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都是宦官,唐朝的宦官只能控制皇帝,而明朝的宦官祸祸百姓

同样都是宦官,唐朝的宦官只能控制皇帝,而明朝的宦官祸祸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3/12/28 6:32:06

在唐朝只手遮天的宦官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这样说,唐朝后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摆设,全靠宦官在维持支零破碎的唐朝,不过应该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在唐朝后期摆弄朝政的太监,比如鱼朝恩李辅国、仇士良、田令等,有没有觉得这些人的名字很陌生。不过明朝就不一样了,虽然明朝的宦官永远都只是太监,但是明朝的那些太监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人可都是明朝后期有名的宦官。

不过唐朝的宦官虽然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唐朝时期,唐朝的宦官的权利可以非常大的,像为难皇帝这种事情,都是小儿科的。喜欢唐朝历史,并对唐朝历史有研究的人,应该知道这样一句话:“大家内向坐,外事听凭老奴”。这句话,出自唐朝宦官李辅国之口。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皇上你让让,这些事听我的就行了。

可能很多人很难想象,为什么那个盛唐在后期居然变成了这副模样,在很多人的眼中,唐朝的皇帝应该都是像李世民那样威武霸气的,最惨也不会成为这种不堪的模样,连朝政都无法做主。但是这并不最讽刺的事情,最讽刺的是,唐代宗拿李辅国毫无办法,只能用刺杀的方式解决李辅国。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用出来了可见唐朝末期的皇帝无能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像唐朝李辅国的事情,在明朝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明朝不管这个宦官的权利有多大,始终都是一个太监,魏忠贤就是最好的例子。从魏忠贤被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普通亲王处理掉就能看出来,魏忠贤永远都是一个太监罢了。

魏忠贤的徒子徒孙遍布天下,按理说,这样的魏忠贤想要处理一个没有什么根基的亲王应该是手到擒拿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权势强势的魏忠贤,被一个没有什么根基的朱由检给解决了。在世人的影响中,魏忠贤的权势应该能够让朱由检成为一个傀儡,但是后果却让很多人跌破眼镜。

至于为什么唐朝的宦官和明朝的宦官之间的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唐朝的宦官和明朝的宦官的权力不一样。

明朝宦官的权利来自皇帝的允许,明朝的皇帝在不想批奏章的时候可以让自己身边的宦官代劳。但是这个权利是不稳定的是缥缈的,这个权利只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而且这个权利对皇帝无法造成任何的威胁。就像魏忠贤,虽然魏忠贤的徒子徒孙不少,但是这些徒子徒孙依靠的并不是魏忠贤这个人,而是魏忠贤所用的权利,但是魏忠贤的权利又是皇帝给的,换句话说,就是魏忠贤的徒子徒孙从一开始依靠就是那个可以为皇帝的代言的那个人而已。

而唐朝的宦官就不一样了,唐朝的宦官是有兵权的。在唐肃宗想要从唐玄宗手里拿过皇位的时候,是李辅国帮助了唐肃宗,所以在唐肃宗当上皇帝之后就将兵权交给了支持他的李辅国。于是唐朝之后的皇帝就迎来了无法执政的末日。尤其是在唐朝后期,整个唐朝都依靠太监手中的,这点兵权,维持唐朝的尊严。在这种情况下,唐朝的宦官权利自然要比明朝的宦官权利大了。

不过唐朝的宦官并没有明朝的宦官威力大。唐朝的宦官也就是在京城折腾一下皇帝,对地方上的官员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明朝的宦官就不一样了,明朝的宦官拥有的权利是替皇帝批改奏折,意味着地方上的奏折也会在宦官的眼皮子底下过,这对地方上的官员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威胁。

其实,说白了,唐朝的宦官虽然权利大,但只能祸祸皇帝一个人,而明朝的宦官虽然权利小,但是,明朝的官宦却能祸祸一个国家的官员,到底那个更惨一点,不是那么好下结论的。

更多文章

  • 有人说,元朝的出现是个意外,但只有拳头硬的人才能成为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正史很少提元朝,老梁说元朝的恐怖,百家讲坛元朝历史完整版

    这个所谓的约定并不是书面约定,蒙古和宋朝约定,两国联手拿下金国之后,蒙古国会将河南地区给宋朝。但是在这里不遵守约定的并非宋朝,而是蒙古。在金国被拿下之后,蒙古反悔了。宋朝想要拿回自己应得的,元朝并不满意宋朝的不识像于是入侵了宋朝。在这件事情中摧毁协议的是蒙古,反悔的是蒙古。网上有很多人说是宋朝摧毁了

  • 为何唐朝后,少数民族非常难打?是少数民族强大?还是中原王朝弱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21位皇帝顺序,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唐朝历史完整版

