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隐瞒了一件事,一千多年后依旧让人浮想联翩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隐瞒了一件事,一千多年后依旧让人浮想联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4/1/24 5:10:42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即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大唐国都长安城太极宫的玄武门附近发起了一场政变。在这场政变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都被诛杀,随后李渊禅让,李世民由此登上了皇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毫无疑问,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但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一起骨肉相残的事件,让李世民内心难以释怀。贞观十三年(639年),褚遂良出任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

唐太宗怀小心翼翼地询问褚遂良,“爱卿你现在负责起居注了,主要记载什么啊?朕希望看看,以此来警戒自己。”褚遂良直接让唐太宗碰了大钉子,“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唐太宗继续反问,“朕有不善,卿必记耶?”褚遂良还是不留情面,“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解释的意思就是,唐太宗希望自己不好的地方,褚遂良能不记下,可褚遂良仍然坚守作为史官的职责,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唐太宗的要求。

褚遂良虽然拒绝了唐太宗的要求,可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唐太宗最终还是就“玄武门之变”进行了可刻意隐瞒。那么,针对武德九年那场流血政变,唐太宗究竟在隐瞒着什么呢?大家注意一个细节,政变发生在清晨,当李世民在玄武门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时,太极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资治通鉴》这样记载,“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而《旧唐书》记载,“是时,高祖泛舟于海池。”这样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宫外早已是打杀四起,李渊还有心情“泛舟海池”?

显然不可能,专家们于是就有一个猜测: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已经没有了人身自由。在史书《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句话,“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

“流矢及于内殿”,箭都射到了李渊面前,李渊怎么可能还“泛舟海池”。到了这里,真相已经很清楚,“玄武门之变”应该有两个战场,一个在玄武门,一个在太极宫。至于太极宫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已经无从知晓了。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前终于明白,当年项羽放弃回江东的原因,明白了什么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真正的英雄,他的字典里永远没有苟且偷生的这几个字,有的只是死得其所。当年,前有楚霸王放弃生自刎,后有刘邦拒绝治疗而亡,或许他们曾经是敌人,但是在真正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刘邦才真正的了解了当年自己的宿敌,了解了什么叫做英雄,并且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了解刘邦的人都知道刘邦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在刘邦心里一直期

  • 他是李世民哥哥,为唐朝攻灭三国却毫不争权,和歌舞美人逍遥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秦琼死时李世民的反应

    在李世民之前,官方修撰史书是不需要经过皇帝修改和同意的,但是李世民却经常对史官修的史书指指点点,并且删改了他兄弟的很多功绩,那几个在玄武门被他杀的兄弟手足,仿佛都成了历史废人。但是在这之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李世民的堂兄李孝恭。李孝恭在许多人眼里就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在隋唐演义等作品中他的戏份基本都被

  • 诸葛亮临终留下遗言“因山为坟,冢足容棺”,为何他会提此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临死前的四大预言,诸葛亮的葬身之地之谜,诸葛亮坟冢

    三国的谋士有很多,掌握风水玄术之人也不少,如果将这个范围拉长至整个封建社会来看,那著名的军事谋略家、风水家更是数不胜数。但不知读者朋友们发现一件事没有,那就是这些其他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果要陈述他们的功绩,永远都是拿诸葛亮来当比较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明初开国元勋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 玄武门不过是一个老实人的反抗,历史上李世民脾气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世民相信我们大家都很熟悉,虽然一谈到“玄武门之变”他杀害亲兄弟,逼宫于父亲高祖,干出这样不光彩的事,怎么看也像个十足的大恶人。可偏偏就是这个大恶人成就了灭隋之后唐初的第一个大盛世,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而在我国古代的帝皇之中,李世民的能力,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更是可排进前三,妥妥的一个千古一帝。可

  • 他是赵云的后代!武艺高强成为当时一代猛将,声名却臭名昭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手下八大猛将,许褚单挑赵云全过程,赵云老婆照片

    这位武将和赵云完全不一样,赵云是一代忠将,这位后来者却是臭名远扬。这位据说是赵云后代的人,叫做赵延寿,虽然两人都是姓赵,不过他们的关系并不大,关键是两人的品性完全不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赵延寿本姓刘,后来被赵德钧抓获,收为养子才改姓为赵。后娶唐明宗之女兴天公主为妻,然后又在明宗即位的时候升为上将军。

  • 唐朝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宰相轮流做,你方唱罢我登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的朋党之争,史书中关于牛李党争的记载,如何认识古代的朋党之争

    唐穆宗时期,围绕着一次科举考试,唐朝官僚队伍内部发生了一次纠纷。这次科举由右补阙杨汝士和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考试前,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和翰林学士李绅都给钱徽写过信,嘱咐他照顾自己的亲属。等科举考试发榜之后,段文昌和李绅都十分意外,他们的亲属没有一个考中的。相反,考中的分别是宰相郑覃的弟弟郑朗、宰相裴度的

  • 颜真卿“硬刚”反贼李希烈,让对方窝里反,可惜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奉诏劝降安史之乱时,河北各郡县纷纷向安禄山投降,只有颜真卿率先起兵反抗安禄山。当时唐玄宗李隆基以为河北各郡县都投降了,得知颜真卿起兵的消息,非常高兴。李隆基感慨地说:“我从没有见过颜真卿,没想到他竟能这样。”在安史之乱中,因为效忠唐朝,颜真卿家族被叛军杀害的达数十人,可以说是满门忠烈。从此以后,

  • 《大秦帝国之纵横》里的义渠国是什么来头?为何一夕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芈太后诱杀义渠,秦军大战义渠,秦国义渠是现在的哪里

    怀着好奇心我去看了《大秦帝国之纵横》,这一看,便不可自拔。无论是剧情、服饰、场景,还是人物对话都更有历史感,更让人代入其中,这部剧是难得的历史题材剧佳作。剧中反复有一个国家的出现,那便是义渠国。早在孙俪主演的《芈月传》里就有义渠国王的身影,甚至在剧中大秦的宣太后和义渠王还有一段旷世之恋。那么,义渠国

  • 李白这首诗的的观点,跟韩愈不谋而合,还透露了自己的师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愈跟李白,春雪古诗韩愈七言绝句,李白的一生与行路难的关系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的武则天时期;韩愈出生比李白晚了60多年,在唐宪宗驾崩四年后去世。这两位大文豪一个是诗仙,一个是文章圣手,都站在文学殿堂的顶点,而他们对诗歌的看法,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李白有一首无题古风,是他晚年所作,评价了历代诗歌的优劣。开头两句是“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 封神中武王分封的一个小国,是舜之后,建两国两朝,有个人叫王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莽为什么葬在衡阳,王莽与赵飞燕,杨雄王莽

    在福建您要问那些本地居民姓氏,多半都会听到一句话: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说的是福建四个大姓,姓陈、林的占了半边天,姓黄、郑的满大街都是,总之就是蔚为著姓,不由令人想起李白的“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此四姓虽没有如此夸张,却也满布了福建全省。后来更走向海外,以至于海外华人中也以这四姓居多。本篇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