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复盘秦赵长平之战

复盘秦赵长平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31 更新时间:2024/1/19 17:18:17

垂沙之战,大败楚军 。

伊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

鄢郢之战,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 。

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攻取了魏国的几座城池和赵国的观津。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同时太行径又在秦军手中,可直接攻击韩国的上党郡。

[var1]

于是,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 。

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之后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于是,冯亭便派遣使者通报赵国。

一旦上党郡被赵国掌控,那么赵国就可以攻打秦国的河东郡。如果上党郡归秦国,那么秦国就可以兵出上党直接攻击到赵国的国都邯郸。

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只看到接受上党郡的浅层好处,却忽视一旦接受上党郡,赵国将直面秦国的军事威胁,赵国必须派军驻守上党,与秦军在上党进行军事对抗。但中间隔着太行山,后勤补给困难,难以持久。

[var1]

但是如果不接受上党郡,那么秦军要想攻打赵国,就得跨过太行山,与赵国在邯郸附近大战,但是这个时候的赵国的军力没有经历长平之战,所以没有保存完整。再加上补给路线短,就有能力与秦军一战,就像之后的邯郸保卫战,秦军照样被长平之战后的赵军给打退。

[var1]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赵王还是派廉颇进驻长平,接受上党郡。

[var1]

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公元前260年初,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接应上党的百姓。

同年四月份,王龁与廉颇终于正式交上火了。这第一仗是场遭遇战,当时,司马梗率领的秦军前哨部队和赵茄率领的赵军侦察部队同时在空仓岭(今沁水、高平界)附近侦查敌情,两边远远的看到,就开打了。赵军没有后援,被秦军围歼,赵茄战死。

[var1]

秦军趁胜对赵空仓岭防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六月,该防线中最重要的东鄣西鄣两处城堡陆续被秦军攻破,赵四名都尉(都尉领一个“部”的编制,一共一万人)阵亡。

[var1]

在秦军昼夜不停的攻击下,廉颇的空仓岭防线失守,赵军退守第二道防线-丹水防线。

这一道防线,其实是一个河谷,东西两座山夹着一条丹河,正是一道极难逾越的天险。

廉颇就在丹河的东边山上接着修壁垒,如此,他不但有水宽谷深的丹河可凭,更有大粮山、韩王山两大制高点,可鸟瞰数十里丹河两岸,敌我动静,如指囊中。

同时王龁在突破了赵的天险空仓岭及其防卫集群后,接着攻占了其接应和补给基地——四山环卫、三水汇流的完固要塞光狼城,东进丹河的障碍扫除殆尽,遂一鼓作气进抵丹河西岸一线,形成隔河与赵相峙的态势。

[var1]

[var1]

[var1]

可是当面对到廉颇的丹河防线时,王龁却没一点儿辙了,赵韩二十五万大军全集中在这丹东山上,像老鼠一般日夜不停的修垒打洞。

秦军主将王龁长期求战不得,秦军所面临的高山夜寒,粮草不继,士卒病伤等不利条件,都使他为久困长平而深深忧虑。

不但他们急,他们背后的老大也急啊。在这样相持下去,你们崩不崩溃,不知道,但是秦赵两国肯定先撑不住,因为这场战打的就是后勤粮草。

秦国可能还有粮食,但是赵国的粮食就要见地了,想其他诸侯国借粮又借不到。

燕国是秦国盟友,趁着秦赵长平大战的时候还偷袭了赵国的城池,所以燕国不可能借粮给赵国。

韩魏自顾不暇,直面秦国的威胁,没有梁敢借。

楚国是想看秦赵两败俱伤,隔山观虎斗。

齐国与赵国有仇,就是因为赵国才有的五国攻齐,后来又再一次打断了齐国的复兴之路。所以齐国没有背后捅刀子已经不错了,还借粮。

赵国没粮,又借不到粮。秦国又想击败赵军,怎么办?

那么秦国只有让廉颇回家。

赵国也想换掉廉颇。

这个时候,秦国又刚好用了个反间计,正和赵王心意,连忙临阵换将,用赵括代替廉颇指挥长平之战。

[var1]

故长平之战第一阶段结束,在双方各自换了主将,就马上进入惨烈的第二阶段。

[var1]

白起先派出了一支25000人的轻车部队,由司马梗率领,沿河北上,然后折向东南,迂回到赵军大营的背后,占领百里石长城,以截断赵军与邯郸大本营的联系。

另外,白起还派了五千骑兵,由小将蒙骜王翦率领,避开丹河河谷内的四十五万赵军,迅速的强行渡过丹河,从正面中穿冯亭所防守的东垒。以截断冯亭五万大军与赵括四十五万大军之间的联系。

[var1]

完成上述包围圈后,白起先派出一支千人挑战部队,渡过丹河,前去诱敌送死!

同时在上述两支奇兵站稳脚跟后,白起又不断在两条线上增兵,最终夺下了丹河东面大批赵军阵地,正式完成了对赵军的分割合围。这下子可糟糕了,赵括是有兵无粮,冯亭是有粮无兵。

[var1]

[var1]

这个时候,赵括只能凭借剩余粮食,猛攻丹河西岸的秦军主力,然后回师与冯亭夹击秦军的这两支奇兵,方可挽回颓势。

这个战术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秦军一直在增兵东岸去抄赵军后路,其丹河西面防守一定空虚,赵括四十五万大军全力猛攻,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可惜,白起没有给赵括这个机会,他竟然学起了廉颇的龟缩战术,日夜不停的增修壁垒,将丹西防守的无懈可击,甚至比从前的廉颇还能守。

不久,冯亭的五万上党部队也被司马梗的25000轻车部队及秦昭襄王派来的援兵全数歼灭,冯亭本人战死,大粮山的所有辎重与粮草全归了秦军。至此,赵括外援尽断,所有雄心壮志化作乌有,剩下的好像也只有等死而已。

