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碧血剑中的大反派,实际却是忠义之臣,为崇祯后事而奔走

此人是碧血剑中的大反派,实际却是忠义之臣,为崇祯后事而奔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51 更新时间:2024/3/12 22:43:23

在小说中曹化淳可以说是阴险奸诈,两面三刀,其实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的,而是相反,曹化淳为人忠厚,并无恶迹,私通多尔衮,拥立诚王这是金庸为故事情节的需要而杜撰的,至于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是别人对他的诬陷。

曹化淳,天津武清王庆坨人,幼时家境贫寒,因生活所迫十二三岁左右入宫。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后来进入信王府侍奉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初年,魏忠贤得宠弄权,害死王安,曹化淳受牵连被逐出北京,发配到留都南京待罪。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曹化淳随即被召还京,主持清查魏忠贤时的冤假错案时,昭雪了两千多个案件。因办事得力,深受崇祯的信任和倚重,被升任为总管太监。

崇祯五年,崇祯亲自书写“公清直亮”四个大字赐予曹化淳,后来又赐御扇、御琴、御画三物。崇祯十一年,曹化淳因病向崇祯帝连上三疏,乞准告假,直到崇祯十二年二月,崇祯才批准曹化淳还乡。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起义军进京,崇祯帝自缢。同年六月清军入关进京,建立清朝。顺治皇帝入京后,曹化淳赴都上书,提请妥善处理崇祯帝后陵寝,并多方奔走,后经清廷恩准,委内官监冉肇总理其事,时人均称化雨忠贞、悉沥肝膈。

但正是此时,顺天府杨博,宛平杨时茂等分别上疏参告曹化淳:"开门迎贼,贼入城,挺身侍从,今清入都,又复侍从,此卖国乱臣,虽万斩不足服万民心。"意思是说曹化淳在李自成进京时,开城投降,迎接李自成进城,现在又追随清朝,是卖国贼,应该砍头。

曹化淳上书辩解,顺治皇帝还专门为之辟谣,还了曹化淳一个清白。但是自此以后,曹化淳开门之说,开始流传。《流寇传》、《国榷》、《痛史本崇祯长编》、《崇祯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史通俗演义》都说是曹化淳开城投降,金庸先生的《碧血剑》也采用了此说法,而正史《明史》却无此记载。

当时,顺治帝想起用曹化淳,曹化淳上书辞任,于是顺治赐曹化淳号为:“弗二居士”。康熙元年,曹化淳去世。去世前作《被诬遗嘱》及《感怀诗》四首,《感怀诗》情真意切,愤懑与无奈溢于言表,如《忽覩南来野史记内有捏诬语感怀》诗:"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

实际当时打开城门的是张缙彦,据《清史列传贰臣传》记载,张缙彦当时任兵部尚书,在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时候,他拒绝采纳急招士卒固守,号召天下勤王入援的建议,并且隐匿军情不报,是他打开城门迎接的李自成。而曹化淳当时不在京城,而在家乡。

历史有时就这样奇怪,好人却不能流芳千古,反而留下了恶名,曹化淳不能说他是一个好人,但他至少没做祸国殃民的事!

参考文献:《明史》、《清史稿》。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如何为侄子建文帝完成了想要完成的政治目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 建文,建文死后朱棣怎么处理,建文是不是被朱棣杀了

    建文帝在位的时间大约四年,想完成的政治目标主要是两个:削藩、建立正常的文官体制(主要是宰相制),而这两个问题都是之前朱元璋的失误。结果建文帝削藩引发了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他建立正常文官体制的目标也就没能实现。不过建文帝想要完成的政治目标是符合明朝发展的,所以明成祖也要完成这两个政治目标。明成祖登

  • 蒙古四大汗国为什么不来救援元朝 他们为什么会袖手旁观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和蒙古汗国的关系,元朝能管四大汗国吗,窝阔台汗国与元朝关系

    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大汗,即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分封了最初的四大汗国,这些相对独立的汗国和元朝统称为蒙古帝国,蒙古人虽然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疆域辽阔的庞大帝国,貌似强大无比,但是境内地形复杂,交通落后,民族众多,文化多样。蒙哥大汗死后,因争夺大汗之位,爆发了内战,各国分别选择支持不同的阵营,最终忽

