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的父亲为什么不姓孔,而是叫叔梁纥?

孔子的父亲为什么不姓孔,而是叫叔梁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4/1/21 22:56:11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叔梁纥真实姓名叫“孔纥”,孔子真实姓名叫“孔丘”。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知道的了吧。其实叔梁纥也姓“孔”,只不过献记载中不这么叫而已。

其实先秦时期,对于人名的叫法特别的繁琐,有字+名、氏+名、姓+名、氏+姓等。如以孔子为例,叫他孔丘、仲尼丘、子丘其实都是没有错的。

[var1]

那么很多人都不明白,姓、氏、名、字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

姓,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就是为了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以此来方便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后来,姓就被用于“统其祖考之所自出”,就是用来了解这个人的先祖是谁。

孔子的子姓就是源于商朝的先祖契。《古今姓氏书辩证》载“商始祖偰,为舜之司徒,受封于商,赐姓子。”,大禹治水时,偰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所以被舜封在商地,并赐予“子”姓。

[var1]

氏就是姓的分支,可以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各个分支之间的称号。当时随着一个祖先后代的增多,再加上他们有散居各地,所以各个分支为了区别自己与其他分支,就会为自己单独取一个称号来做标志,而这就是“氏”。

而在当时氏的取法往往与他们所封的国或官位或先祖有关。如宋国开国国君宋微子,他因国为宋,于是氏就是宋,但是他的姓依然是子,也就是子姓宋氏。

孔子的孔氏就是源于他的先祖宋国大司马孔父家。

[var1]

名就是人的称谓。无特别意义。

字即表字,它是先秦时期贵族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另外一个称谓。表字源于商末,《礼记.曲礼》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当时男子二十岁时,就会被赐予表字(女子也有表字,但赐字的时间不确定,有说十五,有说出嫁)。

[var1]

而之所以会出现表字,就是当时的人们认为直呼名字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为了方便在外让人有一个可称呼的东西,于是就创造了“表字”。其实说白了,表字就是用来在社会上供他人称呼用的。

以上就是姓、氏、名、字的大概意思。当然自秦汉后,姓氏就被合在了一起,而曾经只能是贵族能用的字,在汉后也被开始允许普通百姓使用。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齐国要投降刘邦,韩信又为什么要灭掉已经投降的齐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命令韩信攻打齐国了吗,韩信打齐国视频完整版,齐国韩信

    项羽正值鼎盛时,齐敢和西楚霸王硬刚。韩信只带数万人准备攻齐时,齐却投降了。可是,齐投降,韩信“还不要”,非要发兵攻打,一举灭之。齐王、韩信,都不是疯子,他们之所以行为“反常”,是有着自己的算盘。齐在楚汉战争中的基本追求战国末年,齐是非常“配合”的一个诸侯。[var1]秦攻打其他诸侯时,齐不干预;秦攻

  • 秦国之所以最后能实现统一,和下面这些人才的任用息息相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统一后各国国君的下场,白起不死秦国能提前统一吗,老梁讲秦国统一完整版

    尽管在秦秋战国这么多国家当中,秦国的起点很低,又长期偏安一隅,所以他们始终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重视从其他国家引进人才,甚至敢于将相权、兵权交到这些“外来人”的手中,这都是颇为难得的。下面,我们就随着这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来回顾那段秦国的奋斗发展史。一、“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春秋时期,秦国最

  • 孔子和少正卯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孔子一当官就杀了少正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少正卯死前对孔子说了什么,少正卯和孔子关系,孔子对少正卯的评价

    少正卯是鲁国大夫,少正是个官职,卯是他的名字,少正是周朝所设的官职,古人讲究个身份,所以都是叫他少正卯,因为姓氏没流传下来,大家也就只能喊他少正卯了,要说少正卯也挺惨,孔子在把他杀了之后,还将他曝尸三日,可以说还真是够狠的。[var1]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更是被历代统

  • 吕不韦曾在秦为相十余年,为何因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不韦二十八位良臣,吕不韦死后留下的话,中国历史名相吕不韦

