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二十岁羡慕曹操,在四十岁理解司马懿,在六十岁敬佩刘备

在二十岁羡慕曹操,在四十岁理解司马懿,在六十岁敬佩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33 更新时间:2023/12/16 20:24:34

曹操在三国中是三人中出身最好的人,出身贵族,人又有本事,这样的人当然是每个年轻人心中的英雄。之所以是羡慕曹操是因为羡慕曹操有那个轻狂的底气。谁能没有一段轻狂到看不起除自己之外所有的经历,在那段时间里,做任何事情都凭心情。看不起那个人那是从心底厌恶,恨不得离他远远的。年少轻狂的时候,根本不掩饰自己对这个世界上所有自己看不惯的事或人的鄙视。但是这也只是年轻的,只有二十岁的人才会有这种不成熟的轻狂的举措。

司马懿是三国中年轻人最鄙视的人物之一。很多人看不管司马懿的隐忍,恨司马懿的老奸巨猾,厌司马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圆润。但是,只有四十岁的人,被社会揉搓过的人,在社会上被伤的遍体鳞伤却依然笑着的人才能理解,司马懿的艰辛、隐忍和不易。司马懿在三国里面属于那种生不逢时的人,在他有能力为自己拼出一片天地的时候,世界格局早已被确定,他错过了崛起的最佳时间。

虽然当时的三国已经不需要有人出来稳定社会格局,但是在和平发展期间在政治上,依旧有不少人在那里拼的头破血流。当时司马懿知道,如果自己不崛起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猎物,但是就算这样他也只能等待,只能忍着,忍那些他看不管,不承认的东西。为了自己和家族的未来,他必须得忍着,就算会被憋死也只能忍着。至少他没有死他就会有出头的那一刻。司马懿的一生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该忍的时候,只要不危及性命就得忍着,但是到了该出头的时候,就要当仁不让,展示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以前的付出值得。

但是,在人到暮年的时候,才会非常敬佩那些能把一副烂牌打出精彩的人。而刘备就是这样的人。刘备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在时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刘备凭借自己的学识,觍着脸和那些贵族阶层的人在一块混。在时机成熟之后,刘备让一个证明不了什么姓氏,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自己弄了一副皇家国戚的外衣。刘备打着兴汉的旗号,笼络了不少人,刘备是三国里面唯一一个自己打拼起来一副天地的人。

有谁数过,在四十岁之前刘备投奔了多少人们,有谁数过,刘备在真正的成功之前,失败了多少次吗?没有人,关注过这些,但是刘备自己心里清楚,自己到底失败了多少次,刘备也有过想要放弃的时候,但是幸好他坚持了下去,等到了关羽张飞,等到了诸葛亮法正。有些人说刘备不要脸,说刘备狠心,说刘备只会哭。但是有谁真正的深究过刘备这个人在没有成名之前所做的一切呢?没有人,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刘备在有了基础之后的那一面,没有人知道刘备觍着脸四处投奔其他人的时候的心情,没有人知道刘备在一次又一次失败后的心情,从来没有人关注过这些,而这也是为什么六十岁的时候才能敬佩刘备的原因。敬佩那个能把自己的脸放在地上摩擦的刘备,敬佩那个一直坚持的刘备,敬佩那个从草根到大佬的刘备,而这些都是在六十岁之后才能真正理解的。

在现在这个无比浮躁的世界,有几个年轻人能够沉下心来看看这样的刘备呢?没有人,所以,一直在和刘备错过,直到自己无法再拼搏的时候,知道自己渐渐脱离浮躁的社会的时候,才会看清刘备一生的艰辛,才会看到刘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厚脸皮的心情。

在二十岁的时候,一无所有,孑然一身,羡慕那个拥有所有,只用证明自己的曹操。在四十岁的时候,被社会磨去了一生的菱角,经历过了年少轻狂所带来的代价,所以理解司马懿一生的隐忍。在六十岁的时候,才知道人生的不易,经历过社会的起起伏伏后,才更明白一个人想要从底层崛起是多么的不易,才能看清刘备的一生。或许到那个时候只会感慨,人生本就如此。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保持了1000多年的世界第一,至今没有人可以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真实历史,武则天到底多厉害,武则天巅峰到底有多强

    第一、武则天时期宰相最多根据有心人的统计在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当时的宰相多达73位,在之后距离武则天的数据最接近的就是明朝末期的崇祯帝了。明朝末期崇祯帝最多也只用了50位宰相。这数据是不是很惊人?其实这和唐朝的官员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当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太多了,在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

