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赵国不收上党,能避免长平惨败吗?学者在70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若赵国不收上党,能避免长平惨败吗?学者在70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59 更新时间:2024/1/27 5:40:37

[var1]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韩国夺得野王之地,把韩国领土分成了本土和上党两块不相连的地方。换言之,韩国的上党郡成为了一块飞地。为了保住宗庙,韩国决定将上党划给秦国,以此换取秦国退兵。毫无疑问,于韩国而言,这一手弃车保帅是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做法。但上党的韩国官员和百姓不愿意成为秦国人,便在郡守冯亭的领导下投靠了赵国。因为赵国和韩国原本就是一家,两国国君先祖都曾是晋国的大夫。

[var1]

赵国得到消息后,也立刻分成了两派。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块秦国到嘴的肥肉,赵国还是不要抢得好,以免引火烧身。但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一些人则认为,连年出兵也未必能够得到一座城池,现如今白捡上党郡17座城池何乐而不为呢?况且上党地势险峻,是兵家必争之地,赵国得到了这里,就能够更加方便的防御秦军,跟何况赵军不惧与秦军一战。所以赵惠文王便决定收下上党郡,于是长平之战就打起来了。

[var1]

如果赵王拒收上党郡,能避免长平之战吗?

对于这个问题,学者早在700多年前的南宋理宗时期就给出了答案: “秦有吞天下之心,使赵不受上党而秦得之,亦必据上党而攻赵。”秦国有吞并天下的雄心,如果赵国不接受上党而让秦国得到,秦国也会凭借上党来进攻赵国。说这话的人名为胡三省,是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史学家。立志报国的他因被奸相贾似道排挤,才退出官场专心著书。《资治通鉴广注》和《资治通鉴音注》,就是他的代表作。

[var1]

按照胡三省的说法,即便是赵国不接受上党,秦赵之间也必定会有一场赌上国运的大战。只不过这一战的名字不是“长平之战”,而且其他的什么名字。那么赵国还有机会翻盘吗?答案是——没有。因为长平之战这样的大规模战争,比得不仅仅是两军士兵的战斗力和将领的指挥艺术。虽然话说回来,白起的实力的确不是赵括可以望其项背的,但这一战最为关键之处在于秦赵之间的国力差距。

[var1]

国力在战争中最直接的体现除了士兵人数,就是粮草供给了。长平战场上秦赵两国的参战兵力为秦军60万、赵军45万,四比三的比例并不算悬殊,但已经可以看出秦国的国力之雄厚了。在粮草供给上,秦国不仅掌握着关中平原、汉中平原和河东等众多粮食产地,还掌握着巴蜀的成都平原!当两军在旷日持久的相持之中,赵国的粮食储备已经告罄,秦国却还在不停地往前线运送粮食。

[var1]

要知道赵括率军突围时,赵军已经断粮多时了。让赵军引以为傲的骑兵,也不得不将战马杀了冲击。所以说无论赵国接不接受上党,秦国要想统一天下,必定和赵国有一场大战。而这场赌上国运的打仗,秦国拥有比赵国更多的筹码。

更多文章

  • 战国第八强国,曾力战魏国、赵国,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国和赵国,魏国救赵国视频完整版,赵国与魏国的战争

    [var1]一具体来说,早在春秋时期,鲜虞人就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带建立国家,因为城中有山,所以得名中山国。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鲜虞部落,为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鲜虞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

  • 前面有父王秦惠文王,后面有弟弟秦昭襄王,秦武王嬴荡成了秦国严重被低估的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武王嬴荡死后王位传给了谁,秦武王嬴荡墓在哪里,秦武王嬴荡的历史评价

    [var1]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就是一个马官,得到了上司的赏识,这种在我们看起来属于取巧的那种,出身也不好,你看看其他的诸侯国不是周朝的宗室就是功臣,要那么就是先代贵族,秦国的老祖先先天不足,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连同

  • 晋国卿位之争,晋国第一军功家族--先轸家族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国先轸死后谁是晋国统帅,晋国六卿谁最后统一晋国,晋国十位国君都可称晋国公吗