    可是,当嬴政给他一封短短数语的信后,老吕麻溜地饮鸩自尽了。为何吕不韦如此配合,连一丝挣扎也没有呢?总经理赢家不傻。秦两代君王之所以放心长期委吕不韦国事,就是因为吕不韦翻不了天。吕不韦,是赵人,在秦毫无根基。他的荣辱升迁,一切取决于秦王。[var1]虽然他长期执掌国事,但他仍然只算一个“总经理”。军权

  • 仅仅8年后,吴起率楚军大破魏军,吴起是怎么做到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起为何明知有埋伏却甘愿赴死,吴起败魏军,吴起最厉害的历史

    前389年,阴晋,吴起率5万魏武卒大败50万秦军。魏武卒之威,令天下震动。仅仅8年后,吴起率楚军大破魏军,煌煌大魏险些被劈成两半。吴起是怎么做到的呢?谁能找到新的建军方法,谁就能称霸[var1]春秋末年,天下开始了大变革的时代。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大批自耕农出现。与之相对应的,西周时期“国人当兵,野人

  • 长平之战后,秦国国力空前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采取军事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之战后秦国国力,秦国先攻上党还是长平,秦国和赵国国力差距大吗

    这个低谷期,原本是山东各国求生存的最后时机。那么,山东各国为什么不抓紧时机,有所作为呢?陷入低谷的秦长平之战,秦歼灭了赵军主力,基本上打垮了最后一个可以单独与之抗衡的对手。可是,秦国却陷入了一段极为困难的时间。首先,是损耗大。长平之战,秦军虽胜,但用白起的话说,“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损耗极大。邯

  • 项羽是有机会赢刘邦的,他逆转刘邦的唯一机会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和刘邦为什么刘邦会赢,老梁说项羽刘邦,刘邦和项羽最后一战

    项羽楚汉争霸的结果我们都知道,项羽身死,刘邦开创西汉。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都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但项羽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更加令人叹息。实际上,项羽是有机会赢刘邦的,那么项羽逆转刘邦的唯一机会是什么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简单分析一下这个话题吧。项羽想当天下共主,不能靠随便无故杀人取得。刘邦本身就有先入者王

  • 为何刘禅的两任皇后,都是张飞的女儿,而不是关羽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禅为何娶张飞的两个女儿,刘禅为什么娶张飞二女儿,张飞和刘禅哪个辅助好

    第一政治平衡需要,不管是太子还是皇帝在娶老婆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的政治意味的,当年刘备建立蜀汉的时候有三股势力,其中荆州集团是核心,所以想要让蜀汉稳定,那么必须要平衡这三股势力的关系,所以联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于是刘备认为关羽,张飞的女儿嫁给太子是最合适的。第二关羽犯下了大错,虽然关羽在跟随刘备以后

  • 细思极恐!如果捋清伦理关系,魏蜀吴大多数英雄都得叫袁术一声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吴和袁术的关系,孙策对袁术的评价,孙吴为什么反魏

    孙坚被人干死后,他的大儿子孙策走投无路,无奈之下只能投靠袁术,而袁术为了体现自己的大公无私,于是收为义子,自为义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干爹。古代人比较注重礼节,因此孙策在这里应该管袁术叫爸爸,应该没啥大问题。而孙策和孙权,孙尚香的老爸死了,而孙策是他两的长兄。古代重视礼仪,因此有古长兄为父的说法。那么

  • 关羽义薄云天,与曹魏如同水火,却为何一直使用曹操册封的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的能力在曹魏处于什么位置,历史上关羽跟了曹操多久,关羽封什么爵位

    在古代受封侯爵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汉武帝时期作战骁勇的飞将军李广,终生都没有受封自己一生梦寐以求的爵位。能授予侯爵之位的,除了开国功臣,那就是皇亲国戚了,另外就是战功累累的将军了,比如霍去病和卫青。而古代侯爵也是有高低贵贱的,不是所有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大致排序就是“关内侯、亭侯、乡侯、县侯”。如此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