  • 明朝的“红绣鞋”不是鞋,名字如此美艳,但让人闻之色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人穿的鞋,明朝时期女性的鞋,明朝有钱人穿什么鞋

    当谈论到太监时,大多人都会掩口一笑,其实,太监最早其实是一个朝廷中的官名。当到了唐高中时期改革后,大家才都将宦官称为太监或少监,但并非什么样的宦官都被称之为太监,在呢个时候只有地位想对较高的才能够被称之为太监。但不知什么时候,官宦被统一称为太监。太监也有非常辉煌的时代,历史记载大概是大明时期,大明内

  • 历代的“宣”宗,明宣宗只能排二,最后一位堪比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宣宗的政绩,明宣宗朱瞻基为啥早死,历史上对明宣宗的评价

    清宣帝,好吧,清朝的皇帝这么说大家应该都不太清楚,这里的清宣帝就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对自己要求很高,生活节俭,没有骄奢淫逸的坏习惯。但是他并没有什么当皇帝的天赋,如果在太平盛世或许还有机会成为一个及格的守成之君,但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丧失国土道光皇帝注定是一个比较失败的皇帝,因此个人觉得他配不

  • 朱元璋时期的空印案,真的是冤杀了数万官员?为何说背后有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空印案真实情况,朱元璋的空印案,朱元璋空印案怎么回事

    我们为什么能够得出这个结论来呢?我先单纯地从数据上面来做文章,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空印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很简单一个道理,有人欺骗朱元璋了,朱元璋非常伤心,所以决定这件事情一查再查,彻查到底,结果查来查去查出来8万人,然后朱元璋大笔一挥,8万个人全部处决。这8万人全都是当朝官员,我们先来从逻辑方面来找

  • 金庸小说最全时间表,原来笑傲江湖的故事发生在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金庸武侠时间表,金庸 评价 明朝,金庸小说各部的时代背景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范蠡西施隐居,阿青离开。526年,南北朝。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开创少林一派。隋末,李靖参透《易筋经》694年,明教传入中土唐末,嘉兴剑术名家改良越女剑法(是改良还是改差了呢233)877年,丐帮建立946年,少林法慧禅师练成一指禅(注意是一指禅不是一阳指)10

  • 《世界军事战争史-146》中国明代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上最强十大古代战争,古代的中国战争史,明代的历次战争

    明王朝的200年间,战争频繁,连绵不断。战争种类可分为内讧、外战、边患、农民起义等多种形式。1.叔侄相煎——"靖难之役"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因王位而发生火并,史不绝书。明王朝多次发生内讧,其中带有"揭幕"性质的,且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靖难"之役。1398年,朱元璋死去,其孙朱允炇继承王位,是为建文帝。建

  • 忽必烈开始只是王爷,后来却成为大汗,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忽必烈怎么登上大汗宝座,忽必烈哪年当上的大汗,忽必烈和谁争大汗

    蒙古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之下,逐渐走向强盛,并且夺取了大片地域。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原本仅仅只是王爷的忽必烈却成为了新的大汗。若正常来说的话,他并不会顺利成为新的大汗,而蒙古帝国的继承者,可能有些奇怪,往往都是选择拥有强大武力的人作为新的统领者。那么忽必烈又是如何从一个王爷变成一个可汗的呢?这是因为最开

  • 朱元璋:杀那些武将功臣真不是我本意,实在是计划有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杀功臣的原因,朱元璋残害功臣,朱元璋杀功臣精彩片段

    然而,有一点很让人蹊跷的是,明初曾发生了震惊古今的“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和“蓝玉案”。这四大案件中,“空印案”、“郭桓案”可看作是官场的整顿,也算是立威,“胡惟庸案”可看作是加强皇帝集权,处理淮西朋党势力,这三件大案,就足以让朱元璋立威又集权了,为何还要变态的造出“蓝玉案

  • 朱棣攻入皇宫时不着急登基,却杀光了宫中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杀进皇宫后的场景,历史朱棣是否下令处死2800个宫女,明成祖朱棣杀死三千宫女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有人说燕王朱棣在登基为帝之前,之所以将前皇城内的宫女全部杀害。也可能是担心有些宫女曾经受到过明惠帝朱允炆的恩惠。因此这些宫女中可能有人在以后服侍自己的过程中伺机谋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