    本文接着聊《晋国卿位之争》,与狐氏、赵氏依靠朝中地位而崛起不同。先氏的崛起,则是更仰赖於军功。晋国称霸崛起的最为重要两场战役,一是晋楚城濮之战,暂时遏制住了楚国势力的北进,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另一场战役是晋秦崤之战,挫败了秦国进取中原的企图。此后,晋国得以独霸中原,世间再无“秦晋之好”。而这两场战

  • 春秋一国君两拒高门女,下场甚是凄惨,留下一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期最惨的国君,春秋各国国君,春秋历史成语故事

    [var1]郑国人怜其遭遇,而作诗一首,即《诗经·郑风·有女同车》篇: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var1]这首诗,即是咏齐国女子美貌贤德,而哀叹郑昭公拒婚之事。郑国在春秋早期,是极其活跃的诸侯国,郑昭公的

  • 山东六国作为中原大国,为何合纵抗秦从来没有成功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六国为何没有合纵抗秦,五国合纵伐秦完整版,六国合纵抗秦秦军回援

    [var1]六国联手的情况下,所能提供出来的兵力粮草都完全可以碾压秦国。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山东六国的用人战法,团结程度和出兵目的上。山东六国虽然说是合纵抗秦但是并非每一次都可以联合起六个国家的,每次联合之时用哪一个国家的大将都是问题,纵观整个历史,山东六国犹其实原属晋国的韩赵魏三国和六百年[var1

  • 春秋中期之前,为何诞生不了成熟的兵法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兵法,春秋著作资料,春秋杰出军事家及著作

    虽说周初姜太公曾编撰过兵书,但并不可考证,如《六韬》等多系后世伪托。我国可以明确成书年代的兵法理论著作,则诞生於春秋末期。而进入战国时期,兵法理论著作则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那么,为何春秋中期之前,诞生不了成熟的兵法理论著作呢?[var1]其实,这是由战争的规模与性质决定的。春秋时期之前,战争规模

  • 秦汉以后,没有朝代与政权以“韩”为国名,并非其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后的朝代,秦汉还有几个朝代,秦汉以后的朝代的国都

    [var1]其实不然,历代政权通常都是以其“龙兴之地”为国号的。如慕容鲜卑乃源於东胡,邻近战国时的燕地,故对“燕”情有独钟,其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一系列的政权。起源於山西省境内的政权,通常以晋/唐为其国号(晋国早期的国号也叫唐)。元末,朱元璋的势力在江南一带,其地春秋时期为吴地,故朱元璋起

  • 战国时期,毗邻巴蜀的楚国为何不先吞灭巴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巴蜀和楚国,楚国为何没有灭掉巴蜀,楚国攻占巴蜀之地

    [var1]其一,秦国与楚国地理形势上区别。秦国的西面与北面,皆是荒漠、戈壁,并无太大的拓展空间;而其东面是韩、魏等国,东向发展也必是硬仗。而唯独西南方的巴蜀之地,既是广饶之地,又易攻取。[var1]而楚国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除了北向韩、魏是硬仗外,还可以东向、南向发展,进而从宋、鲁等弱国中寻找北向

  • 同是法家大才,为何韩昭侯选择了申不害,而不选择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昭侯与商鞅,韩昭侯的个人资料,韩昭侯最新消息

    [var1]只是在申不害去世之后韩国就一代比一代更加没落了。可是很有趣的是商鞅和申不害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可是为什么当时的韩昭侯选择申不害而没有选择商鞅呢?实际上,选择什么样的臣子与君王的性格,君主的眼界以及国内的国情有着相当大的关系。韩昭侯与秦孝公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秦孝公在认识商鞅之前并没有实

  • 为什么说微博的起源跟孔子有关呢?原来孔子也是无意开创微博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孔子微博,微博个性小尾巴对微博有影响吗,微博和微博国际版互通吗

    [var1]现代微博特点显而易见,分享交流简短信息。要说孔子是微博体的开创者,一点都不为过。孔子有自己的微博集《论语》,而且每条论语都会不超过一百四十字,每每与人对话交谈,都是字字真言。他的大部分论语都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很容易让人记住。其实他的语言大都比较碎片化,也都是孔子晒心情,交流哲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