  • 这就是战国时期秦始皇没有动卫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灭掉卫国了吗,秦始皇为报恩为什么保全卫国呢,战国时秦始皇怎样统一的

    这也是为什么卫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原因。卫国一共延续了整整9个世纪,穿了41代君主。这也和卫国的人才辈出脱不了关系,像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荆轲、李俚等。都是卫国人。在当时孔子周游列国14年,在卫国就待了6年。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一下,这个人就是吕不韦。有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卫国之所以没有被

  • 汉武帝动用三十万精兵,伏击匈奴单于,为何却未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对抗匈奴的措施,匈奴单于伊稚斜战死,汉武帝时期的匈奴单于是谁

    一、战和之争事情还得从公元前134年说起,这一年匈奴派使者向西汉朝廷提出和亲的要求。汉武帝立即召集群臣进行商议。朝中的大臣分成两派,一派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他认为“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他的主张并且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赞同;另一派以大行王恢为首,他力主对匈奴开战,“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隐瞒了一件事,一千多年后依旧让人浮想联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即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大唐国都长安城太极宫的玄武门附近发起了一场政变。在这场政变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都被诛杀,随后李渊禅让,李世民由此登上了皇位,史称“玄武门之变”。毫无疑问,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但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一起骨肉相残的事

  • 刘邦死前终于明白,当年项羽放弃回江东的原因,明白了什么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真正的英雄,他的字典里永远没有苟且偷生的这几个字,有的只是死得其所。当年,前有楚霸王放弃生自刎,后有刘邦拒绝治疗而亡,或许他们曾经是敌人,但是在真正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刘邦才真正的了解了当年自己的宿敌,了解了什么叫做英雄,并且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了解刘邦的人都知道刘邦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在刘邦心里一直期

  • 他是李世民哥哥,为唐朝攻灭三国却毫不争权,和歌舞美人逍遥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秦琼死时李世民的反应

    在李世民之前,官方修撰史书是不需要经过皇帝修改和同意的,但是李世民却经常对史官修的史书指指点点,并且删改了他兄弟的很多功绩,那几个在玄武门被他杀的兄弟手足,仿佛都成了历史废人。但是在这之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李世民的堂兄李孝恭。李孝恭在许多人眼里就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在隋唐演义等作品中他的戏份基本都被

  • 诸葛亮临终留下遗言“因山为坟,冢足容棺”,为何他会提此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临死前的四大预言,诸葛亮的葬身之地之谜,诸葛亮坟冢

    三国的谋士有很多,掌握风水玄术之人也不少,如果将这个范围拉长至整个封建社会来看,那著名的军事谋略家、风水家更是数不胜数。但不知读者朋友们发现一件事没有,那就是这些其他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果要陈述他们的功绩,永远都是拿诸葛亮来当比较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明初开国元勋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 玄武门不过是一个老实人的反抗,历史上李世民脾气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世民相信我们大家都很熟悉,虽然一谈到“玄武门之变”他杀害亲兄弟,逼宫于父亲高祖,干出这样不光彩的事,怎么看也像个十足的大恶人。可偏偏就是这个大恶人成就了灭隋之后唐初的第一个大盛世,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而在我国古代的帝皇之中,李世民的能力,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更是可排进前三,妥妥的一个千古一帝。可

  • 他是赵云的后代!武艺高强成为当时一代猛将,声名却臭名昭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手下八大猛将,许褚单挑赵云全过程,赵云老婆照片

    这位武将和赵云完全不一样,赵云是一代忠将,这位后来者却是臭名远扬。这位据说是赵云后代的人,叫做赵延寿,虽然两人都是姓赵,不过他们的关系并不大,关键是两人的品性完全不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赵延寿本姓刘,后来被赵德钧抓获,收为养子才改姓为赵。后娶唐明宗之女兴天公主为妻,然后又在明宗即位的时候升为上将军。

  • 唐朝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宰相轮流做,你方唱罢我登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的朋党之争,史书中关于牛李党争的记载,如何认识古代的朋党之争

    唐穆宗时期,围绕着一次科举考试,唐朝官僚队伍内部发生了一次纠纷。这次科举由右补阙杨汝士和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考试前,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和翰林学士李绅都给钱徽写过信,嘱咐他照顾自己的亲属。等科举考试发榜之后,段文昌和李绅都十分意外,他们的亲属没有一个考中的。相反,考中的分别是宰相郑覃的弟弟郑朗、宰相裴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