    其实认真研究过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对外的战争是一个非消耗国力的事情,这件事情不管发生在唐朝之前,还是唐朝时期,还是唐朝之后都是一样,所以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越来越难打了,这件事情根本不成立。在初步了解历史的人眼中,唐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存在,尤其是在李世民执政期间,少数民族简直脆弱

  • 为什么样貌不是很出众的马皇后,一直受到朱元璋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娘娘骂朱元璋,朱元璋与达兰皇后吻戏,朱元璋夫人马皇后之死

    但是有一个人,朱元璋爱她,敬重她,愿意为她改变。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世界上从来没有原因不明的爱恨情仇,就像朱元璋和马皇后之间的情感纠葛一样。在朱元璋25岁那年投靠了郭子兴,并因为出众的能力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把自己的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但是再后来,郭子兴却因为朱元璋的能力想要杀掉

  • 郑成功北伐南京势如破竹,为何还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658年8月,郑成功、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军北伐,进入长江,至羊山时,突遇飓风,一千多艘战船有三分之一损毁,八千多将士溺死,郑成功的三个儿子也被溺死。郑成功于是撤军南下。此次损兵折将,无功而返,郑成功给日本德川幕府将军写信,请求日本出兵相助。这是继鲁王朱以海派黄宗羲请日本发兵、周崔芝请日本发兵后,

  • 李世民这几首诗,遣词用字可圈可点,被明代大家誉为初唐杰出诗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最霸气的十首诗,初唐七杰,初唐经典诗篇

    唐诗是中国文化一个绮丽的符号,创作它们的诗人,社会身份形形色色,覆盖三教九流,贫贱富贵千差万别。在李白、杜甫之前,王绩、陈子昂等人开创了唐诗的新气象。还有个初唐诗人的身份很特殊,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后人对他的诗作评价也很高。《沁园春·雪》有一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点评得很妙

  • 朱元璋,一个被人唾弃的暴君,但是这个暴君却从来没有欺辱过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初期的时候一共发生了四件大事,分别是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也是因为这些事情导致了很多功臣被诛杀。据说当时先后诛杀了几万人。但是看问题不能太过于片面。朱元璋虽然专制残暴,但是这些东西很多都是针对那些贵族官吏的,很少有那些东西殃及百姓,朱元璋甚至还担心百姓遭到贪官酷吏的虐待。在明朝初期

  • 唐代宗铲除宰相元载,处死元载前在他嘴里筛臭袜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宰相元载,元载和王韫秀结局,元载之死

    因为专权,元载得罪的人很多。他怕其他大臣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说自己的坏话,所以就向唐代宗上奏说:“官员每天的奏章不可计数,让皇上十分劳累。奏报的事情应该先经过审核再向皇上报告,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奏报。从今以后,官员要是向皇帝奏报事情的话,都要先经主管官员审核,然后再由宰相审核,经过两级审核通过后再

  • 杨家将为了北宋全部牺牲,佘太君在守灵时看见一乞丐竟当场晕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家将佘太君年轻守寡,少年杨家将佘太君扮演者,穿越收杨家将佘太君的小说

    一家男儿全部战死,佘太君悲痛万分地为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们送行,她在灵前跪着,回忆着自家的种种过往,沉浸在悲痛中的她恍惚间听到外面有人说话,此时,身旁的杨排风打开了门,看到一个满身脏乱的乞丐走了进来,原本以为这个人是因为敬佩杨家众虎将而来灵前祭拜的人,没想到,他走到佘太君面前跪下就哭。佘太君茫然间抬起头

  • 想擒岳飞的铁面大王董先,义擒四将震败银戟将,勇斗金国的无敌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岳家军的铁面大王】董先的父亲原来是一位京城的禁军教头,一身的本领的他不仅没有杀敌报国的机会,最后也遭陷害身亡了,励志少年董先带着父亲的遗训找到了一位名师学艺,早起晚练的他练出来一身的狠力,院中几百斤的石墩轻松举起来,三十六路月牙铲的本领也练得非常精妙。这种奇特的兵器变化无穷,一路三式共有一百零八招

  • 红楼梦:贾家之前接驾皇帝没赔光,为何被元春省亲花光了家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春省亲实则百鬼夜行,元春省亲的时候是人还是鬼,红楼梦贾元春省亲为啥在晚上

    让人好奇的是,当初接驾皇帝,规格肯定要比元春省亲高,贾家都没有穷下来,却在元春省亲后极速穷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元春被晋升贤德妃后,贾琏从江南赶回家,奶娘赵嬷嬷来看他,期间就提到当年家里接驾的故事。(第十六回)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