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本有一次杀曹操的机会,为何没有动手?真实原因解密

刘备本有一次杀曹操的机会,为何没有动手?真实原因解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11 更新时间:2024/2/7 4:01:41

由于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存在,以及现代基于其改编的影视剧作品的影响,三国那段历史几乎人人都能张口讲几句,可见普及率之高。《三国演义》为弘扬中国历史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不过它毕竟是演义,除了一些大事件,也有许多与史实不符的地方,但这丝毫不影响《三国演义》的可读性。

小说中第二十一回,曹操刘备喝酒,“煮酒论英雄”,事后不久派刘备前往徐州,等于放走了刘备,这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中也有记载的。

“煮酒”这段内容小说中的描述比较好玩。曹孟德有点不厚道,先是派两员猛将带几十号人过去请刘备,吓了刘备一跳。不就是请喝酒,偏搞这么大阵势。见了刘备,曹操劈面就说:“在家做得好大事!”又吓得刘备心脏狂跳,原来是取笑他在菜园子干活。酒过三巡,曹操指着刘备口沫横飞来了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更是惊得刘备手中的筷子都掉了,只好拿打雷掩饰过去。

曹操明知刘备将来必成对手,还放他走人,原因无非是当时局面不能杀他,否则会大失人心,于招揽人才也不利。郭嘉程昱在刘备刚投靠到许昌时候,就劝曹操杀了他的。刘备前往徐州后,郭、程二人顿足叹气,劝曹操赶紧派人去追,但是龙已入海再不回头了。

《三国志》与小说中还有一处相同情节,就是刘备在“煮酒”后对曹操起杀心,他明白待在曹操身边没有好下场。当初汉献帝不甘被压迫,用鲜血写下“衣带诏”,命董承、王子服等人密谋杀掉曹操,那时刘备并不敢加入。“煮酒”事件后刘备就参与了谋划。公元200年曹操得知此事大为光火,亲自出马攻打刘备,刘备跑路,关羽被擒。

那么我们说的刘备有机会杀曹操又是怎么回事呢?当然不是与董承谋划的那次,时间要更早。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刘备在徐州被吕布击败,没多久又败于袁术之手,后来不得已到许昌投靠曹操。曹操给刘备请了个“豫州牧”的官号,又给他兵马,牵制吕布等军阀。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又败于吕布,只得再次回到许昌。

刘备两次在许昌寄人篱下,期间有一次与曹操出去打猎,就发生了关羽劝刘备杀曹操的事儿。东晋史学家王隐著有史书《蜀记》,其中记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蜀记》讲到,刘备在荆州的时候,被曹操带兵追打,演义中张飞当阳桥阻敌、赵子龙长坂坡大展神威就发生在这期间。可是刘备毕竟被打的狼狈不堪,一路逃跑,后来与关羽的水军会师,地点是夏口(湖北武汉)。关羽见到刘备,埋怨说“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蜀记原文)。

关羽意思是当年在许昌打猎时候,曹操身边的人走散,剩下没几个人,劝刘备杀了曹操,但刘备没同意。《蜀记》中刘备回答关羽说“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刘备说的是,当时认为曹操有心匡扶汉室,杀了他反而要坏事。

按《蜀记》记载,“许昌出猎”当然发生在“煮酒”事件之前,那时候刘备不愿意对曹操动手。那么刘备的理由果真是他所说的为天下国家考量吗?个人认为没有这么简单,刘备应该有两方面顾虑。

第一:刘备当时是走投无路投靠的曹操,人家好心收留了他,还给他官做给他兵马,于情于理都不能趁人家身边人少就要干不仁不义之事。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做,何况刘备。关羽也不过是说气话,后来在华容道同样放了曹操一马,也是感念曹操恩德。

第二:即使曹操身边人少,许昌毕竟是人家地盘,在此处动手,能不能全身而退就两说了,干下这等事又投靠谁去?出于己方安全的考量,刘备也不能答应。

最后,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以刘备的心胸,换作曹操来投奔他,他也不会杀曹操。要是没有这样的胸怀眼界,刘备也当不上蜀国皇帝。不管英雄还是枭雄,都有共同之处。

参考资料:《三国志注》本、《蜀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隋朝只存活了37年,它是怎样建立怎样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是怎么灭亡的,隋朝为什么两代就灭亡了,隋朝是如何灭亡的你知道吗

