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岱作为海陵人,他是第一位在海陵地区被载入史册的名人,一生为官清廉,在三国那个乱世纷争的年代,他对国事甚是关心,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传奇的故事。孙权出生之年吕岱已经是一个22岁的壮年,因为自己出身贫寒,所以一开始在东吴并没有很大的关注度,他在下级官吏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把所管辖范围治理的井井有条。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很快就得到了孙权的赏识,于是就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掌管文案。
孙权
在孙权这个慧眼识英才的英明之主帐下,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人生转折点。公元204年,在孙权亲征黄祖之时,山越人趁着江东地区后方力量空虚趁虚而入,叛乱发生后,孙权紧急启用吕岱平叛,这一年他43岁,这是他首次领兵作战,但是有勇有谋的他并没有让主公失望。接到命令后他迅速带领本部人马发兵讨之,结果大获全胜,生擒吕合、秦狼等叛军将领。顺利平叛。
吕岱
在这次军事战斗中,一向默默无闻的他被升任为中郎将,正式的跻身于东吴的主要军事将领中。吕岱在东吴军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又配合吕蒙攻取了蜀国的长沙三郡,这一站就是导致一世英名关羽落败的重要一仗。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卓越,被任命为庐陵太守。
吕岱征战沙场
吕岱不仅仅是一员骁勇善战的武将,在文治管理上也是一把好手,在他继任交州刺史期间,他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外交才能,经常外派官员南宣国化。出使东南亚一代的国家,就是今天的柬埔寨和越南一带。
他的这一举动深受附近国家的喜欢,因为他不仅带来了文化的交流还给他们带来了生产的技术。吕岱的眼光现在看来都是超前的,他注重走出去的主张,吸收外来一些好的文化,发展更加多元化。附近各国国王纷纷过来朝拜,这一点来看他的功劳不再周瑜鲁肃之下。
徐原
吕岱不仅仅对国家的贡献如此,自己做人也十分慷慨,经常资助其他人,他与徐原的故事渊远流传。徐原此人心有大志,却十分贫寒,吕岱心里明白此人志向必成大器,经常给他一些生活用品。后来经过吕岱的举荐,他官至侍御史。生性直爽的他,经常直言吕岱的过错,吕岱也从来不斤斤计较,十分重视徐原指出的错误。当徐原去世之后,吕岱痛哭曰:今我益友西去,我再不能知我的过失。由此可以看出他两的友情确实值得赞美。
长寿将军吕岱
吕岱一生刚正不阿,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江苏省原如城西皋路改名为大司马路,这个大司马说的就是东吴大司马吕岱。穿越林梓镇区的东西大路命名为吕岱路,由此可见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