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称帝后,为了不让父亲给他下跪,想出一妙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刘邦称帝后,为了不让父亲给他下跪,想出一妙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66 更新时间:2024/2/12 8:03:57

中国向来是一个百事孝为先的国家,无论是身份地位多么高的人,都要尊敬爱戴自己的父母,包括一些帝也不例外。

就比如说刘邦在当上了皇帝以后,仍然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为了不让父亲给自己行礼下跪,想出来了一个小妙招,甚至被传了几千年之久。

打下江山

刘邦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仅靠着的一亩三分地维持家中的生计。因为家中孩子尚多,只靠着老两口不断的打拼,日子过得越来越辛苦。

而刘邦虽然觉得父母非常的不容易,但是面对田里一堆又一堆的农活,他几乎能躲就躲,对于读书更是不感兴趣,整天游手好闲,四处奔走,把刘父气的经常拿着棍子追的刘邦到处逃窜。

可能每个人天生带着一些反骨,老人越不让干什么,就偏要去做。刘邦就是这样,跟刘父成天对着干,就想去做一些行侠仗义的事情。眼看着儿子整天这样吊儿郎当的模样,夫妻俩气的是直捶胸口。

他们觉得刘邦这个孩子怕是废了,一辈子也就这样碌碌无为了。亏了刘母在刘邦出生之前还做了一个,有个蛟龙坐在她身上的梦,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怀了身孕。

这当时可把夫妻俩高兴坏了,他们觉得这个孩子一定是有大福之人,说不定将来可以飞黄腾达,但是如今刘邦这幅小混混模样,想成才怕是不可能了,看来梦不能随意相信。

但是这只是刘邦在父母眼里的样子,在外人看来年纪轻轻的刘邦,做事非常的潇洒仗义,只要是他答应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做不到的,再加上他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非常的受人喜欢,所以一来二去,刘邦结识了非常多的好友。

更让刘父没有想到的是,刘邦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在沛县当上了泗水亭长,并且好像围绕在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他还娶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婆。

这也让刘父彻底的意识到,原来这么多年自己看到的都是儿子的表象,他真的变得越来越优秀了。事实证明刘父的眼很准,刘邦自从当上了沛县的泗水亭长之后,越来越顺风顺水。

刘邦凭借着自己的一张巧嘴,以及各种哄骗手段,让所有人都相信他就是传说中的真命天子,并且一心一意的跟随他打拼天下,最终攻入了咸阳,废除掉了秦朝原本非常严酷残忍的刑罚,提倡拥护人民的政策,瞬间拉拢了秦朝大部分百姓的心,而后又步步为营的当上了汉王,

人的野心是无限的,当刘邦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之后,还是非常的不甘心,想要打败项羽,建立属于自己的天下。

即便刚开始困难重重,甚至完全不是项羽的对手,但是刘邦仍然不放弃,能够慧眼识珠的运用人才。最终在刘邦的不断算计和拉拢之下,终于把项羽击败,建立了西汉。

敬重父亲

刘邦在当上皇帝之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人,他将父亲接到皇宫当中,并且将其封为刘太公,成了非常耀眼的皇亲国戚,这在外人看来是非常光芒万丈的,但是只有刘太公自己清楚,这一路走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儿子越优秀,也就意味着他的仇人越多。刘太公永远都忘不了,当项羽和刘邦在争夺皇位的时候,项羽为了威胁刘邦,直接把自己架了起来,并且在下放上了一口锅,随时准备点火烘烤。

虽然刘太公心里清楚,刘邦拼了命也会救自己的,但是这种被人架在油锅上的感觉,真的是让人十分焦灼痛苦。这是刘太公自出生以来,感觉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直到最后被刘邦救下来,刘太公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心有余悸。现在自己的儿子真的当上了皇帝,让自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是他前半生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刘太公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惹儿子不高兴。幸亏刘邦不是一个忘本之人,在他把刘太公接到皇宫以后,仍然坚持着每隔五天,就给父亲请安。

并且刘邦在请安的时候,还会给父亲行礼。因为从刘邦出生开始,就一直维持着这样的习惯,所以刘太公也没有将这件事情太过于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刘太公身边的下人跟他说,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是他毕竟是一国的帝王,身份是非常尊贵的。如果他再继续这样坚持给您行礼,是要遭人诟病的,或许还会影响到他的声望。

当刘太公听到这件事情以后,瞬间吓得不轻,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当他再见到刘邦的时候,还未等刘邦反应过来,直接向他行了臣子之礼。

刘太公这个举动让刘邦吓了一跳,虽然道理说的没有错,但是刘太公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哪有父亲给儿子行礼的道理呢?这简直就是大不敬。于是刘邦在思来想去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既然自己贵为天子,父亲的地位应当比天子更为尊贵,所以直接将自己的父亲封为太上皇,所有的规矩就不迎刃而解了,而自己也能顺理成章的给父亲行礼了。而刘邦想到的这个太上皇的称号,从那以后一直被沿用着,但是刘太公也是几千年以来,唯一一个没有当过皇帝的太上皇了。

结语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真的是一个既重情重义,又十分有孝心的人。他为了能够顺理成章的给父亲行礼,让老人家感到欣慰,直接制定了从未有过的规矩,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十分的敬佩。