    隋朝是北朝的政权建立的王朝。在南北朝时期,这样一个因素在统一国家方面起着微妙的作用:这就是这一时期的名族相处得很融洽。当少数族裔首次抵达中原时,他们仍处于野蛮状态。先进的文化逐渐征服了他们,使他们接受了中原的影响。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并最终融合为一个整体。这一变化为新的统一王朝的出现创

  •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并没有杀秦琼等手握兵权的重臣?因为没必要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琼死时李世民的反应,李世民登基后杀了哪些功臣,李世民登基后杀的功臣是谁

    在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右将军大都督李世民带领攻下洛阳,击败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李世民因战功显赫而名声大振,唐高祖命他掌握东部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且允许他在洛阳开天策府。天策上将府,位列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李世民大权在握,可以自己安置官员。当时天策府的文臣武将

  • 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命人调查诸葛亮一生的财产,结果很出乎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刘禅登基时诸葛亮多大

    诸葛亮在最后一次进行北伐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去世了,就主动向刘禅上表。也就是《临终遗表》。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完整的交代了自己一生财产的来源,和去向。诸葛亮曾在给自己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曾经得到过八十万斛米的赏赐,但现在的我却没有任何积蓄,就连家人的衣服也仅有一套。”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曾命人到诸葛亮

  •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去世前终于想通了,放下了她所贪恋的那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武则天退位的前一年,也就是长安四年的八月份,当时武则天病了一场,对于朝政自然是没有那么的上心了,将后来在神龙革命中的领袖人物张柬之提拔为凤阁侍郎后来成为了宰相。随着武则天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张柬之等人也逐步获得了一部分权力。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武则天改改元神龙,是为神龙元年。由于武则天的病情越来越严

  • 在二十岁羡慕曹操,在四十岁理解司马懿,在六十岁敬佩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刘备张飞组合,司马懿对曹操的评价,司马懿说刘备伐吴必败

    曹操在三国中是三人中出身最好的人,出身贵族,人又有本事,这样的人当然是每个年轻人心中的英雄。之所以是羡慕曹操是因为羡慕曹操有那个轻狂的底气。谁能没有一段轻狂到看不起除自己之外所有的经历,在那段时间里,做任何事情都凭心情。看不起那个人那是从心底厌恶,恨不得离他远远的。年少轻狂的时候,根本不掩饰自己对这

  • 武则天保持了1000多年的世界第一,至今没有人可以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真实历史,武则天到底多厉害,武则天巅峰到底有多强

    第一、武则天时期宰相最多根据有心人的统计在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当时的宰相多达73位,在之后距离武则天的数据最接近的就是明朝末期的崇祯帝了。明朝末期崇祯帝最多也只用了50位宰相。这数据是不是很惊人?其实这和唐朝的官员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当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太多了,在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

  • 这就是战国时期秦始皇没有动卫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灭掉卫国了吗,秦始皇为报恩为什么保全卫国呢,战国时秦始皇怎样统一的

    这也是为什么卫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原因。卫国一共延续了整整9个世纪,穿了41代君主。这也和卫国的人才辈出脱不了关系,像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荆轲、李俚等。都是卫国人。在当时孔子周游列国14年,在卫国就待了6年。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一下,这个人就是吕不韦。有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卫国之所以没有被

  • 汉武帝动用三十万精兵,伏击匈奴单于,为何却未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对抗匈奴的措施,匈奴单于伊稚斜战死,汉武帝时期的匈奴单于是谁

    一、战和之争事情还得从公元前134年说起,这一年匈奴派使者向西汉朝廷提出和亲的要求。汉武帝立即召集群臣进行商议。朝中的大臣分成两派,一派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他认为“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他的主张并且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赞同;另一派以大行王恢为首,他力主对匈奴开战,“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隐瞒了一件事,一千多年后依旧让人浮想联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即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大唐国都长安城太极宫的玄武门附近发起了一场政变。在这场政变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都被诛杀,随后李渊禅让,李世民由此登上了皇位,史称“玄武门之变”。毫无疑问,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但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一起骨肉相残的事

  • 刘邦死前终于明白,当年项羽放弃回江东的原因,明白了什么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真正的英雄,他的字典里永远没有苟且偷生的这几个字,有的只是死得其所。当年,前有楚霸王放弃生自刎,后有刘邦拒绝治疗而亡,或许他们曾经是敌人,但是在真正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刘邦才真正的了解了当年自己的宿敌,了解了什么叫做英雄,并且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了解刘邦的人都知道刘邦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在刘邦心里一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