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只手遮天的宦官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这样说,唐朝后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摆设,全靠宦官在维持支零破碎的唐朝,不过应该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在唐朝后期摆弄朝政的太监,比如鱼朝恩、李辅国、仇士良、田令等,有没有觉得这些人的名字很陌生。不过明朝就不一样了,虽然明朝的宦官永远都只是太监,但是明朝的那些太监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人可都是明朝后期有名的宦官。
不过唐朝的宦官虽然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唐朝时期,唐朝的宦官的权利可以非常大的,像为难皇帝这种事情,都是小儿科的。喜欢唐朝历史,并对唐朝历史有研究的人,应该知道这样一句话:“大家内向坐,外事听凭老奴”。这句话,出自唐朝宦官李辅国之口。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皇上你让让,这些事听我的就行了。
可能很多人很难想象,为什么那个盛唐在后期居然变成了这副模样,在很多人的眼中,唐朝的皇帝应该都是像李世民那样威武霸气的,最惨也不会成为这种不堪的模样,连朝政都无法做主。但是这并不最讽刺的事情,最讽刺的是,唐代宗拿李辅国毫无办法,只能用刺杀的方式解决李辅国。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用出来了可见唐朝末期的皇帝无能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像唐朝李辅国的事情,在明朝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明朝不管这个宦官的权利有多大,始终都是一个太监,魏忠贤就是最好的例子。从魏忠贤被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普通亲王处理掉就能看出来,魏忠贤永远都是一个太监罢了。
魏忠贤的徒子徒孙遍布天下,按理说,这样的魏忠贤想要处理一个没有什么根基的亲王应该是手到擒拿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权势强势的魏忠贤,被一个没有什么根基的朱由检给解决了。在世人的影响中,魏忠贤的权势应该能够让朱由检成为一个傀儡,但是后果却让很多人跌破眼镜。
至于为什么唐朝的宦官和明朝的宦官之间的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唐朝的宦官和明朝的宦官的权力不一样。
明朝宦官的权利来自皇帝的允许,明朝的皇帝在不想批奏章的时候可以让自己身边的宦官代劳。但是这个权利是不稳定的是缥缈的,这个权利只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而且这个权利对皇帝无法造成任何的威胁。就像魏忠贤,虽然魏忠贤的徒子徒孙不少,但是这些徒子徒孙依靠的并不是魏忠贤这个人,而是魏忠贤所用的权利,但是魏忠贤的权利又是皇帝给的,换句话说,就是魏忠贤的徒子徒孙从一开始依靠就是那个可以为皇帝的代言的那个人而已。
而唐朝的宦官就不一样了,唐朝的宦官是有兵权的。在唐肃宗想要从唐玄宗手里拿过皇位的时候,是李辅国帮助了唐肃宗,所以在唐肃宗当上皇帝之后就将兵权交给了支持他的李辅国。于是唐朝之后的皇帝就迎来了无法执政的末日。尤其是在唐朝后期,整个唐朝都依靠太监手中的,这点兵权,维持唐朝的尊严。在这种情况下,唐朝的宦官权利自然要比明朝的宦官权利大了。
不过唐朝的宦官并没有明朝的宦官威力大。唐朝的宦官也就是在京城折腾一下皇帝,对地方上的官员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明朝的宦官就不一样了,明朝的宦官拥有的权利是替皇帝批改奏折,意味着地方上的奏折也会在宦官的眼皮子底下过,这对地方上的官员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威胁。
其实,说白了,唐朝的宦官虽然权利大,但只能祸祸皇帝一个人,而明朝的宦官虽然权利小,但是,明朝的官宦却能祸祸一个国家的官员,到底那个更惨一点,不是那么好下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