而他身上的这个特点,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尊重父母,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必须传承的美德,一定要在父母健康的时候,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晋朝的皇帝最害怕的,是一种动物,秦始皇曾经借它杀了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朝年号,秦始皇后来杀了吕不韦吗,晋朝用羊拉车的皇帝

    [var1]这种动物就是鸩,没错,就是饮鸩止渴中的鸩。古人认为,这种动物喜欢吃带毒的蛇,所以这种动物身上也有剧毒,尤其是它们的翅膀,上面有着非常剧烈的毒药,它的翅膀在酒杯中稍微碰一下便可以毒死人。这种动物的毒性远远的大于我们经常在电视剧当中看到的砒霜,最关键的是它无色无味,一般人是察觉不了的。不过现

  • 赵云文才武略,刘备却一生不用,这才是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为什么说赵云不可被重用,刘备张飞赵云兵书最佳配置,赵云张飞刘备蜀枪战法

    赵云是五虎上将,很多人都以为这样的地位权力应该很大,但是,这仅是赵云的名号,没有真正的权力。关羽和张飞的官职高于赵云,那可能是由于他们两个人是刘备的兄弟,但是同样是五虎上将的魏延手中却有一支自己的军队,相比之下,赵云的权利还没有魏延大。赵云比不上魏延?如果这样说的话,很多人就不乐意了,赵云在武功方面

  • 古代皇帝为何自称“朕”?屈原不是皇帝为何也自称“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屈原为什么称自己为朕,屈原和哪个皇帝关系最好,屈原与皇帝

    [var1]皇帝称呼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在封建王朝建立的时候,这个称呼就已经存在了,而且所有的皇帝都称自己为“朕”,其实这个称呼在最早之前并不是这样的意思,比如说屈原就曾经使用过这个称呼,屈原他是古代中国的大人物,中国有一个节日就是因他而产生的,那就是端午节,不过屈原并不是皇帝,那么这个朕的称

  • 刘备每次丢了夫人都不主动去找,虽妻子多,但家里还有一个玉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他到处说见人就说,别人没问也说,想想也是可笑了,这也反应出刘备是在为自己的出身低微而发愁,要知道古时候一个人的出身是很重要的,影响着这人今后的仕途,寻常百姓家的可能根本连步入官场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挂着宗室之后的名儿总是有些好处的。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刘备却是个特殊,因为他的白手起家,他年少就是与母亲

  • 重承诺,轻生死:春秋战国侠文化兴起,文人为何对游侠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末期著名游侠,游侠配木剑,咸阳游侠多少年

    引言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有那么一群行踪不定,甚至不知姓名的人奔走在各国的社会底层,他们就是游侠。[var1]每当社会秩序无法正常进行时,这些游侠们就会突然出现,在政府无暇顾及的地方匡扶正义。这一特殊的群体必然有其特有的特征,以及道德标准,最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化——侠文化。一、快意恩

  • 一代才女蔡文姬的坎坷人生曾先后有3任丈夫在曹操的帮助下成为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一代才女蔡文姬的故事,蔡文姬有什么悲惨的故事,历史上蔡文姬的悲惨身世

    虽然蔡文姬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但是她的感情生活却是一波三折,对她有影响的有6位男人。首先是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这个当然是指她的父亲,蔡邕,他是一位大文学家,也是音乐家辞赋家,正因为父亲的文学才华高,所以对女儿要求也很严格,这为蔡文姬走向文学之路提供良好的途径。在董卓当政期间,请求蔡邕支持

  • 秦始皇虽统一六国,但有一人,对华夏大一统的贡献超越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时期,诸侯国已从西周初年的上千个诸侯国变成几十个,到最后都被秦统一。这就好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互相间吞噬,最终就剩秦国这条“大鲨鱼。”单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其实很复杂。在这里,我们只需对比下印度,就清楚了。同时期的印度也与中国一样,是个大一统的孔雀王朝。在此之前,印度的恒河,

  • 明眼人都知道应该去伐魏为什么刘备执意伐吴不是因为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伐吴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刘备看见关羽的人头

    众所周知,刘备爱哭。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战死,荆州也落入了东吴手里,刘备听闻自己的结义兄弟惨死,整天痛苦三天都滴水未进。情深意切,可以理解,毕竟是多年情同手足的兄弟横死,所以这种悲痛做不来假。不过在同一年,有消息传到蜀地,老对手曹操的儿子曹丕,把汉献帝正式撵下皇位,自己做了皇帝了。并且有消息传来,被废

  •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真的是这样吗?其实都误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来说,在古代的时候,文字的运用还不是十分的纯熟,一些个别的词或者是个别的字,意思都已经变得含糊不清了,并且还有各种通假字的存在,再然后就是皇帝们需要儒家的学说支持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们绝对不希望孔子的学说出现错误,所以慢慢的人们只知道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句子,而忘记了真实的含义。[var1

  • 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曹魏是如何改革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魏八虎将和五子良将,温和 的 通货 膨胀 率,曹魏的改革措施

    兴平三年(196年),曹操挟汉献帝迁都许,改元“建安”,标志着曹氏政权的实质性建立。由于统治区域同处北方中原地区,董卓小钱(图1)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对曹魏政权影响最大。曹操掌握政权以后,立即采取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以此减轻董卓小钱所带来的破坏。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采用枣袛、韩浩等人建议,在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