[var1]

于是,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

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又分秦军为三路,扩张战果:命王龁率一军攻占赵国的皮牢(地名);命司马梗率一军北上,夺取太原(今山西中部地区);白起亲帅大军准备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想一举灭亡赵国。

[var1]

更多文章

  • 《三国志》—刘备新丧留下个烂摊子,诸葛亮只做了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之主刘备为东吴进攻荆州,斩杀关羽而记恨,经过一年的准备后,决定亲自率军,一鼓作气灭吴,却没想到遭遇滑铁卢,被东吴陆逊在夷陵的一把火使蜀汉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刘备不久后在白帝城病逝,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并让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刘备新丧,却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刘备伐吴将蜀国经济损耗殆尽,将士

  • 司空马断言赵国灭亡成真!他对赵王迁说了啥?赵王采纳吗?(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赵国灭亡的预言家吗?说出那番话后不久,真如他所言,赵国被灭亡!这个人,就是战国末期秦国人司空马,他是吕不韦在秦国任相时的一名门客。在《战国策·秦策五》中,有篇《文信侯出走》的文章,标题虽然写的是文信侯吕不韦被罢相后,离开秦国,投奔赵国的事。实际上,写的主角却是他的门客司空马的故事。[var1]在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相信了司马懿不动杀机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高平陵之变曹爽有那么傻吗,高平陵之变真实历史,新三国高平陵之变

    从上帝视角来看,司马懿在最后的两年“诛戮名族,宠树同己”,立庙洛阳,建立霸府,确是有异志。但是站在时人的角度看,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前是朝野之中大大的良心,杀了曹爽之后,有部分人开始有所警觉!后来,司马懿利用了曹魏诸位大老的信用,把曹爽骗下来了,一回头分分钟坑死了曹爽,把诸位保人也给气死了。正始之变,当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赵三》富丁欲以赵合齐、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策赵策三原文及翻译,战国策故事文言文翻译,战国策齐策三翻译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富丁欲以赵合齐、魏,楼缓欲以赵合秦、楚。富丁恐主父之听楼缓而合秦、楚也。司马浅为富丁谓主父曰:“不如以顺齐。今我不顺齐伐秦,秦、楚必合而攻韩、魏。韩、魏告急于齐,齐不欲伐秦,必以赵为辞,则伐秦者赵也,韩、魏必怨赵。齐之兵不西,韩必听秦违齐,违齐而亲秦,兵必归于赵矣。今我顺而齐不西,

  • 很多人认可《军师联盟》却不能容忍《新三国》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不能否认,新三国是想诠释一个不那么反派的曹操,还原一个不那么懦弱的刘备,还是有点艺术追求的。但可惜功课做得太少,心比天高,手比脚低。《新三国》拍摄的时候正好是“四大名著”集体翻拍的年月,不独《新三国》,其他的几个被骂的更惨,尤其是《红楼梦》。这些翻拍剧,首先有定位,定位在哪?老版电视剧,央视《三国演

  • 一口气看完战国七雄之赵国181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七雄争霸赵国,战国七雄之赵国深度分析,战国七雄赵国怎么发展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大夫、赵籍、魏斯、韩虔为诸侯,此即是三家分晋,自此,赵籍正式建立赵国,是为赵烈侯,赵烈侯在位时期,节财俭用、选练举贤,他任用公仲连为相进行改革,使赵国渐渐富强起来。前400年,在位3年的赵烈侯赵籍去世,由于其子赵章年幼,故由其弟赵武侯继位,赵武侯在位期间,与魏国和韩国结

  • 庞统和诸葛亮出现分歧,刘备听谁的?听了孔明的,结果关羽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张飞庞统迎接张松,庞统和诸葛亮谁更受刘备器重,关羽张飞庞统蜀枪值得培养么

    三国豪杰们的事迹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教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教训在于用人和选择,刘备选了诸葛亮,蜀国就此崛起,刘备也正因为选了诸葛亮,蜀国也因此中落。大意失荆州自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后,刘备又占据了汉中要地,蜀国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但在之后,蜀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攻打荆州,荆

  • 一口气看懂魏国历史!战国初期魏国称霸天下,为何后来却迅速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国战国初期很强怎么衰落的,魏国衰落之战完整版,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

    [var1]因为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曾经一度率先进行变法,然后国力大幅领先其他国家。甚至有人说,战国初期,其实就是魏国的时代。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偏颇,但是绝对不算太过分。因为战国初期的魏国,确实是太强了。当时的魏国,可以同时对周围多个大国开战。五万魏国新兵,能把五十万秦国精锐打到崩溃。秦楚两大强国

  •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在他死后被谁占为己有?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死后赤兔马去哪了,赤兔马是什么品种,赤兔马图片霸气

    关羽在战场上的英姿离不开他的武器,一把青龙偃月刀横劈竖砍所向披靡,一匹赤兔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关羽的武器颇有名气,与关羽相辅相成,在关羽死后,他的这两样装备被谁据为己有了呢?青龙偃月刀历史上的关羽惯用的兵器是长矛,但是在小说中关羽的武器是一把青龙偃月刀,这青龙偃月刀可比长矛帅多了,今天我们也只讲小说

  • 残酷的真相:我们只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蔺相如最后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最后怎么样了,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来怎样的印象,廉颇蔺相如最后怎么了

    [var1]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不可缺少的人才。廉颇为武将,蔺相如为文臣,一个提笔安天下,一个上马定乾坤,他们两人的命运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开,休戚相关。在廉颇负荆请罪后,两人的关系更好了,两人联手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廉颇抵御外敌,蔺相如打理他国外交。赵国因为有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人,国家安定百姓也