝辛,是商王朝的末代君主,因为宠信妲己,最后导致王朝灭亡。看过神怪小说《封神演义》或者神话电视剧《封神榜》的人都知道,商纣王是一个很坏很坏的暴君,商纣王的王妃妲己也是一个坏女人。在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

  • 江苏发现一种文字,距今大约4200年,甲骨文之前果然已有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甲骨文字起源哪里,中国最早发现甲骨文,中国史前文字与甲骨文

    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一幅上古图卷缓缓拉开,让我们得以一窥上古真容。其中,关于中国文字演化的部分,虽然如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考古已经可以证实,甲骨文之前已经出现文字,比如本文所谈的内容,江苏就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早了上千年,且极有可能是帝尧时代的文字。上世纪90年代,在江苏省扬州高邮龙虬镇北首,考

  • 战国七雄,外交纵横家哪些语言艺术?严谨缜密逻辑,精准攻心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有哪七雄,战国七雄历史上的纵横家,战国七雄有什么外交策略

    战国七雄,合纵连横,逐鹿中原,其邦交过程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些娴于辞令,工于心计的外交纵横家来完成的,他们凭借高超的语言艺术,能敌百万雄兵的三寸不烂之舌,在战国时期掀起一次次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画面。那么,这些外交纵横家家都有哪些外交语言艺术呢?笔者通过详实的史实资料,总结出有以下几点:精心雕琢的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